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南方喀斯特獨特地貌形成的關鍵因素之一是氣候

2020-12-05 搜狐網

  新華網貴陽7月12日專電(記者劉文國)「作為地球演化歷史上的一道奇觀,溼潤的熱帶——亞熱帶氣候對『中國南方喀斯特』的地貌發育起了關鍵作用。」

  「中國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遺產項目申報專家組組長、貴州師範大學教授熊康寧介紹說,古老、巨厚、堅硬、質純的碳酸鹽巖的大面積分布,提供了「中國南方喀斯特」發育的物質基礎,但「中國南方喀斯特」特有的高溫多雨的熱帶——亞熱帶氣候和後來的季風氣候,則是其他喀斯特地區所不具備的。

  熊康寧說,「中國南方喀斯特」地區有自震旦繫到三疊系的巨厚碳酸鹽巖地層,厚度可達10000米以上;巖石緻密堅硬,孔隙度小、抗壓強度大,這些特性導致了穩定的地貌形態,如劍狀、錐狀、塔狀以及峽谷陡峭巖壁喀斯特。但自晚白堊紀以來,熱帶-亞熱帶氣候和季風氣候則是影響「中國南方喀斯特」地貌發育的關鍵因素。

  熊康寧說,在長期的地質年代中,「中國南方喀斯特」地區高溫多雨,既增大了「中國南方喀斯特」地表溶蝕侵蝕能力,又能在地下同時進行強烈的化學溶蝕,加速地表喀斯特與地下喀斯特的同步發育,並有利於喀斯特地貌的長期充分發育,從而使得「中國南方喀斯特」最終形成了世界上最多樣化的劍狀和塔狀石林以及大面積的峰叢、峰林和大型崩塌漏鬥(天坑)群等地形地貌奇觀,使得「中國南方喀斯特」不僅具有重要的科研價值,同時又有獨特的審美價值。

  喀斯特是發育在以石灰巖和白雲巖為主的碳酸鹽巖上的地貌,世界上主要集中分布在地中海沿岸、拉丁美洲和東亞地區。我國碳酸鹽巖出露面積125萬平方公裡,「中國南方喀斯特」面積佔我國喀斯特面積的55%,並主要分布在以貴州高原為中心的貴州、雲南、廣西、重慶等地。

  據悉,由雲南石林、貴州荔波、重慶武隆共同組成的「中國南方喀斯特」已通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中心的初審,並將作為我國2007年唯一的世界自然遺產申報項目參加第31屆世界遺產大會表決。

