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湘妹子 湘妹子
今日女報/鳳網首席記者 李立
益陽市赫山區三河口村10歲的留守兒童小龍(化名),爸爸因為吸毒,兩年前病故,媽媽外出打工。因為無人關愛照顧,導致小龍的性格既孤僻又叛逆,同學對小龍的印象就是說髒話、愛打架。了解到小龍的情況後,村婦聯主席曹豔花主動擔起了小龍的作業輔導和心理疏導工作。現在,小龍學習進步,經常主動打掃班級衛生,積極參加集體活動,去年還被評為「三好學生」。
邵東市流光嶺鎮永華村15歲的留守兒童小寧(化名),由於父母離異,很少和他取得聯繫,「恨」爸爸媽媽,小寧出現了脾氣差、自閉等心理問題,通過志願者老師和兒童主任一次又一次的團輔和陪伴活動,她的情況已逐漸緩解,開始慢慢理解父母。
11月25日,在益陽召開的湖南省第二次家庭教育工作聯席會議暨農村留守兒童關愛服務試點工作經驗推廣會上,小龍和小寧的故事,引起與會代表的強烈反響。小龍和小寧的變化,也是自湖南省家庭教育工作聯席會議第一次會議以來,湖南省家庭教育工作取得的實效之一。
▲在赫山區泉交河鎮家庭教育指導服務站,姜欣仔細向服務站工作人員了解家庭教育課程的師資情況,以及家長們的參與度。
自2019年6月6日,湖南省委副書記烏蘭出席湖南省家庭教育工作聯席會議第一次會議以來,全省建立起家庭教育長效工作機制,訂立了《湖南省家庭教育工作聯席會議制度》,確定了湖南省2019年家庭教育12件實事。一年多來,全省各級黨委政府高度重視,高站位推動家庭教育工作。10家家庭教育工作聯席會議成員單位加強溝通協調合作,高標準完成湖南省家庭教育12件實事,全省家庭教育工作質量和水平得到不斷提高。
同時,衡陽市衡南縣「家校共育」試點工作,以及益陽市赫山區、邵陽邵東市和長沙瀏陽市淳口鎮的農村留守兒童關愛服務試點工作也全面開花結果。試點工作背後的農村留守兒童關愛服務,更是成為與會代表討論的高頻熱詞。
▲湖南省家庭教育工作聯席會議召集人、省婦聯主席姜欣
省家庭教育工作聯席會議召集人、省婦聯主席姜欣出席並講話。會議由省婦聯副主席方瓊主持,益陽市委副書記黎石秋致辭,省家庭教育工作聯席會議成員單位,省教育廳、省民政廳、省衛健委,全國婦聯農村留守兒童關愛服務試點地區,益陽市赫山區、邵東市、瀏陽市淳口鎮;湖南省「家校共育」試點地區衡南縣以及省教育出版社進行了經驗發言。省家庭教育工作聯席會議成員單位分管領導、相關處室負責人,省婦聯和市州婦聯主席、分管副主席、家庭和兒童工作部部長,益陽市家庭教育工作聯席會議成員單位負責人,益陽市8個縣市區婦聯主席,衡南縣、益陽市赫山區、邵東市、瀏陽市淳口鎮黨委分管同志及婦聯主席等120多人參加。
姜欣充分肯定了各級黨委政府高度重視,高站位推動家庭教育工作;成員單位積極履職,高標準完成家庭教育實事;試點地區開拓創新,高質量創建有效的新模式,我省家庭教育工作和農村留守兒童關愛服務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
「新時代教育的一個重要特點,是家庭教育的基礎性作用、戰略性意義不斷上升,家庭教育成為未來中國教育新的最為重要的增長點,事關中國建設教育強國的成敗。我們要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家庭落地生根,充分發揮家庭家教家風在基層社會治理的重要作用,全面推進家庭教育工作的高質量發展。」姜欣向與會代表提出三點希望——
要堅持立德樹人
促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孩子心中生根發芽,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好踐行好,把家庭教育新思想領會好運用好,把家庭教育根本任務貫徹好落實好;
