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9年9月全市平均氣溫為23.3℃,接近常年同期,較去年同期偏高0.9℃;高溫日數接近常年,較去年同期偏少。全市平均降水量為71.9毫米,較常年同期和去年同期分別偏少4成和5成;暴雨和連陰雨站次均偏少。全市平均日照時數為128.5小時,接近常年同期,較去年同期偏多9成。主城區僅9月中旬初期體感炎熱,其餘時段體感舒適。
一、基本氣候概況
(一)氣溫
2019年9月全市平均氣溫為23.3℃,接近常年同期(23.4℃),較去年同期(22.4℃)偏高0.9℃(圖1)。各旬氣溫均為正常(圖2)。
圖1 重慶9月平均氣溫(℃)逐年(1951~2019年)變化
圖2 2019年9月重慶逐旬平均氣溫(℃)
各地平均氣溫在19.2~25.5℃之間,其中城口最低,奉節最高。與常年同期相比,沙坪垻、江津、長壽、豐都、彭水偏高0.6~0.7℃,其餘大部地區正常(圖3)。月內極端最高氣溫為40.2℃(奉節,13日),極端最低氣溫為11.3℃(酉陽,23日)。
圖3 2019年9月重慶平均氣溫(a)、平均氣溫距平(b)分布(單位:℃)
(二)降水
9月全市平均降水量為71.9毫米,較常年同期(113.3毫米)和去年同期(155.9毫米)分別偏少4成和5成(圖4)。月內,上旬正常,中、下旬降水量分別偏少3成和9成(圖5)。
圖4 重慶9月降水量(毫米)逐年(1951~2019年)變化
圖5 2019年9月重慶逐旬降水量(毫米)
各地降水量在5.9~176.3毫米之間,空間分布不均,其中武隆最少,榮昌最多。與常年同期相比,渝北、巴南、綦江、榮昌偏多3~7成,沙坪垻、潼南、永川、江津、萬盛、酉陽、梁平、萬州、城口正常,其餘大部地區降水量偏少3成~1倍(圖6)。月內國家站日雨量極值為100.5毫米(榮昌,8日)。
圖6 2019年9月重慶降水量(a,單位:毫米)、降水距平百分率(b,單位:%)分布
(三)日照
9月全市平均日照時數為128.5小時,接近常年同期(122.2小時),較去年同期(67.6毫米)偏多9成(圖7)。
圖7 重慶9月日照時數(小時)逐年(1951~2019年)變化
各地日照時數在97~244.1小時之間,其中彭水最少,渝北最多。與常年同期相比,渝北、黔江、酉陽、秀山偏多2~9成,其餘大部地區正常(圖8)。
圖8 2019年9月重慶日照時數(a,單位:小時)及距平百分率(b,單位:%)分布
二、主要天氣氣候事件
(一)高溫
9月,全市35℃以上高溫日數平均為2.1天,接近常年同期(2.4天),較去年同期(4天)偏少1.9天;其中28個區縣出現了35℃以上高溫天氣,奉節出現8天,為全市最多,期間極端最高氣溫為40.2℃(奉節,13日)。9月11日~13日我市出現了一次中度區域高溫天氣過程,排今年以來第三位(表1)。
表1 重慶2019年以來區域高溫評估
【區域高溫強度指數等級劃分標準: D≥4輕度,3≤D<4中度,2≤D<3重度,1≤D<2特重。】
(二)暴雨
9月,8個區縣累計出現暴雨8站次,較常年同期(10.8站次)偏少2.8站次,較去年同期(15站次)偏少7站次(表2)。
表2 2019年9月重慶暴雨監測(20-20時)
【暴雨:24小時降水量達到50.0~99.9毫米;大暴雨:24小時降水量達到100.0~249.9毫米;特大暴雨:24小時降水量≥250.0毫米】
(三)連陰雨
9月,全市9個區縣累計出現連陰雨9站次,較常年同期(18.9站次)偏少5成,較去年同期(38站次)偏少近8成(表3)。期間,9月15日~20日我市出現了一次輕度區域連陰雨天氣過程。
