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超臨界二氧化碳發電技術貢獻冰城力量丨國內首臺試驗鍋爐通過...
為超臨界二氧化碳發電技術貢獻冰城力量丨國內首臺試驗鍋爐通過水壓試驗 2020-10-05 08: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哈爾濱鍋爐廠有限公司首臺百萬千瓦超超臨界鍋爐全部產成
本報訊3月31日,隨著玉環1號鍋爐主蒸汽管道的順利產成,由哈爾濱鍋爐廠有限責任公司製造的國產首臺100萬千瓦超超臨界鍋爐華能浙江玉環電廠1號機組鍋爐部件全部產成。該鍋爐是國內目前最大容量的電站鍋爐,在國際上處於先進水平。
-
西北電建閻良超臨界二氧化碳發電項目鍋爐水壓試驗成功
西北電建閻良超臨界二氧化碳發電項目鍋爐水壓試驗成功 來源:中國電力新聞網 2020-11-23
-
西北電建閻良超臨界二氧化碳發電試驗項目鍋爐點火一次成功
西北電建閻良超臨界二氧化碳發電試驗項目鍋爐點火一次成功 來源:中國電力新聞網 2021-01-04
-
高效超超臨界鍋爐成功投運
原標題:高效超超臨界鍋爐成功投運 本報訊(邱慧玲 記者薛婧)記者從哈爾濱鍋爐廠有限責任公司獲悉,17日,由該公司自主研發的世界最高參數660MW高效超超臨界鍋爐華能長興電廠1號機組順利通過168小時試運行,正式投入商業使用。
-
哈鍋設計製造世界首臺660MW超超臨界CFB鍋爐
近日,陝西彬長660MW超超臨界循環流化床(CFB)發電項目正式列為國家電力示範項目,該項目由哈電集團哈爾濱鍋爐廠有限責任公司與國神集團、西北電力設計院三方組成聯合體共同申報,著力打造世界首臺660MW超超臨界、超低能耗、超低排放「三超」燃用低熱值煤的循環流化床發電示範項目。
-
循環流化床鍋爐技術2019年會
該項目將建成世界首臺66萬千瓦超超臨界、超低排放、超低能耗「三超」燃用低熱值煤的循環流化床發電示範工程。「三超」循環流化床發電理論、技術攻關突破以及項目示範建設,將有效鞏固我國在循環流化床發電技術領域的世界領先地位,進一步提高煤炭清潔高效綜合利用水平。雖然我國CFB技術在機組容量和蒸汽參數上均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但在機組可靠性、經濟性指標、環保特性等方面尚有潛力可挖。
-
GE武鍋將提供全球首臺超超臨界雙再熱燃煤鍋爐
GE 蒸汽發電業務宣布和上海鍋爐廠有限公司籤約,由GE武漢鍋爐股份有限公司(簡稱GE武鍋)為申能安徽平山電廠二期工程提供全球首臺1350MW超超臨界雙再熱(SteamH)燃煤鍋爐。GE武鍋是GE全球最大的鍋爐生產製造基地,擁有世界領先的鍋爐生產製造技術,是GE全球智能工廠之一。
-
衡水高新區超臨界二氧化碳發電示範機組開建
本報訊 (楊亞峰)2020年12月30日,中科衡發兆瓦級超臨界二氧化碳發電示範機組開工儀式于衡水科技谷11號車間舉行。此次開工建設的超臨界二氧化碳發電示範機組由我國自主研發設計並建設,將奠定我國在超臨界二氧化碳發電技術領域的全球領先地位,引領能源產業技術革命。 超臨界二氧化碳發電技術採用超臨界狀態的二氧化碳作為循環介質,通過布雷頓循環進行發電。
-
66萬千瓦超超臨界流化床鍋爐通過專家評審
「世界首臺60萬千瓦級流化床發電機組運行幾年來,優勢突顯。流化床發電技術在燃料選擇、控制汙染物排放、灰渣綜合利用等方面具有綜合競爭優勢,在環保壓力日益增大的今天,值得進一步推廣。」國家發展改革委自主研發超臨界60萬千瓦流化床鍋爐專家組組長馬懷新在會上談道。
-
洛陽市首個熱電聯產燃氣電廠項目預計年底前併網發電
