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六典》卷十六即載:「刀之式有四:一曰儀刀、二曰障刀、三曰橫刀、四曰陌刀。
四刀
儀刀,其實很早就已經出現,先後被稱為御刀,長刀,儀刀,千牛衛刀,御林軍刀,苗刀。但是到苗刀的時候,已經屬於又從國外傳回中國,經過發展之後才有的樣子。儀刀呢,有很大一部分作用是屬於禮儀方向的,多為儀仗隊之類的使用,在外使受到皇帝接見的時候,展示國力和武力用的。所以儀刀也是流傳的最廣的,尤其是日本武士刀,很大程度上便是繼承了儀刀的樣式。
儀刀
儀刀多龍鳳環首,用作皇室的象徵,並用金銀加以裝飾,本身刀身也製作精良,所以是很難得的精品刀。而沒有環首的,其實也就算是橫刀了。
龍鳳環首
障刀,唐六典說,蓋用障身以禦敵。
對障刀的爭議是最大的。一個是說障刀就是短一些的匕首,15cm~20cm左右,在橫刀和陌刀因為太長的緣故而不太適合近身作戰時,障刀作為貼身的武器便可以派上用場了。而蓋用障身以禦敵便是指因為匕首太短,從而身體和障刀一起衝上前去戰鬥。而另外一個說法便是說障刀是寬刃長刀。障便是指障者,清掃障礙的人和刀。
障刀
陌刀便不詳說了,已經寫過了,感興趣的朋友已經去搜搜看。大家只知道他是長刀就行,用來消滅對方騎兵的。
最後一個,橫刀。多數說法便是橫刀樣式很像儀刀,只是沒有了環首和金銀裝飾而已。橫刀60cm~80cm,較其他三種來說,是較適合近戰的,所以也是戰鬥的主要選手。
橫刀
隨意,有什麼想知道的可以在下面留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