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十大食肉植物

2020-12-05 中國管科院紅豆杉中心

自然界的花花草草都是不盡相同,大家都對哪些植物比較了解,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說說自然界的食肉植物,看看都是哪些竟然還要吃肉生存,下面小編會給大家說到十類食肉植物,大家可不要錯過。

1、豬籠草

與其他食肉植物一樣,豬籠草生長在貧瘠或者酸性土壤中,主要分布在東南亞、澳大利亞和北美洲。豬籠草的「殺手鐧」是一個裝滿液體的深囊,我們稱其為捕食囊。它利用視覺誘惑或花蜜吸引的方式,將正在覓食的昆蟲吸引到由葉子組成的碗杯狀的捕蟲囊中。

捕蟲囊的內側囊壁光滑且成槽型,以此來避免昆蟲爬出去。昆蟲落入囊內會被液體淹沒並逐漸分解,分解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利用雨水衝到囊中的細菌進行分 解,另一種是用豬籠草自己產生的消化酶進行分解。

此外,一些豬籠草能夠與昆蟲幼體互惠共生。幼蟲以豬籠草捕食的獵物為生,而豬籠草則吸收它們的排洩物。通 過這些獵物,豬籠草可以補充自身需要的礦物營養,特別是氮和磷。在豬籠草捕蟲囊的頂部有一個蓋子,大概是為了阻止蟲子爬出去而設置的障礙,蓋子封住的液體可以用來做瀉藥,治療咳嗽、眼部發炎、燒傷等。

2、茅膏菜

茅膏菜是多年生草本植物,也是食肉植物,它們葉子上的腺毛頂部能夠產生黏性分泌物,就像陽光下的閃耀的露珠。茅膏菜不僅生長在沼澤地區,在沙地、缺少氮、磷的礦質土壤中也較常見。這種微小的植物是如此神奇,以至於達爾文在書中用了285頁紙來描述關於它的實驗。

茅膏菜的腺毛非常敏感,為了使昆蟲接觸到更多腺體,腺毛會向葉子中心彎曲。當昆蟲被香味吸引接觸到腺毛時,就會被粘住而無法脫逃。腺毛能夠產生含有蛋白 酶和磷酸酶的消化酶,一旦獵物被俘獲,消化酶的產量就會增加,約在第四天的時候達到最高濃度,而此時昆蟲就完全變成茅膏菜的大餐了。 

3、捕蠅草

捕蠅草只生長在美國南卡羅來納州南部和北部的沼澤地帶。由於它奇特的外形和快速的捕食速度,捕蠅草也被稱為 「捕鼠器」。它的葉子從中脈形成可以咬合的兩個葉片,長有短刺的葉片向外張開,形狀有點兒像貝殼。

這些硬刺非常敏感,當任何物質碰觸到它們後,葉片就會立即咬合,整個過程不到一秒。不過,只碰觸一個硬刺並不會誘發閉合現象,只有當一個硬刺被碰觸兩次 以上,或兩顆硬刺被連續碰觸時才會引發葉片閉合行為。而且,葉片最初不會完全緊閉,它會保持一個縫隙幾秒鐘,為的是讓小昆蟲逃走,因為對它來說小昆蟲不能 填飽肚子。

4、狸藻

所有食肉植物中真正具有 「陷阱門」的就是狸藻。這種生長在水中的植物具有自然界最精確而微妙的捕食陷阱,它的捕食囊被評價為植物王國中最精緻的結構,同時捕食速度也是最快的。而且,狸藻的生長範圍很廣,除了南極洲,全球幾乎都有它的身影。

囊狀物裡面有許多的腺體,這些腺體可以吸收囊狀物中的水並將其排到外面。囊狀物中的部分區域是真空的,這就使外面的氣壓大於裡面,這也解釋了它外面看上去成凹形的原因。

門口周圍是幾根類似小甲蟲或昆蟲觸角的感應毛。當水生生物碰觸到感應毛,感應毛就像一個槓桿將力量施加給柔韌的門,囊狀物就會迅速鼓起,同時門打開,將倒黴的獵物吸入囊中。整個捕食過程只有1/60秒,可與照相機快門的速度相媲美,隨即捕蟲囊開始分泌消化酶分解獵物。

5、瓶子草

瓶子草的葉子非常奇特而有趣,有的呈管狀,有的呈喇叭狀,還有的呈壺狀,人們就以「瓶」為名,統稱它們為瓶子草。捕蟲的「瓶子」在草叢中或斜臥,或直立,這些瓶狀葉便是捕捉昆蟲的「誘捕器」。

食肉植物瓶子草的瓶狀葉是很有效的昆蟲陷阱,外表色彩鮮豔,光滑的瓶口處能分泌蜜汁。瓶子草的花莖從葉基部抽出,花較大,花芯長有一個巨大的盔狀柱頭,花黃綠色或深紅色,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

