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帝汶:2002年才獨立的亞洲最年輕國家,他是如何從印尼獨立的?

2021-01-08 環球情報員

亞洲和大洋洲的交界處赫然橫臥著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伊斯蘭國家-印度尼西亞,在這片信奉安拉的國度身旁,卻存在著一個體量微小的天主教國家,同時也是亞洲最年輕的國家-東帝汶,該國2002年5月20日才獲得獨立國家地位,建國至今也不過才18年的時間。

▲東帝汶的地理位置

但是這片面積僅有1萬4千平方公裡的國家,在短短的三十年間,先後從葡萄牙和印尼先後兩次獲得獨立。

這個曲折的過程兩度引發大規模危機,近20萬人在戰亂中失去了生命,印度尼西亞、澳大利亞、歐盟、美國等地區或域外大國相繼捲入危機之中,在東帝汶獨立的進程中,這個國家到底經歷了什麼呢?她又是如何脫胎換骨重獲新生的呢?

▲東帝汶民主共和國的國旗

一、乘船而來的殖民者

16世紀無疑是歐洲人開拓海洋的世紀,1514年在葡萄牙人的信件中,第一次出現了「帝汶島」這個地名,因為臨近盛產香料的馬魯古群島,這裡也吸引了葡萄牙殖民者的目光。

1556年,葡萄牙人第一次登陸帝汶島,但受到國力的限制,葡萄牙只能將有限的殖民力量分配到馬六甲、葡屬果阿(今印度果阿邦)、澳門等經濟價值高的地區,所以直到1702年,葡萄牙才正式建立了葡屬帝汶殖民地政府。

▲東南亞成為荷蘭與葡萄牙殖民競爭的賽場

隨著新一批殖民國家的崛起,葡萄牙在這片群島的殖民活動受到了越來越多挑戰,國力的衰弱也讓葡萄牙人越發感覺力不從心。荷蘭是葡萄牙在東南亞地區最強大的競爭對手,早在1596年,素有「海上馬車夫」之稱的荷蘭人就來到了爪哇島的萬丹。

為了更好的開展在東南亞的商貿及殖民活動,1602年3月荷蘭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家跨國公司-荷蘭東印度公司,這是一家擁有獨立軍隊,具有開拓並管理殖民地權限的特許公司。1603年公司在爪窪島建立商站後便開始四處出擊,與葡萄牙搶奪東南亞殖民地。

▲荷蘭東印度公司極盛時的控制範圍

1601-1627年,荷蘭先後五次進攻葡萄牙人統治的澳門但都折戟而歸。不過在馬來群島荷蘭人取得了勝利,1605年荷蘭從葡萄牙手中奪取了盛產香料的安汶島;1640年又奪取了葡萄牙人在斯裡蘭卡的據點加勒。

▲荷蘭在馬來群島獲得殖民地的年份

1641年荷蘭人入侵了富庶的葡屬馬六甲(今馬來西亞馬六甲州),葡萄牙人力戰不支,丟掉了這塊殖民了100多年的土地。從此經由馬六甲海峽的貿易線變得不再安全,裡斯本—馬來群島的貿易逐步衰落。

▲荷蘭東印度公司將荷蘭人的力量帶到了整個馬來群島

早在1613年荷蘭東印度公司便開始染指帝汶島,他們在帝汶島西部建立了殖民據點,這之後荷蘭殖民者便紛至沓來,逐步擠壓葡萄牙人的控制範圍。到1640年左右,荷蘭人基本控制了帝汶島的西部,而葡萄牙殖民者則被迫向東遷移,形成了荷葡兩國一東一西兩塊殖民地,將帝汶島一分為二的局面。

19世紀中葉,隨著對馬來群島的殖民擴張進入尾聲,荷蘭成為了這次殖民競賽的最終贏家,整個馬來群島的絕大多數區域被納入荷蘭人的統治之下,而葡屬帝汶和澳門成為了葡萄牙在遠東僅剩的兩塊殖民地。