洛陽萬眾吉利熱電項目燃機房鋼結構吊裝已完成 前不久,北京最後一座燃煤電廠停機,成為全國首個實現清潔能源發電的城市,讓天然氣這一清潔能源再次被人關注。 在我市,清潔能源發電領域也迎來喜訊:我市首個熱電聯產燃氣電廠——洛陽萬眾吉利熱電項目燃機房鋼結構吊裝工作已經完成,預計年底前1號機組可併網發電。 該項目位於市石化產業集聚區,總投資52億元,是洛陽石化1800萬噸/年擴能項目的熱源保障項目,規劃建設4×350兆瓦等級燃氣-蒸汽聯合循環熱電機組。
-
國內首個自主研發超臨界燃煤鍋爐電站項目投產
我國首個採用自主研發、設計、製造的超臨界燃煤鍋爐的電站項目在河南南陽投產 2008年4月24日20時55分,隨著河南南陽天益發電有限責任公司2×60萬千瓦超臨界燃煤發電工程4號機組通過168小時滿負荷試運行,標誌著我國第一臺採用自主智慧財產權設計、製造的60萬千瓦超臨界燃煤鍋爐的發電項目順利投產
-
超臨界鍋爐結構
國產超超臨界鍋爐的結構特點1.超超臨界鍋爐主要參數我國超超臨界機組,汽輪機進汽參數為25MPa,相應鍋爐的設計參數為
-
行業觀察丨超超臨界發電技術進入新階段
百萬千瓦級超超臨界機組、超低排放燃煤發電技術廣泛應用;60萬千瓦級、百萬千瓦級超超臨界二次再熱機組和世界首臺60萬千瓦級超臨界循環流化床機組投入商業運行。與早期設計的百萬千瓦超超臨界機組相比,最新設計的百萬千瓦二次再熱超超臨界機組供電效率提高3.59%,供電煤耗下降22.6克/千瓦時。
-
「羊八井地熱發電試驗設施」成西藏首個國家工業遺產
原標題:「羊八井地熱發電試驗設施」成西藏首個國家工業遺 產 > 圖片來自西藏日報 12月19日,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官方網站公布了第三批國家工業遺產名單,「羊八井地熱發電試驗設施」被認定為國家工業遺產,這也是西藏自治區首個國家工業遺產。
-
要聞丨超超臨界發電技術進入新階段
百萬千瓦級超超臨界機組、超低排放燃煤發電技術廣泛應用;60萬千瓦級、百萬千瓦級超超臨界二次再熱機組和世界首臺60萬千瓦級超臨界循環流化床機組投入商業運行。與早期設計的百萬千瓦超超臨界機組相比,最新設計的百萬千瓦二次再熱超超臨界機組供電效率提高3.59%,供電煤耗下降22.6克/千瓦時。
-
「超超臨界循環流化床鍋爐發電技術」專刊即將出版
點擊藍字「潔淨煤技術」,進入公眾號主頁;點擊右上角3個小點,在彈出頁面點擊「設為星標」「超超臨界循環流化床鍋爐發電技術」專刊將於2020年第3期出版,敬請關注!特約主編致讀者煤炭是中國的基礎能源,煤炭開採、加工、利用的效率和排放決定了中國的能源效率及其對環境的影響程度。
-
...碳市場首個履約周期正式啟動,涉及2225家發電行業的重點排放單位
1月5日,生態環境部舉辦的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政策媒體上透露,從1月1日起,全國碳市場首個履約周期正式啟動。首個履約周期截止到2021年12月31日,涉及2225家發電行業的重點排放單位。這是我國第一次從國家層面將溫室氣體控排責任壓實到企業,通過市場倒逼機制,促進產業技術的升級。
-
中國海油建成全國單廠最大天然氣電廠
據中山嘉明總經理趙良廷介紹:「天然氣發電與煤電相比對環境影響很小,天然氣主要成分為甲烷(CH4),機組發電過程中排放物為二氧化碳和水,酸雨元兇二氧化硫基本不排放,苯、鉛致癌物和PM2.5罪魁禍首粉塵零排放,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僅為燃煤發電的20%和45%。」中山嘉明天然氣機組相對於國內主流燃煤電廠來說,每發一度電就少排放氮氧化物0.53克,少排放二氧化碳530.27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