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刀障刀橫刀陌刀唐刀的四種形制 有一種因不允許陪葬而失傳

2021-01-09 古今獵奇

唐刀四制:指唐刀的四種形制,即:儀刀(禮儀用刀,多雕琢,型華美),障刀(護身短刀,便攜,輕快),橫刀(常備戰刀,屬於常制刀),陌刀(長柄或長刃,大開大合,是唐代開疆闢土,標名青史的首屈一指的利器)。

唐刀四制:

1、儀刀

儀刀多指唐代儀刀。魏晉兩宋稱為御刀,明代為御林軍刀,是苗刀的前身。它的戰場實戰出現在明代。抗倭名將戚繼光以及民間武術家結合日本刀術,傳之於其部下,殺敵致果,斬將搴旗,賴以刀法,威震華夏。衝鋒陷陣,它既是刀又如槍。詳見苗刀。

唐儀刀為軍刀四制之一,蓋古班劍之類,晉宋已來謂之御刀,後魏曰長刀,皆施龍鳳環。至隋,謂之儀刀,裝以金銀,羽儀所執。

龍鳳是皇家象徵,所以那些裝飾豪華但是沒有龍鳳環的唐刀其實是橫刀。儀刀外型最接近其祖先「環首刀」,主要為禁衛軍千牛衛和儀仗使用。儀刀又稱「長刀」,「細刀」,「千牛刀」其實就是儀刀。多出現在重要的禮儀場合。

唐懿德太子墓、長樂公主墓中的壁畫中多可看見侍衛所配的長刀,長刀為環首,雙手持握頂部,或佇立身前,儀刀作為皇家御用軍隊和侍衛的重要兵器,刀比較長,形制上「施龍鳳環 」,承襲漢環手刀式樣, 裝飾上 「裝以金銀」極盡奢華,這樣精美的環手大刀不僅是大唐威儀的體現,同樣也深遠影響了中國冷兵器的發展,這樣的環手大刀隨著各國使臣的往來,流向四方,深刻受到儀刀影響的有兩個國家和一個民族:高麗、日本、吐蕃。從現在考古資料來看,高麗、日本都出土環首刀,這些環首刀的刀環都是以龍和鳳作為主要的藝術表現形式,大量鑲嵌金銀,這些環首刀都是儀刀的傳承,而吐蕃保留了唐儀刀的造型特點。而中原大地隨著朝代的更替,戰爭的蹂躪,唐儀刀也消失和湮滅了。

儀刀

2、障刀

障刀是唐刀四制之一,名字由它的用途而來,唐六典:蓋用障身以禦敵。

唐刀四制中障刀爭議最大!

一種觀點:類似於匕首或是日本刀中的脅差,形狀差不多,但更為輕便靈活,便於近身肉搏。當士兵手中橫刀或者陌刀因為貼身而不便使用時,障刀就成了近身主導武器,所以有蓋用障身(障刀+身體)以禦敵說法,因為短整個人身子和刀都迎向敵人。障者,隱蔽之物。長15cm~50cm左右。

另一種觀點:障刀,障者,掃清障礙,霸氣。蓋用障身以禦敵,障身二字可以理解為刀身禦敵,所以極有可能是寬刃唐刀,在唐代有寬刃唐刀很正常,但是卻不見記載。所以障刀也有可能是類似寬刃的大砍刀前身。同時另一個間接證據,唐宋時古人常用作掃清障礙開墾荒山的「畲刀」也是寬刃大刀。畲刀是當時民間農用刀具。到了宋代畲刀結合了陌刀的可拆卸刀柄,安裝長刀柄的畲刀就成了民間用刀「樸刀」。安柄之處有螺口,杆棒的一端有螺絲, 而且是「三個丫兒」,安裝好了,十分結實。

障刀

3、橫刀

橫刀不是一種獨立的兵器,而是唐代刀的一種式樣,為中國主要是隋唐時代的兵士佩刀。它是作為唐代主要軍隊的制式裝備之一。刀型傳承自漢環首刀,唐朝前期大部分軍用橫刀均保留著環首。

