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尚尼亞發現的兩塊大寶石是如何形成的?我國有類似的產地嗎?

2021-01-17 優美生態環境保衛者

近日,坦尚尼亞一名礦工發現了兩塊非常巨大的寶石,重量分別達到9.27公斤和5.1公斤,這兩顆寶石歸屬於稀有的坦桑石,外觀不但巨大,而且顏色呈現極品的深紫藍色,這名礦工因此被頒發了政府獎勵,獎勵資金達到77.4億坦尚尼亞先令,約合人民幣2100萬元。這則消息在網上引起了巨大的轟動,人們在投去羨慕的目光之餘,不禁驚嘆於坦尚尼亞超強的寶石產出能力。大家都看過非常著名的電影《鐵達尼號》,裡面女主人公那顆寶貴的「海洋之心」就是一顆坦桑石,近日這名礦工發現的坦桑石個頭無疑要巨大得多。

坦尚尼亞位於非洲東部,緊鄰印度洋,國土面積為94萬平方公裡,地勢西北高東南低,高原地貌佔據國土總面積的一半左右。從氣候來看,坦尚尼亞大部分地區屬於熱帶草原性氣候,在西北高原的部分地區屬於熱帶山地氣候,而以面積最大的桑給巴爾島為首的20多個島嶼則屬於熱帶海洋性氣候,總體來看,坦尚尼亞的降雨還是比較豐富的,而且雨季和旱季分明,比較有利於農作物的生長,因此該國一直以來都是以農業為主,工業體系非常不健全,除了糧食產量基本上能夠自給自足以外,連最起碼的日常消費品都需要進口,被聯合國認定為世界上最不發達的國家之一。

但是,讓坦尚尼亞聞名於世的,則是它的寶石,這裡不但是世界的鑽石重要產地,尤其以粉鑽最為出名,而且還擁有像坦桑石、紅寶石、藍寶石、綠寶石、尖晶石、橄欖石等200餘種寶石,截至目前坦尚尼亞境內共有18個主要寶石產出區。這些寶石色彩紛呈、品質優良,很多都達到了天然寶石礦床的極品級別。這裡不得再說一下坦桑石,也就是上面那位礦工所發現的寶石,坦桑石的學名又叫黝簾石,是寶石礦物中的珍品,其呈現的顏色既有濃鬱的藍色,也有豔麗的紫羅蘭色,是世界上數量最少、最有價值的彩色寶石礦藏。從目前全球的探明情況來看,僅有坦尚尼亞的北部梅勒拉尼山有這種極品寶石存在,世界其它地區還沒有被發現過。

坦尚尼亞之所以擁有這麼多的礦產資源,特別是具有這麼大的寶石產出能力,得益於其特定的地質歷史演化過程。從地球板塊構造來看,坦尚尼亞位於非洲板塊的東部,在地質構造單元中屬於克拉通地段,即基本不受造山運動的影響,而僅受造陸運動產生階段性地質構造變形的區域,在長期的地質歷史演化過程中,地殼總體上保持穩定。但從第三紀以來,由於非洲板塊和印度洋板塊的日益分裂,東非大裂谷逐漸形成,並以東、西兩支形式南北向橫穿坦尚尼亞,形成一系列斷陷盆地和湖泊,使得這裡的地質活動開始進入比較頻繁的階段。

任何礦物的產生,都需要一定的地質沉積和礦體結晶的析出環境,寶石也不例外。當處於熔融狀態的巖漿在一定的溫度、壓力和空間條件下,那些原來熔化在巖漿裡面的礦物質,就會以晶粒的形式析出,如果在較長的持續地質作用下,晶粒的數量越來越多,就會逐漸形成這種礦物的晶簇,再經過幾百萬年的時間,經過巖漿的上侵、冷卻、周圍巖體不同微星元素的加入等漫長的過程,最後才能形成五顏六色、形態各異的礦石,其中就包括各種寶石,比如剛玉、紅寶石、藍寶石的主要成分是三氧化二鋁,綠寶石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矽、三氧化二鋁和氧化鈹聚合物,水晶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矽,坦桑石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矽、三氧化二鋁和氧化鈣的聚合物。

