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搞笑諾貝爾獎:窮則找人接吻,眉毛暴露自戀……

2020-09-19 返樸

搞笑諾貝爾獎由《不可能的研究》(AIR)雜誌主辦,以「先讓人大笑然後思考」為宗旨,每年頒發10個既有趣又富含科學道理的研究。按慣例,頒獎儀式在哈佛桑德斯劇場舉行,並由諾貝爾獎得主親自頒獎,獎金為10萬億辛巴威幣(大概夠吃一頓金拱門),然後進行包含扔紙飛機等一系列趣味流程。今年是第30個「第一屆」搞笑諾貝爾獎,因疫情原因也不得不挪到了線上。今年,川普,還有五位中國殺手獲得了此項殊榮。

撰文 | 小葉

當地時間2020年9月17日,第三十個首屆「搞笑諾貝爾獎」(Ig Nobel Prize)在哈佛大學桑德斯劇場如期舉行。由於新冠疫情的影響,搞笑諾貝爾只能在線上慶祝自己的30歲生日。雖然現場空無一人,委員會還是請來了大大小小、上天入地的昆蟲們作為觀眾,捧捧場,扔扔紙飛機,而且本屆的主題正是——「蟲子」(Bugs)。因此,今年的獎盃是一隻由得主們自行列印出來、貼有各式蟲子的紙盒子,獎金仍然是10萬億辛巴威元(仿製幣一張)。

以下便是2020年「搞笑」又發人深省的科學研究:

物理學獎:蚯蚓「抖」出法拉第

獲獎理由:通過實驗確定了在高頻率振動蚯蚓時,蚯蚓的形狀會發生什麼變化。

偉大的科學家法拉第不僅是電磁學的先驅,善於觀察的他還發現了液體神奇的現象——法拉第波。法拉第波是指隨著容器垂直上下振動的液體表面會形成非線性表面駐波。澳大利亞斯威本理工大學(Swinburne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的兩位科學家Ivan S. Maksymov和 Andrey Pototsky想到,既然生物細胞和許多活生物體大部分由液體組成,那麼如果施加恰當的條件,生物體應該和液滴類似,也會形成駐波。

在挑選生物試驗對象時,他們選中了四種常見蚯蚓:赤子愛勝蚓(Eisenia fetida)、普通蚯蚓(Lumbricus terrestris)、紅蚯蚓(Lumbricus rubellus)和背暗流蚓(Aporrectodea caliginosa) 。因為蚯蚓擁有「符合流體靜力學的骨架、柔軟的皮膚以及充滿液體的體腔。它們分布廣泛,翻翻土,逛逛魚市便抓到不少,成本低廉,還不需要通過嚴格的實驗受試對象倫理審查。

研究人員首先將蚯蚓們浸泡在濃度為20%的乙醇中約兩分鐘,等它們「麻醉」後,就方便操作了。每條蚯蚓依次躺平在一塊特氟龍平板上,這塊板會根據不同的諧波頻率f進行垂直振動。一臺裝有紅色雷射二極體的室內雷射測振儀、一臺光電探測器和一部攝像機(如下圖所示)組成了振動檢測裝置。必要時,研究人員會貼心地用水溼潤蚯蚓的皮膚,同時也會小心擦去平板上所有的液滴防止幹擾實驗結果。

實驗裝置圖丨來源:論文

通過一個音頻放大器,對著特氟龍板施加垂直方向的正弦波振動信號,諧波頻率由低到高,而躺平其上的酒醉蚯蚓也隨之抖動起來。研究人員在所有測試中都在次諧波頻率內見得到了頻譜峰值。他們還測量了蚯蚓的次諧波臨界振幅,發現振蕩與驅動頻率具有函數關係。

最終,兩位研究人員得出結論:振動頻率臨界振幅的非單調相關性應該就是本徵頻譜離散屬性的直接結果。換句話說,水平躺在固體表面上的活蚯蚓接受垂直振動之後,身體會產生一系列法拉第樣次諧波。

