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王健:為各個時區國家媒體服務 他總也趕不上下班的班車
每天18:05,班車總會準時守候在綠博園門口,等待下班的青奧組委工作人員。已經在這裡工作一年多的王健(如圖,記者 李思穎攝)卻很少有機會趕上班車,因為要負責與來自各個國家的媒體對接,常常要花更多的時間。
王健是青奧組委媒體運行部媒體服務處副處長,2013年初作為有外語特長的人才從白下人社局選拔到青奧組委。
媒體服務領域涉及青奧會註冊媒體的交通、餐飲、住宿、抵離、通關、《媒體指南》編印等,工作量大,頭緒多,標準高。在日常工作中,他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口頭禪就是:細節決定成敗!
與媒體對接的工作事無巨細,比如規劃青奧會媒體交通就是個複雜的系統工程,既包括普通媒體(文字、攝影記者、非持權轉播商)適用的交通出行方式,也包括OBS(國際奧林匹克廣播服務公司)、持權轉播商等特殊媒體的交通服務方式;既包括青奧會普通班車(CSS)服務,也包括媒體班車服務;既包括班車服務,也包括青奧車輛通行證、場館內接駁車等。
王健和團隊同事一一對照青奧會各個場館的賽事日程和文化教育活動日程,結合媒體酒店的分布情況,逐條審核、確定涉及到媒體的各種班車系統情況和車證需求信息等。
「有時為了一條線路的增減、一個場館的末班車發車時間、班車系統的發車間隔時間、某家媒體單位的車輛證件配額等細節問題,我們團隊反覆多次與組委會交通團隊和安保團隊的同事們一起商討,研究到深夜是常事。」王健說,這些商討結果還要每天與國際國內的相關媒體溝通,比如OBS,總部在西班牙馬德裡,和我們有6個小時的時差,為了溝通的順暢,他甚至專門在自己的手機上設置了西班牙時間。
經與交通和安保團隊的密切合作,通過王健和同事們一點點努力,青奧會媒體交通系統逐步趨於完善。新華社專家曾經在聽過媒體服務團隊關於青奧會媒體交通運行計劃的匯報後,開玩笑說他們幾個完全可以去從事城市交通規劃工作了。
「青奧會結束了,媒體服務團隊不僅能做城市交通規劃工作,開家飯店也應該得心應手。」主媒體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在王健和隊友們共同努力下,本屆青奧會的主媒體中心餐廳也已經初具規模,即將於8月1日正式營業。主媒體中心餐廳位於奧體中心內,原本是一家已經歇業的餐廳。經過他們的設計和整改,如今這裡的面貌已煥然一新,不僅就餐環境溫馨,賽時還將為各國媒體提供各類中西餐美食,菜單保證5天一循環。
距離青奧會召開還有不到一個月時間,有了去年亞青會積累的經驗以及這一年來的充分準備,王健和他的「小夥伴」們都信心滿滿。
「去年亞青會閉幕後,最後一班媒體專用大巴滿載著記者,在我和小夥伴們的注視下緩緩駛離奧體中心,大家擊掌慶賀的場景,一直深深印在我的腦海裡。」去年,他們成功為700多名境內外媒體人士提供了服務,順利通過亞青會的練兵測試賽後,今年他們服務的青奧會註冊媒體記者數量將超過33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