6、捕蟲堇

捕蟲堇是一種粘液型的食蟲植物。分布於除澳洲以外的各大陸,全屬共有約130種,其中30多種為亞種、變種或者變型。捕蟲堇擁有溫文秀雅的線條,它的葉片通透潔淨卻又暗藏殺機,它的花朵也非常鮮豔美麗,是一種人見人愛的食蟲植物,在園藝中也被廣泛栽培。

在捕蟲堇的葉片正面,密布著兩種腺體,一種是帶短柄的腺體,它能分泌粘液粘捕昆蟲,另一種是無柄的腺體,它專門分泌消化液,將捕獲的昆蟲消化吸收。消化液除了幫助分解獵物以外,還具有殺菌的作用,防止在消化的過程中獵物發生腐敗。

7、花柱草

花柱草屬植物多為多年生草本,少數為一年生草本或亞灌木花柱草花的雄蕊與花柱合生成柱,並向下彎曲於花瓣下方,當昆蟲來採蜜時,會以極快的速度彈出「暴打」昆蟲,無辜受到驚嚇的昆蟲只能呆呆的飛向另一朵花,花柱草就是以這樣奇特的方式幫助其授粉。

花柱草的花莖、花萼、花瓣背側等部分有類似茅膏菜的腺毛,腺毛稍短,腺毛頂部有紅色腺體,這樣的食肉植物能分泌粘液及消化液,可捕食昆蟲,但捕蟲能力較弱。

8、土瓶草

土瓶草,又稱澳大利亞瓶子草,原產於澳大利亞西南部。多年生草本,有短的木質地下莖。花淡黃色,其下位葉瓶狀,用以捕捉昆蟲。捕蟲器同某些品種的豬籠草十分相似,但梗與捕蟲器的連接處在背部的上端,這一點區別於豬籠草,豬籠草的連接處位於瓶底。

雖然土瓶草是食蟲植物,但有一種澳大利亞特有的蠅子卻將蛹放在土瓶草的瓶葉中孵化。土瓶草如果在陽光直射下,顏色鮮豔;如果生長在光照充足的陰影中,則成為綠色。

9、彩虹草

腺毛草,又名彩虹草,單屬若干種,也是食肉植物,分布於澳大利亞西北部和紐幾內亞島南部。黏液在陽光下反射色彩,故名彩虹草。葉面長有分泌黏液的毛,小蟲粘上後,其氣孔會被堵塞,最終因窒息而亡。

彩虹草是較為少見的腺毛草屬食蟲植物,和茅膏菜類似,也是依靠腺毛黏液捕蟲,其粘力較強,但腺毛不會擺動。彩虹草群栽時,在光線的折射下,會產生如同彩虹般絢麗的光芒。

10、捕蟲樹

捕蟲幌科中的捕蠅幌屬是唯一的一屬木本食蟲植物,一般直接稱為捕蟲樹,特產南非,屬於非完全肉食性的謀殺植物。捕蟲樹有齒葉捕蟲樹和美杜莎捕蟲樹兩種。捕蟲樹通過葉子上的腺體分泌的黏液捕捉昆蟲,但是它們並不能分泌消化酶將獵物分解,而是通過與一種名為刺蝽的食肉昆蟲的共生關係來獲取養分。

捕蟲樹是一種多年生的小型灌木,美杜莎捕蟲樹可高達1.5米,齒葉捕蟲樹則可長到2米多高。它們的葉片上有密密麻麻的腺毛,腺毛頂端是能分泌粘液的紅色腺體。這些黏液很強,黏性是毛膏菜的好幾倍,更有傳聞說捕蟲樹能粘住一些鳥類等小型脊椎動物。