作者們對於實驗的結果非常滿意,他們認為該成果有助於研發新技術,以探測並調控生物體內的生物物理過程,例如神經脈衝的傳播等。

論文原文: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8-020-65295-4

材料科學獎:流言終結者:「便」刀真的不方便

獲獎理由:證明了用人類糞便冷凍後製成的刀具並不好用。

這項成果源於一個因紐特硬漢的「屎」詩傳說:上世紀40-50年代,一位因紐特老人孤獨地生活在冰原上,他的家人為了勸服他搬離冰原,沒收了他所有的捕獵和生存工具。但老人並沒有因此放棄,他跑到冰天雪地中,拉了一坨㞎㞎,然後把凍結實的大便,用口水磨成了 「刀」。後來他用這把便刀殺了條狗,取出肋骨做成雪橇,剝下狗皮製成皮鏈拴住另一條狗。就這樣,他帶著自製刀具,乘著自製雪橇消失在茫茫冰原上。

這段故事因為被著名的人類學家、探險家Wade Davis寫進了自己的探險小說中而廣為流傳。作者稱故事源於巴芬島一個獵人的祖父,後來還有極地探險家也有相似的經歷。一般人看到這段故事可能一笑而過了,但美國肯特州立大學(Kent State University)人類學家Metin Eren不信這個邪——他要親驗真偽,屎到底能不能做成刀。

作為專業的科研團隊,Eren擁有重製和測試傳統工具強度的豐富經驗,同時也親自提供了原材料。為了保證材料性質儘可能類似於故事中的刀,他連續8天模擬了因紐特人的高蛋白、高脂肪飲食習慣,並且從第四天開始,就源源不斷地收集到了豐富的原始材料。接下來,研究人員用雙手以及模具將材料做成刀子形狀,完成後所有刀具樣本都儲存在零下20度的冰櫃中,兩天之後取出,之後又全部埋在零下50度的乾冰中數分鐘,確保它們都凍結實了。

手工刀成品圖丨來源:論文

行家伸伸手,「便」知有沒有。團隊首先試切了冷凍過的豬皮,然而,樣本刀具不但沒能割破豬皮,還在與豬皮表面接觸過程中融化開來,留下了一條條棕色的劃痕。研究人員本來還準備了瘦肉和蹄筋,既然連豬皮都切不開,那就更別指望能切開筋肉了。

除了Eren之外,團隊的另外一位成員Michelle R. Bebber也貢獻了原材料作為對照組。不過後者採用的是西方傳統的飲食模式,隨後遵循同樣的制刀過程得到了便刀,即便如此,該實驗結果也以失敗告終。

不過,對於人類考古學家來說,和糞便打交道是家常便飯,科學家們通過糞便樣本能夠了解到古代人類和動物的飲食行為以及健康狀況。這次的研究雖然終結了因紐特老人的傳說,但也留下了一些Bug,比如實驗室的環境並非北極嚴寒,就連Wade Davis都說,便刀應該在狗皮上測試。但他也認為,無論真假,這是因紐特人堅韌精神的象徵。

論文原文: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2352409X19305371?via=ihub

聲學獎:吸「氦」了的揚子鱷

獲獎理由:讓一隻雌性揚子鱷在充滿氦氣的密閉房間裡發出吼聲。

人類吸入氦氣後,聲音會變得異常尖銳,好像卡通人物那樣講話,非常滑稽。這是由於發聲腔內的空氣被氦氣取代後,聲帶的共振頻率提高了,高頻泛音得到擴大,而聲帶本身的振動並未改變,因此聲音就會變得又高又尖。

2015年,一支由奧地利、日本和美國三國科學家組成的團隊決定讓鱷魚也試試氦氣的效果。無論雌性鱷魚還是雄性鱷魚,它們能夠發出很大且很低沉的鱷魚吼。尤其是在交配季節,它們靠吼聲吸引彼此。儘管發聲的具體含義不明,但科學家認為吼聲能反映它們的體型大小,體型直接關係到鱷魚求偶和爭奪領地等行為,雌性會選擇體型更大的雄性。

他們選中了一條雌性揚子鱷,讓它單獨待在一個密封的水箱內,水箱外面有一瓶氧氣和氦氣。研究人員不斷地向水箱內輸入氧氣或者氦氧混合氣體,並且記錄下兩種情況下鱷魚發出的聲音。

