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月全市平均氣溫顯著偏高1.7℃;降水量偏多40%,榮昌4月降水量為當地有氣象記錄以來同期最多;日照時數偏多4成。期間暴雨站次偏多、出現早;下旬出現連陰雨4站次;上旬和中旬出現2次強降溫天氣過程。月內主城區總體感覺較為舒適。
一、基本氣候概況
(一)氣溫
2018年4月全市平均氣溫為19.4℃,較常年同期(17.7℃)顯著偏高1.7℃(圖1)。上、中和下旬分別顯著偏高2.5℃、1.5℃、1.2℃(圖2)。
各地平均氣溫在15.9~21℃之間(圖3a)。與常年同期相比,各地氣溫偏高0.6~2.6℃(圖3b)。月內極端最高氣溫為34.5℃(雲陽,19日),極端最低氣溫為1.8℃(城口,7日)。
(二)降水
4月全市平均降水量為137毫米,較常年同期(98.2毫米)偏多40%(圖4)。上、中和下旬分別偏多36%、39%、44%(圖5)。
各地降水量在73.3~210.8毫米之間,空間分布不均(圖6a)。與常年同期相比,除武隆偏少近3成,巴南、永川、江津、南川、秀山、彭水、奉節、雲陽、巫溪正常,其餘地區偏多2成~1倍(圖6b)。榮昌4月降水量均為當地有氣象記錄以來同期最多,潼南、忠縣為當地有氣象記錄以來同期第3多。月內國家站日雨量極值為78.1毫米(北碚,13日)。
(三)日照
4月全市平均日照時數為150.7小時,較常年同期(106.7小時)偏多4成(圖7)。
各地日照時數在109.2~184.6小時之間(圖8a)。與常年同期相比,各地偏多2~7成(圖8b)。涪陵4月日照時數為當地有氣象記錄以來同期第3多。
二、主要天氣氣候事件
(一)暴雨
月內全市9個國家站累計出現暴雨9站次,較常年同期(3.5站次)顯著偏多1.6倍(表1)。
(二)連陰雨
下旬東北部梁平、忠縣和東南部黔江、秀山4個區縣出現輕度連陰雨天氣過程4站次,較常年同期(4.8站次)偏少2成(表2)。
(三)強降溫
上旬和下旬全市除武隆、彭水外,其餘 32個區縣累計出現強降溫57站次(其中特強降溫34站次),較常年同期(10.1站次)顯著偏多4.6倍,其中72小時最大降溫幅度為13.5℃(萬盛),為全市之最(表3)。
三、氣候影響評價
(一)氣候與農業
截止4月末,全市油菜處於成熟收穫期,小麥處於乳熟期,中稻處於移栽期,玉米處於七葉期。本月上中旬,農業氣象條件對在土農作物生長發育較為有利。晴雨相間,光溫水匹配佳,農田墒情適宜,利於小春作物灌漿結實與乾物質積累,利於稻田蓄水及大春移栽成活,對烤菸成苗期生長以及柑橘開花授粉也較為有利。下旬中前期,秀山、黔江、梁平、忠縣等地除了持續時間6~7天的一般等級連陰雨天氣,導致小春成熟延遲,收穫進度偏慢,部分地區出現發芽黴變現象,致使作物病蟲害發生面積增大,馬鈴薯晚疫病流行速度快。
(二)氣候與水資源
有效降水是指降水量與地表蒸發的差值,它反應了某區域淨的水資源情況。4月,我市平均有效降水量為63.6毫米,較常年同期(38.7毫米)偏多6成(圖9)。
(三)氣候舒適度
除4月上旬後期和中旬中期部分時段,4月主城區總體感覺較為舒適(圖10)。
四、氣候趨勢展望
預計2018年5月,重慶各地平均氣溫為18~23℃,東南部和東北部海拔較高地區平均氣溫為18~21.5℃,其餘大部地區為21.6~23℃;與常年同期相比,東北部偏低0.3~0.5℃,其餘大部地區偏高0.3~1℃。降水量大部地區在100~220毫米之間;與常年同期相比,除西部、主城區偏少1成外,其餘大部分地區偏多1~2成。
建議:利用晴好天氣做好小春收曬入庫,並及時翻耕農田,等待降雨過程積蓄雨水。加快推進中稻、紅薯等大春作物的移栽,並做好水肥管理,促進大春苗營養生長。加強馬鈴薯晚疫病、稻飛蝨等病蟲害的監測與預治。防禦強對流天氣及其引發次生災害。
附:重慶市預報分區示意圖
附資料及方法說明:
1. 氣溫(℃)、降水(毫米)、日照時數(小時)等實時資料來自重慶市34站地面氣象自動站;歷史資料來自重慶市氣象局檔案室。
2. 氣候平均值以1981~2010年為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