要堅持目標導向
努力構建覆蓋城鄉的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把家庭教育五年規劃研究好編制好,把家庭教育工作陣地建設好使用好,把家庭教育工作師資培訓好規範好;
要堅持創新引領
充分發揮家庭家教家風在基層社會治理中的重要作用,把家庭教育地方法規宣傳好制定好,把試點工作主要經驗鞏固好推廣好,把家庭教育指導服務活動豐富好策劃好。
湖南12件家庭教育實事
看看各部門亮出的「成績單」
01
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陣地建設加快
目前,全省教育系統已建有各級各類家長學校12000多所,綜合辦學率超過80%。全省建成鄉鎮綜合文化站2042個、行政村綜合文化服務中心29042個、鄉村學校少年宮1042所、城鄉社區兒童之家2.7萬個,1938個鄉鎮(街道)配備兒童督導員、2.9萬多個村(居)設有兒童主任,這些場所和人員配備為基層開展家庭教育指導服務提供了良好條件。省婦聯、省教育出版社聯合創辦了湖南省「網上家長學校」,打造了涵蓋0~18歲未成年人父母的系統課程及專題課程,研發了國內首套兒童青少年心理測評系統,免費開放家庭教育基本課程和兒童心理測評系統,為父母育兒提供科學、合理的指導和幹預方案。省婦聯、省教育廳聯合打造了20個省級家庭教育創新實踐基地。其中,長沙市婦女兒童活動中心等10家單位榮獲首批「全國家庭教育創新實踐基地」。
02
家庭教育指導服務活動日益豐富
省委宣傳部、文明辦組織開展「瀟湘家書」活動,指導湖南衛視原創代際溝通真人秀《少年說》、湖南日報推出家庭教育系列文章,以家書、對話等方式促進家庭教育。
省教育廳、省婦聯、新家庭教育院、省教育出版社等單位舉辦第四屆新家庭教育文化節,國內教育名家「雲」集大會,幫助家長建立良好親子關係。
省文旅廳指導文藝工作者創作以家庭教育為題材的作品,指導圖書館、文化館等開展親子閱讀和家庭教育作品展演展示。
省衛健委指導各級醫療保健機構利用孕婦學校和媽咪課堂,定期對準父母、兒童家長進行家庭教育指導,深入社區開展未成年人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活動639場。
省、市(州)婦聯開展「父母成長計劃」暨家庭教育公益巡講3000餘場,運用「網上父母課堂」「家長微信群」等平臺,開展線上家庭教育講座,進行科學教子經驗交流,惠及近百萬家庭。
省司法廳組織開展法治講座1658場次,實施「情暖高牆 關愛孩子」幫扶活動,對900名服刑人員未成年子女開展精準關愛幫扶。
省人民檢察院將家庭法治教育融入到辦案各個環節,邀請心理諮詢師、家庭教育指導師對部分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家長進行了家庭教育指導服務。
尤其在今年疫情期間,各成員單位充分運用官網、微信公眾號、朋友圈、抖音等線上平臺,開展疫情防控、健康科普、心理疏導等教育指導服務活動,幫助家長解決特殊時期的家庭教育問題,協助建立良好家庭氛圍。
▲赫山區泉交河鎮正在組織婦聯執委們開展培訓,培訓的內容是心理學知識,以便更好地關愛留守兒童。
03
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隊伍發展壯大
省教育廳組建省、市、縣、鄉、校「五級家庭教育講師團」1600多個,總人數達29000餘人。
省司法廳督促各地配齊配強「法治副校長」,健全履職考核評價標準,共配備15490人。
省衛健委成立以精神衛生專業機構專家為主的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師資培訓小組,負責製作標準課件、師資培訓等工作,對各市州、縣區專業人員進行培訓,在各級醫療保健機構設立心理行為發育、學習困難、多動症等門診,對兒童及家長提供幫助指導。
