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生命體才能思考嗎?宇宙中或許存在著無數大腦:玻爾茲曼大腦

2020-12-05 科學信仰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

宇宙存在著一個基本的規律,熵增定律,熵增定律告訴我們,溫度只能由高溫物體向低溫物體傳遞,孤立系統內部的有序性只能自發降低,逐漸從有序走向無序,而這個過程是不可逆的。

無論是在宏觀尺度之下,還是在微觀尺度之下,熵增定律都是起作用的。在宏觀尺度上,宇宙就是一個從有序走向無序的典型例子,在宇宙誕生之前,物質全部集中於一個密度無限大體積無限小的奇點之中,此時是有序的終極形態,隨著大爆炸的發生,物質逐步擴散,熵值增加,有序度降低,宇宙走向冷卻。在我們的身邊,熵值的自然增加,每時每刻都在發生著。我們不小心打破的玻璃杯,就是一個從有序走向無序的好例子,而且即使我們不去打破它,就把它放在那裡,天長日久,總有一天,它也會自己碎成一堆渣滓。從有序走向無序是一種必然,而從無序走向有序卻沒有可能,一堆玻璃渣子,即使天長日久,也不可能重新組成玻璃杯,除非有外力的介入,比如我們動手去粘。

在微觀尺度上,熵增定律同樣不容置疑,一杯高於室溫的水,最終一定會放涼,因為溫度只能從高溫物體向低溫物體傳遞,而從微觀視角來看,就是高速運動的熱水分子將動能傳遞給了與之發生碰撞的空氣分子,使得空氣分子運動速度增加,而這些空氣分子又會與其它空氣分子碰撞,進一步傳遞動能,最終室內所有空氣分子與水分子的運動速度趨於一致,溫度相等。

熵增定律真的不容置疑嗎?其實並不是,我們所看到的很多現象都在向熵增定律發起著挑戰,首先就是宇宙。按照熵增定律,大爆炸之前的奇點是熵最低的狀態,而138億年過去了,現在我們的宇宙應該是極度均衡的高熵狀態,但事實並非如此,我們的宇宙仍然極度有序,行星、恆星、星系,這一切都高度有序,宇宙也並不均衡,有些區域物質密集,而有些區域近乎於空曠。

既然孤立系統內部的熵值只能增加,那麼處於相對無序狀態的無機物怎麼能夠自發地形成有序度極高的有機物呢?而有機物又怎麼能夠逐步形成生命,並誕生高度秩序化的大腦呢?

我們人類的大腦無疑是一種高度有序的結構,它擁有自主意識,可以進行複雜的思考,而如此高度有序的物質竟然自發誕生於無序的物質之中,這又作何解釋呢?還是讓我們回到水分子與空氣分子進行動能傳遞的問題上來,起初,動能的傳遞的確是單向的,運動速度更快的水分子將動能傳遞給空氣分子,但當二者動能趨於一致之後,也就是水溫與空氣溫度趨於一致之後,二者接觸的部分依然會發生碰撞,而碰撞會產生運動速度的變化,從總體上來講,這種變化是均衡的。

同等溫度下,水分子與空氣分子的碰撞是隨機的,動能的傳遞也是隨機的,所以總體上是均衡不變的。

但有沒有可能在一段時間之內,這種隨機性會導致空氣分子的動能大量傳遞給水分子,使得水溫高於空氣溫度呢?理論上是存在這種可能性的。

這類似於投擲硬幣,雖然概率為50%,但連續投擲1萬次正面可不可能發生?可能,但需要足夠的時間長度。以人類的尺度來看,這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但如果以宇宙的時間尺度來看,再小概率的事件都會發生。換句話來說,就是熵值存在著隨機的漲落。

奧地利物理學家玻爾茲曼就提出過這樣一個思想實驗,既然熵存在著隨機的漲落,那麼在宇宙的時間和空間尺度之下,這種隨機的漲落就有可能在短時間內誕生高度有序的狀態,而高度有序就代表著意識。

