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為各個時區國家媒體服務 他總也趕不上下班的班車

2020-12-08 人民網體育

原標題:王健:為各個時區國家媒體服務 他總也趕不上下班的班車

  每天18:05,班車總會準時守候在綠博園門口,等待下班的青奧組委工作人員。已經在這裡工作一年多的王健(如圖,記者 李思穎攝)卻很少有機會趕上班車,因為要負責與來自各個國家的媒體對接,常常要花更多的時間。

  王健是青奧組委媒體運行部媒體服務處副處長,2013年初作為有外語特長的人才從白下人社局選拔到青奧組委。

  媒體服務領域涉及青奧會註冊媒體的交通、餐飲、住宿、抵離、通關、《媒體指南》編印等,工作量大,頭緒多,標準高。在日常工作中,他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口頭禪就是:細節決定成敗!

  與媒體對接的工作事無巨細,比如規劃青奧會媒體交通就是個複雜的系統工程,既包括普通媒體(文字、攝影記者、非持權轉播商)適用的交通出行方式,也包括OBS(國際奧林匹克廣播服務公司)、持權轉播商等特殊媒體的交通服務方式;既包括青奧會普通班車(CSS)服務,也包括媒體班車服務;既包括班車服務,也包括青奧車輛通行證、場館內接駁車等。

  王健和團隊同事一一對照青奧會各個場館的賽事日程和文化教育活動日程,結合媒體酒店的分布情況,逐條審核、確定涉及到媒體的各種班車系統情況和車證需求信息等。

  「有時為了一條線路的增減、一個場館的末班車發車時間、班車系統的發車間隔時間、某家媒體單位的車輛證件配額等細節問題,我們團隊反覆多次與組委會交通團隊和安保團隊的同事們一起商討,研究到深夜是常事。」王健說,這些商討結果還要每天與國際國內的相關媒體溝通,比如OBS,總部在西班牙馬德裡,和我們有6個小時的時差,為了溝通的順暢,他甚至專門在自己的手機上設置了西班牙時間。

  經與交通和安保團隊的密切合作,通過王健和同事們一點點努力,青奧會媒體交通系統逐步趨於完善。新華社專家曾經在聽過媒體服務團隊關於青奧會媒體交通運行計劃的匯報後,開玩笑說他們幾個完全可以去從事城市交通規劃工作了。

  「青奧會結束了,媒體服務團隊不僅能做城市交通規劃工作,開家飯店也應該得心應手。」主媒體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在王健和隊友們共同努力下,本屆青奧會的主媒體中心餐廳也已經初具規模,即將於8月1日正式營業。主媒體中心餐廳位於奧體中心內,原本是一家已經歇業的餐廳。經過他們的設計和整改,如今這裡的面貌已煥然一新,不僅就餐環境溫馨,賽時還將為各國媒體提供各類中西餐美食,菜單保證5天一循環。

  距離青奧會召開還有不到一個月時間,有了去年亞青會積累的經驗以及這一年來的充分準備,王健和他的「小夥伴」們都信心滿滿。

  「去年亞青會閉幕後,最後一班媒體專用大巴滿載著記者,在我和小夥伴們的注視下緩緩駛離奧體中心,大家擊掌慶賀的場景,一直深深印在我的腦海裡。」去年,他們成功為700多名境內外媒體人士提供了服務,順利通過亞青會的練兵測試賽後,今年他們服務的青奧會註冊媒體記者數量將超過3300人。