實驗裝置圖丨來源:論文

研究人員分析了自動測量的聲源信號的強度和持續時間,以及自動和手動測量的共振峰頻率。結果發現,在兩種情況下,聲源信號分量均保持一致。但是,吸入了混有氦氣的鱷魚確實也變聲了:隨著氦氣成分的變化,聲譜中鱷魚的共振峰頻率也相應變高。(相關音頻請前往「返樸」聆聽,感受吸氧和吸氦後鱷魚吼聲的變化)

共振峰(或者說聲道共振)常用來作為衡量哺乳動物和鳥類體型大小的指標,過去並未在爬行動物身上發現,該研究也證明了雌性鱷魚具有共振峰。研究人員嚴肅地討論了揚子鱷的發聲方式。他們還在論文中指出,鳥類與鱷魚和所有恐龍都擁有共同的祖先,那麼更好地理解這些動物的發聲系統,共振可以為了解滅絕的主龍類(Archosauria)之間的聲音交流提供點兒思路。

論文原文:https://jeb.biologists.org/content/218/15/2442

昆蟲學獎:多長出了兩條腿,就會很害怕

獲獎理由:收集證據了許多昆蟲學家(研究昆蟲的科學家)害怕蜘蛛的證據,而蜘蛛並不是昆蟲。

今年昆蟲學獎並未頒給昆蟲,而是對蜘蛛的研究——昆蟲學家也怕蜘蛛。該研究出自加州大學(University of California)的昆蟲學家Richard S. Vetter,他在2013年發表的一篇論文上表明,常年和昆蟲打交道的科學家同事害怕蜘蛛。有個專門詞來表明人們害怕蜘蛛——蜘蛛恐懼症(arachnophobia),因此這些科學家也被Vetter稱之為蜘蛛恐懼症昆蟲學家。

慎點!丨來源:論文

從分類學上講,蜘蛛和昆蟲同屬節肢動物門,但兩者各自分家成了蜘蛛綱和昆蟲綱。當然,最直觀的區別就是昆蟲6條腿,蜘蛛8條腿。然而,就因為多出了2條腿,成為了很多人的恐懼之源。

為了調查自己的同事們究竟如何懼怕蜘蛛,Vetter設計了一份蜘蛛恐懼調查問卷(Fear of Spiders Questionnaire),邀請他們評估自己不同情況下遇到蜘蛛的恐懼和反感程度,並如實打分。問卷還包括一些曾面對蜘蛛事件的經歷,對其他動物的態度等。

在最終收到的41份問卷中,Vetter詳細分析了統計數據。在自評中,昆蟲學家確實對蜘蛛恐懼和反感——恐懼程度平均分為2.38±1.22 ,反感程度平均分則為 2.28±1.45(1表示最小,5表示最大)。Vetter還努力總結出了幾條昆蟲科學家害怕蜘蛛的原因:童年陰影,比如夢到被蜘蛛吃掉;家庭教育,父母的「蜘蛛危險論」教育;以及蜘蛛惡作劇,等等。

其中有一位專門研究寄生膜翅目昆蟲的科學家對自己恐懼蜘蛛的程度打上了滿分,甚至表示考慮過脫敏療法,但又因為害怕在治療過程中碰上活蜘蛛而放棄治療。

Vetter的蜘蛛問卷調查表(部分)丨來源:doi.org/10.1093/ae/58.4.199

除此之外,蜘蛛遭到嫌棄的更主要原因似乎也被Vetter找到了:腿太多了;能快速出現;還會咬人。因此,在最終結論中,他寫道:熱愛昆蟲的昆蟲學家們和患有蜘蛛恐懼症的普通人有很多共同症狀:都是早年發展出蜘蛛恐懼症,即使成年後一直習慣接觸昆蟲,也無法克服內心的恐懼;在普通人中,蜘蛛恐懼症和看到噁心動物的反感呈相關性,但對於常和噁心動物打交道的昆蟲學家來說,他們的反應也很明顯。所以,對於怕蜘蛛的昆蟲學家來說,多長了兩條腿,差別真夠大的。

論文原文:https://academic.oup.com/ae/article/59/3/168/6813

醫學獎:你別吧唧嘴了,我受不了了!