現代復原的多為筆直狹窄的刀身,大多取消了環首。如果說障刀是匕首一類,那麼橫刀就是軍隊主戰刀。而橫刀多為60~80釐米,狹窄的刀身,威力俱佳。

所以更大的可能就是,障刀不是匕首,而是真正的主戰刀,寬刃的大砍刀(障刀)。障者掃清障礙,霸氣,寬的刀身「蓋用障身以禦敵」。而唐六典只說了橫刀為佩刀,並未戰刀,殺敵一類的描述。

所以橫刀為兵士佩刀。即:皇宮士兵、衙役、捕快、守城站崗士兵、巡邏士兵所配之刀。(類似現在警察交警的配槍,警棍),不難理解橫刀多為60~80釐米。

因橫刀刀身筆直,中正不阿,既有「劍的王者之風,又有刀的霸者之氣」現代俗稱「唐刀」多指橫刀,以橫刀為代表。

中國大陸地區部分刀劍買賣商家推廣的概念,其狹直刀身,小鐔,長柄(可雙手握持)的形制;直接原型是日本正倉院藏品-「金銀鈿裝唐大刀」古時來自中國的舶來品或者按照當時唐朝的刀進行仿造的,因目前證據尚有不足,尚未定論,裝具風格是仿中國的,但和風也十分明顯。現代唐橫刀多數是參考仿造日本刀,很多採用切刃造(刀的截面),只有少數刀商結合一脈相傳的環首刀進行復原。

橫刀

4、陌刀

陌刀,中國唐代長柄刀的一種。開始流行於高宗調露前後至開元十年之間。開始時使用陌刀是為了對抗突厥騎兵,後來在諸軍流行則是對付以騎兵稱雄的唐之「四夷」。

《唐六典》卷十六即載:「刀之式有四:一曰儀刀、二曰障刀、三曰橫刀、四曰陌刀…。陌刀,長刀也,步兵所持,蓋古之斬馬,刀重十五斤,又名砍刀,長七尺,刃長三尺,柄長四尺,下用鐵鑽。馬步水路鹹可用。力士持之,以腰力旋斬擋者皆為齏粉……」多為對騎兵作戰使用,威力巨大。 陌刀形制多樣,長兵主戰刀,形制有斬馬劍升級版,有刀柄可拆卸式,有柄特長而刀身特短的三尖兩刃刀式(見唐郭子儀墓壁畫)。蓋因大唐地域廣闊,各大都護府軍備自製,也因此風格不同。

部分陌刀刀身大多較窄,彎曲弧度,對日本的長兵器影響很大,其外形可以參考日本戰國時期兵器。可劈砍,可槍刺。

史書:(「興擐甲持陌刀重十五斤乘城。賊將入,興一舉刀,輒數人死,賊皆氣懾」——《新唐書》列傳一百一十八張興傳)。由於陌刀出現於隋,盛之於唐,唐時的1斤相當於現代的660克上下,唐時的15斤相當於現代的10公斤左右。