如果您喜歡此類文章,請關注或使用評論功能!!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食肉植物為什麼食肉?
    ,包含囊泡貉藻、葉茅膏菜等,此外瓶子草、豬籠草、兔狸藻都屬於食肉植物。2015年,波羅海的琥珀中發現的捕蠅幌科食肉植物的葉片,據研究者推測,可能起源於9000萬年的岡瓦納古陸,如若被證實,迄今發現最早的食肉植物當屬此植物,生物地理歷史也需要重新評估。
  • 自然界中的「食肉」植物,長相個個豔麗奪目,卻都是隱形殺手
    在大自然中,很多動物學家植物學家都有一個共同的觀點,但凡長得漂亮的植物或者動物,本身具備的威脅就越大。其實在植物之中,漂亮的植物比比皆是,但你不要以為植物就是吸收光合作用以及其他養料,「狠」起來的植物甚至連「肉」都吃。
  • 最新研究發現食肉植物奇特習性:與蝙蝠共生
    北京時間4月28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自然界中,食肉動物很常見,其生活習性也往往為人們所熟知,而對於食肉植物,人們往往了解甚少。豬籠草就是人們已知的少數幾類食肉植物中最著名的代表。不過科學家最新研究成果表明,除了豬籠草外,自然界的食肉植物種類其實很多,而且有的食肉植物不僅僅會捕食昆蟲及小動物,還能夠與山地樹鼩、蝙蝠等動物建立起奇特的共生關係,有的甚至擁有強大化學武器,還會發動化學戰。捕食功能豬籠草的籠子看起來很普通,但它其實是一個致命的陷阱。豬籠草利用味道香甜的花蜜作為誘餌來吸引昆蟲。
  • 世界十大食肉植物,這些植物居然吃肉
    1、好望角茅膏菜好望角茅膏菜(學名:Drosera capensis),是生長在南非的一種食肉植物。好望角茅膏菜比捕蠅草的功效更好,因為它上面由粘性觸鬚覆蓋,伺機捕獲降落在它上面的昆蟲,堪稱世界上90多種食蟲植物中的翹楚,在植物界中素有"狩獵之王"的美譽,這種罕見的植物原產於南非的好望角省。
  • 美科學家:幾乎所有的植物都有可能進化出食肉習性的可能
    在自然界中有許多植物的習性背離人類的想像,比如有一些植物是吃肉的,這到底有什麼原因讓植物變成肉食性生物呢?植物是如何進行食肉進化的?在遊戲世界中很容易,但在現實生活中,這需要花費更多。現在,對三種緊密相關的食肉植物的研究表明,右旋遺傳改組幫助它們發展了捕獲和消化富含蛋白質食物的能力。
  • 自然界十大肉食植物之一:捕蠅草,它成為最受國內寵愛的食蟲植物
    捕蠅草,(學名:Dionaea muscipula)英文名稱為Venus Flytrap,是原產於北美洲的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一種非常有趣的食蟲植物,它的莖很短,在葉的頂端長有一個酷似「貝殼」的捕蟲夾,且能分泌蜜汁,當有小蟲闖入時,能以極快的速度將其夾住,並消化吸收。
  • 不可思議的食肉植物,是什麼導致植物會去食肉呢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我們會看到各種各樣的植物,它們不僅美化了我們的環境,而且也給我們帶來了充足的氧氣。不同的植物都有不同的功能,有些植物具有觀賞價值,有的有實用價值,有的也有醫用價值,各種各樣的植物我們都見過了許多,當然,我們也發現有些植物竟然是食肉的。按照常理來說植物都是靠進行光合作用,並且吸收土壤中的水分,以此來維持生長,可是為什麼會有的植物會使食肉呢?
  • 不可思議的食肉植物,是什麼導致植物會去食肉呢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我們會看到各種各樣的植物,它們不僅美化了我們的環境,而且也給我們帶來了充足的氧氣。不同的植物都有不同的功能,有些植物具有觀賞價值,有的有實用價值,有的也有醫用價值,各種各樣的植物我們都見過了許多,當然,我們也發現有些植物竟然是食肉的。
  • 如果不是生活所迫,豬籠草也不願意成為食肉植物
    提到食肉動物,我們並不陌生,比如:獅子、狼等,然而提到食肉植物,在自然界中似乎比較少見,但也不是沒有,豬籠草就是其中之一。 豬籠草的陷阱 豬籠草並不是一種植物,而是一個大家族,一共有120種左右,它們都很喜歡生活在潮溼的熱帶森林裡。
  • 自然界會吃動物的恐怖植物