在非洲大裂谷形成以後,坦尚尼亞的地質活動變得相對頻繁,由於斷裂構造形成的不斷加劇,這一區域上地幔軟流層上湧使得上部巖石圈變薄,很多地質正斷層、走滑斷層相繼形成,新生代火山活動變得極為活躍,這一點可以通過該國境內大量的基性火山巖、變質玄武巖、超基性火山巖等得到驗證,而且從地質歷史年代推測,坦尚尼亞境內的吉力馬札羅山和恩戈羅火山就是第三紀以後形成的。

因此,我們可以設想,在坦尚尼亞北部的梅勒拉尼山地區,在第三紀以後的地質歷史進程中,隨著東非大裂谷的產生,這裡的火山活動變得異常活躍,由於上層巖石圈的變薄,大量來自地下的熔巖不斷上湧,各種礦物質通過熔巖的運動而發生空間位移,當處於一定的溫度、壓力和空間條件時,這些礦物(包括寶石的組分)開始發生結晶,從而在巖漿不斷上移過程中被慢慢地帶到地殼的上部,最後隨著巖漿的冷卻,那些運動的礦物結晶體最終在一定的深度固定了下來,演化為各種各樣的礦床,其中就包含著本文剛開頭的那兩顆坦桑石。

通過上述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寶石的產生必須依賴於特定的地質條件以及漫長的地質活動期,也就是說地質活動非常活躍的地區,是寶石產出率高的必要條件。比如在山東省昌樂等地區產出的藍寶石,源於鹼性橄欖玄武巖石以及附近的土礫層中;山東省蒙陰等地區有較多的鑽石產出。山東省寶石礦床的形成,得益於「郯廬斷裂帶」的發育,也是一個典型的地質張裂區。另外,在我國雲南省還有較多的紅寶石產出,比如在哀牢山區域,這裡在歷史上也是地質運動相對活躍的地區,變質巖大量分布,其中在金雲母大理巖中就有紅寶石顆粒。