相關焦點

  • 張掖丹霞地貌的形成與氣候
    今天(16日)2014應對氣候變化中國行考察團隊來到了甘肅張掖,實地參觀了丹霞地貌,對它可能形成的氣候因素作了相應了解,丹霞地貌是經過幾百萬年複雜的地質、氣候演變才得以形成,是無法複製的自然奇景,而它也需要更多的珍惜和保護。
  • 中國南方喀斯特—中國—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
    喀斯特即巖溶地貌,是發育在以石灰巖和白雲巖為主的碳酸鹽巖上的地貌。中國喀斯特有面積大、地貌多樣、典型、生物生態豐富等特點。中國南方喀斯特主要位於雲南省、貴州省和廣西壯族自治區,有著多樣的喀斯特地形地貌。這個世界遺產包含了一系列成串的景點:荔波喀斯特,石林喀斯特和武隆喀斯特。
  • 喀斯特地貌是如何形成的?
    這便是十裡畫廊的由來,而創造了一幅幅神奇畫作的偉大畫家,便是大自然,如果要給這些畫家們劃分出一個藝術流派,那一定非「喀斯特地貌」派莫屬。喀斯特地貌,又稱巖溶地貌,是具有溶蝕力的水對可溶性巖石(大多為石灰巖)進行溶蝕作用等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態的總稱。
  • 中國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遺產地正面臨石漠化威脅
    中國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遺產地正面臨石漠化威脅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07-13 15:37 來源: 新華社    新華社貴陽7月13日電(記者李黔渝)專家將中國南方喀斯特比喻為「石漠化荒漠中的『生態孤島』」,以揭示目前中國南方喀斯特系列世界自然遺產地正面臨的石漠化威脅。
  • 世界遺產:中國南方喀斯特[高清組圖]
    中文名稱:中國南方喀斯特英文名稱:South China Karst「中國南方喀斯特」是中國的世界自然遺產,2007年被收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遺產名錄》,2014年得到了增補,現由雲南石林、貴州荔波、重慶武隆、廣西桂林、貴州施秉、重慶金佛山和廣西環江七地的喀斯特地貌組成。
  • 貴州有了中國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遺產展示中心
    中廣網貴州消息(記者王珩 潘晴霞 周蘇景藍)  中國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遺產荔波展示中心11月6日開館並正式對外開放。    中國南方喀斯特遺產展示中心中國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遺產荔波展示中心的建成,將使人們對世界自然遺產荔波喀斯特形成、地貌特徵、美學價值及科學價值有所了解和認識,從而進一步喚起大家的保護意識,共同保護好自然遺產。
  • 中國南方喀斯特二期申遺成功 我國共有10處自然遺產
    人民網北京6月23日電(陳苑)正在卡達首都多哈舉行的第38屆世界遺產大會23日(北京時間)對本屆會議中國提交的「中國南方喀斯特二期」自然遺產申請項目進行了表決,該項目成功入選《世界遺產名錄》。在2007年6月27日第31屆世界遺產大會上,由中國雲南石林喀斯特、貴州荔波喀斯特、重慶武隆喀斯特共同組成的「中國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遺產申請項目入選並獲得全票通過,到目前為止,我國共有10處世界自然遺產。 喀斯特是發育在以石灰巖和白雲巖為主的碳酸鹽巖上的地貌。中國喀斯特有面積大、地貌多樣、典型、生物生態豐富等特點。
  • 中國最美七大丹霞地貌之一,張掖丹霞地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張掖在中國第二大內陸河流黑河的潤澤之下,孕育了廣闊的綠洲,孕育了河西走廊文化,張掖丹霞的地形位於甘肅省河西走廊中段的張掖市,古時為河西四郡之一的張掖郡,意為「斷了匈奴的胳膊,夾在中國的腋下」,張掖境內有得天獨厚的自然景觀,美麗的原生態城市溼地。
  • 天坑:喀斯特地貌獨特景觀
    還有一點是十分重要的,即漏鬥的形態規模與天坑難以比較,但其形成的時間與過程卻是漫長並為漸進式的,而天坑的形成多具突發性和遠為快速(與漏鬥比較)的進程。這是由兩類喀斯特形成作用中水動力性質及活動能量的巨大差異決定的。在中國南方喀斯特的具體條件下,天坑一般都是當地喀斯特地貌中最年輕的成員。
