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年出手8次,高瓴資本殺入「新基建」,前黑石董事閻巖加入

2021-01-09 樂居財經

01

前黑石董事、SOHO中國總裁閻巖正式加入高瓴資本

大基金又傳來地產人士新變動。昨日,投中網-PropTech研習社獲悉,原黑石亞洲房地產常務董事、前SOHO中國總裁閻巖正式加入高瓴資本。

一封從高瓴資本內部流出的人事郵件顯示,閻巖將任職於投後運營平臺(新基建組),駐北京辦公室擔任戰略顧問一職。

圖:高瓴資本內部的人事郵件

這可算是個大事件,閻巖加入高瓴的消息不由得讓人引申兩方面的聯想:一是閻巖從黑石入高瓴跟SOHO中國私有化那筆交易有關嗎?二是高瓴資本這是要挖人重倉布局地產投資嗎?

關於這2個猜想,投中網-PropTech研習社都從高瓴資本方面獲得了官方回應:

1、閻巖加入高瓴與SOHO中國私有化這筆交易無關,高瓴參與SOHO中國私有化也不屬實。

2、高瓴並不涉足房地產住宅開發等傳統房地產業務,高瓴關注的是不同於傳統房地產的新基建業務,投資目的是為了中國實體經濟發展和產業升級提供空間服務解決方案。

關於第一點,業界從去年就開始關注,關注重點是高瓴會不會跟黑石一樣切存量地產大宗交易,畢竟黑石在這領域是重倉。關於第二點,是增量信息但不意外,高瓴切地產的思路是存量盤活加產業要素,這跟我們此前盤點的全球頂級基金思路大致趨同《全球最有錢的前10家地產公司,不蓋房》。

那麼閻巖此舉為什麼會引發業內關注,高瓴跟黑石、SOHO到底什麼關係?

公開資料顯示,閻巖於1996年12月加盟SOHO中國,歷任營運長、財務總裁和總裁,負責項目拓展、成本預算控制及全面管理等。閻巖在SOHO中國工作了22年,曾被業界譽為潘石屹的「左膀右臂」。

去年11月,有媒體曝出,高瓴資本與SOHO中國進行初步談判,擬將其私有化,對價可能超過20億美元,與此同時高瓴資本還在考慮承擔約180億元(合27.2億美元)的SOHO中國貸款,作為其槓桿收購的一部分。事後,高瓴資本迅速出面澄清,否認接盤SOHO中國私有化。

閻巖在這個時間點加盟高瓴資本,難免讓人產生聯想。

SOHO中國私有化因為金額巨大,名氣也大,在此之前,黑石、GIC均被曝出欲接盤SOHO中國。

有趣的是,截至目前,SOHO中國唯三被爆出的買家中,兩家機構都是閻巖的「東家」。

今年3月,路透社曾爆出,黑石集團於今年二月初與SOHO中國進行了獨家談判。黑石集團向SOHO中國提出的私有化報價為每股6港元(合0.77美元),收購總價約40億美元,此外,黑石集團還將接手SOHO中國的債務(約合47億美元),也就是說這筆私有化交易的總價為87億美元。此時,閻巖已經加入黑石擔任亞洲區房地產板塊的常務董事。

此次,閻巖加盟高瓴所在的部門倒是值得關注——新基建組。新基建是個大詞,但確實已經把存量地產相關的投資機會都包含了進去,比如最近幾年火熱的大宗資產交易。

高瓴資本也注意到,近兩三年來以來,以凱龍瑞、吉寶資本、凱德、摩根士坦利、黑石、高盛、GIC等為代表的國際投資機構頻頻在住宅地產以外的房地產領域出手,收購一線及主要核心城市的寫字樓、商業廣場、產業園等投資性物業,以尋求核心增益型及機會型投資機遇。

在此之前,投中網-PropTech研習社曾盤點過北上多地的大宗交易,其中主力玩家就包括基匯資本、CSI資本策略、星橋騰飛、凱雷、摩根史坦利、吉寶、亞騰資產管理(ARA)、德國地產基金 SEB、AM Alpha、弘毅投資、遠洋資本、光耀東方、高和資本等中外機構。

