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學地科院傅平青教授課題組在《ACS Earth and Space...

2020-11-28 天津大學新聞網

本站訊 (通訊員 王珊珊)近日,天津大學表層地球系統科學研究院傅平青教授課題組與合作者將大氣環境化學和同位素地球化學手段相結合,對北京城區四季烷烴及脂肪酸的濃度水平和有機單體穩定碳同位素進行了相關研究。相關成果以「Compound-Specific Stable Carbon Isotope Ratios of Terrestrial Biomarkers in Urban Aerosols from Beijing, China」為題發表於《ACS Earth and Space Chemistry》,並被選為補充封面 (Supplementary Cover Article)。論文第一作者為地科院地–氣界面科學中心講師任露潔,通訊作者為傅平青教授,合作者來自中科院大氣物理研究所、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日本中部大學和英國蘇格蘭大學聯盟環境研究中心等單位。

The supplementary cover of ACS earth and space chemistry

正構烷烴及脂肪酸是氣溶膠中有機物的重要組分及分子標記物。在大氣環境中,含量佔可檢測有機物濃度的30%-50%。 研究發現,分子標記物的化石源及非化石源的穩定碳同位素信號差異較大,而不同的空氣團來源更強化了此差異性。生物源標記物C29正構烷烴在夏季極端降雨事件中出現明顯的13C匱乏的現象,是由於空氣團源於C3植被分布較多的低緯度地區,而C3植被含有較低的穩定碳同位素比值;在秋冬季節,西北方向空氣團的輸送,使有機氣溶膠中C24:0脂肪酸相對虧損13C,而西南方向的空氣團則相反(富集13C);化石源標記物C23正構烷烴在冬季的濃度是其它季節的13倍且明顯富集13C,主要是不利的氣象因素和大量的人為源排放所導致。

本研究基於分子水平探討了化石源和非化石源的穩定碳同位素信號特徵,有助於增進理解重霾區有機物的來源、消亡和大氣傳輸過程。本研究工作得到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及面上項目等的資助。

文章信息:Lujie Ren#, Wei Hu, Juzhi Hou, Linjie Li, Siyao Yue, Yele Sun, Zifa Wang, Xiaodong Li, Chandra Mouli Pavuluri, Shengjie Hou, Cong-Qiang Liu, Kimitaka Kawamura, Robert Mark Ellam, and Pingqing Fu*. 2019. Compound-Specific Stable Carbon Isotope Ratios of Terrestrial Biomarkers in Urban Aerosols from Beijing, China. ACS earth and space chemistry. 3: 1896-1904.

文章連結: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earthspacechem.9b00113

封面連結:https://pubs.acs.org/toc/aesccq/3/9

(編輯 趙暉 陳錚傑)

