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釐子」是深受年輕一族追捧的奢侈美味,它個頭碩大,渾身光亮,味甜而不酸,爽脆多汁,再加上它來自遙遠的大洋彼岸,背負著「進口」的名號,所以價格自然也是不菲的,大部分時期一斤動輒就要上百元,畢竟物以稀為貴嘛。
其實,和現在一樣,在古代,中國本地小櫻桃也曾被奉為奢侈品。《禮記·月令》中曾記載:是月也,天子乃以雛嘗黍,羞以含桃先薦寢廟。含桃即櫻桃,周朝天子祭祀祖先都用櫻桃,可見櫻桃的地位有多高。李世民也曾誇讚櫻桃為「席上珍」。蘇東坡更是把自己囫圇吃櫻桃的樣子說得非常傳神:「獨繞櫻桃樹,酒醒喉肺乾。莫除枝上露,從向口中傳。」
咱們現在所說的「車釐子」,是英文cherrys的音譯,cherrys準確的翻譯,指的是歐洲甜櫻桃,而中國本土的櫻桃在學術上被稱為中國櫻桃,泛指中國地區生長的小櫻桃品種。雖然兩者都是櫻桃,而且中國櫻桃的食用歷史也長達3000多年,但是細心的朋友會發現,我們在現在的市場上幾乎已經很難看到中國櫻桃的身影了,取而代之的卻全都是大個子的歐洲甜櫻桃,也就是大家所說的「車釐子」。
為什麼被我們吃了3000多年的中國櫻桃,會從古代水果中的"奢侈品"地位上下滑,最終被「車釐子」彎道超車,甚至淪為大眾水果都不如呢?在這裡,我們總結了4個原因。
中國櫻桃「走」不出去
比起歐洲甜櫻桃,中國櫻桃最大的弱項不一定是口味和大小,而是不耐儲存。這也就意味著它「走」不出去。
相信吃過咱們中國小櫻桃的朋友都知道,中國櫻桃儘管口味相對較酸,但是熟透了味道還是很不錯的。可是熟透了就又面臨一個問題,一旦摘下來就要很快吃掉,而且不能碰,哪怕是稍微輕輕捏一下也不行,甚至有一些你只是放在桌子上,幾個小時後櫻桃下面就被自己的重力壓壞變黑了。
不耐儲存這一特性使得中國櫻桃從古至今都走不遠,只有家裡或者鄰居有果樹的,才能吃得到。
美洲「車釐子」引進中國
早在19世紀末期,山東半島就已經開始引進美洲的車釐子樹苗來種植了,最早是在煙臺的福山地區,而且當時的種植還獲得了不小的成功,當地人見這種櫻桃很大,便管它叫「大櫻桃」。這就是咱們現在所說的山東大櫻桃的來歷。
山東半島引進車釐子樹苗之後,人們逐漸發現,這東西和櫻桃味差不多,但是個頭大,吃起來盡興,而且味道更甜,所以一個傳一個,慢慢地山東地區居民的庭院裡就開始種起了大櫻桃樹。從本質上來說,山東大櫻桃和美國、加拿大、智利的生長的車釐子是幾乎一樣的東西。
「車釐子」個大肉甜耐儲存
不管是山東地區的大櫻桃,還是美洲地區的「車釐子」,他們的品種都是歐洲甜櫻桃。這種果子的一大特點是皮厚耐儲存,最初移植到中國地區時,因為當時的交通狀況整體都很差,所以即使這些果子的皮很厚,但是依然經不起長時間的旅途顛簸。
真正讓車釐子(歐洲甜櫻桃)在中國大行其道是在物流系統完善之後,冷鏈運輸+空運配送,讓收貨時間變得極短,這也是車釐子近些年突然在中國爆火的原因,如果100年前有次日達的物流系統,那山東地區的大櫻桃也許早就火遍中國了。而對於中國小櫻桃,即使現在有冷鏈運輸和次日達,也依然很難做到不爛果。
南半球「車釐子」反季節
智利車釐子能夠成為中國車釐子中品級最高的「奢侈品」,價格甚至能夠達到200多一斤,其最根本的原因除了車釐子共有的特性之外,就是南半球的反季節性。
每年智利車釐子上市的季節,北半球已經進入冬季,別說櫻桃了,幾乎沒有上市水果了。所以,物以稀為貴,智利車釐子以反季節取勝,最後獲得中國水果市場「奢侈品」的稱號。
改良是中國櫻桃的出路
其實,水果領域和小麥、水稻是一樣的,不存在說哪個地區長出來的東西就特別一些,也更加沒有地域之分,其核心的關鍵在於品種的改良,好吃高產才是農作物領域的至高真理,全世界的農作物品種現在一直在不斷交流、改進當中。
近些年,由於咱們山東、遼寧等地區的國產大櫻桃的種植規模越來越大,相信越來越多的人會慢慢開始明白過來,大櫻桃和車釐子沒有本質區別,國產大櫻桃的口碑也會越來越深入人心。
另外,國產大櫻桃經過幾十年來的品種改良,現已培植出那翁、美早、拉賓斯、紅燈等十幾個優良品種,我國除山東、遼寧之外,陝西、河北、山西、河南、四川北部、湖北北部、安徽北部、江蘇北部等地區也都已經開始規模化培植大櫻桃了,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國產大櫻桃可以像以前的小櫻桃那樣,家家戶戶都可以種植大櫻桃,那樣就不用再去花大價錢買了。坐在自家院子裡就可以摘到肥美多汁的大櫻桃吃,豈不美哉?
最後,如果大家想要在家種植國產大櫻桃的,可以點擊下方連結購買樹苗:
友情提示:櫻桃好吃樹難栽,夏季種植大櫻桃樹苗需要注意遮陽,避免暴曬和缺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