《盤了70筆大宗交易,我們發現了地產基金退出的7大秘密》

《PE抄底北京14年:資產都在國企手裡,單價20億寫字樓最好賣》

《北京反超上海:大宗物業交易突破750億,市場上的「貨」越來越多了》

02

高瓴殺入「新基建」:1年出手8次,押注賽道龍頭

雖然挖人的動作才剛剛開始,但高瓴資本在「新基建」這一賽道上早已出手多次。

截至目前,高瓴資本已經低調完成了對物流地產、數據中心(IDC)、物業管理、房產中介、房產SaaS、聯合辦公、家裝BIM等多個子賽道的投資布局。

圖:高瓴資本在地產領域的投資布局(來源:PropTech研習社製圖)

在物流地產領域,高瓴資本投出了亞洲第一、全球第二的物流地產霸主——普洛斯。

公開資料顯示,2015年5月,高瓴資本以每股2.74新元的價格,從美國投資基金孤松資本手中買下普洛斯3億3790萬股,總值約9.26億新元,擁有普洛斯8.2%的股份,成為普洛斯第二大股東。

2018年初,萬科、高瓴資本、厚樸投資、中銀投、SMG組成的財團以160億新元(116億美元,約合790億元),完成對普洛斯的私有化收購。其中,高瓴資本斥資約167億元,對普洛斯持股21.2%。

這筆高瓴參與的交易成為了亞洲歷史上迄今最大的私募股權併購案例。《物流霸主普洛斯私有化這2年:「買買買」停不下來,控股47家公司》

在數據中心領域,2020年6月,高瓴資本斥資4億美元參與中國最大的中立第三方數據中心服務商萬國數據的定向增發。同年11月,萬國數據回歸香港上市(2016年公司曾在納斯達克上市),高瓴資本作為其基石投資者,又繼續追加投資。《IDC淘金熱:千億資金湧入,IRR最高20%》

除了物流地產和數據中心,物業管理行業也是高瓴資本非常看好的賽道。

2020年,高瓴以基石投資者的身份,先後投資了建業新生活、合景悠活、金科智慧、融創服務、遠洋服務等物業公司。截至目前,高瓴資本共投資了6家物業上市公司,在物業管理行業累計投資金額達2.75億美元(約合17.76億元)。

根據公開資料整理,2019年12月,高瓴出資3500萬美金申購保利物業,而在今年5月與10月,又分別出資7500萬美金與5000萬美金,先後申購建業新生活與合景悠活。

其中,保利物業業務遍及全國,建業新生活紮根中原地區,合景悠活則重點布局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片區、環渤海經濟圈、中西部片區及海南4大經濟區,三家企業差異化的地域布局,也體現了高瓴在物業投資上的全局視角。

業內人士認為,與傳統的住宅地產開發重資產模式不同,物業管理行業屬於輕資產行業,首先不存在大額資本支出,其次擁有穩定的收入,也擁有較高的回報率,ROIC平均能達到20%以上。這應該是高瓴看中這個行業的重要原因。

另一方面,物業管理行業的現金轉化率普遍比較好高,能夠擁有穩定充足的經營性現金流,用以支持龍頭企業併購擴張。

在房產交易領域,高瓴資本持續押注國內最大的房產交易和服務平臺——貝殼找房(鏈家)。早在2016年,高瓴資本就參與了貝殼找房前身鏈家的B輪融資,隨後,高瓴資本跟進了貝殼找房(鏈家)每一輪融資。

在房產SaaS領域,高瓴資本投資了國內房地產市場的第一大軟體解決方案供應商——明源雲。截至目前,明源雲佔有18.5%的市場份額,百強房企中有99名都是明源雲的客戶。

值得關注的是,在2020年出手的項目中,除了萬國數據的定向增發,高瓴均扮演著基石投資者的角色。

高瓴的投資策略還有一個非常明顯的特點,那就是押注細分賽道的頭部企業。無論是普洛斯、萬國數據,還是貝殼找房、明源雲,無一不是細分賽道的龍頭公司。

最有趣的是,高瓴所押注的10多個投資標的中沒有一家是傳統的房地產公司。

03

為什麼張磊重倉新基建,但是堅決不投房地產?

在一二級市場所向披靡、管理650億美金資產的高瓴資本,也要進軍地產行業了嗎?

這個答案是NO。

截止目前,高瓴並沒有涉足房地產住宅開發等傳統房地產業務。

高瓴資本創始人張磊曾被問到,為什麼不考慮投資房地產?

