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瓷材料為何能獲得高瓴資本的青睞|品質公司

2020-12-07 和訊股票

國瓷材料所處的賽道基本都是朝陽產業,而且其中有兩個很重要的邏輯就是國產替代和產業集中度的提升

出品|每日財報

作者|劉陽

前一段時間,國瓷材料(300285,股吧)發布了一則公告,全資子公司深圳愛爾創科技有限公司擬引入高瓴資本、松柏投資兩個戰略投資者,並籤署《投資框架協議》,後二者將以不超過5億元增資深圳愛爾創科技、不超過2億元受讓公司持有愛爾創股份的方式對其進行投資,此次擬獲增資的愛爾創是國瓷材料全資子公司。

歷經曲折之後,高瓴資本還是實現了曲線入股國瓷材料的規劃。始終秉持價值投資理念,張磊領導的高瓴資本在中國資本圈頗有名氣,投資了一大批國內外優秀企業,包括大家耳熟能詳的百度、騰訊、京東,能夠被高瓴看上,國瓷材料還是有其內在價值的。

1

四大業務板塊均有優勢

2005年成立的國瓷材料是一家非常有競爭力的新材料公司,其收入主要由四大業務板塊構成,分別是電子材料、生物醫療材料、催化材料和其他材料。

電子材料主要就是指MLCC,公司是MLCC上遊陶瓷材料供應商,主要生產MLCC用基礎粉、配方粉。MLCC即多層陶瓷電容器,也被稱為片式電容器,被廣泛應用在手機、家電、計算機、汽車等領域。MLCC 生產中涉及的主要技術為電介質陶瓷瓷粉的製備、流延成膜陶瓷膜的薄膜化以及陶瓷粉體鈺金屬的共同燒結技術。

由於瓷粉在整個MLCC中的成本佔比較高,瓷粉供應商的選擇及產業鏈配合重要性凸顯,國瓷材料通過入股上遊原材料廠家,實現了從基礎原材料到配方粉全產業鏈布局,是全球行業中唯一一家布局全產業鏈的企業。公司是繼日本堺化學之後國內首家、全球第二家成功運用水熱工藝批量生產納米鈦酸鋇粉體的廠家,目前已經成為國內規模最大的MLCC電子陶瓷材料生產商,在全球的市佔率排名中位居第四,約為10%。

在生物醫療材料領域,國瓷材料生產的產品主要為納米氧化鋯材料,用於齒科修復領域。文章開頭提到的被高瓴資本入股的愛爾創就是中國最大的氧化鋯陶瓷齒科材料生產企業,佔國內市場份額超過50%,在業內遙遙領先。

隨著國內義齒行業市場的擴大,公司氧化鋯陶瓷業務將持續向好,公司成功開發了高分散納米氧化鋯粉體的水熱合成和超臨界合成技術。

值得注意的是,成本優勢是國瓷材料在該領域非常重要的一個競爭力,公司納米級複合氧化鋯生產成本在規模效應下被攤薄,產品價格在30-40萬/噸,比日本東曹同類產品價格低50%以上,打破國內進口依賴,實現進口替代。目前,公司納米複合氧化鋯材料產能約為2500噸/年,氧化鋯修復材料國內市場份額約35%,全球份額約10%。

催化陶瓷材料也是國瓷材料的一個重要組成業務,公司產品主要包括蜂窩陶瓷、鈰鋯固溶體、分子篩等尾氣處理產品。但目前國內蜂窩陶瓷市場由康寧、NGK 佔市場 90%份額,剩餘10%的份額由海外企業包括Denso、Continental等及部分中國企業佔據。國瓷材料通過收購蜂窩陶瓷(王子制陶)、分子篩(江蘇天諾)和鈰鋯固溶體(國瓷博晶)業務,結合了自身高純超細氧化鋁業務,掌握高端催化材料的核心技術,成為目前國內唯一一家能夠為客戶提供除貴金屬以外的全系列催化材料解決方案的供應商。

國瓷材料的其他材料板塊主要就是指建築陶瓷材料,2019年公司建築陶瓷部分業績保持穩定增長,營業收入為5.8億元,佔營業總收入26.9%。產品包括陶瓷色料、陶瓷釉料、陶瓷墨水等釉面材料,產能在國內陶瓷原料行業位居前列。與此同時,公司的高端氮化矽陶瓷球已經量產,在這一領域內,國內尚未有足夠競爭力的企業,國瓷材料又一次打開了國產替代的窗口。