  • 中國最美七大丹霞地貌之一——張掖丹霞地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張掖,在中國第二大內陸河黑河的滋潤下,孕育了廣袤的綠洲,方才孕育了河西走廊文化。張掖丹霞地貌位於甘肅省河西走廊中段的張掖市,古為河西四郡之一張掖郡,取「斷匈奴之臂,張中國之掖(腋)」之意。張掖境內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景觀,有著美不勝收的原生態城市溼地,氣勢磅礴的彩色丹霞地貌,中國最美的油菜花海,亞洲最大的萬匹軍馬馳騁,獨特的裕固族風情,祁連山草原風光,沙漠冰川奇景.這幾年,隨著我國西部旅遊熱的發酵,張掖七彩丹霞無疑成為張掖市的標誌性景點,是許多外地遊客到張掖的必看景點,許多優秀的攝影師拍出的圖片在網絡上瘋傳。其神奇的景觀讓許多人趨之若鶩。
  • 【公基常識小考點】中國的地貌
    侵蝕方式獨特、過程迅速。3. 溝道流域內有多級地形面。(四) 分布中國是世界上黃土分布最廣、厚度最大的國家, 其範圍北起陰山山麓, 東北至松遼平原和大、小興安嶺山前, 西北至天山、崑崙山山麓, 南達長江中、下遊流域, 面積約63 萬平方公裡。
  • 丹霞地貌:僅是浪漫的中國說法,國際上統稱為紅層(組圖)
    中國丹霞,繼雲南石林、貴州荔波、重慶武隆組成的「中國南方喀斯特」2007年攜手闖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後,中國申遺歷史上最大的一次跨省申遺進入了最關鍵時刻。  1928馮景蘭以仁化丹霞山剖面命名為丹霞層。  1939陳國達第一次提出「丹霞地形」這個地貌學術語。
  • 十大中國鬼斧神工的世界級地質美景,你去過幾個?
    構造上它處在揚子準臺地、松潘一甘孜褶皺系與秦嶺地槽招皺系三個大地構造單元的結合部,地貌上屬中國第二地貌階梯坎前位,青藏高原東部邊緣與四川盆地西部山區交接帶。構成砂巖峰林的巖石質純、層厚,底狀平緩,垂直節理髮育,巖石出露於向斜輪廓,反映出砂巖峰林地貌景觀形成的特殊地質構造環境和基本條件。
  • 當獨特地貌氣候聚集在一起會怎樣?讓沙漠中的海市蜃樓告訴你
    而在我國眾多旅遊目的地中,寧夏作為五大自治區之一是較為低調的一個存在。若是對地理不熟悉的人,會產生懷疑:寧夏是哪兒?寧夏自古以來都是我國固有領土,全稱:寧夏回族自治區,是我國五大自治區之一,更有塞上江南之稱。而銀川市為寧夏首府,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歷史悠久的塞上古城,曾是西夏王朝的首都,古稱「興慶府」。在諸多文化歷史為背景下,詳細解讀有關寧夏的地貌風情。
  • 南方喀斯特世界遺產地與美國猛獁洞結為友好公園
    中國南方喀斯特世界遺產地與美國猛獁洞國家公園結為友好公園    新華社北京8月17日電(記者 孫奕)中國南方喀斯特世界遺產地與美國猛獁洞國家公園負責人17日在京正式籤署協議,結為友好公園。    據了解,兩地均以特有的喀斯特地貌著稱——中國南方喀斯特世界遺產地總面積達1460平方公裡,由雲南石林、貴州荔波和重慶武隆三個區組成,涵蓋劍狀、柱狀、錐狀、天生橋、天坑等多種喀斯特地貌;位於美國肯塔基州的猛獁洞國家公園是已知最長的巖洞網,縱橫585公裡以上,1981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
  • 「黃土高原」的成因和「黃土地貌」的形成原因,分別是什麼?
    中國有四大高原,分別是青藏高原、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和雲貴高原。中國的四大高原各有特色,青藏高原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高原,被稱為雪域高原。內蒙古高原是我國最為平坦開闊的高原,風吹草低見牛羊。雲貴高原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區,雖為高原但是地勢崎嶇。
  • 中國三大砂巖地貌之一,風景不輸張家界,隱藏在山脈中卻鮮為人知
    中國地域遼闊,作為世界第三大國,中國有兵馬俑、長城等世界著名的旅遊景點,除了這些著名的旅遊景點,中國的地形也很複雜,中國是一個超越熱帶、亞熱帶、溫帶等氣候帶的國家,因此沒有很多地方的地形。在中國,許多旅遊景點以其獨特的地形而聞名,其中最著名的是張家界和貴州的競爭對手,張家界以砂巖地貌著稱,貴州赤水市以丹霞地貌聞名,同時,河北省石家莊也有砂巖地形,與貴州省張家界、赤水市的砂巖地形並稱「中國三大砂巖地形」,中國三大砂巖之一叫做燦黃砂巖,這裡最著名的景觀是長城系砂巖中的奇特紋理,非常迷人,同時,還有贊皇縣獨特的砂巖地形,每年都有許多地質學家來贊皇縣研究。
  • 地理時政08:從廣西發現世界級天坑群看喀斯特地貌
    4、喀斯特地貌的分類(1)地面喀斯特地貌:包括峰林、峰叢、孤峰,以及溶蝕窪地和落水洞等。(2)地下喀斯特地貌:溶洞、地下河、石鐘乳、石筍、石柱等。5、喀斯特地貌的基本形態及其成因6、中國喀斯特地貌典型分布區地區:中國是世界上喀斯特分布面積最大的國家,從熱帶到寒帶各種喀斯特地貌類型齊全。
  • 海岸地貌形成的原因及地區分布
    在海岸地貌的形成過程中,地殼的升降運動奠定了基礎,在此基礎上,波浪作用、潮汐作用、生物作用及氣候因素等塑造出眾多複雜的海岸形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