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5位華人當選美國國家醫學科學院院士,王辰當選外籍院士!

2020-12-05 中國生物技術網

2020年10月19日,美國國家醫學科學院(National Academy ofMedicine,NAM)公布了2020年新當選的院士名單,梁錦榮、李飛飛、劉汝謙、送紅軍、莊小威當選,王辰院士當選外籍院士。祝賀他們!

梁錦榮

Kam W Leong(梁錦榮),美國工程院院士、哥倫比亞大學生物醫學工程系教授。

Kam W Leong教授於1987年獲賓夕法尼亞大學(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博士學位,之後先後在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 University)和杜克大學(Duke University)從事教職,於2014年9月加入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目前主要從事納米醫用材料、組織工程和再生醫學等領域的研究。尤其在藥物輸送和非病毒載體基因輸送等領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進展。迄今已在Nat. Med., Nat. Mater., PNAS, ACS Nano, Biomaterials等期刊發表論文330 餘篇,他引36000 餘次。Leong教授目前應邀擔任Biomaterials主編及Nano Today, J. Control Release, Mol. Ther. 等多個國際著名學術期刊的編委。

李飛飛

李飛飛博士是史丹福大學計算機科學系的首位「紅杉資本教授」,也是史丹福大學「以人為本人工智慧研究院」的聯席院長。她於2013年至2018年擔任史丹福大學AI實驗室主任。從2017年1月至2018年9月從史丹福大學休假期間,她擔任Google副總裁,並擔任Google Cloud AI / ML首席科學家。李飛飛博士於1999年以優異的成績從普林斯頓大學獲得物理學學士學位,並於2005年從加州理工學院獲得電氣工程博士學位。她於2009年加入史丹福大學擔任助理教授。在此之前,她曾在普林斯頓大學(2007-2009)和伊利諾伊大學厄本那-香檳分校(2005-2006)任教。

李飛飛博士的主要研究領域是機器學習、深度學習、計算機視覺以及認知和計算神經科學。她在頂級期刊和會議上發表了近200篇科學文章,包括《自然》,PNAS,《神經科學》,CVPR,ICCV,NIPS,ECCV,ICRA,IROS,RSS,IJCV,IEEE-PAMI,新英格蘭醫學雜誌,李飛飛博士是ImageNet和ImageNet Challenge的發明者,ImageNet Challenge是一項重要的大規模數據集和基準測試工作,為深度學習和AI的最新發展做出了貢獻。除了她的技術貢獻外,她還是倡導STEM和AI多樣性的全國領導者。她是國家非營利組織AI4ALL的聯合創始人兼主席,旨在增強AI教育的包容性和多樣性。

李飛飛博士在許多學術或有影響力的會議上擔任主講嘉賓,其中包括世界經濟論壇,2017年格蕾絲·霍珀會議和TED2015主會議。她是ACM的院士,曾獲得2019年IEEE PAMI Longuet-Higgins獎,2019年國家地理學會進一步獎,2017年雅典娜學術領導獎,IAPR 2016年JK Aggarwal獎,2016年IEEE PAMI Mark Everingham獎,2016年nVidia先鋒獎AI獎,2014年IBM院士獎,2011年Alfred Sloan院士獎,2012年Yahoo Labs FREP獎,2009年NSF CAREER獎,2006年Microsoft Research New Faculty Fellowship等。李飛飛博士實驗室的工作已在各種雜誌和報紙上發表,包括《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財富》雜誌,《科學》,《連線》雜誌,《麻省理工學院技術評論》,《金融時報》等。她被《 ELLE》雜誌評選為「 2017年科技女性」,被「好管家」雜誌評為「 2017年傑出女性獎」,被《外交政策》雜誌評為2015年全球思想家,並被卡耐基大學評為「 2016年大移民:美國的驕傲」。

劉如謙

劉如謙教授於1994年以同班第一名的優異成績從哈佛大學畢業,求學期間師從E. J. Corey教授,專注於固醇生物合成研究。在伯克利大學攻讀博士期間,他師從Peter Schultz教授,創新性開啟了細胞內遺傳密碼子的研究工作,於1999年獲得博士學位並成為哈佛大學助理教授。2005年提升為正教授後,劉如謙教授開始擔任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所研究員。單鹼基編輯技術(Base editing)、噬菌體輔助持續進化(PACE)和以DNA為模板的化學合成(DNA-templated synthesis)是劉如謙教授實驗室最具代表性的三項前沿技術,其中單鹼基編輯作為新一代基因編輯技術成功入圍《科學》雜誌最終評選的2017年年度四大突破。

憑藉深厚的學術造詣和豐富的教學經驗,劉如謙教授榮獲羅納德布雷斯洛獎(Ronald Breslow Award)、純化學獎(Pure Chemistry Award)以及亞瑟科普學者獎(Arthur C. Cope Scholar Award)等多個國際大獎,並於2017年入選《自然》全球十大科學人物。劉如謙教授是60多項已公開授權專利的發明人,發表論文超過160篇。同時,他也是Editas Medicine、Pairwise Plants和Beam Therapeutics等五家生物技術公司的創始人或聯合創始人。