▲荷蘭人與葡萄牙人瓜分了帝汶島

1859年荷蘭和葡萄牙兩國初步劃定了橫亙於島嶼中部的邊界線走向,此後經過幾次調整,最終的邊境線於1915年被劃定。整座島嶼基本上被東西平分,但是位於島嶼西部的歐庫西地區因為是葡萄牙人最早登陸的地點,所以被留在了葡萄牙人的手中,成為了一塊飛地。這條邊境線被沿用至今成為了如今印度尼西亞與東帝汶之間的國界線。

▲印尼和東帝汶的邊界關口

荷屬東印度殖民地面積廣大,荷蘭人重點開發爪窪島。處在荷蘭人管控邊緣地帶的西帝汶,經濟價值低,所以荷蘭人並不熱衷開發這裡,荷蘭語和基督新教都未被普及。控制東帝汶的葡萄牙人雖然帶來了天主教,但畢竟國力有限,對東帝汶的開發也是十分有限的,東帝汶也逐步形成了葡萄牙人與當地酋長主持政治,華人團體掌控經濟的局面。

二戰爆發後葡萄牙的獨裁者薩拉查認為無論加入哪一方陣營對葡萄牙這種二流國家來說都是一種災難,所以葡萄牙選擇了中立。但由於帝汶島臨近澳大利亞北部,為了避免這裡成為日軍進攻澳大利亞的跳板,盟軍入侵並控制了島嶼東部的葡屬帝汶。

這種不顧及葡萄牙中立地位的行動引來了葡萄牙的強烈反對,葡萄牙計劃派遣一支遠徵部隊奪回葡屬帝汶,可還沒等遠徵隊到達,1942年2月19號日本人就對帝汶島發起了進攻。

日本人憑藉著人數與裝備優勢迅速取得了勝利,但退入山區的盟軍又同日本人周旋了將近一年的時間,總計有500餘名盟軍士兵和近4000名日軍陣亡在這裡,平民死亡更是達到了約6萬人,約佔當時整個帝汶島總人口的13%。

▲帝汶戰役期間的盟軍士兵

1945年9月2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葡萄牙恢復了在帝汶島東部的殖民統治。

二、心懷鬼胎的鄰居

二戰結束後,印尼本土的民族獨立武裝與捲土重來的荷蘭殖民軍隊進行了4年的「印尼獨立戰爭」,1949年11月2日,在聯合國的斡旋下荷蘭被迫同意印尼獨立。帝汶島的西部也從荷蘭的殖民地變成了印尼的領土。

對於風起雲湧的反殖民化浪潮,此時葡萄牙卻十分抗拒。為此1961-1974年,葡屬非洲殖民地進行了13年的獨立戰爭。1974年4月25日,受夠了長年戰爭的中下級軍官和葡萄牙民眾發動了「康乃馨革命」(參加行動的軍人在槍枝上插著康乃馨),堅持殖民地戰爭的舊政府被推翻,新政府支持其大部分的海外殖民地獲得國家地位,安哥拉、莫三比克等殖民地相繼獨立。

▲「康乃馨革命」後的葡萄牙(紅色)與紛紛獲得獨立的葡屬非洲殖民地(深紅色)

此時的葡屬帝汶也處在十字路口,葡萄牙人的殖民政府還沒有撤離,但當地的政治意識已經開始覺醒,未來究竟何去何從成為了擺在當地人面前的一個必須面對的問題。

當時的葡屬帝汶有三股比較強大的政治力量,分別是代表當地軍人、鄉紳地主利益,主張維持與葡萄牙特殊關係的「帝汶民主聯盟」(簡稱「民盟」)、代表本地殖民官員和知識分子,主張完全獨立的「帝汶獨立革命陣線」(簡稱「革陣」)、代表「親印尼」派勢力,主張與印尼合併的「帝汶人民民主協會」(簡稱「民協」)。