獲獎理由:診斷出一種長期不為人知的疾病:恐音症,即聽到別人發出咀嚼聲時會感到痛苦。

今年的醫學獎在頒獎者和受獎者的吧唧嘴聲中順利完成。三位來自阿姆斯特丹大學醫學研究中心(Academic Medical Center, University of Amsterdam)的科學家Arjan Schroder、Nienke Vulink和Damiaan Denys在7年前發現了一種新型精神障礙症——恐音症(Misophonia)。

起因來自一些患者的報告,說自己非常厭惡一些人發出的聲音,嚴重的甚至會產生攻擊衝動。他們通過醫院網站,招募到42位恐音症患者,邀請專業的精神病專家對他們做了仔細的詢問。

經統計,這些志願者中81%的人最受不了別人吧唧嘴的聲音,64%的人受不了過大的呼吸聲,59%的人不能聽到敲擊鍵盤的聲音。同時,這些恐音症患者還表現出相似的症狀模式,上述聲音刺激會讓他們立刻產生厭惡的生理反應,包括憤怒、噁心,甚至衝動攻擊。這些強烈的情緒波動還會造成後續的強迫性困擾症狀:嘔吐、迴避他人以及社交障礙。

發現這一新精神障礙症之後,研究人員積極設置相應的診斷標準。所以,如果你對某種聲音感到特別不舒服,伴有強烈的生理反應,甚至出現過激行為,請及時就醫。如果你身邊有這樣的朋友,適當控制音量,也是一種關愛。

論文原文:https://pubmed.ncbi.nlm.nih.gov/23372758/

心理學獎:一個人自不自戀,眉毛告訴你

獲獎理由:發明了通過檢查眉毛來識別自戀者的方法。

常言道人不可貌相,但本屆「搞笑諾貝爾」心理學獎(面相獎)得主,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的兩位心理學家Miranda Giacomin和Nicholas O. Rule用科學研究告訴我們,眉毛特徵或許能表示人的自戀程度,尤其是浮誇型自戀。

兩位科學家首先招募了39名學生,填寫「人格自戀表」以了解他們的自戀程度,並拍下他們沒有表情的照片,截取出不同的面部特徵,製成圖片集。每張圖會根據學生的自戀評價從高到低分門歸類。隨後,研究人員找來了另外28名志願者,讓他們根據這些圖片,給面孔主人的自戀程度進行打分。結果發現,志願者只有對含有眉毛的照片才能較為準確地判斷其自戀程度——眉毛的特徵在判斷自戀程度的過程中發揮了作用。

實驗中的面部特徵圖片丨來源:論文

隨後,Giacomin和Rule分析了什麼樣的眉毛特徵會讓別人覺得此人特別自戀。他們發現,男性化/女性化程度,眉毛整齊度以及獨特性,是人們觀察眉毛時重視的三個特徵。其中,獨特性與自戀判斷準確度明顯相關,也就是說,自戀的人的眉毛往往看起來更濃厚,更獨特,容易抓人眼球。當研究人員交換了照片中人物的眉毛之後,受試者對於面孔主人自戀水平的判斷也有了相應變化。補充一句,Nicholas O. Rule在出席頒獎典禮時,用膠帶遮住了自己的眉毛……

雖然特別的眉毛會給人留下特別的第一印象,但是該研究僅僅指出了眉毛特徵與自戀水平的相關性,而判斷一個人的性格、品行,「聽其言觀其行」也許是更重要的標準。

論文原文: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abs/10.1111/jopy.12396

經濟學獎:窮則找人接吻

獲獎理由:他們試圖量化不同國家的國民收入不平等程度和平均嘴對嘴接吻次數之間的關係。

電影上男女主角接吻是非常浪漫的場景,但在經濟學家獨特的眼光中,看人接吻還能看出收入不平等問題。

這項研究來自一支多國聯合科學家團隊,研究人員對全球6大洲13個國家內3000多名志願者的接吻習慣、國民健康、國內生產總值GDP和相對財富收入基尼係數(GINI)等數據進行一番調查之後,發現接吻在穩定的情侶關係中發揮的作用遠大於追求階段。同時,相對於擁抱、性行為等,接吻與收入不平等的關係最為緊密。

收入不平等反映了情侶嘴對嘴接吻頻率在不同國家間的差異丨來源:論文

作者認為,在貧富差距大、資源競爭激烈的國家,接吻有助於維持長期穩定的伴侶關係。因此在收入不平等的社會中,情侶接吻的頻率更高。所以,既然成不了大富豪,不如多接吻,給你生活的勇氣。