張磊表示,"我們投公司的第一個標準就是不能太賺錢。不太賺錢的企業才有機會跟我們先把"朋"這件事做好。第二,要依靠創新持續為社會創造價值,而房地產公司不能創造持續性價值。"

不投房地產,只青睞新基建企業。張磊又是如何看待新基建賽道的?

張磊在其首部著作《價值》中分享了高瓴資本參與普洛斯私有化、以及投資鏈家和貝殼找房背後的投資邏輯。

物流地產是高瓴資產最早涉足的地產細分賽道,也是高瓴迄今為止金額最大的一筆投資。

在張磊看來,作為價值投資者,尊重和理解行業屬性是投資的前提。

「物流行業看似冷門,但其具有長期、穩定並且相對較高的收益回報,普洛斯專注於基礎設施建設,這是具有廣闊前景和長期發展價值的事業,所以參與普洛斯的私有化,是一項非常長期的投資。」

對於普洛斯及其掌舵人梅志明,張磊毫不吝嗇的讚美:普洛斯雖不被人熟知,但卻是不折不扣的隱形巨頭;高瓴投資普洛斯的堅定信念,很大程度上緣於對以梅志明為核心的管理層的尊重和欽佩。

目前,普洛斯已然成為亞洲最大的物流地產商,在中國物流地產業的市場份額超過第二名到第十名的總和。論規模論增速,高瓴這筆投資顯然是一筆成功的投資。

然而,在張磊看來,普洛斯不僅僅是一家物流地產公司,還可以成為一家具有很大價值的平臺公司。

張磊解釋道,物流是銷售、電子商務、現代服務業的基礎之一,所以一旦將物流當中的每一個環節,包括物流的節點、場地、倉庫連接起來,就可以在這個網絡空間裡做很多運營、增值的服務,涉及運力、設備、資金等,這種服務模式和過程是非常長期的,有著很基礎的、不可替代的價值。

在過去一年時間裡,高瓴資本在地產領域還收穫了一個IPO——貝殼找房不僅成功上市,上市半年市值還翻了2倍。

張磊表示,高瓴之所以投資鏈家和貝殼找房,就是因為看到這個行業發生了內生性的變革,並且企業可以運用新技術、數位化等外生變量來促進整個行業的升級。

「貝殼找房從很早之前就預見到,要創造一流的消費者體驗,就必須打造一流的房地產經紀人隊伍,讓「消費者至上」的企業文化理念得到組織層面的執行保障。」

那麼,張磊又是如何看待併購投資的?

在張磊看來,併購投資的出發點並不是追求投資規模或者單純的投資收益,更關鍵的,是在原有商業模式創新進入階段性瓶頸的情況下,判斷科技賦能能否成為驅動產業升級的新價值所在,能否通過科技創新對現有商業模式進行精細化打磨,通過引入新的資源改善被併購公司的長遠狀況。

張磊打了一個比喻,如果說風險投資是在為行業培育最具創新力的挑戰者,成長期投資是在為行業塑造最有競爭力的領導者,那麼併購投資更像是站在產業的角度重塑行業、引領行業轉型升級的邏輯和路徑。