相關焦點

  • 時區是怎麼劃分的,各個國家是怎麼選擇整點的?可算漲知識了
    地球知識局相信學過地理的人都差不多的看過地球的外在情況,而對於時間的劃分上,我們是通過經度去劃分的,分為了24個時區,而每一個時區他們之間的經度的差別都是一樣的,這樣能夠構成整個球體,而這只是我們原則上的規定,各國並不是準確的按照這個去實施的。如果要求每個地方嚴格的按照這麼一個時區,去制定他們國家的標準的時間,是一件非常不現實的事情的。
  • 為"脫中"入日本時區? "臺獨"為"去中"又群起自嗨
    綠營媒體報導截圖。中國臺灣網10月20日訊 島內「去中國化」又添新作!(臺媒截圖)據報導,這位丁姓網友在「利益與影響」欄位上寫著,臺灣其實在過去也曾經屬於GMT+9時區,與臺灣類似經度的韓國、朝鮮也屬於GMT+9時區,由GMT+8改為GMT+9也可象徵性的脫離大陸(GMT+8)的從屬,讓到臺灣的大陸遊客或是境外旅客淺意識體會到「臺灣與大陸的互不相從屬關係」。此外,他還宣稱,如果臺灣時區提前一小時,在冬季下班時間不會這麼暗,夏季也可充分利用陽光。
  • 全球24個時區國家在同一天的生活
    這裡和美國的舊金山同為亞洲人在北美最集中的地區,據加拿大統計局2016年數據,大溫哥華地區有47.5萬華裔,佔總人口的19.3%。同個時區的還有美國的加州、愛達荷州、華盛頓州,墨西哥的下加利福尼亞州。早上10點,美國新墨西哥州的居民努力工作中,這裡是美國人均收入靠後的一個州,之所以有墨西哥三個字,是因為它曾是墨西哥的一個省。
  • 臺一網民欲提議將「臺灣時區」改為日本時區 被民眾痛罵
    日前有臺灣媒體曝出,一位網民連時區也要「去中國化」,該網民聲稱要「將『臺灣時區』由目前GMT+8提前至GMT+9,與日本相同,脫離中國大陸標準時區」,隨即被島內網友痛罵。臺灣「聯合新聞網」19日報導稱,一位臺灣網民在臺「國發會」「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臺」上作出上述提議,他宣稱,「臺灣在過去曾屬於GMT+9時區,與臺灣類似經度的朝鮮、韓國也屬於GMT+9時區,認為臺灣若由GMT+8改為GMT+9,可象徵性地脫離中國(GMT+8)的從屬,讓到臺灣的陸客或是外國旅客意識到臺灣與中國大陸的互不相從屬關係。」
  • 臺灣5000人聯署要求把中國時區改為日本時區,結果被臺灣網友罵翻了
    臺公共政策網絡參與平臺網站19日截圖。它以英國經線為0度作標準,把西經7.5度到東經7.5度均定為零時區,由零時區分別向東與向西每隔15個經度劃為1個時區,東西各有12個時區,東12區與西12區重合,此區有1條國際日期變更線,作為國際日期的變換;全球合計共有24個標準時區,同1時區內使用同1時刻,每向東過1時區則鐘錶撥快1小時,向西則撥慢1小時。
  • 中國為什麼只用一個時區?
    為了克服這種局面,1884年,各國在華盛頓召開國際經度會議,與會國家創立了通用的標準時間制度——以180°經線為理論上的日界線,經度每隔15°,地方時相差1小時。於是,對於中美俄這種國土面積龐大、橫跨多個時區的國家,如何制定合適的時區,就是一件麻煩的事情。橫跨九個小時的高考一般來說,一個國家制定時區,都會根據約定,儘可能地制定分區時間,使其適合自己。然而過多時區帶來的混亂和麻煩依然不可避免,為此不得不採取多時區制。
  • 中國為什麼只用一個時區?-虎嗅網
    為了克服這種局面,1884年,各國在華盛頓召開國際經度會議,與會國家創立了通用的標準時間制度——以180°經線為理論上的日界線,經度每隔15°,地方時相差1小時。,不同國家跨度和國境線差異極大,要求各國各地區嚴格按照時區所產生的標準時間也不現實。
  • 中國教育在線主編王健:英語或演化為社會化考試
    中國教育在線訊 10月27日上午,中國教育在線以「北京高考政策調整,對志願填報影響有多大」為主題的教育沙龍活動在清華大學圓滿舉行。多名高考專家和眾多考生家長齊聚一堂,對北京高考改革和志願填報等相關熱點問題展開了深入討論。
  • 幅員遼闊的中國為何只用一個時區?
    中國幅員遼闊,橫跨多時區,而世界上一些國土面積較大的國家,通常根據不同時區而制定時間。那麼,中國為什麼只採用首都北京所在的東八區時間呢?地球的自轉運動產生了太陽東升西落現象,日出為晝、日落為夜。世界各地以晝夜交替現象為基礎確定日期變化和時間推移。然而各地位置不同時間標準不一造成了時間上的混亂。
  • 為了「脫中」加入日本時區?「臺獨」為「去中國化」又群起自嗨
    綠營媒體報導截圖。中國臺灣網10月20日訊 島內「去中國化」又添新作!(臺媒截圖)據報導,這位丁姓網友在「利益與影響」欄位上寫著,臺灣其實在過去也曾經屬於GMT+9時區,與臺灣類似經度的韓國、朝鮮也屬於GMT+9時區,由GMT+8改為GMT+9也可象徵性的脫離大陸(GMT+8)的從屬,讓到臺灣的大陸遊客或是境外旅客淺意識體會到「臺灣與大陸的互不相從屬關係」。此外,他還宣稱,如果臺灣時區提前一小時,在冬季下班時間不會這麼暗,夏季也可充分利用陽光。