2

業績驅動股價,前景產生價值

回顧國瓷材料上市以來的股價表現,整體呈現出波動向上的走勢,2019年以後加速上揚。從長周期來看,能夠走出長牛行情的公司必定是具備業績支撐的,國瓷材料也不例外。

根據《每日財報》的統計,2012年,國瓷材料上市時的營收為2.16億元,到2019年底增長至21.53億元,整整增長了十倍,年複合增速達到了39%。過去五年,國瓷材料的利潤率水平也在不斷提升,2015—2019年,公司的毛利率分別為38.19%、37.64%、38.62%、44.82%、47.76%。

三季報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收18.28億元,同比增加18.92%,歸母淨利潤4.16億,同比增加15.89%,其中Q3單季度實現營收7.52億元,同比增加48.84%,環比增加27.63%,歸母淨利潤1.57億元,同比增加42.32%,環比增加9.86%。

在《每日財報》看來,高瓴資本在業內一向以前瞻性布局而聞名,其入股國瓷材料並不是基於目前的業績,而是看中了公司未來的前景。

先來看MLCC,全球MLCC行業市場規模接近千億元。根據中國電子元件行業協會統計,2019年受到全球MLCC量價齊降的影響,全球MLCC市場規模同比下降12.6%至963億元。今年受到新冠肺炎影響,預計2020 年全球市場規模仍小幅下降 7.5%至891億元。2018年中國大陸MLCC行業規模為434.2億元,2019年達到438.2億元,大陸市場規模佔比接近全球一半。

TechDesign 數據顯示,2019年MLCC下遊消費電子佔比為64%,新能源汽車和5G基站分別佔比 14%和19%,下遊應用領域都是未來有爆發力的產業。

首先,消費電子更新換代和 5G 手機滲透增加促進 MLCC需求的增長,舉例來說,蘋果5S單機MLCC用量僅為 400顆,但到蘋果X上升至1100顆。隨著手機頻段的不斷升高,單機MLCC用量也顯著增加,2G手機MLCC單機平均用量僅為180顆,但到5G時代上升至 1000顆,這是客觀存在的需求。

另一方面,由於使用電池驅動,新能源汽車單車需要更多的MLCC,根據村田公布的數據顯示,純電動車單車動力系統需要MLCC達到2700-3100顆,達到了常規燃料車的5倍,新能源汽車滲透將帶來單車2400顆MLCC的增量。按照德勤最新預測,2020-2022年全球新能源車銷量將達到250/325/423萬輛,假設全球汽車市場銷量不變,將帶來MLCC需求增量分別為55/72/93億顆。

生物醫療材料同樣是前景廣闊,伴隨國內人口老齡化及消費能力的升級,中國假牙需求量穩步增長。根據《第四次全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抽樣調查》的結果,55歲以上人群齲齒患病率較高,其中65-74歲齲患率76.6%,平均齲齒數為13.33 顆;此外各年齡段齲齒治療比例偏低,35-44歲年齡組有26.6%的齲齒得到了治療,65-74歲年齡段該數據僅12.8%。中老年人齒科治療市場仍有較大的增長空間,對齒科材料的需求量也勢必會增加。

得益於環保政策的趨嚴,催化陶瓷材料也迎來發展的良機。蜂窩陶瓷為尾氣處理系統的核心組件,而國六標準又將增加壁流式蜂窩陶瓷的應用,蜂窩陶瓷行業迎來確定性的增長機遇。根據國信證券(002736,股吧)的測算,汽油車、重型柴油車和輕型柴油車在國六標準下的單車蜂窩陶瓷載體價值和相對於國五標準分別提升456%、194%、67%。2020年全國尾氣處理蜂窩陶瓷材料市場空間約為94億元,到2025年將超過200億元,2020-2022年市場增速分別可以達到50%、51%和25%。

綜合看下來,國瓷材料所處的賽道基本都是朝陽產業,而且其中有兩個很重要的邏輯就是國產替代和產業集中度的提升。相較於晶片這種超高端的行業,國瓷材料需要突破的技術壁壘要低得多,這也就提高了國產替代的概率。另一方面,在自己的優勢領域內,例如MLCC,國瓷材料的市場份額和競爭力又是遙遙領先,可以在產業集中度提升的背景下獲取更多的收益。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每日財報。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冉笑宇 )