宋紅軍

於1992年獲北京大學學士學位、1995年獲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生物學碩士學位、1998年獲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生物學博士學位,1998-2002年在美國索爾克研究院霍華德休斯從事博士後研究,2003-2007 Johns Hopkins大學醫學院神經科學系細胞工程研究院助理教授,2007年起任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副教授。現為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神經學教授、細胞工程研究所幹細胞項目負責人。

宋紅軍博士的研究領域主要是調控成人神經系統的幹細胞的特殊細胞形態的消失和分化的細胞和分子機制和它們在成熟中央神經系統環境裡的遷移、引導及神經細胞後裔的突觸神經的綜合。並在成人神經系統的幹細胞和神經發生的調控機制有新的發現。

為了應對緊急的全球健康問題,他的團隊及時發現了寨卡病毒感染的發病機理,機制和治療方法。

莊小威

莊小威,1972年1月出生於中國江蘇省如皋市,生物物理學家,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美國藝術與科學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哈佛大學化學與化學生物、物理學雙聘教授 。1987年莊小威考進中國科技大學少年班 ;1991年19歲時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畢業,之後赴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留學;1996年博士畢業後進入史丹福大學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師從朱棣文;2001年進入哈佛大學任教,先後擔任助理教授、副教授;2005年被聘為美國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所研究員;2006年被聘為哈佛大學化學和物理雙學科正教授,並在哈佛大學建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單分子生物物理實驗室;2012年當選為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201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莊小威主要研究工作為發展和使用單分子生物學及生物成像技術以及超高分辨生物成像技術,用以研究體外及活細胞中生物分子及其分子組裝過程

王辰

王辰,1962年8月出生於山東德州,呼吸病學與危重症醫學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黨組成員、副院長,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院校長。