「投資要有益於效率,有益於價值創造。」

【關注百家號樂居財經,洞悉房產市場風雲變化。】

文章來源:投中網

相關焦點

  • 高瓴資本放大招,砸158億殺入3000億光伏龍頭,最新持倉...
    雨露均沾,繼入股信義光能和通威股份之後,高瓴資本這次重金入股了隆基股份。高瓴再出手,重金入股光伏巨頭12月20日,隆基股份發布公告稱,公司持股5%以上股東李春安與高瓴資本籤署股份轉讓協議,李春安擬向高瓴資本轉讓其持有的6%公司股份。
  • 全球生物醫藥最大股權投資即將誕生,高瓴資本再次創造歷史
    據悉,作為百濟神州唯一的全程投資機構,高瓴認購了其中不低於10億美元的份額。這意味著,全球生物醫藥歷史上最大的一筆股權投資即將誕生,而創造者正是高瓴資本。「這是高瓴連續第八次投資百濟神州,最吸引我們的是,百濟神州是一家有靈魂的企業,從創立的第一天起就堅持做最好的科學和最高質量的創新藥,研發上只做全球最優或最新。
  • 一覽高瓴資本美股持倉變動,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選股,借力省力!
    截至2020一季度末,高瓴資本前十大重倉中,有7家是中國的企業,分別為愛奇藝、百濟神州、京東、好未來、阿里巴巴、拼多多、泰邦生物。 截至2020二季度末,高瓴資本前十大重倉中,中概股的個數從7個進一步增至8個,唯一的增量為嗶哩嗶哩。
  • 高瓴資本560億美股持倉大曝光!清倉特斯拉蔚來蘋果 大舉增持生物醫藥
    不過,高瓴資本卻抓到了遠程辦公大牛股ZOOM,高瓴資本從其上市前便持續投資,目前為其第五大重倉股。此外,截至2019年四季度末,在高瓴資本的美股持倉中,中概股佔據了前十大重倉股中的六個席位。而根據高瓴資本最新持倉數據顯示,ZOOM在第四季度以691.61萬股的持股數和4.7億美元的對應市值位列高瓴資本所有持倉的第五名。值得一提的是,ZOOM於去年4月份登上資本市場,而高瓴在2014年便投資了ZOOM,成為其重要投資人,並在後續幾輪融資中持續加碼。
  • 高瓴資本醫療賽道迎來豐收年,首次布局量子領域
    熟悉高瓴資本的投資者都知道,這家頂級的投資機構基本上把醫療賽道能夠買的公司都差不多布局完成了,在2020年,高瓴資本也是再次迎來的豐收。  根據數據顯示,在整個一年的時間裡,有71個醫療健康項目上市,IPO市值共計1.56萬億元。其中,12月初登陸港交所的京東健康IPO市值2899億元,是2020年新上市市值最高的醫療股。截至發稿,這71隻醫藥新股的總市值已經放大至1.75萬億元,京東健康市值超過4000億元。
  • 前有IDG後有高瓴資本,光伏企業緣何成了投資機構的「香餑餑」?
    12月20日晚,光伏行業巨頭隆基股份發布公告稱,公司於2020年12月19日收到持股5%以上股東李春安通知,李春安與高瓴資本管理有限公司(Hillhouse Capital Management Pte.Ltd.
  • 高瓴資本「可持續性價值投資」解碼物流業,促進全社會運輸效率提高
    據京東物流投資方高瓴近日發布的《高瓴資本集團可持續性價值投資影響力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高瓴一方面在投資管理的全生命周期中始終重視社會和環境因素的影響,並將其整合進投資流程,發掘投資機會,降低投資風險,提升投資價值;另一方面通過資源的有效配置以及科技賦能,促進被投企業蓬勃發展,與高瓴一起應對可持續發展的挑戰。
  • 高瓴又見高瓴,為何突然瞄上隆基綠能?
    撰文 | 文一刀高瓴資本又現「造神」時刻,這次對象在陝西,名曰隆基。成立15年的高瓴資本,如今儼然已是國內私募界的「金手指」,似乎被它翻牌子的都必須紅。2017年6月,駐馬店老鄉張磊回人民大學參加母校80歲慶生會時介紹稱,高瓴資本「從2005年最初的2000萬美金,到現在300億美金,成為亞洲最大的私募股權管理基金之一。」而現在,翻開高瓴資本的介紹,顯示其資產管理規模已經超過5000億人民幣。
  • 高瓴資本前董事總經理趙小兵:「十倍創新」的蘋果依然看不到天花板...
    原標題:高瓴資本前董事總經理趙小兵:「十倍創新」的蘋果依然看不到天花板 「被誤讀」的特斯拉正開啟萬物互聯 摘要 【高瓴資本前董事總經理趙小兵:「十倍創新」的蘋果依然看不到天花板
  • 高瓴資本張磊:人生經歷四次轉折,最佩服兩個人