▲「民盟」的旗幟,該組織主張保持與葡萄牙的特殊關係

這三派政治力量也代表著葡屬帝汶的三種選擇方向,是繼續留在葡萄牙的國家體系內;還是取得完全獨立;亦或是併入印度尼西亞。各派都有相應的支持者和背後的外國勢力,形成了「民盟」、「革陣」、「民協」三足鼎立互不相讓的局面。

▲「革陣」的旗幟,該組織主張東帝汶取得完全獨立

這種微妙的平衡局面很快就被被打破了,1975年8月,親葡萄牙的「民盟」與支持獨立的「革陣」在首府城市大打出手,看似更為強大的「民盟」最終被「革陣」擊敗,主要領導成員被迫逃入了印尼控制下的西帝汶,由此親葡萄牙的「民盟」開始逐步倒向印尼。

擊潰「民盟」後,追求獨立的「革陣」成為東帝汶境內最強大的一股勢力,1975年11月28日,「革陣」單方面宣布從葡萄牙獨立,成立東帝汶民主共和國。「革陣」的行動引發了東帝汶國內國外的全方位的震蕩,印尼軍方頻頻舉行軍事演習給新獨立的東帝汶造成了巨大的外部壓力。

為了維護來之不易的獨立地位,新生的東帝汶派出外交團隊出訪各國,就在東帝汶的外交官為維護新生政權奔波於各國間的時候,1975年12月7日,印尼發動了該國自獨立以來的最大規模的軍事行動,行動代號「蓮花」。3.5萬印尼軍隊對東帝汶發動了全面進攻!而此時東帝汶的正規部隊只有2500人,即便是算上民兵也只有兩萬人而且在武器裝備上也完全處於劣勢。

▲印尼軍隊入侵東帝汶後的控制區(粉色)

「蓮花行動」開始後,印尼軍隊迅速突破了東帝汶的防線並控制了各大主要城市及交通要道,「革陣」的軍隊被迫退入山區開展遊擊鬥爭。

印尼出兵東帝汶後,葡萄牙立刻斷絕了與印尼的外交關係,並將東帝汶問題提交聯合國,聯合國多次就東帝汶問題作出決議要求印尼軍隊撤出,印尼政府對此未置可否。

1976年7月印尼總統蘇哈託籤署命令,單方面宣布東帝汶成為印尼的第27個省-東帝汶省,東帝汶自此進入了長達二十餘年的的「印尼佔領期」。

三、「人間修羅場」

作為東帝汶唯一的陸上鄰國,印尼對於東帝汶的歸屬早先並未發出過異議,但是這種情況卻在20世紀70年代發生了變化,隨著葡萄牙的「去殖民化」,印尼對東帝汶這塊原屬於葡萄牙的殖民地表現出越來越濃厚的興趣,印尼宣揚東帝汶人與印尼人同屬南島民族,文化相近、族源相通。希望通過「民族自決」的方式和平合併東帝汶,但這種願景隨著東帝汶宣布獨立而化為了泡影。

▲印尼在東帝汶修建的雕像,象徵著去殖民化與民族解放

在印尼看來東帝汶民窮地貧,缺少獨立建國的能力,而且帝汶島的分裂是當年荷蘭、葡萄牙殖民造成的後果,作為東南亞去殖民化急先鋒的印尼,合併東帝汶就意味著馬來群島「去殖民化」的最終完成。

還有極為最重要的一點,在當時的冷戰背景下,印尼執行親西方政策,它認為獨立的東帝汶很可能會倒向蘇聯,在看似鐵板一塊的馬來群島上釘上一根「紅色的釘子」,所以印尼為了所謂的地區穩定也要合併東帝汶。

印尼的行動受到了地區大國澳大利亞的支持,美國甚至向印尼提供了大量的軍事裝備用以打擊東帝汶的遊擊部隊。

▲佔領時期的東帝汶婦女,身旁飄揚著印尼國旗

印尼軍隊長期只能有效控制沿海主要城市,而山區則是「革陣」遊擊隊的天下。為了防止當地人幫助「革陣」的遊擊隊員,印尼軍隊將大量的東帝汶人驅離家園遷徙到印尼軍隊控制的範圍內集中居住。

