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是女神還是綠茶?魯迅冰心這樣評價,都不如錢鍾書的一句話

2020-12-03 江南煙雨細如冪

「綠茶」是2013年時出現的一個網絡熱詞,並不是指能喝的喝茶,而是指外貌清純脫俗、人畜無害,實在生活複雜、善於心計的年輕女性。

民國是一個讓很多人嚮往的時代,原因就在於很多流傳甚廣的才子佳人的故事,那些所謂的真男神,真女神。

林徽因無疑是那個時代繞不過去的名字,在文青中的存在感很強,愛她的人說她是民國第一女神,恨她的人說她是民國第一綠茶。

在與林徽因同時代的名人裡面,其實不管男女都有很多的人並不喜歡她,也在自己所寫的文章裡面明裡暗裡的嘲諷過林徽因。

比如冰心奶奶的那篇著名的《太太的客廳》。嘲諷林徽因喜歡交朋友,喜歡讓自己成為男人們視線的中心。還揭露林徽因只有一個女性朋友,而且這個女性朋友又醜又胖,還特別黑,林徽因和她交朋友,就是因為在這個友人的身邊,可以把林徽因襯託的既瘦又白,還特別漂亮。

林徽因除了收穫女人諷刺,男人的諷刺也得到不少。

魯迅在自己的書中諷刺林徽因是一個喜歡無病呻吟,而且十分糾結的女人。這些話就是諷刺林徽因在徐志摩和梁思成之間搖擺不定,與兩個人都有曖昧不清的關係。

在魯迅創作這首詩的時候,徐志摩,林徽因和梁思成三人的感情可謂是百般糾纏,當時徐志摩和林徽因雖然熱戀,但奈何其家庭一個是經商之家,一個是官宦之家,倆人後來還是被強行分開了。

但林徽因不久之後就愛上了梁思成,並且在徐志摩的請求之下,林徽因依然和梁思成在1924年的6月就去了美國,可是在此之前,林徽因和徐志摩可是還沉溺於失戀之中出不來。

由於林徽因糾纏在三個男人中,因此有網友稱林徽因是「綠茶之祖」,並且有關林徽因的,還有一件事情比較出名,她是最早的群發者,林徽因和梁思成赴美留學期間,林徽因同時給幾位關係好的男性友人發了電報,說自己在美國到孤單。

不過這些評論都沒有「毒舌大師」錢鍾書的評論精闢。

錢鍾書和他的妻子楊絳都是文壇中的一員,並且是林徽因的鄰居,錢鍾書在《貓》一書中講到:

「在一切有名的太太裡,她長相最好看,她為人最風流豪爽,她客廳的陳設最講究,她請客的次數最多,請客的菜和茶點最精緻豐富,她的交友最廣。並且她的丈夫最馴良,最不礙事。」

錢鍾書的這段描寫,雖然沒有指出任何不好的地方,但僅僅是用馴良,不礙事,交友最廣,風流豪爽就能把一個女人最避諱的東西給展現了出來,這種諷刺,堪稱是殺人誅心。

其實錢鍾書之所以被稱為「民國第一毒舌」,是因為錢鍾書貌似對全人類都很刻薄,連他的稱讚亦如此,作家韓石山曾總結出一句歇後語:錢鍾書的稱讚——不可當真。

他懟你不像魯迅那樣一針見血,會生出「突然心好痛」的感覺,而是九曲迴腸,天花亂墜,讓你目不暇接,他筆觸犀利、語法精闢,總能妙語連珠恰到好處地諷刺一些人和事,讓人忍俊不禁但又覺得說得言之有理。

當然要想領略錢鍾書的「毒舌」,非《圍城》這本書不可。

在這本書中他對人性的刻畫可以說是信手拈來,懟天懟地,無所畏懼:

1.流言這東西,比流感蔓延的速度更快,比流星所蘊含的能量更巨大,比流氓更具有惡意,比流產更能讓人心力憔悴。2..要人知道自己有個秘密,而不讓人知道是個什麼秘密,等他們問,要他們猜,這是人性的虛榮。3.不受教育的人,因為不識字,上人的當;受教育的人,因為識了字,上印刷品的當。

可以說《圍城》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一部風格最獨特的諷刺小說。被譽為「新儒林外史」。

《圍城》並不僅僅是一部愛情小說。它的內容是多方面的,它的主題和象徵是多層次的。

《圍城》從「圍城」這個比喻開始,淋漓盡致地表現了人類的「圍城」困境:不斷的追求和對所追求到的成功的隨之而來的不滿足和厭煩,兩者之間的矛盾和轉換,其間交織著的希望與失望,歡樂與痛苦,執著與動搖——這一切構成的人生萬事。

「圍城」困境告訴我們人生追求的結果很可能是虛妄的,這看起來好像很有點悲觀,但骨子裡卻是個嚴肅的追求,熱忱深埋在冷靜之下,一如錢鍾書本人的一生

他揭穿了追求終極理想、終極目的的虛妄,這就有可能使追求的過程不再僅僅成為一種手段,而使它本身的重要意義得以被認識和承認,使我們明白追求與希望的無止境而義無反顧,不再墮入虛無。

