兩個首富都敗在光伏,一個做晶矽虧2百億,一個做薄膜虧光2千億

2020-11-22 騰訊網

馬雲曾說過,李嘉誠的成功是無法複製的。因為李嘉誠的成功有許多時代因素參雜其中,現在的人是無法生活在李嘉誠的那個年代,自然也就不行獲得像李嘉誠一般的成功。其實這些話很容易理解,因為李嘉誠與李兆基、鄭裕彤等人一樣,都是賴以房地產才變得真正能夠躋身於香港超級富豪行列。但除了發展房地產外,李嘉誠的成功還在於他能將企業進行多元化發展,並不僅僅只限於房地產。

孫宏斌說,多元化成功的案例很少,主業做得好沒必要多元化,有問題的公司才多元化。事實上,這句話只適用於部分企業家,對李嘉誠來說則完全不適用。

李嘉誠之所以能如此成功,是因為他擁有著一番自己的多元化套路。僅以收購加拿大赫斯基能源公司為例。在收購了這家企業之後,李嘉誠並沒有改變它原本的發展道路,只是派遣了幾位自己信得過的人去參與管理。實際上,這正是李嘉誠的聰明之處。現在有許多企業家一直固守著一個概念,那就是想要進軍一個行業,必須自己去將企業進行轉型,或者是在一個行業當中自行摸索,有成果之後才算是成功,而這也是為何孫宏斌說多元化很難的原因之一。

僅以光伏行業為例。光伏行業其實已經在國內火了十多年,但截至目前仍舊沒有一家企業可以拿得出手。自然,將時間倒退十幾年的話,還是有兩家企業可以拿得出手的,它們分別是施正榮的無錫尚德電力和李河君的漢能移動能源控股集團。

施正榮與李河君不一樣,雖說兩人都曾憑藉光伏而一舉摘得中國首富的桂冠,但施正榮所從事的是晶矽太陽能,李河君則是薄膜太陽能。不過與李河君相比,施正榮有一個明顯的優勢,因為他本身就是光伏行業的專家。公開資料顯示,1988年,施正榮被公派留學於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大學,老師是國際太陽能電池權威人士馬丁格林教授。僅僅用了3年的時間,施正榮就獲得博士學位。且畢業時,施正榮手中就已經擁有10多項太陽能電池技術發明專利。

有趣的是,儘管施正榮是公派留學,但他卻在1993年的時候加入了澳大利亞籍。2000年,施正榮以華僑的身份回到老家江蘇,並以多年積攢的40萬美元創辦無錫尚德電力。由於有了當地政府的補貼支持,施正榮的尚德電力自成立之後便得到飛速發展,只用了短短4年時間產能就高達540兆瓦,銷售收入更是突破100億美元,成功躋身於當時的世界光伏行業前三名。

2005年底,成立僅僅5年的尚德電力便登上了美國紐交所,施正榮的大名也得以出現在福布斯全球富豪榜上。當時,施正榮以186億元的身家超越榮智健,成為當年的中國首富。不過就在公司上市的當天,施正榮卻宣稱自己今後再也不會去掙一分錢,就是花錢。可正印證了那句玩笑話,「是金子,總會花光的」。隨著2008年經濟危機的爆發,尚德的股價也開始逐步下跌。2012年上半年,尚德股價從最高的90美元一路跌破1美元,施正榮近2百億的身家也終於被他花光了。

與技術出身的施正榮不一樣,做薄膜的李河君對資本運作十分在行。繼創造中國商界傳奇之一的金安橋水電站後,李河君於2010年開始領導漢能進行產業轉型與升級,並在短短8年時間裡,通過資本運作先後併購了一家德國和三家美國擁有獨特技術優勢的薄膜太陽能企業。由此,漢能也一躍成為全球技術最先進、全產業鏈的薄膜太陽能企業。

其實從投資併購這件事上來看,李河君的跨界手段確實與李嘉誠有些相似。但薑還是老的辣,李嘉誠從未因為併購企業在資本市場上出現過亂子,李河君卻恰恰相反。因為對漢能薄膜發電這家上市公司稍微了解一些的人便會知道,這家公司的神秘色彩十分濃重,距今不僅已經停牌了近4年,而且至今也仍舊沒能找到導致漢能薄膜發電股價暴跌的幕後推手。

2015年5月20日當天,對於李河君來說或許真的是一個黑色星期三。當天股市一開盤,漢能薄膜發電的股價便遭遇腰斬,市值急速跌破2千億關口。與此同時,就在那短短一天的時間裡,李河君損失了近1千億的財富。公開資料顯示,2015年3月份的時候,李河君還以330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為2211億元)的淨資產被《福布斯》評為中國首富。可4年後的今天,李河君的財富卻只有44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為295億元)。換句話說,因為選擇做薄膜太陽能,李河君虧光了近2千億的財富。