相關焦點

  • 高瓴曲線入股,國瓷材料的投資亮點在哪兒?
    其中生物醫療材料板塊的開端是國瓷材料2018年收購深圳愛爾創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愛爾創」),愛爾創本就是國瓷材料的下遊客戶,此舉打通了氧化鋯粉體→氧化鋯瓷塊→機加工間→義齒/牙冠→數位化口腔→愛爾創品牌的種植牙全產業鏈,2019年生物醫療材料版塊的利潤貢獻居四大板塊之首。2020年,國瓷材料引起了高瓴的注意。
  • 2020.8.18 國瓷材料:當前狀態——如虎添翼
    去年,我在一個股票群裡聽群主聊過國瓷材料,當時我也大致看了看,不太符合我的標準。我轉型之後,選股其實就一個原則,即不見兔子不撒鷹。你說你業績好、成長性高,那你證明給我看。但是2019年國瓷的成長性並不好,所以我就沒再看它了。 今年6月18號,國瓷發布定增預案,擬引入高瓴資本作為戰略投資者。
  • 國瓷材料: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預案
    高瓴和松柏有意共同與國瓷材料在牙科領域展開緊密合作,與國瓷材料子公司愛爾創展開戰略、商務和股權合作;高瓴將在近期促成松柏或其關聯方對國瓷材料子公司愛爾創的投資且投資金額不低於人民幣2億元。松柏將發揮其牙科全球業務網絡和產業鏈協同能力,協助愛爾創向牙科修復領域的綜合性平臺方向發展。
  • 高瓴加碼大健康產業布局 三祥新材「跟風」計劃含金量幾何?
    作者 @ 宏豐 10月以來,又有兩家高瓴資本參與領投的醫藥公司完成港交所IPO。10月9日,高瓴資本於今年6月參與C-2輪(2.6億美元)共同領投的醫藥公司雲頂新耀(1052.HK)在港交所上市。
  • 國瓷材料:深耕無機新材料產業鏈的中國「丹納赫」(華安證券)
    華安證券11月23日發布對國瓷材料的研報,摘要如下:核心觀點:中國「丹納赫」,在CBS賦能下通過創新和併購成長我們認為國瓷的邊界不再單純依靠豐富產品來延伸。通過引入DBS(DanaherBusinessSystem)精益化管理系統,公司開發了適合自身業務特徵的CBS系統(國瓷業務系統),作為核心的精益化管理工具。國瓷在CBS管理系統賦能下,縱向通過合成技術創新延伸邊界,拓展產品線廣度;橫向通過應用技術創新和併購管理延伸邊界,深挖產業鏈深度。
  • 山東上市公司2018財報透視:國瓷材料,造富的雪球在滾動
    根據國瓷材料2018年年報,公司2018年實現營業收入17.98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47.65%;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5.43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21.81%。營收、淨利潤如此的跨越幅度,在上市公司中實屬不易,2019年首份報表,似乎再一次拉伸著外界對國瓷材料的未來想像。
  • 「不忘初心,為國制材」國瓷材料如何在新材料賽道上大展拳腳
    雖然公司規模逐漸壯大,但國瓷始終聚焦新材料領域,堅持以材料為核心的發展戰略。司留啟表示,雖然我們不是大眾品牌,大家知道也並不是很多,但是在全球只要是相關企業、客戶都知道我們的國瓷公司,國瓷材料,這是我們引以為自豪的,我們也確信已經走在了通往成功的路上。當然在這條路並不是表面那樣風光,能夠獲得如此輝煌的成績全靠國瓷的不懈努力。
  • 【投資經驗】高瓴資本:投資一家公司的四個維度
    作為亞洲最大的私募股權投資機構,高瓴資本動輒上百億的投資決策更是值得深入研究。高瓴擅長投資生物醫藥,消費,TMT網際網路,企業服務四大領域 ,這些行業天然具備高護城河,高ROE,高ROIC的特點。只有選擇與這些行業內優秀的公司長期共生,才能長期穩定地跑贏標普500,滬深300。本文分享高瓴資本在投資一家公司時所研究的維度,這些維度取自高瓴資本的內部投研方法。
  • 國瓷材料深度解析:陶瓷粉體龍頭,千億市場再騰飛
    2019 年公司成立山東國瓷電子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電子板塊逐漸向 5G 領域延 伸,公司併入選山東省 5G 產業方向試點示範企業,2020 年定增電子方面 在高端 MLCC 領域擴產,醫療板塊引入高瓴等戰投打通產業鏈上下遊,公 司緊抓國產替代機遇,向高端化和一體化發展。公司股權較為分散,下屬子公司眾多。
  • 國瓷材料:為國家築牢5G通信材料安全的基石
