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飲湖上初晴後雨二首·其二》詩意賞析,古詩意思鑑賞和翻譯

2021-01-08 文學名句

《飲湖上初晴後雨》

宋·蘇軾

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翻譯】

晴日的西湖波光閃動十分迷人,茫茫的煙雨籠罩遠山格外美麗。要把西湖比作越國的美女西施,或淡妝或濃抹,都是那麼合宜。

【鑑賞】

蘇軾的《飲湖上初晴後雨》共有兩首,這是其二。這首禮讚西湖美景的絕唱,描繪的不是西湖的一處之景,或一時之景,而是對西湖美景的全面寫照和總體印象。

首二句,詩人運用其寫氣圖貌之筆,精切描繪並深情禮讚了西湖的晴光雨色。從詩題中「初晴後雨」及第一首「朝曦迎客豔重岡,晚雨留人入醉鄉」來看,詩人在西湖飲宴那天,早晨露暉萬道,入暮細雨空濛,景物反差很大。首句即描繪了在露暉照耀下水光蕩漾的動態之美,次句則點染出雨幕中山色空濛的朦朧之美。以晴時「瀲灩」賦「水光」,以雨中「空濛」狀「山色」,可謂各得其趣。這固然是大自然朝暉夕陰,氣象萬千,給詩人提供了難得的機會;但能夠抓住不同時辰的景物,渲染出西湖景色的變化之美,卻得力於詩人對自然美的獨特感受和敏銳的捕捉能力。從「晴方好」「雨亦奇」的深情禮讚中,不是可以體會到詩人揮毫時勃勃的興會麼!

西湖景物之美的神韻何在?詩人沒有將其繼續隱寓在對水光山色生動細緻的描繪中,而是遺貌取神,運用了「欲把西湖比西子」這樣奇妙的比喻。表面看來,西湖與西子同在越地,同冠以「西」字,同屬於婀娜多姿的陰柔之美,似乎是詩人產生這種聯想的因子;實際上詩人真正的著眼點,卻是兩者都具有真正的自然美的風韻,又能隨物賦形,氣象萬千。由於西湖與西子都是美在其神,因而同西子無論濃施粉黛,還是淡掃蛾眉,無不風姿綽約一樣,西湖也無論是晴日水光瀲灩,還是雨中山色空濛,都展現出它無盡藏的美的魅力。至於詩人究竟是以「淡妝」比喻西湖的雨天,以「濃抹」比喻西湖的睛時,還是相反,倒不必落得太實。因為這是詩人目接神遇西湖之美,並且真正有所體味時遺貌取神的奇妙聯想。如果理解得太死,反倒破壞了自然美的姿質和它的形態多樣性的統一。

由於這首詩是對西湖美景的全面寫照和總體印象,因而它打破了時空的限制,具有普遍的永久的藝術魅力。尤其是詩中的比喻,不僅詩人自己很滿意,在詩中多次運用,如《次韻劉景文登介亭》中的「西湖真西子,煙樹點眉目」等;而且後人也讚賞備至,認為「除卻淡妝濃抹句,更將何語比西湖」(武衍《正月二日泛舟湖上》)。西湖也因此又名西子湖了。