論文原文: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8-019-43267-7

最後三大獎項的得主們因為各種原因無法,也不可能出席本屆在線頒獎典禮:

醫學教育獎:川普喜提大獎

獲獎理由:利用Covid-19病毒大流行告訴世界,政治家可以比科學家和醫生對生命和死亡產生更直接的影響。

巴西、英國、美國、印度、墨西哥、白俄羅斯、俄羅斯、土耳其和土庫曼斯坦的9位總統們共享了這一醫學教育獎。理由是這些領導人利用新冠肺炎大流行,身體力行地給全世界上了一課,告訴大家,相比科學家和醫生,政治家們的不作為或者亂作為對於大眾生命的影響更立竿見影,更深刻,也更嚴重。

和平獎:找回童真

獲獎理由:印度和巴基斯坦政府,讓他們的外交官在半夜偷偷摸摸地按對方的門鈴,然後在任何人有機會開門之前逃跑。

獲獎者是兩個國家:印度和巴基斯坦。互相看不順眼由來已久的兩國政府除了武裝衝突之外,也會暗戳戳搞事騷擾對方,比如切斷水電、騷擾電話等。根據2018年的大量報導,兩國政府指使自家的外交官半夜派人去按對方大使家的門鈴,按完就跑,踐行了只要跑得夠快,開門就不會被看見的真理。這些「長不大」的行為讓兩國政府意外收穫了今年的和平獎。

管理學獎:轉包的藝術

獲獎理由:執行了如下的殺手合約。

這次獲獎的是我國五名服刑人員,他們以身試法的同時,還配合著完成了一場管理學翻車行為:一份以200萬元為酬金的暗殺工作,經過4名中間商的層層外包和抽利,最終落到具體實施人手中卻只有10萬元。兇手覺得酬金與「工作」差距過大,於是找到被暗殺對象,決定相互合作,偽造現場,以騙取酬金。過低的酬勞救了被暗殺者一命。天網恢恢,疏而不漏,所有涉事人最終分別判處五年至二年七個月不等的有期徒刑。

參考資料

1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8-020-65295-4

2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2352409X19305371?via=ihub

3 https://jeb.biologists.org/content/218/15/2442

4 https://academic.oup.com/ae/article/59/3/168/6813

5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23372758/

6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abs/10.1111/jopy.12396

7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8-019-43267-7

8 https://arstechnica.com/science/2020/09/bellowing-alligators-and-frozen-poop-knives-the-2020-ig-nobel-prizes/

