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華東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劉潤輝教授課題組在治療慢性潰瘍感染領域取得階段性成果。
慢性潰瘍感染的根除十分困難,目前臨床上主要使用抗生素治療與之相關的生物被膜感染,治療費昂貴並且容易產生耐藥性。另外,慢性潰瘍中持續的炎症反應阻礙潰瘍的有效癒合。因此如何發展兼具抗感染及免疫調節的抗菌藥物成為全球抗感染研究人員的重大挑戰。
劉潤輝教授課題組通過模擬宿主防禦肽,前期發現了對多藥耐藥菌具有廣譜高活性和微生物難以產生耐藥性的抗菌多肽聚合物(Angew. Chem. Int. Ed. 2020, 59, 6412-6419; Angew. Chem. Int. Ed. 2020, 59, 7240-7244; ACS Infect. Dis. 2020, 6, 479-488; Biomater. Sci., 2019, 7, 2144-2151; Nat. Commun. 2018, 9, 5297.)。本研究中,針對臨床上難以治癒的具有生物被膜和持續炎症挑戰的潰瘍等慢性感染,發現了具有高效抗生物被膜及免疫調節功能的β-多肽聚合物,在動物體內潰瘍感染模型中展示出有效抗菌活性及促進潰瘍癒合的功能。該成果以題為「Host Defense Peptide-Mimicking Amphiphilic β-peptide Polymer (Bu:DM) Exhibiting Anti-biofilm, Immunomodulatory and in vivo Anti-Infective Activity」 發表在藥物化學領域國際權威期刊《藥物化學雜誌》(J. Med. Chem. 10.1021/acs.jmedchem.0c01321)。
該研究工作以我校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劉潤輝教授課題組前期模擬宿主防禦肽系列研究成果為基礎,與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合作者共同完成。華東理工大學博士研究生錢宇芯,畢業碩士生張強、英屬哥倫比亞大學Hashem Etayash以及Daniel Pletzer博士做出了等同貢獻;華東理工大學劉潤輝教授和英屬哥倫比亞大學R.E.W. Hancock教授(華東理工大學榮譽教授)為共同通訊作者。該成果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科技部等基金的資助。
來源:華東理工大學
論文連結:
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jmedchem.0c01321?fig=tgr1&ref=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