省婦聯依託湖南師範大學成立省家庭教育研究中心,建立專家庫、問題庫、案例庫,開展有針對性的家庭教育研究和宣傳培訓。
省關工委深入實施「個十百千萬」隔代教育工程,編寫1本隔代教育優秀講稿集;組建10支以上以老校長、老教師為主體的家庭教育講師團;打造和推出100個以上家庭教育工作品牌和典型;組織發動「五老」舉辦1000場以上隔代教育講座;結對幫扶10000名以上家庭教育缺失或存在偏差問題的少年兒童。
湖南4個試點地探索新機制和新模式
2019年以來,按照全國婦聯和湖南省委的安排部署,省婦聯在益陽市赫山區、邵陽邵東市和長沙瀏陽市淳口鎮開展農村留守兒童關愛服務試點,並和省教育廳在衡陽市衡南縣開展「家校共育」試點。
11月25日,在湖南省第二次家庭教育工作聯席會議上,四個試點地工作探索形成的新機制新模式、好經驗好方法,成為不少與會代表熱議的內容。
在三個農村留守兒童關愛服務試點地區進行的一系列科學調查數據表明,試點工作後,留守兒童的思想道德品質得到優化,行為偏差風險得到降低,親子關係得到改善,兒童家庭教養方式得到改良,學習成績得到提升。而在「家校共育」試點衡南縣的數據表明,試點工作成功打造了家長和學生向上的共學文化,形成了科學的育人理念,建構了良好的家庭學校互動格局,提供了積極的成長支持,贏得了家長和學生廣泛的認可和肯定。
省家庭教育工作聯席會議召集人、省婦聯主席姜欣表示,要將農村留守兒童關愛服務和「家校共育」試點工作中,探索形成的新機制新模式、好經驗好方法,結合當地實際,因地制宜,開拓創新,在更多的地區推廣複製、優化升級,惠及更多的家庭和兒童。
▲一張特別的全家福見證了赫山區對留守兒童的關愛工作落到實處。
赫山區:
「望」「聞」「問」「切」關愛留守兒童
赫山區強化「五個突出」,積極探索「黨建+家庭教育+留守兒童關愛」特色家庭教育和關愛服務模式,「執委媽媽」首創的「望」「聞」「問」「切」工作法更是溫暖。
赫山區為每位留守兒童明確一名村級婦聯執委為「執委媽媽」,定期聯絡孩子、監護人,反饋孩子學習生活情況和心理需求;明確一名村級黨員幹部為「黨員舅舅」,為孩子爭取各類幫扶、關愛資源;明確一名扶貧隊員或駐村幹部為「城裡叔叔」,帶領孩子到城裡開展一次活動。
全區3480名村婦聯執委、黨員幹部、扶貧幹部、駐村幹部、鄉賢企業家與2075名留守兒童結對認親,領取微心願3000餘條。區鄉聯動為每位留守兒童制定「心心相印表」,並逐村建立關愛結對臺帳。建立「守望連通」微信群。以村、社區為單位,建立182個留守兒童關愛服務群,在群內開展兒童成長情況交流、家庭教育宣傳輔導、需求反饋等工作,搭建親子交流和關愛保護平臺,實現集中管理、遠程指導、直接交流。
▲邵東市婦聯執委媽媽陪伴留守兒童過六一。
邵東市:
「1234N」新模式,構築兒童溫暖之家
邵東市以構建「全域覆蓋、全員參與、全新關愛」的三全關愛體系為目標,紮實開展農村留守兒童關愛服務全國試點工作,高質量打造了「1234N」農村留守兒童關愛服務新模式,其中包括一套智慧平臺、二支愛心隊伍、三級聯動體系、四大關愛行動和N個品牌特色活動。
邵東市留守兒童關愛智慧平臺實現了留守兒童關愛服務的實時、動態、系統化管理。在平臺上設立了「父母課堂」,普及家庭教育知識,發布留守兒童活動信息,搭起了社會關愛人士、留守兒童、父母之間的溝通橋梁。截至目前,該平臺已有註冊用戶12760人,8000餘家庭通過平臺得到了指導和幫助。
邵東市還建立了一支8675人的「黨員志願者+巾幗志願者+教師志願者+醫生志願者+社會志願者」的愛心志願者隊伍,同時,從各類專業協會、培訓機構、社會組織選拔培育了一支150餘人的專業人員隊伍。
邵東市建立了「市-鄉-村」留守兒童工作和「學校-社會-家庭」三級聯動體系,以全市各級各類中小學校為主要陣地,建立線上線下相互融合、相互促進的新型關愛體系。2019年來,全市共開展線下志願活動2934場次,線上家長課堂3247場次。