9 https://www.guancha.cn/politics/2019_10_18_521883.shtml

相關焦點

  • 窮則找人接吻,眉毛暴露你的自戀,川普喜提醫學教育獎
    今年是第30個「第一屆」搞笑諾貝爾獎,因疫情原因也不得不挪到了線上。今年,川普,還有五位中國殺手獲得了此項殊榮。搞笑諾貝爾獎由《不可能的研究》(AIR)雜誌主辦,以「先讓人大笑然後思考」為宗旨,每年頒發10個既有趣又富含科學道理的研究。
  • 2020搞笑諾貝爾獎:眉毛暴露你的自戀,川普喜提醫學教育獎
    搞笑諾貝爾獎由《不可能的研究》(AIR)雜誌主辦,以「先讓人大笑然後思考」為宗旨,每年頒發10個既有趣又富含科學道理的研究。按慣例,頒獎儀式在哈佛桑德斯劇場舉行,並由諾貝爾獎得主親自頒獎,獎金為10萬億辛巴威幣(大概夠吃一頓金拱門),然後進行包含扔紙飛機等一系列趣味流程。
  • 2020「搞笑諾貝爾獎」公布,其中一項研究:眉毛濃密的人普遍自戀……
    點我算一下~ 作為世界名校,哈佛是正經的在做各種研究,但同時也不乏娛樂精神,每年在哈佛舉辦的「搞笑諾貝爾獎」頒獎典禮就是一個代表活動。 像諾貝爾獎一樣,搞笑諾貝獎的獲獎者同樣會獲得獎金與獎盃;只不過,是10萬億辛巴威幣(相當於人民幣2毛錢)和一個紙做的獎盃。
  • 眉毛暴露自戀?受不了吧唧嘴是病?2020搞笑諾獎出爐
    (健康時報記者 劉玫妍/綜合)搞笑諾貝爾獎以「先讓人大笑然後思考」為宗旨,每年頒發10個既有趣又富含科學道理的研究。今年是第30個「第一屆」搞笑諾貝爾獎,因疫情原因改為線上進行。今年的搞笑諾獎少了一些現場的歡快氛圍和扔紙飛機等傳統環節,多國總統和五個中國殺手獲獎。
  • 2020年搞笑諾貝爾獎:通過眉毛判定一個人是否自戀,準
    2020年9月18日,搞笑諾貝爾獎揭曉。該項研究發現眉毛特徵與自戀人格之間確實存在特定關聯:那些自戀者的眉毛往往辨識度很高,如比別人的更厚實、更濃密、更稜角分明……(詳見:2020年搞笑諾貝爾獎來了,5位中國人獲獎,等你來笑)
  • 2020搞笑諾貝爾獎出爐(上)
    搞笑諾貝爾獎創立於1991年,是一項對於諾貝爾獎的善意的滑稽模仿秀,入選搞笑版諾貝爾獎的科學成果必須不同尋常,能激發人們對科學和技術的興趣。與其他學術獎不同,搞笑諾貝爾獎得主不會拿到任何獎金,更不可能使科學出現革命性進步;但是,所有獲獎的研究都曾在著名學術雜誌上發表。
  • 自不自戀看眉毛、屎做的刀不好用,2020搞笑諾貝爾獎來了
    第30個第一屆搞笑諾貝爾獎如期而至!今年頒發出了十大獎項,包括研究「怎麼才能讓鱷魚發出叫聲」的聲學獎,「如何通過眉毛判斷人是否自戀」的心理學獎,「生氣就按別人家門鈴」的和平獎……除了搞笑的研究內容外
  • 科學網—2020搞笑諾貝爾獎公布
  • 2020搞笑諾貝爾獎公布
    一項將揚子鱷置於氦室的研究揭示了它們的發聲機制,其研究者獲2020搞笑諾貝爾獎。圖片來源:GREGORY G.DIMIJIAN/SCIENCE SOURCE本報訊 受疫情影響,搞笑諾貝爾獎第30屆頒獎儀式近日在線上舉行。搞笑諾貝爾獎旨在評選出那些「乍看之下令人發笑,之後發人深省」的「古怪」研究,主辦方為科學幽默雜誌《不可思議研究年報》。據《科學》報導,這是該獎項首次在線上舉行頒獎儀式。專業的昆蟲學研究人員也怕蜘蛛——關於這一問題的研究獲得了今年搞笑諾貝爾獎昆蟲學獎。
  • 2020年搞笑諾貝爾獎:通過眉毛判定一個人是否自戀,準!
    眉濃情方濃,眉靚意更深眉毛心理學家米蘭達·賈科敏(Miranda Giacomin)和尼古拉斯·魯爾(Nicholas Rule)在識別自戀人格的技能庫裡貢獻了辨別方法——觀眉法,即通過觀察某人的眉毛特徵,判斷此君愛自己有多深。此項研究斬獲2020搞笑諾貝爾心理學獎。
  • 2020搞笑諾貝爾獎公布
    搞笑諾貝爾獎頒獎儀式,一個熱鬧程度不遜於諾貝爾獎的年度盛會,受疫情影響,其第30屆年度活動近日在線上舉行。(一項將揚子鱷置於氦室的研究揭示了它們發聲的機制,其研究者獲2020年搞笑諾貝爾獎。圖片來源:GREGORY G.
