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其美Bio-Road生物醫用材料研發團隊最新研究成果發表在《ACS Sustainable Chemistry & Engineering》美國化學學會(ACS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出版雜誌上
該雜誌2018年最新影響因子IF:6.14
金包銀納米顆粒:提高抗菌能力並賦予其抗菌性能的可視化
納米銀被廣泛使用於抗菌,但是卻受限於它的生物毒性。同時,隨著抗生素的大量使用,產生多耐藥性菌的風險也使得抗菌過程難以被實時監測。
圖1.(a)製備流程圖;(b,c)透射電鏡照片;(d)EDX元素映射照片;(e)傅立葉紅外光譜圖;(f)XPS全光譜。
以蛋清為還原劑,製備得到金納米,並鑲嵌在銀納米表面得到的合金納米結構,表現出較納米銀更強的抗菌性能,同時,通過記錄螢光變化,整個抗菌進程也能被精準監測到。
圖2. (a,b,c,d)XPS圖譜製備流程圖;(e)XRD衍射圖譜;(f)紫外可見吸收光譜(黑)和螢光發射光譜(紅),Au-AgNPs在自然光和375 nm紫外光下的照片。
在與細菌接觸後,螢光越強,表明細菌越少,螢光越弱,表示細菌越多。同時,在殺死細菌之後,螢光會恢復到原來強度。
圖3. 納米顆粒對大腸桿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抗菌作用(a,b)MICS檢測。(c)抑菌圈照片。(d)螢光照片,用Au-AgNPs培養的細菌;綠色和紅色分別代表活細菌和死細菌。
圖4. Au-AgNPs提高抗菌能力的機理。(a)ROS生成測量和(b)示意圖,Ag NP(左)和Au-Ag NP(右)滅活金黃葡萄球菌的比較通過誘導ROS。
金銀納米表現出增強的抗菌性能,是因為在粘附到細菌表面後,它們能夠比銀誘導細菌產生更多的活性氧,從而殺死細菌。
圖5. 細菌與Au-AgNPS培養後形態分析(a)進行SEM和(B)TEM形態學觀察。細菌的變化;紅色箭頭表示破損。細胞膜的(c)細菌釋放的RNA量與Au NPs和Ag NPs孵育後。
這表示可以通過調節銀含量,使製備得到的金銀納米在具有強的抗菌性的同時時,生物毒性也較低。
圖6. 螢光分析。(a)螢光含Au-AgNPs溶液的強度測量孵育前的照片和(b)細菌懸液孵育12 h後。(c)不同濃度的Au-Ag NP溶液然後對細菌和培養12小時進行可視化分析。瓊脂平板培養細菌。(d)Au-AgNPs對細菌螢光的影響示意圖。
金銀納米通過螢光的變化使得細菌可視,讓抗菌過程變得更清晰,使抗菌給藥量更精準,從而防止多耐藥菌的產生。
圖7.(a)用不同納米顆粒孵育的L929細胞的存活率,第1, 2和3天。(b)用NPS孵育1天的L929細胞的螢光顯微照片和光顯微照片;綠色信號表示活細胞,紅色信號表示死細胞。
圖8. 傷口癒合分析。(a)傷口收縮率。(b)Au-Ag NPs、Ag NPs、空白和模型在第0, 3, 8天和13天中創面的顯微照片。(c)組織學評價。
極好的抗菌性能結合可視化抗菌進程的能力,使得納米金銀具有了在醫藥和生物指示領域應用的巨大潛力。
和其美Bio-Road生物醫用材料研究團隊風採
更多精彩內容請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重慶和其美科技有限公司」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