相關焦點

  • 小學生必背古詩講解—《飲湖上初晴後雨》
    一日之計在於晨,咱們帶著孩子聽聽古詩,學古文~一米閱讀君今天我們學習的是蘇軾所作的一首詩《飲湖上初晴後雨》。一米閱讀君先來賣個關子,看大家根據下方提示能否猜出古詩內容~點擊音頻,揭曉答案嘍一米閱讀君聊聊古詩背後的故事,更容易掌握古詩內容哦~當時蘇軾與朋友一起在西湖遊覽,天氣由晴到雨,詩人飽覽了西湖在陽光下和細雨時的湖光山色,欣然寫下了這首讚美西湖的名作。
  • 《中國唱詩班》蘇軾的詩,佳人才子的故事(《飲湖上初晴後雨》篇)
    ——寫給妹妹的動漫鑑賞在可可醬看來,在目前為止的五集《中國唱詩班裡》,這集《飲湖上初晴後雨》是最有深意的一集。因為其中暗含著許多借代和隱喻。這個故事看似和蘇東坡不著邊兒,也和這首詩說不上半個所以然,但是,當你細細品讀,就會徹然大悟,就會發現其中的深奧和作者設計的巧妙之處了。
  • 透過《飲湖上初晴後雨》對典故的改編,看懂國漫中蘊含的生活啟迪
    蘇軾的《飲湖上初晴後雨》是我特別喜歡的一首詩。因為這首詩,我在大學畢業那年特地跑去杭州看西湖。不過,今天我要解讀的不是這首詩,而是一部同名動畫。《飲湖上初晴後雨》是「中國唱詩班」系列動畫第四部作品,其它同系列的作品還包括:《元旦》、《相思》、《遊子吟》和《夜思》。「中國唱詩班」是上海嘉定區委宣傳部投資出品的公益動畫片,講述了嘉定名人的典故。
  • 蘇軾《飲湖上初晴後雨》,你會發現,所有的奧秘都藏在一個水字上
    我們就從蘇軾的《飲湖上初晴後雨》來品讀,你會發現,所有的奧秘都藏在一個水字上,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來具體分析。請讀詩: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liàn yàn)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 品讀《飲湖上初晴後雨》,這一首詩,寫絕了西湖的美
    西湖景色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全文在明媚的陽光照耀下,西湖微波粼粼,光彩熠熠,美麗至極;而雨時的西湖,雲山霧繞中,西湖和群山,若隱若現,迷幻縹緲,奇幻至極。若是把西湖比作古代的美人西施,可以說,不論淡妝還是濃妝,都會很自然,很適宜。
  • 《飲湖上初晴後雨》看似寫西湖,實際上乃蘇軾讚譽其紅顏知己之作
    這是北宋文學家、書畫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所著之詩,是其在杭州任職時,讚美西湖美景之絕唱,所描繪的並非西湖一時之景、或一處之景,而是對西湖美景的全面寫實與總體之印象。該詩深得後人好評,清代學者、畫家、詩人王文誥更是大讚其為「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之名篇」佳作。
  • 國漫古風,唯美短片,《飲湖上初晴後雨》在列,你看過哪一部?
    今天小編給大家推薦國漫古風,唯美短片,《飲湖上初晴後雨》在列,你看過哪一部?飲湖上初晴後雨慢工出細活,畫面音樂一如既往的精緻,意境太美,情節略薄弱,但喜歡這個系列主要就是它的國風韻味,如今這種作品實屬難得,願唱詩班越做越好。
  • 蘇軾古詩《惠崇春江曉景·其一》詩意賞析和翻譯
    《惠崇春江曉景·其一》蘇軾竹外桃花三兩枝, 春江水暖鴨先知。蔞蒿滿地蘆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時。【翻譯】竹外的桃花綻出三兩枝,鳧鴨已先領略到春水的暖意。遍地蔞蒿,蘆葦露出短芽,正是河豚與潮俱上之時。【賞析】題畫詩是蘇軾詩歌創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蘇軾以詩人和畫家的雙重身分創作題畫詩,在理解、鑑賞和表現上都具有獨到之處,達到了臻於完美的境界。不少作品成為不朽的傳世之作,《惠崇春江曉景》便是其中之一。《惠崇春江曉景》是蘇軾為僧人惠崇所作畫的題詩。全詩雖只短短的四句28字,但卻很好地傳達了原畫的精神,使人見詩如見畫。
  • 英語和數學當道的時代, 背古詩有什麼意義呢?
    好吧,不知道該說是這個小學二年級的娃更可憐,還是她那個聽聲音就不怎麼淡定的媽更可憐。總之,背古詩和監督背古詩,可能與「背單詞和監督背單詞」「做數學題和檢查數學題」並列的壓在小學生家長頭上的三座大山。為啥神獸們背不下來這麼好背的古詩呢?