  • 2020搞笑諾貝爾獎:五個中國人獲獎,川普喜提醫學教育獎
    2020搞笑諾貝爾獎:五個中國人獲獎,窮則找人接吻,川普喜提醫學教育獎!年9月17日,第三十個首屆「搞笑諾貝爾獎」(Ig Nobel Prize)在哈佛大學桑德斯劇場如期舉行。常言道人不可貌相,但本屆「搞笑諾貝爾」心理學獎(面相獎)得主,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的兩位心理學家Miranda Giacomin和Nicholas O. Rule用科學研究告訴我們,眉毛特徵或許能表示人的自戀程度,尤其是浮誇型自戀。
  • 接吻有啥奧秘?2020搞笑諾貝爾獎出爐
    自1991年以來,搞笑諾貝爾獎的頒獎典禮在麻薩諸塞州劍橋市哈佛大學桑德斯劇院裡展開。今年由於發生了疫情,因此2020年的典禮只能在線上進行,但是已經預先錄製,仍以科學主題的歌劇亮相。獲獎的都有些什麼搞笑內容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2020搞笑諾貝爾:川普喜提醫學教育獎!還有5個中國人獲此「殊榮」…
    9月17日,第三十個「首屆搞笑諾貝爾獎」在哈佛大學桑德斯劇場舉行。由於新冠疫情的影響,搞笑諾貝爾只能在線上慶祝自己的30歲生日。這是一場《不可思議研究年報》雜誌主辦的頒獎禮,是對諾貝爾獎的善意模仿,它授予「首先讓人們發笑,然後讓人們思考的成就」。
  • 對鱷魚吹氦氣、用糞便做刀具……2020搞笑諾貝爾獎公布
    年搞笑諾貝爾獎。很多人恐怕不知道,專業的昆蟲學研究人員也怕蜘蛛。關於這一問題的研究獲得了今年的搞笑諾貝爾昆蟲學獎。看眉毛辨自戀者的發現讓兩位研究人員成功斬獲搞笑諾貝爾心理學獎。通過向人們展示隱藏不同臉部區域的照片,研究人員發現眉毛是衡量自戀人格特徵的一個重要非語言線索。
  • 對鱷魚吹氦氣、用糞便做刀具,2020搞笑諾貝爾獎公布
    年搞笑諾貝爾獎。很多人恐怕不知道,專業的昆蟲學研究人員也怕蜘蛛。關於這一問題的研究獲得了今年的搞笑諾貝爾昆蟲學獎。看眉毛辨自戀者的發現讓兩位研究人員成功斬獲搞笑諾貝爾心理學獎。通過向人們展示隱藏不同臉部區域的照片,研究人員發現眉毛是衡量自戀人格特徵的一個重要非語言線索。
  • 2020搞笑諾貝爾獎出爐,5個中國殺手獲獎:酬金200萬的暗殺行動,他們...
    (健康時報記者 劉玫妍/綜合)搞笑諾貝爾獎以「先讓人大笑然後思考」為宗旨,每年頒發10個既有趣又富含科學道理的研究。今年是第30個「第一屆」搞笑諾貝爾獎,因疫情原因改為線上進行。今年的搞笑諾獎少了一些現場的歡快氛圍和扔紙飛機等傳統環節,多國總統和五個中國殺手獲獎。
  • 你自戀嗎?小心眉毛「出賣你」!2020搞笑諾貝爾心理學獎
    那你一定知道一位很有名的人——納希瑟斯,傳說中,自戀的納西瑟斯在湖中盯著的,就是自己的眉毛。先等等,這篇不是在講搞笑諾貝爾獎嗎,到底跟希臘神話有什麼關係?嗯,真的沒什麼關係。雖然與希臘神話無關,但今年的搞笑諾貝爾心理學獎可是與自戀大有關係,因為這些科學家們提出了在人群中找到自戀者的方法,那就是-看看他們的眉毛!
  • 2020年搞笑諾貝爾獎:檢查眉毛就能識別自戀者?昆蟲學家害怕蜘蛛?
    2020年9月18日 訊 /生物谷BIOON/ --北京時間9月18日,第30屆搞笑諾貝爾獎頒獎發布,因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年的搞笑諾貝爾獎議程全程在線進行,那麼今年的搞笑諾貝爾獎又有哪些讓你意想不到的獎項呢?讓我們一睹為快!
  • 2020年第一屆搞笑諾貝爾獎出爐……
    今天,一年一度的搞笑諾貝爾獎如期揭曉。因為疫情,第30個「第一屆搞笑諾貝爾獎」 (沒錯,永遠都是第一屆。)沒有像往年一樣在哈佛大學舉辦頒獎典禮,改為線上舉辦。儘管缺少了一些現場的歡快氛圍和扔紙飛機等傳統環節,但今年獎項的質量卻絲毫沒有打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