及唐之後,史籍鮮見陌刀之蹤跡,由於陌刀不允許陪葬,所以當今並沒有陌刀實物出土,網絡上所有的陌刀復原圖均為後人猜想。

陌刀

原創作品,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唐朝的儀刀、障刀、橫刀、陌刀有何不同,各有什麼用途
    其實唐刀總共有四種形制,據《唐六典》記載,「刀之制有四,一曰儀刀,二曰障刀,三曰橫刀,四曰陌刀」。這四種刀,形制不同,功能不一,代表著盛唐的輝煌和燦爛。 唐朝一斤折合現在660克,也就是說當時的陌刀重達十公斤,而當時的一尺相當於30cm,陌刀全長2.1米,刀刃90cm,柄長120cm。陌刀形制多樣,有加長版的折馬刀,有刀柄可御的兩用刀,有刀身縮減的三尖兩刃刀。 唐朝全盛時期,只有約兩萬人裝備了陌刀,與其他兵器相比,陌刀的裝備率相當低。因為稀有,所以珍貴,唐朝規定不許陌刀陪葬。
  • 中華古典武器的代表:什麼才算真正的唐刀?
    到底什麼是唐刀很明顯,如果按網友的習慣來講,唐刀應該特指某一種刀,但其實,在我國古代文獻的記載中,並沒有所謂「唐刀」這個名詞以及其特指的某種刀。從字面意義講,唐刀應該是指唐代(618—907年)所使用的刀,即《唐六典·武庫令》中記載的唐代軍隊使用的四種刀——儀刀、障刀、橫刀和陌刀。
  • 儀刀,障刀,橫刀,陌刀,這唐式四刀,恐怕你一個都不了解吧
    《唐六典》卷十六即載:「刀之式有四:一曰儀刀、二曰障刀、三曰橫刀、四曰陌刀。儀刀呢,有很大一部分作用是屬於禮儀方向的,多為儀仗隊之類的使用,在外使受到皇帝接見的時候,展示國力和武力用的。所以儀刀也是流傳的最廣的,尤其是日本武士刀,很大程度上便是繼承了儀刀的樣式。
  • 備受爭議的「唐刀」,在古代真的存在嗎?為什麼21世紀才受到關注
    唐刀這個詞最開始的意思其實是隋唐兩朝四種軍刀的總稱,一般指的是橫唐刀,有史冊為證:《唐六典》卷十六:刀之制有四:一曰儀刀,二曰鄣刀,三曰橫刀,四曰陌刀。而21世紀以後,日本刀逐漸流行起來,而越來越流行的日本刀,引起了中國刀商的注意。
  • 白江口戰役後,倭寇服服帖帖千年,唐刀天下聞名
    「倚天不出,誰與針鋒。」傳說在襄陽將要失守的時候,郭靖請鍛劍高手,將玄鐵重劍融合「武穆遺書」和「九陰真經」鑄成了倚天劍和屠龍刀。這段演義,總會讓人熱血沸騰。他就是名揚千年的「唐刀」。大唐帝國就憑此刀在多年的徵戰中,東屠倭寇,西鬥阿拉伯,平定安史之亂唐刀按照制式又可分為:儀刀障刀橫刀陌刀。大唐軍隊的標配便是唐刀。他的製作工藝極其嚴格,因為要考慮其破甲耐用。雖然唐刀有四種制式,但是真正被用於戰場的只有陌刀。唐朝中期,唐軍陌刀隊的如牆推進,創造了唐朝外戰的戰爭神話。
  • 中國國寶級唐刀「水龍劍」,被日本收藏後,成日本天皇佩刀
    「軍中初用陌刀,而嗣業尤善,每戰必為先鋒,所向摧北」,這是史書《新唐書》裡一段關於唐朝猛將李嗣業的實戰記載。大致意思就是說,李嗣業此人十分擅長使用用陌刀,每每打仗的時候都是率隊在前作為先鋒,十分的勇猛,公元747年,隨軍擊敗小勃律國,公元751年,隨軍擊敗唐朝勁敵吐蕃。
  • 聽說過陌刀、橫刀,障刀,那你知道儀刀長什麼樣嗎?
    編者按:《唐六典》曾記載,刀之制有四,一曰儀刀,二曰障刀,三曰橫刀,四曰陌刀。其中後兩者的熱度很高,陌刀自不必說,橫刀也被認為是唐刀的原型,成為淘寶爆款。
  • 中國失傳的三大兵器,一件驚豔世界,一件流落日本,一件無法復刻
    「高手過招,招招致命」,在冷兵器時代,人們說十八般武藝,軍器中則是弓稱首,此外槍矛有「百兵之王」的稱號,東漢末期的名將趙雲的武器就有龍膽亮銀槍,而我國失傳的三大兵器,一件驚豔世界,一件流落日本,一件無法復刻。
  • 世界三大名刃與中國唐刀
    《唐六典》卷一六武庫令丞職掌條記載:刀之制有四,一曰儀刀,二曰障刀,三曰橫刀,四曰陌刀。唐刀的淵源  唐刀的始祖為漢刀(又稱環首刀),漢刀多為單手刀,刀柄較短,長度為58~114釐米不等,並且無一例外在刀柄外側製成扁圓的環狀,環首刀也因此得名。唐刀在漢刀的基礎上發展起來。