為了減少遊擊隊的藏身之地,印尼在東帝汶的山區空投枯葉劑和汽油彈。雖然印尼在東帝汶也進行了包括公路、醫院在內的基礎設施的建設,但這些基建更多的是服務於印尼佔領軍,東帝汶人的生活水平並沒有得到有效提高,仍有四分之三的生活在貧困線以下。

佔領期間,原來殖民地的官方語言葡萄牙語被禁用,而東帝汶的泛靈論信仰又與印尼憲法中的一神論相違背,不過絕大多數東帝汶人並不想就此成為和印尼人一樣的穆斯林,他們更多的選擇信仰葡萄牙人帶來的天主教,在這種宗教政策的影響下,結果東帝汶的天主教信徒從獨立前的不到三成,增長到九成左右,一躍成為了全世界天主教徒最密集的國家之一。

▲東帝汶的宗教構成情況,基督天主教佔壓倒性優勢

1991年底,存在了69年的蘇聯轟然解體,冷戰的結束在一定程度上也讓印尼失去了繼續佔領東帝汶的理由,就在這一年10月28日,印尼軍隊突襲了一座教堂,一位28歲的東帝汶獨立主義者葛梅斯中彈身亡,大量的東帝汶居民自發前來送葬,結果再次與印尼軍警發生衝突,這場衝突導致271名東帝汶平民死亡、382人受傷、250人下落不明。

事件經由澳大利亞等西方媒體的報導,讓印尼的國際形象大為受損。東帝汶問題再次受到了世界目光的關注。

▲印尼第二任總統蘇哈託(1967-1998在任)

在合併東帝汶之前,印尼憑藉著嚴格的國內管控、歐美國家的援助、石油開發的繁榮期等因素在現代化的進程中取得了奪目的成就。出兵東帝汶後,軍費支出節節攀升,經濟增長率也從兩位數降到了一位數。人均收入與新加坡、馬來西亞等鄰國逐步拉大。

1998年的經濟危機更是讓印尼經濟遭受到了沉重一擊,統治印尼31年之久的蘇哈託政權也就此倒臺。此時的東帝汶仿佛一塊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讓印尼進退不得。迫於形勢,印尼在聯合國框架內開始與東帝汶的原宗主國葡萄牙談判,商討東帝汶的出路。

▲1999年在澳大利亞舉行的抗議遊行,呼籲東帝汶從印尼獨立

四、涅槃重生的全新國度

1999年1月,新上臺的印尼總統哈比比同意給予東帝汶「特別自治地位」,此後他又在未取得印尼軍方支持的情況下宣布在東帝汶舉行全民公投,由東帝汶人決定自己的前途命運。同年8月30日東帝汶在聯合國的主持下舉行公投,約78.5%的人選擇獨立,可結果一出,內戰旋即爆發(也稱為「1999年東帝汶危機」)。

▲第三任印尼總統哈比比(1998-1999在任)

東帝汶內部傾向於同印尼合併的人群在東帝汶境內大肆進行報復,近30萬東帝汶人逃往印尼控制的西帝汶淪為了難民。這群親印尼的民兵在東帝汶全境有計劃地展開焦土運動,約75%的基礎設施被摧毀。

▲在聯合國監督下的獨立公投,聯合國人員正在運送投票箱

與1975-1976年的「第一次東帝汶危機」不同,1999年的東帝汶危機讓印尼在外交上處於完全孤立的狀態,1999年9月9日-16日間,美國、英國、澳大利亞、歐盟相繼宣布對印度尼西亞實施武器禁運,美國總統柯林頓更是威脅要取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對印尼的貸款援助,這對於深陷亞洲金融危機的印尼來說無異於釜底抽薪,印尼最終同意全面從東帝汶撤軍並允許以澳大利亞軍隊為主的聯合國維和部隊進駐東帝汶維持秩序。