相關焦點

  • 坦尚尼亞一礦工發現特大坦桑石,獲獎77億,坦桑石是個什麼東西
    原標題:坦尚尼亞一礦工發現特大坦桑石,獲獎77億,坦桑石是個什麼東西寶石是工藝品和飾品行業的最愛,其包含的種類很多。如紅寶石、藍寶石、綠寶石等,分別是不同材質的罕見寶石料,近日國外媒體報導坦尚尼亞一礦工發現了兩塊特大型的坦桑石,獲得政府獎勵77.4億坦尚尼亞先令(約合335萬美元),一時傳為美談,引得坦桑亞人紛紛去寶石發現地尋找這種寶石。
  • 一位非洲礦工發現兩塊坦桑石,被獎勵77億,這寶石咋這麼值錢
    如紅寶石、藍寶石、綠寶石等,分別是不同材質的罕見寶石料,近日國外媒體報導坦尚尼亞一礦工發現了兩塊特大型的坦桑石,獲得政府獎勵77.4億坦尚尼亞先令(約合335萬美元),一時傳為美談,引得坦桑亞人紛紛去寶石發現地尋找這種寶石。
  • 讓超人立倒的「氪石」終被發現
    還記得電影《超人》裡,那種被稱為超人剋星的「氪石」嗎?
  • 火星上有大猩猩?火星發現類似猿猴巖石
    【環球科技報綜合報導】據英國《每日郵報》1月19日報導,從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傳回的火星照片中找類似動物的巖石成為了網民們新的消遣方式,最新發現的是一塊類似大猩猩的巖石。除此之外,火眼金睛的網民們還發現了一塊類似駱駝的巖石。
  • 兩塊筆直巨石形如刀割,不是人類傑作,形成原因至今成謎!
    大自然裡類似的例子比比皆是,我們都可以接受,但是科學家在沙烏地阿拉伯泰瑪綠洲發現的這兩塊巨石就非常令人不解了,主要是它們的外觀形狀上非常令人疑惑。神秘的巨石被科學家命名為阿納斯拉巨石(The Megalith of Al-Naslaa),雖然是兩塊直立的石頭,但看起來就是一整塊被筆直的切割開來。
  • 坦尚尼亞為何遷都?從沿海三蘭港遷到內陸多多馬
    坦尚尼亞是個東非國家,東部瀕臨印度洋,總面積為94.5萬平方公裡,由非洲大陸上的坦噶尼喀與印度洋上的桑給巴爾組成。坦尚尼亞的鄰國,逆時針方向有肯亞、烏幹達、盧安達、蒲隆地、尚比亞、馬拉威、莫三比克。坦尚尼亞的西部位於東非高原上,地勢非常高,東部為沿海平原。
  • 雲南山上的兩塊巨大的巖石,自然形成了像臀部一樣奇特的形狀嗎?
    在雲南的一座大山上,有兩塊巨大的石頭,形狀像臀部,在中間連接著一個「石蛋」。 我不知道它是自然形成的還是人工雕刻的?喜歡旅行到雲南的朋友應該知道,雲南有一個神秘的風景區,叫做鳳凰谷,那裡有原始的自然景觀。 由於山洞中有像鳳凰一樣的鐘乳石,因此被稱為鳳凰谷。 這是雲南最經典的喀斯特地貌巖洞,垂直高度為218米。 它是世界上第一個高高的洞穴,不僅很高,而且危險。
  • 太空裡面到底有什麼神秘?讓兩塊金屬一接觸就焊到一起.
    每個人平時都會和很多金屬的東西打交道,這些金屬堆在一起,我們也沒發現它們相互之間發生粘連,但是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這樣一種現象,就是在太空中如果把兩塊金屬放到一起
  • 藍寶石是怎麼形成的?
    我們平常探討的大多是藍寶石的真假,市場價格以及佩戴、搭配等,今天咱們來看看藍寶石的形成。藍寶石的主要成分是三氧化二鋁,其中會混有少量鈦(Ti)和鐵(Fe)雜質,當然混入的元素不同,呈現出的顏色也會有所差別,地區的不同形成的方式也會有所差別。
  • 翡翠是如何形成的
    翡翠習慣上又稱為緬甸玉,是全世界唯一出產高品質硬玉的產地,日本、蘇聯、墨西哥、美國加州等也產有硬玉,但其質量遠遠不如緬甸。緬甸北部的密支那地區,翡翠礦床儲量最大,很早就開採寶石級翡翠,供應世界各地。因此將緬甸玉作為硬玉的代名詞。
  • 石斑魚產地有哪些地方?
    石斑魚營養豐富,肉質細嫩潔白,類似雞肉石斑魚又是一種低脂肪、高蛋白的上等食用魚,被港澳地區推為中國四大名魚之一,我國石斑魚的主要產地為浙江( 農用地、 商住地、 工業地) 、福建( 農用地、 商住地、
  • 在產地無人問津,引入我國卻成熱門品種,名字響亮卻無實際價值
    在自然界中,其實很多植物的名字不為人所知,只是有一些名字響亮的植物倒是被人們經常記住,但要說起這些植物具體有什麼價值,卻是知之甚少。在植物界,就是這樣的神奇,不同的文化造就了對於植物認識的差異。 今天咱們就來說一下瓜慄這種植物,它在產地無人問津,引入我國卻成熱門品種,名字響亮卻無實際價值。