來源:高分子科學前沿

相關焦點

  • 王辰當選美國醫學科學院外籍院士
    10月19日,美國國家醫學科學院(NAM)宣布,增選100位新院士,其中90名常規成員和10名國際成員。此次新增院士中,王辰當選外籍院士,莊小威、劉如謙、李飛飛、宋紅軍等多位華人學者當選。新增後,NAM院士總數超過2200人,其中國際院士為175人。入選美國國家醫學科學院被認為是健康和醫學領域的最高榮譽之一。此前我國科學家陳竺、高福、曹雪濤等曾當選美國國家醫學科學院外籍院士。
  • 莊小威等華人當選美國國家醫學科學院院士,王辰當選外籍院士
    來源:未來論壇綜合自Bio生物世界、高分子科學前沿、新智元等2020年10月19日,美國國家醫學科學院(National Academy of Medicine,NAM)增選100位新院士,其中90名常規成員和10名國際成員。新增後,NAM院士總數超過2200人,其中國際院士為175人。入選美國國家醫學科學院被認為是健康和醫學領域的最高榮譽之一。
  • 美國醫學科學院新增百名院士,王辰當選外籍院士
    作者 | 王聰來源|Bio生物世界2020年10月19日,美國國家醫學科學院(NAM)增選100位新院士,其中90名常規成員和10名國際成員。新增後,NAM院士總數超過2200人,其中國際院士為175人。入選美國國家醫學科學院被認為是健康和醫學領域的最高榮譽之一。此前我國科學家陳竺、高福、曹雪濤等曾當選美國國家醫學科學院外籍院士。
  • 重磅!劉如謙(David Liu)、莊小威等5位華人當選美國國家醫學科學院院士,王辰當選外籍院士!
    2020年10月19日,美國國家醫學科學院(National Academy ofMedicine,NAM)公布了2020年新當選的院士名單
  • 5位華人當選美國家醫科院院士,王辰當選外籍院士!
    2020年10月19日,美國國家醫學科學院(National Academy ofMedicine,NAM)公布了2020年新當選的院士名單,梁錦榮、李飛飛、劉汝謙、送紅軍、莊小威當選,王辰院士當選外籍院士。祝賀他們!
  • 劉如謙、莊小威、李飛飛、王辰等當選美國醫學科學院院士
    新增後,NAM院士總數超過2200人,其中國際院士為175人。入選美國國家醫學科學院被認為是健康和醫學領域的最高榮譽之一。此前我國科學家陳竺、高福、曹雪濤等曾當選美國國家醫學科學院外籍院士。此次新增院士中,莊小威、劉如謙、李飛飛、宋紅軍等多位華人學者當選,其中王辰院士當選外籍院士。
  • 重磅!兩名華人當選美國醫學學院院士,高福當選外籍院士!
    點擊查看 10月21日,美國國家醫學科學院(NAM)在2019年年度會議上公布了新當選的90名成員和10名外籍成員。
  • 五位華人入選美國醫科院院士,中國工程院副院長王辰當選外籍院士
    2020年10月19日,美國國家醫學科學院發布了2020年新當選的100位院士名單,其中包括10名國際成員(非美籍)。入選美國國家醫學科學院被認為是健康和醫學領域的最高榮譽之一,我國的陳竺院士、高福院士和曹雪濤院士都曾經當選過外籍院士。
  • 多位華人當選美國醫學科學院院士!莊小威、劉如謙、李飛飛等在列
    昨晚,美國國家醫學科學院(National Academy of Medicine,NAM)宣布了新入選的 90 名正式院士和 10 名外籍院士。新增後,NAM 院士總數將超 2200 人,其中外籍院士為 175 人。入選美國國家醫學科學院被認為是健康和醫學領域的最高榮譽之一。
  • 李飛飛、莊小威入選美國國家醫學科學院院士;王辰當選外籍院士|...
    · 科學家 · 李飛飛、莊小威入選美國國家醫學科學院院士,王辰當選外籍院士 10月19日,美國國家醫學科學院(NAM)在其官網上宣布了新入選的90名常規成員和10名國際成員。
  • 莊小威、王辰、劉如謙、李飛飛等當選美國醫學科學院院士
    2020年10月19日,美國國家醫學科學院(NAM)增選100位新院士,其中90名常規成員和10名國際成員。新增後,NAM院士總數超過2200人,其中國際院士為175人。入選美國國家醫學科學院被認為是健康和醫學領域的最高榮譽之一。此前我國科學家陳竺、高福、曹雪濤等曾當選美國國家醫學科學院外籍院士。
  • 中國科學院院士曹曉風等華人學者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
    當地時間4月27日,美國國家科學院公布新晉院士名單。中科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研究員曹曉風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此外,還有6位華人科學家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分別為Howard Chang、程亦凡(Yifan Cheng)、黃永剛(Yonggang Huang)、華泰立(Terence Hwa)、 曹穎(Doris Y. Tsao)和楊麗笙(Lai-Sang Young)。美國國家科學院是美國科學界最高榮譽機構。
  • 王辰當選美國國家醫學院外籍院士,曾提出建設"方艙醫院"創舉!
    >當選美國國家醫學院外籍院士。副院長、呼吸中心主任;2013年2月,始任原衛生部、國家衛生計生委科技教育司主持工作副司長;同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2014年9月-2018年1月,任中日友好醫院院長;2018年1月,任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院校長、黨委常委;2018年5月,任中國工程院黨組成員、副院長;2020年7月,任國家呼吸醫學中心主任;2020年8月,出任中國醫療醫藥應急保障體系聯盟首席專家。
  • 李飛飛、莊小威入選美國國家醫學院院士,王辰當選外籍院士
    10月19日,美國國家醫學院(NAM, National Academy of Medicine)在其官網上宣布了新入選的90名常規成員和10名國際成員。其中,人工智慧領域裡著名華人教授李飛飛、哈佛大學華人教授莊小威入選正式成員,中國工程院副院長王辰入選新晉國際成員。
  • 中科院遺傳發育所曹曉風院士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
    當地時間4月27日,美國國家科學院(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NAS)宣布了最新當選的120名院士及26名外籍院士名單,以表彰他們在原創研究方面深耕取得的傑出成就。截至目前,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總人數達到2403人,外籍院士達到501人。澎湃新聞記者注意到,在最新公布的這份名單中,現年55歲的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研究員、植物表觀遺傳學家曹曉風當選為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 高福當選為美國國家醫學科學院外籍院士
    10月21日,美國國家醫學科學院(NAM)在2019年年度會議上公布了新當選的90名成員和10名外籍成員。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科學院病原微生物與免疫學重點實驗室主任高福是當選的外籍院士中唯一一位中國科學家。
  • 李飛飛莊小威入選美國國家醫學科學院,王辰院士當選國際成員
    李飛飛莊小威入選美國國家醫學科學院,王辰院士當選國際成員 澎湃新聞記者 王心馨 2020-10-20 18:11 來源:澎湃新聞
  • 施一公簡歷:當選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圖)
    光明網教育5月1日消息美國當地時間4月30日,美國科學院發布消息,清華大學教授施一公當選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此前的25日,他還當選美國人文與科學學院外籍院士。  同時,千人計劃學者、耶魯大學終身冠名教授鄧興旺和陳雪梅、Yang Wei等三名華裔美籍科學家,當選為美國科學院新科院士。
  • 兩位中國學者當選美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
    新華社華盛頓5月1日電(記者周舟)美國國家科學院近日公布今年新選出的院士和外籍院士名單。中國疾控中心主任、國家自然基金委副主任高福和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教授、結構生物學家顏寧當選為外籍院士。  高福是中國科學院院士,主要研究方向為病原微生物跨種間傳播機制與結構免疫學,如禽流感等動物源性病原跨種間傳遞的機制以及愛滋病病毒等囊膜病毒侵入的分子機制等。顏寧2017年受聘為普林斯頓大學分子生物學系雪莉·蒂爾曼講席教授,此前在清華大學任教十年,致力於研究與重要疾病相關的跨膜運輸蛋白的結構與機理。
  • 中科院院士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遭質疑!其實袁隆平也是
    近日,美國國家科學院(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NAS)公布了最新入選院士名單,表彰他們在原創研究方面深耕所獲得的傑出成就。當選為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的名單中包含120名美國本土院士和26名外籍院士,仔細查看後我們發現,這26名外籍院士中有一位中國院士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