  • 聚光科技關於董事長、總工程師王健辭職的公告
    2015年6月29日,公司董事會收到董事長、總工程師王健先生遞交的辭職報告。王健先生因個人原因,特申請辭去公司董事、董事長、董事會專門委員會相關職務及本公司工程師職務。為保證公司各項業務正常開展,王健先生仍將繼續履行公司董事、董事長職責至新任董事、董事長產生。王健先生辭去上述職務後仍在公司擔任其他職務。
  • 張北海:時區和時差
    他書中提到今天我猜只有專業人士才知曉的一位人物,時區和時差就是這傢伙搞出來的。他名叫查爾斯·島德(Charles Dawd),紐約州一家女子學校的校長,可是他又精研鐵路火車。在美國各個私營鐵路公司,各自使用各自地點的「平太陽時」的時代,是島德教授1870年發表的那部《供各鐵路使用的全國時間制》(A System of National Time For Railroads),才把至少美國的時間標準化,同時也出現了時區和時差,但「時差綜合症」卻還要等到二十世紀中民間噴氣飛行普及全球,才讓我們經驗到這個不太好受的後果。
  • 聚光科技董事長王健及其一致行動人辭職
    聚光科技董事長王健及其一致行動人辭職北極星環保網訊:聚光科技6月29日晚間公告,公司董事長、總工程師王健因個人原因,辭去公司董事、董事長、董事會專門委員會相關職務及公司總工程師職務。王健仍將繼續履行公司董事、董事長職責至新任董事、董事長產生。
  • 聚光科技董事長王健當選杭州市科協副主席
    聚光科技董事長王健當選杭州市科協副主席北極星環保網訊:12月9日上午,杭州市科學技術協會第十次代表大會在杭州開幕。中共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書記龔正出席會議並講話,市委副書記、市長張鴻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王金財,市政協主席葉明及市四套班子其它有關領導同志出席大會。
  • 聚光科技創始人王健:「生命科學是聚光的下一個風口」
    近日,在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300203.SZ,下稱「聚光科技」),該公司創始人兼首席技術官(CTO)王健博士向記者坦言中國高端分析儀器產業面臨的「卡脖子」困境。科學儀器被稱作科學家的「眼睛」和高端製造業皇冠上「最耀眼的明珠」,是現代工業的重要支撐,王健把儀器產業形容為國家科技創新與技術進步的「急先鋒」。
  • Java中如何顯示不同時區的時間(原理詳解)
    世界各個國家位於地球不同位置上,因此不同國家,特別是東西跨度大的國家日出、日落時間必定有所偏差。這些偏差就是所謂的時差。 為了照顧到各地區的使用方便,又使其他地方的人容易將本地的時間換算到別的地方時間上去。有關國際會議決定將地球表面按經線從東到西,劃成一個個區域,並且規定相鄰區域的時間相差1小時。在同一區域內的東端和西端的人看到太陽升起的時間最多相差不過1小時。
  • 聚光科技董事長王健入選國家「千人計劃」
    12月20日,杭州高新區(濱江)召開建區以來第一次全區人才工作會議,會議現場,6名國家「千人計劃」入選者每人獲得100萬元創業資金。目前,全區累計擁有國家「千人計劃」入選者8名。  人才的引進使高新區(濱江)的產業規模實現了跨越發展。目前,全區共有6000多家科技型企業,平均每天新誕生1家科技型企業,集聚了杭州市44%、浙江省22%的高新技術企業,以及杭州市80%以上的留學人員創業企業。擁有留學人員創辦企業340餘家,已累計實現技工貿收入突破千億元。
  • 聚光科技王健:專注本業 雄心十年
    等待近20分鐘後,記者見到了王健,腳步匆忙,但卻很有力量,正如他所經營的公司一樣,果敢、敏銳並伴有極高的執行力。  從2001年年底歸國至今,王健用幾頁商業計劃書換來了一個年銷售1億多美元、在當前中國分析儀器行業處於龍頭地位的公司。當年,他給自己定下了一個十年的目標:做中國分析儀器行業的第一。創業十年,聚光科技步步為營地實現了當年的願景並展望著更遠大的目標。
  • 中國橫跨5個時區,為什麼不區分時區?
    想必各位讀者都有這個疑問,全世界橫跨時區最大的幾個國家中,比如俄羅斯,美國,加拿大以及中國,前三者都實行了時區制,唯有中國沒有區分時區,全國一個時區,即東八區!我們來看看這些實行了時區的國家是怎麼區隔時區的?中國又為什麼不區分時區?
  • Globalization Design: 理解時區
    追溯下歷史,UT最早在1884年被創立,當時選用的Greenwich Mean Time(GMT)作為世界時間標準,把經過經度為0的倫敦格林威治這個地方作為我們現在熟知的本初子午線的原始起點。之後,UTC最早在1960被引入,最終在多次完善後,從1972年開始替代GMT,自此GMT不再是一個時間標準,而僅僅只是代表一個時區(零時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