  • 看過加工全過程就明白了(附:腰果產地、為何不帶殼?)
    它和強悍的腰果果殼有本質區別,不僅無毒,而且柔軟多汁,酸酸甜甜就像是完美的水果。從營養上看,腰果蘋果也不差,不僅含有糖和維生素C,還有豐富的B族維生素。在腰果的產地,「腰果蘋果」的確都是當做水果來銷售的。在巴西,腰果汁是種十分受歡迎的飲料。一、腰果主要產地
  • 兩塊形如刀割的筆直巨石
    大自然裡類似的例子比比皆是,我們都可以接受,但是科學家在沙烏地阿拉伯泰瑪綠洲發現的這兩塊巨石就非常令人不解了,主要是它們的外觀形狀上非常令人疑惑。神秘的巨石被科學家命名為阿納斯拉巨石(The Megalith of Al-Naslaa),雖然是兩塊直立的石頭,但看起來就是一整塊被筆直的切割開來。
  • 有很多人喜歡鬥蟋蟀,你知道蟋蟀有多少種,產地在哪嗎?
    蟋蟀在古代擁有很多很多的粉絲,鬥蟋蟀的人更是數不勝數,大家都是參與其中但是真正了解蟋蟀種類,和產地的卻是少之又少呀,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蟋蟀的種類與產地。我國蟋蟀到底有多少種,歷來各說不一。有的說近代文獻記載一共有64種,有的稱與「七十二地煞」相符為72種,持這種論點的認為按正統的諸色有,五黃、八白、九紫、十三青,為35例,加上異品佳種35例和各種顏色之首的紫黃、天藍青2種共72種,這些大家都知道嗎,原來在文獻中,一個小小的蟋蟀竟然有這麼多種。但是呢但我國古代文獻資料中,《促織經》記載的能叫上名字的,又能描述出形態顏色或鬥性強弱的就達190多種。
  • 全球一系列國寶級寶玉石5月將亮相我國
    原標題:全球一系列國寶級寶玉石5月將亮相我國 從緬甸抹谷紅寶石到澳大利亞歐泊化蛇頸龍化石,將於今年5月集體亮相第二屆中國(長沙)國際礦物寶石博覽會。 湖南省人民政府、國土資源部9日在此間召開的第二屆中國(長沙)國際礦物寶石博覽會新聞發布會上宣布,第二屆博覽會以世界礦物「精品礦山」為主題,聚集巴西、緬甸、尚比亞、坦尚尼亞、澳大利亞等全球重要資源國頂級展品,集中展現全球頂級精品礦山的資源風貌。
  • 專家稱習近平訪非首選坦尚尼亞因兩國友誼深厚
    社科院非洲研究所研究員李智彪對新京報記者表示,此次國家主席習近平出訪的三個非洲國家,都很有意義。坦尚尼亞與中國的關係非常友好,一直沒有什麼波折,坦贊鐵路是兩國友好的代表。剛果共和國的總統薩蘇目前是非洲老一輩領導人中對華友好最有影響的一位。  「選擇這幾個國家太有意義了。」他說,坦尚尼亞、剛果共和國與中國的友誼非常深厚。選擇南非是從金磚國家峰會的角度考慮。
  • 土壤有多少種顏色? 土壤是如何形成的?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土壤有多少種顏色? 土壤是如何形成的? 電影《火星救援》中,主人公馬克沃特尼在執行任務時被誤認為無法生還而被遺留火星,成了太空魯濱遜。幸運的是,馬克是植物學家,他懂得土壤之於植物的意義,火星土壤成了他在火星生存下來的救星。
  • 我國陸地面積世界排名第三,卻受這兩點影響沒有形成世界性大湖
    目前世界的十大湖泊分別為(以下面積單位為「萬平方公裡」):裏海(俄羅斯、亞塞拜然、伊朗、土庫曼斯坦、哈薩克斯坦五國共有,面積38.6428)、蘇必利爾湖(美國和加拿大共有,面積8.2414)、維多利亞湖(烏幹達、肯亞、坦尚尼亞共有,總面積6.94)、休倫湖(美國和加拿大共有,面積5.96)、密西根湖(位於美國境內,面積為5.8016)、坦噶尼喀湖(坦尚尼亞、
  • "重慶發現我國最早古人類化石"引發爭議
    在1985年10月13日被發現前,它們深埋在8米之下的鈣質黏土中,地點是重慶市巫山縣宇鎮龍坪村的一個小山坡。  兩塊看似不起眼的齒骨,近日成為科學界和輿論關注的焦點。半個月前,不少媒體以「重慶發現我國最早古人類化石」為題進行了報導:發掘者是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黃萬波,兩個齒骨經過北京大學考古系教授陳鐵梅的測定,有204萬年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