圍城是什麼?相信每個人心中都會有一個自己的答案,那麼,屏幕前的你是否也迷茫過過?又或者你現在正在經歷著迷茫、無所適從。

不妨看看《圍城》中的解答:人生據說是一部大書。假使人生真是這樣,那麼,我們一大半作者只能算是書評家,具有書評家的本領,無須看得幾頁書,議論早已發了一大堆,書評一篇寫完交卷。

這本精裝版圍城,現在只要39元,正版書籍,讓你想怎麼看就怎麼看,正在經歷迷茫,或者心中有圍城的朋友們、感興趣的朋友們點擊下方連結就可以購買了:

相關焦點

  • 林徽因是女神還是綠茶?冰心的評價,都不如錢鍾書的一句話精闢
    「綠茶」是2013年時出現的一個網絡熱詞,並不是指能喝的喝茶,而是指外貌清純脫俗、人畜無害,實在生活複雜、善於心計的年輕女性。民國是一個讓很多人嚮往的時代,原因就在於很多流傳甚廣的才子佳人的故事,那些所謂的真男神,真女神。林徽因無疑是那個時代繞不過去的名字,在文青中的存在感很強,愛她的人說她是民國第一女神,恨她的人說她是民國第一綠茶。
  • 林徽因:魯迅罵她虛偽,錢鍾書冰心寫文諷刺,她是如何回應的?
    說起民國時期的才女,林徽因一定是不能被忽略的,因為這個大才女不僅長得漂亮,還有著極高的文學天賦。她20歲就登臺表演泰戈爾的詩劇《齊德拉》,不僅扮演的是其中的女主角齊德拉公主,全程還是用得非常流利的英文,後來更是有機會陪同泰戈爾遊玩,還擔任其翻譯。
  • 民國鄙視鏈:楊絳嫌張愛玲醜,張愛玲瞧冰心做作,冰心諷林徽因綠茶
    說起民國時期有名的才女,我們很容易便能想到楊絳、張愛玲、冰心以及林徽因等人。但這幾個才女之間的相處並不和諧。與我們以為的才女之間惺惺相惜不同,這幾位才女之間形成了一條民國時期的鄙視鏈:楊絳嫌張愛玲醜,張愛玲瞧冰心做作,冰心諷刺林徽因綠茶。
  • 林徽因被魯迅、冰心等人痛罵,為何不見她還過嘴?真相是階層不同
    1924年,魯迅先生發表了一首奇奇怪怪的打油詩《我的失戀》,乍一看上去好像沒有直截了當地表達自己對於林徽因的不滿,但是只要你細細地品一下,那才真是不得不佩服魯迅先生的文筆。字裡行間都將林徽因對感情的不夠堅貞,對男子多情又愛交際寫得入木三分。看似調侃的語氣,卻讓人脊背發寒。
  • 兩個才女不相容:冰心和林徽因為何「互撕」
    林徽因和冰心,在民國時期都是著名才女、作家,但二人之間卻發生過不愉快,有過一次著名的「互撕」事件。其實說起來,林徽因和冰心之間淵源頗深,兩人不僅同籍,還曾經是校友,兩人的丈夫梁思成和吳文藻更是清華大學的同事。但兩人的性情頗不相同。
  • 徐志摩遇害現場:頭上一個洞,左邊身軀全折斷,冰心悼詞暗有所指
    浙江是一個盛產文人的好地方,魯迅、矛盾、巴金、鬱達夫等作家都是這裡的人,1897年1月15日的浙江海寧又迎來一個文壇新星,而且還是一個長相風流帥氣的公子哥,他不僅擁有紳士般的外表,還寫出了「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輕輕的招手,作別西田的雲彩」這樣浪漫的詩句,這個作家他就是徐志摩。
  • 中國第一位女教授,祖籍在衡東,周恩來、冰心都是她的學生
    在20世紀前半葉的中國,無論在文壇還是學界,她都是一位風頭很健的人物。1920年在芝加哥大學獲碩士學位,同年應北大校長蔡元培之邀回國,先後在北京大學、四川大學、東南大學任教授。是我國歷史上第一位女碩士和女教授,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位女作家,第一位出席太平洋國際學會(連續四次)的中國女學者。
  • 林徽因:建築女神被黑得最慘的一次,來自梁思成續弦林洙的手筆
    高曉松認為沒有了這兩個男人的《林徽因》就沒有了看頭,於是放棄了這部電影的拍攝。高曉松一直說自己和梁家關係很好,對梁再冰一口一個梁阿姨。其實高曉松熟悉的,並非林徽因和她的子女,而是林洙和她的子女。林洙,梁思成的續弦,林徽因的學生。自從林徽因之子梁從誡去世之後,這位老太太就不遺餘力地站在抹黑林徽因的前線。
  • 徐志摩飛機失事,頭部一個大洞,手腳燒焦,冰心的悼詞卻充滿諷刺