兩個首富都敗在光伏,一個做晶矽虧2百億,一個做薄膜虧2千億。其實回過頭來看,施正榮也好,李河君也好,他們都不能成為李嘉誠一樣的「跨界之王」。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河源首富李河君能否浴火重生?從借債打工拼出千億的中國首富!
    在外界人看來,李河君,這位曾經身家千億的中國首富,最終還是敗了,而且是慘敗,不僅有他傾注十年心血的薄膜太陽能產業90年代初,正趕上改革的浪潮,李河君察覺到商機,向大學老師借了5萬元後,便一頭扎進中關村創業,他倒賣過電子產品、玩具、礦泉水,也做過礦產生意、炒地產……僅僅用了3年時間,他從一個負債5萬的毛頭小子,積累了七八千萬元資產,李河君一躍成為「先富起來」那部分人中的一員。 在當時的人看來,這是一筆足以改變一個人命運的數額,即便每天過吃喝玩樂的生活,也一輩子都花不完。
  • 從百億寧波首富破產僅247天,看年金保險7大特性!
    2017年,銀億集團的營收就高達783億,距離千億地產俱樂部僅一步之遙,此外,銀億還頭頂寧波曾經最大的房地產企業、寧波百強企業第3名、民企500強第61位等光環,即便如此,它還是破產了,印證了那句沒有什麼不可能。
  • 「漢能系」又一家公司被破產重整,李河君從首富到「首負」
    自今年初以來,漢能已與多家國資接觸,希望通過混合所有制的方式,進行兩方或三方合作,以擺脫困局,但目前都未有進展。03首富跌落漢能創始人李河君是個風雲人物,曾經問鼎中國首富桂冠。1967年8月,李河君出生於廣東省河源市,1988年畢業於北京交通大學機械工程系。
  • 世界首富身家突破2千億美元,換成1百人民幣,可繞地球赤道53圈
    最近在全球的財富榜上,出現了第一個身家突破2千億美元的富豪,這個人就是現在的世界首富貝佐斯。亞馬遜市值已經暴漲到了1.68萬億美元,貝佐斯個人身家也隨著上漲,達到了1.68萬億美元。其實如果不是去年離婚,貝佐斯的身家早就應該超過了2千億美元了。去年離婚貝佐斯分了大約300多億美元的財富給前妻。
  • 首富李河君和漢能薄膜發電產業
    據新財富500富人榜,李河君榮膺本年度新財富500富人榜新科首富。但是李河君和漢能被媒體和公眾廣泛關注,還要從他進軍太陽能光伏產業說起。在之後短短幾年,李河君在國內建造九大薄膜太陽能產業基地,國外則收購了德國索力比亞、美國米亞索能以及全球太陽能公司。如今,李河君的漢能已經打通太陽能薄膜發電全產業鏈,從上遊光伏電池和組件的生產線裝備,到中遊電池、組件生產,再到下遊薄膜電站發電。
  • 肉價又漲了:這些養豬的都是大學生,億萬富豪,首富財富達2千億
    跌了2個多月後,從2020年第47周起,豬肉價格又開始上漲,到今年第1周,已經連漲7周,批發價從39.36元/公斤漲到45.92元/公斤,漲幅達16.67%,市場零售價又回到了30多元/斤。 網上有人說了個段子:上學時老師說,不好好讀書只能回家養豬,我是全班最聽話的學生,現在後悔太聽話了。因為,這兩年流行豬倌富豪。
  • 「騙遍中國」的光伏 是大忽悠又來了 還是浴火重生了
    哪個行業誕生過兩個以上的中國首富,似乎就只有光伏了。無錫尚德的施正榮是其中之一,不過這個創業5年就成為首富,被英國媒體《衛報》列入「拯救地球50人」的光伏教父,卻也給中國光伏業留下了「沒技術」、「騙補貼」的惡名。
  • 2020胡潤百富榜發布:魏橋鄭淑良家族蟬聯山東首富,歌爾股份姜濱...
    此外,千億級企業家人數比去年驟增一倍,達41人,為歷年最多。百億級企業家人數比去年增加近200人,達到620位,相當於這一年平均每周增加4位。胡潤表示:「今年我們找到41位千億級企業家,十年前一個都沒有。有近2400位企業家財富超過20億,實際上應該還要多,多多少?最起碼多一倍,因為有些企業家比較低調。」
  • 復盤漢能薄膜發電(00566)停牌的1252天
    來源:智通財經網4年時間,南北戰爭都打了一個來回。可漢能薄膜發電(00566)卻能停牌1252天之久,而無法取得港交所另眼相待。在停牌的日子裡漢能曾多次發布復牌進展公告,但都被證明希望有多大,失望就有多大。
  • 未來5年內薄膜太陽能電池將崛起千億市場
    業內分析認為,隨著未來屋頂光伏電站的大規模開建,相對更適用於屋頂電站的薄膜太陽能組件市場有望迎來發展良機,而這一市場未來10年的規模或可達1000億元以上。此前普遍不被看好的薄膜太陽能電池組件商有望進入業績大幅增長通道。或迎發展良機據統計,截至2010年底,國內光伏發電裝機達50萬千瓦。
  • 李河君1600億超越馬雲問鼎內地首富