    張磊;高瓴資本集團董事長、CEO。1972年,他出生於河南駐馬店市;1990年,他以河南省高考文科狀元的身份考取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金融專業;1998年,他赴美國耶魯大學求學,後獲得耶魯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及國際關係碩士學位;2005年,他創建高瓴資本。 人生四次轉折 成為投資人我經歷了四個轉折點。
  • 剛剛,高瓴資本又火了!頭號重倉股一度暴漲47%,創始人身家暴增400億...
    截至本周二(9月1日)美股盤前,在福布斯實時富豪榜上,袁徵以144億美金的身家排第134名。在股價大漲後,袁徵的身家將超過200億美金,進入全球富豪排行榜的前一百名,排名約在66名,身家超越劉強東。在2020福布斯富豪排行榜上,袁徵的排名僅為293位。
  • 【投資經驗】高瓴資本:投資一家公司的四個維度
    作為亞洲最大的私募股權投資機構,高瓴資本動輒上百億的投資決策更是值得深入研究。高瓴擅長投資生物醫藥,消費,TMT網際網路,企業服務四大領域 ,這些行業天然具備高護城河,高ROE,高ROIC的特點。只有選擇與這些行業內優秀的公司長期共生,才能長期穩定地跑贏標普500,滬深300。本文分享高瓴資本在投資一家公司時所研究的維度,這些維度取自高瓴資本的內部投研方法。
  • 其中一隻高瓴半年買五次!這幾隻醫藥股買入正當時?
    編者註:不少醫藥股股價出現劇烈回調,包括高瓴五次加注的微創醫療、施一公院士創辦的諾誠健華-B、產品賣給默沙東的康方生物-B等,哪只股會成為你的最愛?近日,伴隨著資本市場的回調,不少前期一手難求的醫藥股出現了投資機會,高瓴五次加注的微創醫療、施一公院士創辦的諾誠健華-B、產品賣給默沙東的康方生物-B,哪只股會是你的最愛?
  • 國瓷材料為何能獲得高瓴資本的青睞|品質公司
    出品|每日財報作者|劉陽前一段時間,國瓷材料(300285,股吧)發布了一則公告,全資子公司深圳愛爾創科技有限公司擬引入高瓴資本、松柏投資兩個戰略投資者,並籤署《投資框架協議》,後二者將以不超過5億元增資深圳愛爾創科技、不超過2億元受讓公司持有愛爾創股份的方式對其進行投資,此次擬獲增資的愛爾創是國瓷材料全資子公司。
  • 高瓴資本重倉的百濟神州闖A股,6年虧損124億,曾遭機構做空
    百濟神州在美股市場和港股市場表現較好,被資金追捧的原因是明星投資機構高瓴資本持股以及公司手握重磅自研產品。然而,百濟神州也被外界爭議,主要是公司業績持續虧損,6年間累計虧損約124.6億元。業績虧損背後又與高研發投入有關。值得關注的是,去年9月,百濟神州曾遭做空機構狙擊。
  • 先聲藥業港股上市破發 高瓴資本浮虧7700萬港元
    10月27日上午,先聲藥業低開後一路走低,股價一度觸及10.1港元的最低點,跌幅超過25%,尾盤則出現較有力度的拉抬。截至收盤,先聲藥業報10.98港元/股,較發行價13.7港元下跌19.85%。  這兩年生物醫藥行情火熱,先聲藥業在上市首日走出破發行情相當少見。醫藥股一直是港股市場的「香餑餑」,每逢上市都引發資金追捧。
  • 高瓴換倉:清倉蔚來特斯拉蘋果 加倉生物醫藥遠程辦公
    從2019年第四季度的持股報告中還能發現,高瓴資本清倉了特斯拉、蘋果、亞馬遜、臉書等知名科技公司,新進了3家生物醫藥公司,還新進了高通和知名遠程會議公司Zoom。2019年第二季度,高瓴資本曾大幅增持蔚來汽車,持股約4193.83萬股。
  • 先聲藥業破發,市值蒸發71億港元,高瓴資本浮虧近千萬美元
    先聲藥業此次引入7名基石投資者,分別為高瓴、江北產投旗下的高新、深創投旗下的紅土、清池資本、奧博資本、銳智資本和Jericho Funds。其中,高瓴資本認購5000萬美元,據此計算,高瓴資本浮虧近千萬美元。
  • 末位新秀,一往無前逆襲殺入總決賽的故事
    出人意料的是,巴特勒場均22.2分居首,唐斯場均21.3分,維金斯場均17.7分,反倒是他硬生生拖著兩位狀元殺入了季後賽。這是自03-04賽季,加內特、斯普雷維爾和卡塞爾帶隊殺入季後賽之後,森林狼第一次殺入季後賽,也是唐斯和維金斯的季後賽處子秀。
  • 拿下光伏三巨頭,高瓴新能源產業鏈投資版圖...
    對於國內最知名的投資機構之一高瓴資本,大多數的投資者還停留在其布局醫藥板塊的印象,高調入局隆基股份,也讓其今年以來投資轉向新能源產業鏈更加清晰的浮出水面,標的覆蓋上中下遊的光伏、鋰電池和新能源汽車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