撿了幼鳥一定是幫它嗎?《北京市野生動物保護條例》實施以來,撿鳥救鳥的求助電話增多了。不過,北京護鳥小隊隊長席爾瓦說,這裡面不少「求助」比較尷尬,比如,在過去的一個月裡,有四起都是居民誤撿了正在學飛行的雛鳥。
前兩天,石景山區五裡坨派出所民警打來電話,說市民撿到一隻鳥,不知如何救助。席爾瓦趕到現場一看,喙短、尖羽、尾部細長、通體棕紅色,這是只紅隼,屬於城市裡比較常見的小型猛禽。不過,這隻紅隼並沒有外傷和中毒跡象,仔細看其飛羽雖已長齊,但身長不過20釐米,明顯是只幼鳥。
「得送它回家!」席爾瓦得知,這隻鳥是在距派出所10公裡外的蓮石西路北側一處工地撿到的。當時這隻紅隼在地上一蹦一蹦的,既不會飛,又不停地叫喚,熱心市民以為它受傷了。席爾瓦找到這處工地後,在密集的鳥鳴聲中,很快就辨聽出紅隼雛鳥的叫聲。「眼下正是繁殖期,雛鳥會喊破了喉嚨爭食。」循聲而去,幾隻紅隼雛鳥正立於牆頭張大了嘴巴。半小時後,大鳥歸巢餵食。
「應該是這兒!」待大鳥走後,席爾瓦小心翼翼地把小紅隼送上牆頭,距離它的同伴有20米的距離。回到熟悉的環境,小傢伙興奮地叫起來,一步步向它的同伴靠近。又等了一個小時,待大鳥回來餵了它,席爾瓦才放心離開。
「時下,雛鳥會爬出鳥巢鍛鍊生存技能,也是市民撿鳥的高峰期,公路旁、田野裡、小樹林旁常會發現可愛的小鳥,大家不要盲目救護,這樣做不僅會嚇到它們,還可能導致小鳥被大鳥拋棄,面臨死亡的威脅。」席爾瓦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