    對於中國首富的更迭,胡潤研究院的創辦者胡潤曾公開表示,因為中國經濟幾乎每年都會誕生一個新的高點,伴隨著這種變化,也會有各行業的企業家在當年嶄露頭角,成為中國新首富。近兩個月,中國首富走馬燈似地換人,馬雲、李嘉誠輪流坐莊,王健林也躍躍欲試。彭博富豪榜排名中,排名第二的馬雲和第三的王健林身價差距僅10億美元。而兩人與首富李嘉誠的差距也不大,在30億美元左右。
  • 車頂太陽能 「新首富」李河君的新故事
    李河君要用薄膜發電技術使電動汽車實現移動充電,擺脫充電樁。但這個想法離現實到底有多遠?   【財新網】/火線評論(記者 於達維)隨著淘寶小二和工商總局的嘴架升級為集體訴訟,阿里股價暴跌,馬雲身價巨幅縮水,並且成就了一位「新首富
  • 專家呼籲:大力支持非晶矽薄膜光伏發電產業
    我國地處北半球,南北距離和東西距離都在5000公裡以上。在我國廣闊的土地上,有著豐富的太陽能資源。大多數地區年平均日輻射量在每平方米4千瓦時以上,西藏日輻射量最高達每平米7千瓦時。年日照時數大於2000小時。與同緯度的其他國家相比,與美國相近,比歐洲、日本優越得多,因而有巨大的開發潛能。
  • 一個月曾虧掉30億,又從100萬到身價150億,他無人匹敵
    滿目玲琅的金融賭池裡,幾家暴富幾家虧光?似乎從某一階段開始,大家聽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於某某一夜暴富、某某一夜虧光的新聞,也越發對金融世界產生了好奇感,這裡究竟是一個有什麼樣魔力的地方,像一個人生賭場,把身家的籌碼all in在上面聽從命運的安排。
  • 父親把公司做到年營收4百億,卻一直不上市,她繼承後將成女首富
    楊惠妍已經連續多年成為了中國女首富了。以楊惠妍的年紀,還有碧桂園的發展勢頭,可以說吳亞軍、周群飛等老一輩的女企業家很難威脅到楊惠妍中國女首富的位置。那麼誰最有可能威脅到楊惠妍的位置呢?從目前來看,最大的可能性就是娃哈哈的宗馥莉了。宗馥莉最近幾年的發展勢頭非常不錯,去年宗馥莉拿到了央視年度經濟人物的新銳獎。最近宗馥莉當選中飲協副理事長。
  • 【技術】晶矽VS薄膜:誰才是光伏王者?
    傳統能源存儲量有限,不能過度開發使用,各國都積極推廣可再生能源,希望改變能源結構,其中太陽能成為新能源中的焦點。本文對光伏電站系統做了簡單介紹,並就在電站設計中,對使用的晶矽組件與雙結矽基薄膜組件產生的差異做了分析,同時對兩種組件產品在發電輸出上做了數據比較。根據分析結果和實例可以看出,晶矽組件和雙結矽基薄膜組件產品各具優缺點,需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選用。
  • A股第四家千億市值光伏公司誕生背後:機構「抱團」,泡沫幾何?
    文 | 21世紀經濟報導 曹恩惠1月14日,中環股份(002129.SZ)沒能延續前一個交易日的強勢,股價遭遇調整。截至收盤,該公司報收30.15元/股,跌幅6.77%,總市值為914億元。同日股價回調的還有隆基股份(601012.SH)、通威股份(600438.SH),兩大光伏龍頭股最近兩個交易日股價持續下跌。
  • 2.5GW光伏發電項目 2GW HIT產線!嘉寓股份發力光伏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近期,嘉寓股份籤約光伏項目的消息頻頻傳來,短短一月時間,嘉寓大幅加快光伏產業布局,憑藉其獨有的業務優勢和敏銳的市場嗅覺,在3月份實現光伏生產能力的飛速提升。(來源:微信公眾號「光伏測試網」ID:TestPV 作者:蔡靜華)1.5GW光伏發電項目籤約3月17日,嘉寓股份與龍城區政府籤署嘉寓新能源朝陽示範基地項目,項目總投資100億元,其中包括投資建設1GW光伏發電項目,部分資金還將用於各類光伏組件的研發;3月10日,嘉寓集團與遼寧市政府達成合作共識
  • 成都旭雙非晶矽薄膜太陽能電池生產線投產
    此次一期生產線的正式投產,不僅將為旭雙公司帶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同時,也將進一步助推成都千億級新能源產業集群的壯大發展。「目前,國際光伏市場比較低迷的主要是單晶矽、多晶矽類產品,作為晶矽替代品的非晶矽薄膜太陽能產品具有生產成本低、能量返回期短、適宜大批量生產、高溫性能好、弱光響應好、充電效率高等諸多優勢,市場需求旺盛。」東旭集團董事長、旭雙公司董事長李兆廷對非晶矽薄膜太陽能電池項目的發展十分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