  • 中國古今名刀種類大全,看看你認識幾個?
    當前出土的環首刀實物,其質量甚至超過明清時期的刀劍,可謂奇蹟。鋼鐵環首刀自漢代誕生,一直沿用到唐代,是為唐代儀刀、障刀、橫刀、陌刀之父。 刀之制有四,一曰儀刀,二曰障刀,三曰橫刀,四曰陌刀。其中儀刀類似「龍雀大環」,屬於禮儀用刀;障刀、橫刀屬於腰配實戰刀,特別橫刀,直接演化自環首刀,軍中裝備比率很高;陌刀屬於大型刀,柄長刃長,殺傷力驚人,「人馬俱裂」。
  • 歷史上最著名的十把刀:青龍偃月刀僅排第七,一件極品菜刀上榜!
    當時寒月刃鑄成之後傳到了趙王那裡,便想花費重金購買,但是徐夫人不同意,趙王大怒,派人殺徐夫人奪刀。之後這把刀也沒有到趙王手裡,也不知去向,至今無人知曉。不過無論是哪個朝代製造這把刀都是真實存在的,並且可能不止有一把。這把刀長3尺9寸,背上刻有篆字,其意思就是歌頌這把刀。
  • 史上最出名的十把刀,唐刀上榜,還有一件是菜刀
    眾所周知,在古代「刀」的歷史地位是非常高的,尤其是戰場上,刀絕對是最常見的兵器。經常看電視劇的人就會發現,士兵基本都是刀不離手,將軍的腰間也是有佩刀,這就是因為刀的特性了,不僅攻擊兇猛而且造價相對低,也比較堅固。所以一把好刀是非常重要的,今天就和大家聊一聊歷史上的十大名刀。
  • 神秘唐刀的真正起源
    唐刀的誕生並非在唐朝,而是在網際網路被發明以後,何以見得?唐刀很神秘,出土文物沒有一件。唐刀的擁護者們會找理由:「唐刀不允許陪葬」,可你怎麼自圓其說單一個唐代就三百年,幾百萬把刀沒有一件文物?漢朝的鐵製品比唐朝更珍貴,也還是有不少漢代刀的文物被發現。唐刀的起源更神秘,中國的歷史沒有記載,唯一一次記載要到日本的博物館找。這麼厲害的刀,就算像網友們說的古代人捨不得陪葬,難道還捨不得記兩筆嗎?或許古人不叫「唐刀」,那麼你就找一把形狀長得像的也算,但是也沒有。歷史上能夠證明確實存在的刀與網上的唐刀都差別不小。
  • 性能強悍的漢刀和唐刀,誰才是你心中的最強戰刀?
    鋼鐵提供了兵器更為堅韌的骨骼,催生出長達1米的漢刀。 漢刀徹底取代長劍是在東漢末年,在那之後它將作為一個經典和傳奇橫跨過300年時光直達隋唐。短刀在東晉就出現了分裂,導致兩種刀式的並行發展,一種是直窄樣式,另一種是近代常見的寬體樣式。
  • 中國歷史上赫赫有名的3大名刀:藏刀、苗刀、唐刀你最喜歡哪種?
    導語:中國歷史上赫赫有名的3大名刀:藏刀、苗刀、唐刀你最喜歡哪種?當今的世界戰場是熱武器的天下,可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冷兵器一直是戰場的主導武器,在中國歷史上也存在了不少名震天下的戰爭兵器。說到中國戰場使用的冷兵器就不得不提刀這款武器,刀和劍齊名,都在中國歷史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中國歷史上榜上有名的刀具也不在少數,今天就來盤點中國歷史上赫赫有名、最經典的苗刀、唐刀和藏刀,看看其中有沒有大家心儀的一款。第一款,苗刀。苗刀是中國最有名的刀具之一,以形定名,因刀形似禾苗,故有苗刀之稱。
  • 為什麼唐刀那麼有名但是現存的唐刀卻那麼少?
    唐刀指的是唐朝的軍刀,現代人們說的唐刀是、窄直的刀身、小鐔,雙手可以握住的刀柄 是這樣一個形狀。大致原型是日本正倉院所收藏的中國唐刀,日本收藏的這把刀是以前從唐朝進口過去的。唐刀的體型,是從漢代環首刀演變而來,前期大部分軍用唐刀均保留著環首,同時也擁有筆直的刀身。
  • 唐朝工匠到底有多牛
    唐刀僅看造型,似乎非常簡單,但不知為什麼,給人的感覺卻是百看不厭。唐橫刀一直作為官方刀具進行生產,在唐朝一系列對內對外戰爭和武舉考試中都有使用,對我國後世的武器發展產生了不小的影響。稱之為中國古代冷兵器的一個巔峰也不為過。唐橫刀最大特點是刀刃窄小,劍身修長。後來日本引進唐刀,又根據唐刀製作日本武士刀,就很好的繼承了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