    面對5G時代的到來,今年,山東國瓷功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在東營經濟技術開發區功能陶瓷新材料產業園投資建設5G用關鍵材料研發及產業化項目,主要生產5G通信用高端陶瓷材料和5G用高穩定性元器件。項目達產後,可實現年銷售收入6億元,利潤1.8億元,稅收6000萬元。國瓷公司也一舉打破日本在5G用通信元器件領域的壟斷,為國家築牢5G通信材料安全的基石。
  • 高瓴資本560億美股持倉大曝光!清倉特斯拉蔚來蘋果 大舉增持生物醫藥
    據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末,高瓴資本共計持有美股54家公司,持有市值為80.3億美元(約合人民幣560億元);較2019年三季度的72.7億美元增長超10%。值得注意的是,去年二季度成功抄底特斯拉的高瓴資本,在去年四季度已經清倉該公司。
  • 27隻基金現身39家公司前十流通股東 5隻基金佔據國瓷材料前十大
    此外,房地產、化工、計算機、醫藥生物、有色金屬等行業的代表公司的盈利水平也較為不俗。  事實上,業績變動是影響股價的重要因素之一。據業內人士介紹,提前披露三季報且業績水平良好的公司,更易獲得各類資金的青睞,例如,10月17日,金固股份主動公告,將三季報披露時間由10月23日調整至10月18日。
  • 先進陶瓷:國瓷材料MLCC市場份額瞄準15%
    國瓷材料2012年MLCC材料的銷量為2494噸,佔全球市場份額的5%左右;未來市場份額有望提升至15%~20%以上。提起陶瓷,投資者馬上會想到江西景德鎮和廣東佛山。這兩個明清時期的「中國四大名鎮」,如今都已是聞名國內外的「瓷都」。
  • 國瓷材料(300285)新股研究報告,MLCC電子陶瓷材料優質供應商
    國瓷材料(300285)新股研究報告,MLCC電子陶瓷材料優質供應商 海通證券  2011-12-28  曹小飛    [ 大 ] [ 中 ] [ 小 ]  列印
  • 前有IDG後有高瓴資本,光伏企業緣何成了投資機構的「香餑餑」?
    12月20日晚,光伏行業巨頭隆基股份發布公告稱,公司於2020年12月19日收到持股5%以上股東李春安通知,李春安與高瓴資本管理有限公司(Hillhouse Capital Management Pte.Ltd.
  • 山東國瓷的成長丨從租賃佔地「一棟別墅」的小廠到中國高端陶瓷...
    說到這,宋錫濱依然心潮澎湃,"至今,010E 共材仍被日本客戶稱為最好的產品,水熱法氧化鋯更是讓國瓷走向了巔峰,生產線也是迄今為止全球唯一水熱法批量生產氧化鋯的生產線。"在高手林立的材料"江湖",國瓷之所以能異軍突起,日漸在行業掌握話語權,靠的是不斷自主研發創新,持續不斷加大研發投入。2013 年,國瓷提出研發基本方針:24 小時研發,每年拿出 5% 營業額鼓勵全員搞研發。"
  • 國瓷材料:高純納米鈦酸鋇粉的領跑者
    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王春暉) 國瓷材料是中國第一家、世界第二家成功運用水熱法批量生產高純納米鈦酸鋇粉的企業。公司採用的水熱法在粒度均勻性,顆粒分散性,成本降低等方面優於固相法和草酸法,技術優勢明顯。公司主要產品MLCC配方粉和微波介質材料均達到了納米級。
  • 1年出手8次,高瓴資本殺入「新基建」,前黑石董事閻巖加入
    關於這2個猜想,投中網-PropTech研習社都從高瓴資本方面獲得了官方回應:1、閻巖加入高瓴與SOHO中國私有化這筆交易無關,高瓴參與SOHO中國私有化也不屬實。2、高瓴並不涉足房地產住宅開發等傳統房地產業務,高瓴關注的是不同於傳統房地產的新基建業務,投資目的是為了中國實體經濟發展和產業升級提供空間服務解決方案。
  • 連沃森生物都帶不動的「豬隊友」嘉和生物,高瓴資本這次能「點石...
    據最新消息,高瓴資本控股的香港本地生物製藥公司嘉和生物下周將在香港市場啟動招股,計劃集資3億美元(約23.25億港元),招股價介乎17.3至18.5港元。高瓴資本,可以說是近幾年國內PE機構的「金字招牌」,但凡港股IPO的醫療健康企業,只要有高瓴擔當基石投資人,暗盤和上市當日紛紛大漲(例如康基醫療、海吉亞醫療等)。
  • 先聲藥業港股上市破發 高瓴資本浮虧7700萬港元
    ⊙記者 徐蔚 ○編輯 朱紹勇   從美股私有化退市後,10月27日,先聲藥業(02096)在港交所上市,不過公司上市首日即大幅破發,較發行價下跌20%。  10月27日上午,先聲藥業低開後一路走低,股價一度觸及10.1港元的最低點,跌幅超過25%,尾盤則出現較有力度的拉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