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賦能行動#
蔡志忠的《列子說》中有一個小故事很有意思,標題是"用'心'去玩"
老師問列子:"你喜歡遊玩,不知你怎麼個玩法?"
列子說:"一般人玩的時候是看景色,而我則是看自然的變化。"
老師說:"你遊玩的方法雖然與別人不同,但還是寄托在自然界的變化上。其實看一枝嫩芽,或是看一粒沙,與看一個美麗的山川景色有什麼不同嗎?"
老師接著說:"遊玩時用內心去體悟,使內在心靈得到充實,這才是遊玩的最高境界。"
列子聽了師父的話後,覺得只求外在景物的美妙好玩,就會因為景物的差異而有得失,是永遠得不到滿足的。於是便再也不出外遊玩了。
第一次看這個故事,完全理解不了其中的意思。現在我對這個故事有了新的感受。
最近和朋友聊天,飯桌上他拿出一盒從家裡帶來的車釐子,這種進口的車釐子,味道很好,價格也很美麗。由於和爺爺住在一起,家裡總有他姑姑大伯小叔買給他爺爺的各種禮品,讓他享用。但他只覺得理所應當,沒有覺得特別的地方。
可今天他說了一句話,讓我很驚訝:"我能吃這個,是沾了我爺爺的光了。"我看到他的臉上一股子少有的"謙遜"的神情。
他說"最近工資縮水到三分之一,以前捨不得買,現在就更不敢買了。說來你都不信,姑姑給我爺爺買了六斤車釐子,包括今天,我就吃了四個。"
我聽到這裡,都有些驚訝,他以前可是吃虧難受,佔便宜沒夠的人啊。今天這是怎麼了?"你是生病了,還是沒胃口,這太不符合你的人設了,是嫌棄買的少了,還是覺得沒給你買符合你心意的東西?"
"滾蛋,"然後他說"沒錢了,才知道錢是好東西,我才感受到錢裡面,也是有溫度和情感的。"
《格言聯璧》裡有這樣的一句話:不近人情,舉足儘是危機;不體物情,一生俱成夢境。大意是說:性情乖張不通人情世故,則舉步維艱;自行其是不顧客觀規律,則一事無成。
我的這個朋友就很好的體現了這句話的內涵。親戚買的禮品,讓他打小以為這都是理所應當的,沒有什麼感恩或者珍惜的地方。一直到他三十多歲結婚生子了,都還是這個樣子。對家人的禮品,也總是挑剔和比較。
他一臉深沉地對我說:"買東西是要花錢的,錢是要掙得。不論別人的錢來的容易還是不容易,那都是別人的。我最近才感受到了錢的重要性,吃這個車釐子,我特別的品味了一下它的味道,有的還有些酸,但我卻嘗到了他們對爺爺的惦念和情感,也確實好甜。"
聽他說完,我的心裡被有所觸動。以前不理解親人的生活和情感,覺得很多都是理所應當,並因此產生了很多錯誤評價。現在才覺得哪有什麼理所應當,不過都是無言的付出並無需解釋。那些錯誤的評價,不僅僅傷害了別人,還有自己。
結合文章開頭列子的故事,我試著修改一下大意:一個人想品嘗到什麼味道,就能嘗到什麼味道。如果只求外在事物的數量、種類和價格,就會因為它們的差異而有得失,比較和評判。但這是永遠得不到滿足的。
學著唯有看到關係中的人,看到他們與我們的關係是多麼的珍貴,才有可能獲得內心的滿足和發自內心的珍惜,品嘗到真心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