也就是說宇宙會因熵的隨機漲落而誕生意識,而如果出現連續性的隨機漲落,那麼則可能誕生持續性的意識,而這種因隨機漲落而出現的連續性意識就被稱之為玻爾茲曼大腦,簡單一點來講,玻爾茲曼大腦就代表了因熵值連續性隨機漲落而誕生的孤獨大腦。如果玻爾茲曼大腦這個思想實驗成立的話,那麼按照宇宙的時間和空間尺度來看,宇宙間存在的意識體何止萬千。當然,其中大部分的意識體可能轉瞬即逝,但也有很多會持續存在。不過玻爾茲曼大腦只是一個思想實驗,在目前以及可預見的未來,我們都沒有辦法去對它進行驗證。甚至於我們想用計算機來進行模擬也不可以,因為如此低概率事件已經遠遠超過了最先進的計算機的運算能力。

相關焦點

  • 什麼是「玻爾茲曼大腦」?宇宙或許存在無數意識體漂浮在星空中
    而人類誕生意識也是一個巧合,因為自我意識這種形態是一種極其低熵的存在。那麼在宇宙中是否有可能因為熵的漲落誕生出一個意識體呢?也就是「玻爾茲曼大腦」一種想像中可能普遍存在於宇宙中的意識形態。根據玻爾茲曼計算,宇宙自然漲落誕生人類這些數量龐大自我意識的概率是負10的100次方左右,而誕生一個低熵形態的自我意識只需要負10的28次方,也就是說,人類誕生自我意識是一件概率十分十分低的事情,低到我們難以想像。而宇宙誕生出一個具有意識和記憶的「大腦」概率比人類誕生意識概率要高上很多,因此宇宙中或許存在十分之多的「玻爾茲曼大腦」。
  • 玻爾茲曼大腦:宇宙中或至少漂浮著7萬5千億億億...個意識體
    如果無數個漲落形成無數個低熵狀態,再以越來越低的熵形成時間連續體。那麼我們在某一區域看到的物質就會越來越有序,也就是相互靠近,於是才能總結出物質相互作用的規律,那就是我們眼中的萬有引力。我們的大腦是高度有序的低熵狀態產物。宇宙的隨機漲落可能會誕生無數個這樣的大腦(玻爾茲曼大腦)。有的大腦在宇宙中只是存在一個瞬間就漲落不見了。
  • 玻爾茲曼大腦真的存在於宇宙中嗎?
    關於虛幻與真實的問題其實很籠統,而我們存在的意識有時候是真是假也很模糊,就連玻爾茲曼也認為:人類都可以出現自我意識。那麼宇宙中也有可能存在獨立自我意識體的情況,同樣的意識看不見也摸不著,真假也難分,就像「缸中之腦」那樣特殊。什麼是「缸中之腦」?
  • 玻爾茲曼大腦:宇宙中或至少漂浮著7萬5千億億億個意識體
    如果無數個漲落形成無數個低熵狀態,再以越來越低的熵形成時間連續體。那麼我們在某一區域看到的物質就會越來越有序,也就是相互靠近,於是才能總結出物質相互作用的規律,那就是我們眼中的萬有引力。 我們的大腦是高度有序的低熵狀態產物。宇宙的隨機漲落可能會誕生無數個這樣的大腦(玻爾茲曼大腦)。
  • 獨立存在於宇宙中的「玻爾茲曼大腦」,有何特別之處?
    在物理學中存在著很多思想實驗,除了我們熟知的,薛丁格的貓外,還有一個和人類大腦有關的思想實驗,那就是玻爾茲曼大腦1896年,奧地利物理學家玻爾茲曼,從熵的隨機漲落出發,認為無序宇宙中的基本粒子們,既然組成恆星和星系,然後再組成地球,再然後組成地球上的原始生命
  • 玻爾茲曼大腦是否存在?人類的意識是真的嗎?