同時,該市重點實施「父母回家 相伴成長」「愛心媽媽 相伴成長」「師生關愛 相伴成長」「志願服務 相伴成長」四大關愛行動,陸續舉辦了一系列品牌特色活動,發動社會組織力量積極參與關愛留守兒童。
▲瀏陽市淳口鎮執委媽媽帶領留守兒童開展閱讀活動。
瀏陽市淳口鎮:
「三大計劃」打造留守兒童溫馨家園
淳口鎮緊扣「戶幫戶親幫親 美家美婦暖童心」留守兒童關愛服務主題,創新實施「結對認親、安全守護、呵護成長」三大計劃,為全鎮176名留守兒童的生活、學習、身心等各個方面提供有效幫助,形成全民「齊關心、齊參與、全覆蓋」的關愛留守兒童新格局。
淳口鎮以婦聯執委、最美家庭、最美女性、女能人、黨員幹部為基礎力量,愛心人士和志願者結對認親,做這些孩子的「代理媽媽」、「代理爸爸」。「代理家長」們通過開展「天天見面行動」,帶領孩子參加集體活動,實現孩子「微心願」。
淳口鎮實施留守兒童安全守護計劃,15個村婦聯執委建立留守兒童家長群,加強對家庭監護和委託監護的督促指導。並依託瀏陽市「啟程」心理輔導志願團隊和市心理學研究會,聯動轄區中小學,開設心理健康輔導工作站,讓留守兒童能第一時間得到心理輔導和健康關愛。鎮婦聯聯合司法所等部門將安全教育課堂搬進了校園和村,增強留守兒童的防範意識、安全常識。
淳口鎮充分發揮婦聯「聯」的優勢,實施呵護成長計劃,依託各村(社區)「婦女兒童之家」,圍繞親子教育、愛國教育、品德教育、素質教育等方面開展活動,並為留守兒童提供「關愛照料、健康教育、行為指導、兒童保護、轉介服務」五大服務。同時,積極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增加就業崗位,有效地減少了淳口留守兒童的數量。
▲衡南縣泉長村家長學校開展親子活動。
衡南縣:
構建 「家庭學校社會」三位一體育人格局
衡南縣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家庭教育「四個第一」的重要指示精神,率先開展「家校共育」試點工作,形成了家校合作共育、各界廣泛參與的新局面,構建了「家庭、學校、社會」三位一體的育人格局。
衡南縣各鄉鎮牽頭,統籌各方資源,做好學生數據信息核實、建檔立卡、家長學校建設等工作。以村(社區)為主導建立家長微信群,及時加強與家長之間的溝通聯繫。以孤兒、殘疾、留守兒童等特殊群體學生為重點,各村初步實現了「一戶一檔」和動態管理,由村婦聯執委按照「就近、就便」原則,對學生實行「1+N」幫扶。
同時,積極開展「校園開放日」等活動,建立家長群,讓家長及時了解學生在校情況。紮實開展「百名教師訪千家」活動,推動家訪工作常態化。並抽調縣內優秀校長、教師,組建家庭教育講師團,對接省婦聯專家團進村授課。邀請省、市教育專家對試點學校中層以上幹部、班主任及心理輔導教師、巾幗志願者開展業務培訓。組織先進典型到試點村家長學校開展「優秀事跡報告會」,廣泛宣傳好家風、好家訓。
在試點村建設村級家長學校,在試點學校建設縣級示範家長學校、「知心屋」和心理諮詢室;發揮家長學校功能,邀請省市知名專家,開設線上線下家長課堂,打造家庭教育學習交流平臺。在全縣所有村(社區)開展「為愛啟航 陪伴成長」家庭教育精品課程講座190場,近2萬人聆聽,5000餘個家庭受益;大力推進網絡「校聯體」建設,推行「網際網路+心理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網絡課堂覆蓋全縣209所學校、1994個班級、12.3萬名學生、7000餘名教師。
領導說了
您點一個
小編工資漲5毛
小編:伊人
點分享
點點讚
原標題:《成績單出爐!關於家庭教育,湖南做了這12件實事!》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