  • 《飲湖上初晴後雨》中國風動畫短片,唯美畫面,讓人震撼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常八九:考試失利,工作不順,挨責罵,遭誤解,受冷落,被譏笑……在這一點上,古人也曾和我們面臨著同樣的窘境。生活不易,需要細心打理,我們需要有一顆皎潔的心靈,來洗滌塵世的喧囂。《飲湖上初晴後雨》根據明代才子婁堅的真實故事改編,系"中國唱詩班"系列動畫第四部作品。謹以此片,願每個失意者的心裡,都能有一輪皎潔的明月,抬眼望去,雲開見月,依然是朗晴的星空。動畫的開篇就出現了夕陽、流水、垂柳,一群文人雅士坐於船上,子柔也在其中,只是心事重重的樣子。
  • 最唯美的100首春天古詩(附賞析)
    古往今來,無數文人墨客對「春」情有獨鍾:白居易醉心於江南春色,《憶江南》傳世於今;蘇軾感懷身世際遇,借春光抒寫《蝶戀花》;杜甫的《春夜喜雨》融情於景,讀來朗朗上口……今天,我們搜羅了100首關於春天的古詩,你和孩子都讀過嗎?
  • 失意之時不妨看看《飲湖上初晴後雨》,講述了屢次失敗之後的心境
    有時候,我們的努力和回報之間未必能成正比。經常會遇到類似的情況:明明很努力了,在接到外界反饋的時候,卻多了幾分輕蔑與不屑。面對無數競爭者的崗位,你投去了簡歷,也精心準備了崗位考試與面試。但是,卻屢次失望地未能在榜單上找到自己的名字。面對心心念的學校,你努力地填報著志願,卻發現:最終還是落榜了。
  • 蘇軾詩詞中的25首名篇佳作,每一首都有千古名句
    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詩清新豪健,詞豪放恣意。今天來拜讀一下蘇軾的古詩和宋詞。2、飲湖上初晴後雨二首·其二宋代:蘇軾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 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這首樂府古詩不押韻嗎?
    前幾天看到這個問題:《江南》這首古詩怎麼賞析?什麼意思?前言這首古詩的詩意並不難解,隨便一搜就能看到很多解析。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重疊反覆在古詩中並不少見,但是,不押韻就很少見了。我們讀到的古詩基本都是押韻的,江南的後四句詩不押韻,是什麼回事呢?二、押韻我們非常熟悉的曹操《觀滄海》也有這種現象: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 背誦和默寫:古詩文教學頭宗罪
    說到古詩文的背誦與默寫,每一個中小學生,恐怕都是一把辛酸淚。 幾個同事的孩子,都在讀小學。每有古詩背誦的任務,咿咿呀呀背完了,問孩子們這首古詩是什麼意思,小腦袋搖得撥浪鼓似的,職業病發作起來,說給你們講講吧,小腦袋搖得人頭暈眼花:「不要不要不要啊,老師只要求背過來!」
  • 這30個絕妙成語原來是蘇軾發明的,趕緊學起來
    ▼ 《飲湖上初晴後雨》 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 淡妝濃抹 指淡雅和濃豔兩種不同的妝飾打扮。也形容園林景觀呈現的繁麗與恬淡的兩種景象。 ▼   蘇軾有一位好友叫陳季常,妻子非常剽悍。蘇軾就寫了這首詩開他玩笑: 《寄吳德仁兼簡陳季常》(節選) 龍丘居士亦可憐,談空說有夜不眠。   忽聞河東獅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
  • 迢迢牽牛星的詩意 《迢迢牽牛星》古詩翻譯
    《迢迢牽牛星》是產生於漢代的一首文人五言詩,出自《古詩十九首》,詩中描寫了牛郎織女的愛情悲劇,抒發了女子離別相思之情。那麼大家是否真正的讀懂了這首詩呢?這首詩的詩意又是什麼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三年級上冊語文古詩《望洞庭湖》教師筆記和知識梳理
    二、初讀課文請同學們跟隨「詩豪」劉禹錫的腳步,一起來讀一讀《望洞庭》這首古詩,在讀的過程中試著給古詩劃分節奏。請學生按照自己劃分的節奏讀古詩。4.複習多音字「磨」消磨(mó) 磨(mò)坊三、品讀詩句再讀古詩,結合注釋理解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