    玻爾茲曼大腦為我們描述了宇宙中一種孤單的大腦,在宇宙空間中存在著熵,而熵是分低熵和高熵的,就在熵起落的狀態裡面就存在著許多低熵的自我意識,這種自我意識就是玻爾茲曼大腦,也就是宇宙中獨有的意識流。根據能力守護定律和熱力學第二定律,在我們的宇宙空間熵是固定不變的,也就是說它不會減少,當然這個前提是我們就有一個單一宇宙,因此也不排除有高等宇宙存在,那麼這個高等宇宙中就會存在高熵態物質,所以這種情況我們暫時先不考慮,根據研究人員的分析研究,在我們的宇宙中有很多孤單的玻爾茲曼大腦存在。
  • 玻爾茲曼大腦和缸中大腦:我們到底生活在現實還是幻想中?
    這是因為宇宙萬物存在會做功的事物,還有汲取負熵保持自身低熵狀態的事物。所以整個宇宙其實也是在熵的漲落之間保持在一個熵並不是非常高的狀態,熵增到熱寂狀態還需要非常非常漫長的時間。畢竟宇宙都已經存在了130—140億年了,我們人類不過是這漫長時間中的彈指一瞬,而我們的地球存在了46億年也都還是保持著它的形態,只不過幾千年歷史的人類,又怎麼可能感受到變化呢。
  • 玻爾茲曼大腦為什麼這麼恐怖?宇宙中或漂浮著無數個獨立的意識體
    隨著科學探索的不斷深入,雖然有觀點認為靈魂與意識不能混為一談,但是面對這種看不見、摸不著的神秘存在,我們依然希望能夠早日揭開它的神秘面紗。科學為我們總結出已知宇宙中存在的很多規律,幫助人們更加深刻地認識我們所處的空間。在眾多規律中,熵增定律帶給科學家們更多值得思考的問題,玻爾茲曼大腦就是其中之一。
  • 玻爾茲曼大腦悖論揭示,宇宙中熵隨機漲落,這是一個怎樣的宇宙呢
    我們知道生命的出現很可能是一個宇宙進化的偶然,因為現在很多科學家都認為我們人類之所能夠出現在地球上,就是宇宙通過百億年的演化,得到一個偶然的結果。生命可以說是整個宇宙中的奇蹟,同時也可以說人類的出現,讓宇宙充滿了生機,讓宇宙有了一個觀賞者。但是我們的宇宙存在很多變數,也存在著一些令人不可思議的規律。
  • 宇宙也存在自我意識?如果玻爾茲曼大腦被證明,就完全有可能
    得益於現代科技的進步,我們對於宇宙的探索也有了很大的進展,也總結出了許多的規律,這些規律也能更好地幫助人們更加深入的了解我們所處在的空間的狀態變化。那麼,在眾多規律之中,熵增規律就脫穎而出了,因為熵增規律給科學家們帶來了更多值得思考探索的新問題,就好比波茲曼大腦,就是其中之一。
  • 什麼是玻爾茲曼大腦?宇宙的因果,恐怕都與它有關!
    或許你知道一個叫做笛卡爾的人,世人對他的印象不僅只是停留在「我思故我在」,他還提出過一個思想:你如何證明外面的世界不是你的幻想世界呢?此思想一經提出就引起了軒然大波,那時的人甚至一度陷入恐慌之中,因為他們發現好像確實沒有什麼能證明自己就是真實存在的。
  • 宇宙中存在無數自我意識,世間萬物都能擁有,靈感或許就來源於此
    「玻爾茲曼大腦」和「弦理論」「玻爾茲曼大腦」是一個十分神奇的理論,這個理論給我們揭示了一個全新的宇宙觀念,並且把這個理論結合弦理論的話就會有不同的理解。自從1930年後,人類物理學就進入了一個尷尬的階段,除了弦理論之外就沒有其他重大的發現了,可是弦理論也只是一個理論,人類無法證實和深入研究,目前弦理論存在的意義就是告訴我們一種大一統理論的可能性。可是「大一統」理論真的存在嗎?
  • 宇宙是某個生命體的大腦?