表3 2019年9月重慶連陰雨監測
【輕度連陰雨:連續6天以上陰雨且無日照,其中任意4天白天雨量≥0.1毫米(連續3天白天無降水則終止)。嚴重連陰雨:連續10天以上陰雨且無日照,其中任意7天白天雨量≥0.1毫米(連續3天白天無降水則終止)。】
三、氣候影響評價
(一)氣候與農業
截止本月末,全市玉米收穫完畢,中稻收穫接近尾聲,紅薯處於薯塊膨大期,柑橘處於果實膨大期,油菜處於播種期。中旬後期至下旬,光熱條件匹配好,尤其是日照充足,前期降水有效改善土壤墒情,大部地區土壤溼度適宜,總體氣象條件對大春收曬、油菜播種等有利,日照充沛、日較差大十分有利於柑橘糖分積累、紅薯塊根膨大。上旬前中期中西部及東北部偏東等地區旱情發展,經濟林果、蔬菜等經濟作物受旱。據實地調查,合川、豐都等區縣坡脊地紅薯藤有萎蔫的現象,塊根膨大受影響;西部部分區縣尚未收頭的黃瓜、茄子、辣椒等蔬菜因旱產量、品質下降;長壽、奉節等區縣缺少灌溉的柑橘園臍橙、沙田柚和晚熟柑橘抽發的新葉出現發黃、發白和萎蔫現象,果實膨大也因缺水受到影響。再生稻、秋馬鈴薯等晚秋作物播種育苗未見影響。中旬前期,大部地區處於高溫天氣尾段,中東部部分地區旱情對在土晚秋作物苗期生長、紅薯塊根膨大、柑橘果實膨大等造成了一些影響。旬中後期以降雨天氣為主,雨水有效補充了土壤水分,解除和緩解了旱情,但光照有所不足,不利作物光合生長,多雨天氣也延緩了東部高海拔地區中稻收穫。
(二)氣候與水資源
有效降水是指降水量與地表蒸發的差值,它反應了某區域淨的水資源情況。9月,我市平均有效降水量為15.1毫米,較常年同期(39.4毫米)偏少6成,較去年同期(68.9 毫米)偏少近8成(圖9)。
圖9 重慶9月平均有效降水量逐年(1961~2019年)變化(毫米)
(三)氣候舒適度
主城區僅9月中旬初期體感炎熱,其餘時段體感舒適(圖10)。
圖10 2019年9月重慶沙坪垻舒適度指數逐時演變
【沙坪垻站氣象資料代表主城區情況;舒適度指數計算方法:
其中,ssd為人體舒適度指數,t為逐時瞬時最高氣溫,f為逐時瞬時相對溼度,v為逐時瞬時風速(單位:m-s)。舒適度指數在51~75之間為人體感覺舒適的範圍。】
四、氣候趨勢展望
預計2019年10月,全市平均氣溫為18℃,較常年同期(17.9℃)偏高0.1℃,較去年同期(16.5℃)偏高1.5℃;各地平均氣溫為14.5~19℃,與常年同期相比,西南部和東南部偏低0.3~0.5℃,其餘地區偏高0.1~0.5℃;與去年同期相比,大部地區偏高1~2℃。全市平均降水量為105毫米,較常年同期(95.6毫米)偏多1成,較去年同期(67.7毫米)偏多6成;各地降水量為70~125毫米,與常年同期相比,東南部偏少1成,梁平、開州和城口偏多2成,其餘地區偏多1成;與去年相比,西部和東南部與去年相當,其餘大部地區偏多1~8成。
建議:利用晴好天氣做好油菜播種工作和小麥的備耕工作;加強再生稻、秋馬鈴薯、秋大豆等晚秋作物及秋菜水肥管理,減輕陰雨天氣的不利影響。利用降水天氣,做好蓄水工作。
附:重慶市預報分區示意圖
附資料及方法說明:
1. 氣溫(℃)、降水(毫米)、日照時數(小時)等實時資料來自重慶市34站地面氣象自動站;歷史資料來自重慶市氣象局檔案室。
2. 氣候平均值以1981~2010年為基準。
3. 採用氣溫距平(ΔT)按下表標準評價氣溫:
4. 採用降水距平百分率(ΔR%)按下表標準評價降水:
5.日照的評價標準同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