    11月20日,北平《晨報》中這樣報導:「京平北上機肇禍,昨在濟南墜落!機身全焚,乘客司機均燒死,天雨霧大誤觸開山。當即墜落山下,本報記者親往調查,手腳被燒成焦炭,頭部有個大洞,慘狀不忍目睹……」徐志摩失事時年僅34歲。徐志摩以這樣的方式離開人世,陸小曼立即受到了廣泛指責,她被不允許參加徐志摩的葬禮。
  • 林徽因這篇文章,如同《紅樓夢》中「風月鑑」,美女另一面是骷髏
    提起林徽因,大家一般都是對她的感情生活比較熟悉,詩人徐志摩,哲學家金嶽霖,建築家梁思成,是林徽因生命中最重要的三個男人。詩人愛林徽因如痴如狂,甚至為她離了婚,可是,林徽因並沒有接受他,而選擇了梁思成,金嶽霖愛慕林徽因,一直和林家比鄰而居,終生未娶。
  • 作家冰心去世後,其孫子為何在她墓碑寫上:教子無方,枉為人表?
    冰心在民國時期,雖有許多著作出版,被人稱道,但對很多人來說,冰心並不是一個與她有共同語言的人,張愛玲曾經說過:「拿我和冰心、白薇比較,我實在不能引以為榮,只能說我願意「張愛玲看不起冰心,同時,冰心也看不起張愛玲。
  • 冰心悼詞意味深長!
    但是林徽因在再三權衡之後沒有答應徐志摩的求愛,而是選擇和梁啓超的兒子梁思成結婚,痛失所愛的徐志摩消沉了一段時間,但隨後將全身心投入到文學創作中,不過林徽因到底成了他內心深處的白月光,這個得不到的女人與之前之後的所有女人都不一樣。
  • 你是人間四月天:一代才女林徽因,雖光彩奪目,亦未能盡興
    現代文學史研究學者陳學勇在《林徽因尋真》中,轉引了李健吾寫的《林徽因》一文,關於眾人皆知的冰心與林徽因之間的「送醋」故事,李健吾是這樣寫的:「(林徽因)林徽因絕頂聰明,又是一副赤熱的心腸,口快,性子直,好強,幾乎所有的婦女都把她當做仇敵。
  • 錢鍾書:高考數學15分的「清華才子」,知世故而不世故
    有一次老師吳宓在課堂上講課,講完之後問錢鍾書:"你認為我講得怎麼樣",錢鍾書頭一昂:"不怎麼樣,您講的我都知道,希望您以後講一些新的東西",這就是錢鍾書,不會因為你是誰而去迎合。最成熟的簡單,大概就是我願意做一些看起來很傻的事情,但是一旦觸碰到底線,一步也不退讓的決心。
  • 徐志摩去世現場:頭上一個洞,半邊身體被折斷,冰心悼詞似有暗示
    其實他的離開還是比較轟動的,雖然後人如今談論起他,大多想起的是其一生的愛恨糾葛。但作為那個時代的知識分子,他有的並不單單是花邊新聞,還有一身的才氣。而林徽因,或許愛過,也或許只是詩人浪漫所想像出來的。只有陸小曼,是真正得到了徐志摩毫無保留的愛,雖然後來也曾互相傷害。兩人相遇時各自有婚姻,在愛情的誘惑下,都毫不猶豫的奔向了對方。這段感情其實無論怎樣,都難以被世人接受,不過這段感情中也是他唯一體現男人擔當的事。
  • 魯迅這文章打臉造謠者,現在讀仍入木三分
    與泰戈爾在印度的地位一樣,魯迅也是中國人最愛的文人之一,他的家國情懷和泰戈爾是一樣的。1924年,泰戈爾接受梁啓超的邀請來到了中國,這在當時是一大盛事,文壇派出了「超豪華」陣容接待他,其中最有名的是:徐志摩、林徽因、梁啓超、梁思成。
  • 「打工皇帝」胡適,「一代文豪」魯迅,民國精英大腕為何愛租房?
    後來租的是林徽因家的房子,各方麵條件都相當不錯。在米糧庫4號租賃了一幢寬綽的大洋樓,上下三層,面積大,房子多,胡適家裡人住不了,胡適的弟子羅爾綱,朋友徐悲鴻、徐志摩都在這借住過。冰心的父親謝葆璋,擔任過海軍部次長,在北京租房住了十幾年,後來到了上海還是租房住。 諸如此類,不勝枚舉。 為什麼民國這麼多精英大腕都不買房呢?當然各家有各自的原因,我歸納下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當時沒有形成買房的社會風氣。
  • 魯迅先生一句話道出真諦
    這也是我們中華民族缺少的一種思想和覺悟,幾百上千年的封建思想統治下的人民,喪失了這樣的思考方式,覺得這件事是從以前流傳下來的,就按照這樣的方式去做,就是對的,就不該懷疑。而魯迅先生這一句話就戳破了中華民族的思維固化的方式,敢於懷疑是「批判性思維」的第一步,如果沒有這樣的懷疑精神,無論如何也不會學會「批判性思維」的。我來講述我身邊的兩件事,為這句話做個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