    自然界會吃動物的恐怖植物世界上有些植物可以吃掉動物,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一起去看看有哪些恐怖的植物,會活活的把動物給吃掉。佛手狀如手指,故名佛手單葉互生,長橢圓形,有透明油點。水晶蘭多年生草本腐生植物它是屬於鹿蹄草科植物。全身沒有葉綠素,從不進行光合作用,是靠著腐爛的植物來獲得養分。被稱為死亡之花。水晶蘭的花朵在陰暗潮溼的地區,冒出晶瑩潔白的身影,有若水晶狀的菸鬥,微微下垂的花朵,單生於植株的頂端,在幽暗處發出誘人的白色亮光,引人駐足欣賞,是傳說中來自陰間的植物。蝙蝠花一種觀賞性植物主要分布在中南亞地區,適宜在溫暖的氣候下生長。
  • 全球四大肉食植物,原來食肉不只是動物的專利
    一些看起來很平常的植物,也許正「暗藏殺機」。《植物大戰殭屍》遊戲裡有一口吃掉殭屍的食肉植物大嘴花。科幻電影中也經常出現食肉植物吃人的情節。那麼,食肉植物真的能吃人?食肉植物的殺傷力到底有多大?本期,小編就為大家盤點下全球四大食肉植物。
  • 食肉植物的「高科技」:捕蠅草如何知道吃的是蒼蠅,而不是石頭?
    相比於長著眼睛能移動的動物,自然界中的植物好像都不怎麼有趣,它們只會呆呆地立在那,什麼都不做。當然,植物並不是什麼都不做的懶漢,它們是生態系統中的主要生產者,發揮著無可替代的作用。而且,有一些植物是相當有趣的,比如一經碰觸就會害羞的含羞草,跟著太陽轉的向日葵等等。但是植物中最能激起人們的興趣的要屬食肉植物了,小學課本上的豬籠草應該是大多數人知道的第一種食肉植物。其實食肉植物的種類還是比較多的,目前已知的食肉植物大概有600多種,它們主要分布在溼地附近。
  • 食肉植物的「高科技」:捕蠅草如何知道吃的是蒼蠅,而不是石頭?
    相比於長著眼睛能移動的動物,自然界中的植物好像都不怎麼有趣,它們只會呆呆地立在那但是植物中最能激起人們的興趣的要屬食肉植物了,小學課本上的豬籠草應該是大多數人知道的第一種食肉植物。其實食肉植物的種類還是比較多的,目前已知的食肉植物大概有600多種,它們主要分布在溼地附近。不知道你是否想過這個問題:食肉植物怎麼知道自己捕獲的是「肉」而不是石頭或其他東西?難道也是像人類一樣靠嘴巴嘗?
  • 世界上十大食蟲植物,捕蟲堇是一種粘液型的食蟲植物
    世界上十大食肉植物:土瓶草、捕蟲樹、彩虹草、花柱草、狸藻、捕蠅草、茅膏菜、豬籠草、瓶子草、捕蟲堇10、捕蟲堇捕蟲堇外形非常漂亮葉子分為水滴形、橢圓形或線形大都呈現明亮的綠色或者粉紅色,表面非常光滑貌似剛出生的嬰兒皮膚,大多數捕蟲堇的葉子邊緣都是向上捲起的
  • 植物「食肉」的真相到底是什麼?揭曉了!
    首先,大家可能會有一個疑問:植物食肉真的存在嗎?其實這個現象並不罕見,像豬籠草、金星捕蠅草、茅膏菜等等。而像金星捕蠅草這樣的食肉植物已經進化成為熟練的昆蟲獵手。那麼關於植物食肉的真相到底是如何?它們的進化過程到底是什麼樣的呢?
  • 食人植物沒見過,但神奇的食肉植物就在這裡
    很小就聽說過吃人植物的恐怖故事,一旦你觸碰到它們的枝條,或者進入到它們的勢力範圍,它們就會用藤條把你緊緊箍住,越收越緊,最後把你分解吃掉!很可怕是不?不過後來知道雖然有很多食人植物的傳說,但至今沒有發現地球上有這種植物的存在。食人植物也許不過就是個傳說吧。
  • 自然界中十大意想不到的恐怖殺手
    自然界中的殺手,你能想到有哪些嗎?其實,經常看《動物世界》的朋友都知道,大自然到處都充滿著殺氣。無論是老虎、長尾鯊的食肉動物。
  • 敘述自然界十大少見的紅色動物
    敘述自然界十大少見的紅色動物自然界中的動物五顏六色的都有,但是全身紅色的,並不是很常見。有著漂亮緋紅、猩紅和朱紅色的它們從不畏懼他人的目光,炫目的紅色非常吸引人。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盤點下十大非常少見的紅色動物,一起觀賞下吧!
  • 食肉植物,我們都誤解你了,對不起!專訪要不然,替食肉植物討說法(章末有福利)
    6年前了,那時候玩食肉植物的人很少,許多品種都不好找,兩年前他正式開始種植食肉植物,在北京昌平區。說到這,張先生不免好奇,印象裡那些水嫩水嫩的食肉植物感覺就是泡在水裡長大的,沒有空氣溼度,怎麼可能養得活,食肉植物就是南方花卉的代名詞。「要不然」告訴張先生他那裡最低溼度為15%,食肉植物長的照樣沒問題,張先生能說自己家現在溼度都70%上下嗎……所以要不然說:植物都有適應性,所以他這裡的食肉植物在北方很吃得開,到了南方養,狀態也會更好。
  • 食肉植物如何構造三維「陷阱」?
    近年來,除了多肉植物,千姿百態的食肉植物也逐漸受到植物愛好者的青睞,成為陽臺盆栽大軍中的一員,其華麗、不同尋常的外衣和炫酷的捕蟲技能背後,暗藏了一段段傳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