▲執行維和任務的澳大利亞軍人

維和部隊入駐東帝汶後,親印尼的民兵組織大部分退入帝汶島西部的印尼領土。東帝汶的局勢逐步穩定下來。根據聯合國安理會第1272號決議,聯合國在東帝汶設立了「聯合國東帝汶過渡行政當局」,負責在東帝汶國家政府組建之前在東帝汶境內行使行政和立法權力。

▲1999年東帝汶危機背後的支持方

2002年5月20日零時,過渡行政當局正式將國家政權移交給新成立的東帝汶民主共和國政府,素有「東帝汶國父」、「亞洲曼德拉」之稱的沙納納.古斯芒出任獨立後的首任總統,雖然經濟發展緩慢,基建水平落後,每年仍需要國際社會提供大量糧食援助。但這個年輕的國家在經歷了三十餘年戰火後,終於走上了自主發展的道路。

▲東帝汶國父沙納納.古斯芒

參考資料:

1、《被延緩的現代化——東帝汶危機對印尼的影響》吳耀庭

2、《第一次東帝汶危機與澳大利亞的應對(1974-1976)》馬吟風

作者|碧落清遙

歷史資深愛好者

責編|Thomas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畢業生|環球情報員主編

—(全文完)—

相關焦點

  • 唯一一個全國都在南半球的亞洲國家——東帝汶
    包括帝汶島東部和西部北海岸的歐庫西地區以及附近的阿陶羅島和東端的雅庫島,西部與印尼西帝汶相接,南隔帝汶海與澳大利亞相望,是亞洲唯一一個全部國土面積都在南半球的國家。       東帝汶是世界上最年輕的國家之一,曾先後被葡萄牙、日本、印尼殖民或侵略,直到2002年5月20日才最終贏得獨立,是一個不折不扣的「00後」。
  • 東帝汶與西帝汶,為何同島不同命?
    今天我們要講述的這一對是位於帝汶島上的印度尼西亞與東帝汶,兩者在地理上雖然近在咫尺,但命運卻天差地別。儘管印尼本身並不屬於特別發達的國家,但各項指標與東帝汶比起來卻還是要高出一大截。僅僅從體量上說,東帝汶與印度尼西亞根本不在一個層次上,印尼囊括了印度尼西亞群島的大部分島嶼,唯獨在東南部的帝汶島上獨立出一個小小的東帝汶,這本身就是一件很難讓人理解的事情。
  • 亞洲唯一在南半球的國家,之前附屬於澳門,現在把中文印在紙幣上
    但這個現象對於今天要說的國家來說就不是問題了。在東帝汶,肥胖的人只佔總人口的2.2%左右,也就是不到兩萬人存在肥胖的問題,這個數值在全世界範圍內排行倒數第一。在這裡你基本上是看不到什麼胖子的,不過東帝汶的居民之所以長不胖,不是因為控制身材控制得好,主要還是因為窮。東帝汶是一個在2002年才宣布獨立的國家,目前也是東南亞11個國家裡面唯一一個還沒有加入東協的國家。
  • 此小國曾被各國欺佔,獨立後強國來示好,它卻稱只和中國結交!
    我們今天要說的也是一個懂得感恩的東南亞小國,它一直沒有忘記我國對他們的幫助,至今和我們一直保持友好的往來,那就是東帝汶。 東帝汶可以說是全世界面積最小的國家,它2002才正式的獨立。
  • 位於亞洲東南部的世界上最大群島「馬來群島」,分屬於哪些國家?
    其中馬來群島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島,馬來群島位於亞洲的東南部,介於亞洲和大洋洲之間,東西兩側分別是太平洋和印度洋。馬來群島東西延伸超過6100千米,南北最大寬度為3500千米,總共擁有的島嶼數量超過2.3萬個以上,總面積約為247.5萬平方千米。馬來群島位於熱帶地區,赤道在其中部地區穿過,幾乎整個群島主要的氣候類型屬於熱帶雨林氣候,氣候終年高溫多雨。