    美國天文學家卡爾·薩根曾在其作品《宇宙》中說過一段話:「宇宙在我們體內,認識自身就是認識宇宙」。2012年11月16日,《自然》雜誌刊載了一篇論文,文中將人類的大腦神經網絡和宇宙星繫結構進行了對比,結果發現,微觀尺度下的人類大腦神經網絡,竟然和宇宙星繫結構極為相似。
  • 超級自我意識,玻爾茲曼大腦凝望著宇宙之外,它到底看到了什麼
    某個玻爾茲曼大腦經過百億年的進化,成為了我們這個宇宙中唯一的超級自我意識。它操控著整個宇宙,俯瞰著所有一切微觀和宏觀,它一定會看到宇宙外的世界。宇宙外到底是什麼?在很多影視作品中,平行宇宙就是與我們這個宇宙完全平行的世界,那些世界中同樣有你,只不過你在平行世界中的生活軌跡與現實的不同。甚至現實世界中的人沒了,但平行宇宙中的人還活著。
  • 萬事萬物都有自我意識,科學家猜測整個宇宙中漂浮著無數的意識體
    如果意識能夠脫離人體而存在,或許我們能夠找到更加有效的方法發展自身。眾所周知,想像力是我們區別於其他動物的重要標準,人類所擁有的認知能力遠超其他靈長類動物。而靈感起源於意識,如果我們能夠找到更多的線索,其實可以更快地破解有關意識的未解之謎。
  • 《最強蝸牛》玻爾茲曼大腦怎麼獲取 玻爾茲曼大腦獲取方法分享
    導 讀 在最強蝸牛中玻爾茲曼大腦是科技類S貴重物品之一。
  • 宇宙與人類大腦構造一致,11維結構中究竟隱藏著什麼秘密?
    筆者:三體-小遙 經過漫長的探索過程,人類對自身和宇宙的認識也越來越深入,我們總希望能夠獲得更多的線索,早日揭開它的神秘面紗,到達宇宙的邊緣,為生命的存在尋找真正的意義。有說法稱,宇宙存在十一個維度,而人類僅僅生活在三維空間內,我們也許能夠因為文明等級的上升而到達其他維度,也許永遠無法突破維度的限制。最新研究表明,人類的大腦也是十一維結構,與宇宙存在驚人的相似。實際上,這個觀點在很久以前就已經被提出了,但是此前一直沒有人將其與宇宙維度聯繫起來。
  • 宇宙是個生命體?為何和大腦中神經元及其相似?人類只是細胞?
    他說出我們現在所探索的宇宙和人類的認知有很大區別,2011年一張雜誌刊登了一篇論文,在這篇論文中,他們對比了宇宙和腦細胞,發現兩者竟然如此相似,難道宇宙只是一個大型的腦細胞嗎?宇宙中恆星和恆星的交界點。
  • 宇宙中的11維空間真實存在著嗎?科學家:或許就藏在人類大腦中!
    根據科學家的理論,整個宇宙是11維的,但人類的理解只能理解3維。例如,一個聰明的生物生活在我們周圍,但只能理解兩個維度。那它就處在二維空間了嗎?但在它們周圍,我們顯然認為是三維空間。雙方都是智能生物。誰對誰錯?愛因斯坦在他的《廣義相對論》和《狹義相對論》中提出了四維空間的概念。我們的宇宙是由時間和空間組成的。
  • 玻爾茲曼大腦,真的有那麼神奇嗎?再論意識的起源
    奧地利物理學家路德維希·玻爾茲曼(Ludwig Edward Boltzmann)曾提出一個觀點:如果已知的低熵態宇宙是來源於熵的漲落,那漲落中也應該會出現許多低熵的自我意識,比如一個孤單的大腦。這種孤單的大腦就被命名為波爾茲曼大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