相關焦點

  • 【聚焦第三次科技工作會議】天津大學表層地球系統科學研究院召開...
    本站訊(通訊員 張逸菲)為貫徹落實天津大學第三次科技工作會議精神,進一步加強地學建設,為學科整體發展提供有力支撐,提升創新能力和重要成果產出,天津大學表層地球系統科學研究院(地科院)於12月7日-8日在校召開了院科技工作會議,研討地球科學發展新動向以及地科院科技工作目標。
  • 天津大學環境學院李楠副教授課題組在美國化學學會(ACS)TOP期刊...
    本站訊(通訊員 王舒)近日,環境學院李楠副教授課題組在美國化學學會(ACS)Top期刊《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影響因子:7.864;DOI: 10.1021/acs.est.0c01404)上發表了題為「Geobacter Autogenically Secretes Fulvic Acid to Facilitate
  • 天津大學仰大勇教授課題組JACS:納米界面上的基因線路區室化促進...
    近期,天津大學化工學院仰大勇教授課題組通過在金納米顆粒上共同錨定兩段在功能上具有關聯性的基因,構建了納米界面上的基因線路區室化結構,並利用無細胞基因表達系統研究了基因線路區室化對級聯基因表達的影響。圖1. 在金納米顆粒表面構建的基因線路區室化結構。
  • 天津大學仰大勇教授Chemical Reviews:樹枝狀DNA組裝DNA功能材料的...
    立即下載到手機桌面,隨時調用,非常方便 導讀 近期,天津大學化工學院仰大勇教授在頂級化學材料綜述期刊《Chemical Reviews》(IF=52.758)上發表題為「DNA functional materials assembled
  • 天津大學仰大勇課題組JACS:DNA水凝膠網絡實現幹細胞特異性高效捕獲
    本站訊(通訊員 李莎)近期,天津大學化工學院仰大勇課題組在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上發表關於DNA水凝膠網絡捕獲幹細胞的研究。天津大學化工學院姚池博士和碩士研究生唐涵為共同第一作者。研究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資助支持。相關成果已申請中國發明專利。
  • 鄭海務教授課題組在ACS Nano上發表關於壓電光電子學與鐵電極化...
    通過同時施加壓應變和外電場極化提高BLFO/ZnO光伏性能物理與電子學院河南省新能源材料與器件國際聯合實驗室鄭海務教授課題組的研究成果Enhanced Photovoltaic Performances of La Doped Bismuth Ferrite/Zinc Oxide Heterojunction by Coupling Piezo-Phototronic Effect and Ferroelectricity」在自然指數期刊、國際頂級期刊ACS Nano(中科院一區,IF=14.588)上在線發表( https://pubs.acs.org
  •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第二研究院訪問天津大學
    本站訊(通訊員 梁童心)10月9日上午,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第二研究院科技委主任李陟、人力資源部副部長呂丹妮等一行7人訪問天津大學精儀學院。中國科學院院士、精儀學院教授姚建銓,精儀學院副院長李醒飛,精儀學院黨委副書記張宇,天津大學科研院軍工辦主任金鋼,精儀學院光電子科學技術系徐德剛教授接待來訪嘉賓,並就雙方的科研項目對接展開座談。
  • 天津大學地球系統科學學院劉靜教授應邀擔任JGR Solid Earth副主編
    本站訊(通訊員 劉靜)應地球科學領域國際著名期刊《地球物理學研究雜誌》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JGR)邀請,天津大學地球系統科學學院劉靜教授自2020年12月31日起開始正式擔任JGRSolid Earth的副主編(三年期)。
  • 南開大學黃有教授課題組最新科研進展
    黃有教授課題組現有研究人員10人,包括教授1名,博士研究生6名,碩士研究生3名。1986年本科畢業於河南師範大學化學系,1997年於浙江大學化學系獲得有機化學博士學位。1997-1999年,在南開大學元素所進行博士後工作(合作導師:陳茹玉院士),1999-2002年,在大阪大學藥學院從事博士後研究(合作導師:Hidenobu Ohmori 和 Hatsuo Maeda)。2011年起,在南開大學化學院擔任教授、博士生導師。
  • 東南大學王金蘭教授課題組取得新進展
    未來網高校頻道11月8日訊(記者 胡曉萌 通訊員 林釗宇)近日,東南大學王金蘭教授課題組在固氮催化劑的研究中取得新進展,研究成果以「Metal-Free Single Atom Catalyst for N2 Fixation Driven by Visible Light」為題發表在化學類頂級期刊
  • ...生物醫學研究院達林泰課題組和張延課題組在《ACS Catalysis...
    近日,上海交通大學系統生物醫學研究院達林泰課題組和張延課題組在生物化學領域著名期刊《ACS Catalysis》聯合發表了題為 「Regulatory Role of One Critical Catalytic Loop of Polypeptide N-Acetyl Galactosaminyltransferase-2 in Substrate
  • 同濟大學劉韜教授課題組在國際頂級期刊Chemical Reviews上發表鋰...
    同濟大學劉韜教授課題組在國際頂級期刊Chemical Reviews上發表鋰金屬-空氣電池研究成果——綜述非水體系鋰空電池的當前挑戰與未來發展路線
  • 湖南大學張明教授課題組在新型負極材料及器件領域取得新進展
    近日,湖南大學物理與微電子科學學院張明教授課題組在ACSNano上發表最新研究成果:「Sulfur-Rich (NH4)2Mo3S13as a Highly Reversible Anode for Sodium/Potassium-Ion Batteries」。
  • 白鋒教授課題組在Nano Letters及ACS Nano上發表系列學術論文
    我校白鋒教授課題組一直致力於卟啉可控自組裝及其相關應用的研究,近期取得了一系列新進展,相關成果在國際頂級期刊Nano Letters及ACS Nano上連續發表。採用本課題組開發的酸鹼中和/膠束限域可控自組裝方法實現了四苯羥基卟啉(THPP)的可控自組裝。
  • 聽「大家」之聲,探神奇地球 地科院舉辦「走進地球科學」系列講座
    本站訊(地球系統科學學院供稿)2020年11月17日至2021年1月8日,天津大學地科院首門本科專業課《地球概論》暨「走進地球科學」系列講座在衛津路校區成功舉辦。來自天津大學、北京大學、南京大學、中科院地質與地理研究所等八所知名院校/所的6位中科院院士及7位國家「傑青」獲得者講述了多姿多彩的神奇地球。
  • 四川大學傅強教授/吳凱副研究員《ACS Nano》:聚光相變儲熱技術的...
    11-11 19:41:54 來源: 高分子科學前沿 舉報   日前,四川大學傅強教授
  • 吉林大學王曉峰教授課題組構築全新太陽能電池體系取得突破
    吉林大學王曉峰教授課題組以葉綠素衍生物作為主要光敏半導體材料,將其應用於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有機太陽能電池、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等薄膜太陽能電池器件。在此基礎上,受自然界中光合作用的啟發,課題組模擬自然界Z型光合作用的電子傳遞方式,設計出兩種僅由葉綠素衍生物為光敏材料構成的雙層和三層全葉綠素生物仿生太陽能電池,為薄膜太陽能電池的進一步發展帶來了全新的研究視角。
  • 天津大學表層地球系統科學研究院工會成立大會 暨第一次教職工全體...
    本站訊(通訊員 劉波)2020年1月2日,天津大學表層地球系統科學研究院工會成立大會暨第一次教職工全體會議在16樓221報告廳隆重召開。大會審議了地科院工會工作報告,選舉產生了天津大學地科院第一屆工會委員會。校工會常務副主席馬桂秋,聯合工會主席王新英出席大會,地科院黨政領導及工會會員六十餘人參加會議。
  • 【女神來了】哈佛大學劉小樂教授訪問天津大學
    7月30日上午,哈佛大學與 Dana-Farber 癌症研究所統計、生物統計與計算生物學終身教授,Dana-Farber 功能性癌症表觀遺傳學中心主任劉小樂訪問天津大學
  • 華東理工劉潤輝教授課題組在基於多肽治療潰瘍慢性感染研究獲進展
    近日,華東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劉潤輝教授課題組在治療慢性潰瘍感染領域取得階段性成果。劉潤輝教授課題組通過模擬宿主防禦肽 10.1021/acs.jmedchem.0c01321)。,與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合作者共同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