  • 印尼獨立以來,為何一直在忙著處理「其他事宜」?-虎嗅網
    不過,掌握文化與政治霸權的爪哇人僅佔全國人口的45%,即使是在蘇哈託時期的懇邊移民政策下也無法佔領印尼全景。在安德森看來,印尼依靠馬來語、反殖民主義和殖民體系成為可能。獨立以來,印尼一直在處理所謂的「其他事宜」,矛盾、混亂甚至是暴力未曾斷絕。為維護這一想像出來的印尼民族國家,以爪哇精英為核心的國家機器不斷使用著暴力。
  • 分屬兩個國家的島嶼之「帝汶島」,分屬印度尼西亞和東帝汶兩國
    世界上有許多島嶼國家,有的國家擁有數萬個島嶼,比如印度尼西亞被稱為「千島之國」,擁有島嶼數量超過1.7萬個以上;而有的國家卻只擁有1個島嶼,比如諾魯就只有1個島嶼。分屬兩個國家的「帝汶島」當然,也有一個島嶼卻分屬不同國家的情況,比如亞洲的加裡曼丹島就分屬汶萊、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三國共同擁有,這在世界上是獨一無二的。
  • 南半球的亞洲國家:成立至今不到二十年,成立之初就與我國建交!
    在我們的印象當中,亞洲似乎都是全部位於北半球的,就目前來看亞洲的幾個典型國家,中國還有日本韓國,也幾乎都是位於北半球,但並不是所有的國家都是位於北半球的,有很多的國家都是位於南半球。不僅如此,東帝汶還是亞洲最為年輕的國家,直到2002年的時候才成立,也就是說,至今為止成立也才不到二十年,而國家的整體國土面積也十分的小,只有1.4萬平方公裡,也就比我們國家的上海大了那麼一點,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小國。
  • 印尼的亞齊特區,為什麼有獨立傾向?
    但亞齊的制度卻與印尼本土不同,印尼本土實行的世俗化政策,而亞齊曾經卻欲脫離印尼,建立一個政教合一的國家。 為此,印尼和亞齊曾進行多達半個世紀的鬥爭。2005年,亞齊當地政府宣布結束對抗,放棄獨立。2006年,印尼國會通過《亞齊自治法》,賦予亞齊更多自治權,並成立特別行政區,成為了這個世俗化國家裡,唯一實行伊斯蘭法的地區。
  • 被譽為全球最年輕國家,與中國關係友好親密,卻不允許日本人入境
    ,也是已經將生意做到了全世界各地,中國畢竟是全世界最大的生產國,號稱「世界工廠」,在中國有著全世界最齊全的商品類別,因此,也只有中國能夠製造出覆蓋一個國家所有需求的產品。  被譽為全球最年輕國家,與中國關係友好親密,卻不允許日本人入境!你們知道全球最年輕的國家叫什麼嗎?
  • 印尼人口是廣東省2.5倍,經濟比廣東省如何?
    印度尼西亞,全稱印度尼西亞共和國,簡稱印尼,位於亞洲東南部,地跨亞洲、大洋洲,國土由17000多個島嶼組成,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島國家。
  • 東南亞國旗的故事:緬甸、印度尼西亞、汶萊、菲律賓、東帝汶
    國旗中,黃色象徵團結,綠色象徵和平、安寧以及代表青蔥翠綠的國家,紅色則象徵勇敢和決心。白色五角星代表聯邦永久長存。 過去緬甸在王朝時代也曾制訂過國旗,其中最常被使用的標誌就是代表皇室的孔雀,如貢榜王朝的白底孔雀旗。
  • 南半球唯一的亞洲國家:曾被澳門管轄,至今紙幣上印有中文
    但是在東帝汶境內,卻完全沒有這個問題,因為這裡的肥胖人口僅有2.2%,只有不到2萬人處於肥胖的情況之中,而這一肥胖比例目前位居全球倒數第一。如此低的肥胖人口比例使得這裡成為了一個幾乎見不到胖子的國家,因為只要你來過這裡旅行你就會發現,在這個國家裡想要見到一個胖子是一件很難的事情。
  • 【金報視點】記東帝汶民事維和警察陳厚明(圖)
    他曾擔任東帝汶波波納諾地區刑偵大隊大隊長,隨後進入聯合國駐東帝汶總部東帝汶重大案件偵查總局,先後組織平息大規模騷亂、偵破數十起刑事案件……波波納諾「金子」在惡劣環境下閃光2002年5月12日,陳厚明與其他中國警隊成員如期抵達東帝汶首都帝力,執行東帝汶民主共和國獨立慶典的保衛任務。
  • 南半球唯一的亞洲國家:剛成立就和中國建交,紙幣上還有中文!
    東帝汶,是一個位於努沙登加拉群島東端的島國,是亞洲唯一一個全部國土面積都位於南半球的國家。對於這個國家,對於不少國人們來說,都會感到陌生。因為這個國家的成立時間並不長,在2002年才開始建立,是當今世界上最年輕的國家。
  • 東帝汶叛軍領袖與56名囚犯從監獄破牆越獄
    2006-08-31 10:41:54 | 來源:中新網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導,30日,在東帝汶首都帝力
  • 印尼被澳大利亞視為威脅,為何卻難成大器
    盤踞在赤道之上的印尼,東西跨度5300公裡的範圍內,足足遍布了17508個島嶼。這是什麼概念?哪怕一天去一個島,也要48年才能走遍。但這樣一個由島嶼拼湊起來的「散裝」國家,卻是東南亞最大的經濟體,也是公認的亞洲第三大經濟體,GDP總量僅次於中國和日本。
  • 為什麼印尼人幾乎不說印尼語
    我想知道她在這個城市的生活是什麼樣的,她對這個年輕的民主國家以及作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穆斯林國家,其政治和文化的緊張局勢不斷升級有什麼樣的想法。但我並沒有得到答案。  她把我買的食物用報紙包好遞給我,我能讀懂報紙上的文——'標準印尼語(Bahasa Indonesia baku)',我心想,這就是教科書用的印尼語。
  • 「千島之國」印度尼西亞:氣候溼熱人口眾多,是東南亞最大的國家
    上一期的「國家系列文章」,我們介紹了:「寧靜之國」阿曼:君主獨裁制國家,阿拉伯半島最古老的國家之一。今天我們把目光從亞洲西亞地區的阿拉伯半島,向東橫跨阿拉伯海、印度半島和孟加拉灣,來到亞洲的東南亞,來介紹第28個國家,「千島之國」印度尼西亞:火山遇上大海的國度,東南亞最大的國家。
  • 亞洲這個最牛掰的國家地跨兩個大洲,由17000多個島嶼組成
    人們對於一些國家的別稱有很多,比如印度被稱為孔雀之國、巴西被稱為咖啡之國、阿根廷和墨西哥被稱為白銀之國、西班牙被稱為旅遊王國等等,今天小地要講的這個國家則人稱為「千島之國」——印度尼西亞。嚴格來說把印度尼西亞稱為千島之國不是很妥當,因為畢竟印尼是由約17508個島嶼組成的,是亞洲乃至世界獨一無二的,下面一起來認識這個牛掰的國度。印尼位於亞洲東南部,東、東南分別與巴布亞紐幾內亞、東帝汶相連,北與馬來西亞接壤,其餘四周分別隔馬六甲海峽、安達曼海、蘇拉威西海、帝汶海、阿拉弗拉海與新加坡、馬來西亞(本島)、泰國、菲律賓、澳大利亞等國隔海相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