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埋葬了的無數秘密 1991年梅裡雪山山難生死錄

2020-12-06 戶外資料網

  每個人都有兩個要親歷而又無法向人描述的過程:出生與死亡。

  人生如同朝暉與殘陽間的一瞬,兩頭是無盡的黑暗。生與死,便成為期望不朽的人類耗竭心智的千古之謎。

  1990年末,井上治郎教授臨行前將一封信交給他老友的女兒,並囑:「元旦後啟封。」或因新年假日歡娛之故,她忘了。直到5日猛然記起開封:一份遺囑赫然在目。此際,中國登山協會的一份電傳也跨海而至──日本京都大學學士山嶽會:中日友好梅裡登山隊井上治郎等十七人,於1991年1月3日深夜起失蹤。

  據說,多次登山的井上治郎唯獨這次留下了遺囑。

  十七人在「神山」梅裡失蹤前,竟埋下了這樣意味深長的伏筆,梅裡山難愈發撲朔迷離。5月份,第二次對梅裡失蹤者的搜索也以一無所獲而告結束,十七條生命的秘密依然埋在海撥5100米的冰谷裡。

  6月初,從雲南撤回的北京搜索人員旋即參加了在中國登山隊訓練基地的登山紀念碑揭幕奠禮。紀念碑座落在懷柔水庫的一個幽靜的「半島」上。

  「山魂」,紀念碑上由趙樸初題寫的兩個塗金大字在烈日下閃著耀眼的光芒。碑體由形同兩柄長劍似的抽象的山峰組成,兩座「山」則用寫實放大數倍的銀白色冰鎬和安全鎖扭結在一起。紀念碑的構圖似乎表示,在相同裝束的登山者眼中,千姿百態的大自然,對每個人來說都具有變幻不定的意味。

  參加儀式的有二三百之眾,其中還有一支烘託氣氛的小學生樂隊。在遠郊縣舉行這樣的活動,規模也謂相當可觀了。眾人中還夾雜著幾個打扮入時的女郎。

  「這些妙齡女郎幹什麼來了呢?」一位遇難者的妻子在那自言自語。那神情好象在猜測她們是否真的是來感受「山魂」的魅力。她們是否知道,當奠禮結束,這個半島上的又回到往日的寧靜,只有登山者或他們的妻子在如血殘陽下往來於「山魂」碑前,該是何種心境?這還是個謎,也許連登山者本人也不能全部破譯。

  「讓我說什麼?人都死了。」

  悲劇之初,遇難者的中方隊長宋志毅的老隊友三緘其口,不願對人多談自己的感受:「常在河邊走啊……」

  不止是他們,最初當傷親之痛的淚水把「梅裡家族」淹沒時,有的記者也不願意去採訪山難的新聞。因為覺得這時採訪死者家屬是殘忍的行為。生活常常印證著:死亡,有時對死者並非不幸,對於生者才是不幸。

  「追悼會那天,看到那一排遺像中還有如此年輕的日本大學生,我哭成了淚人。」一位性格一向奔放瀟灑的女記者在那一刻完全沉溺在古老的傷逝情感中了。

  「我不是憐憫死者,而是生者。我也不是對他們的死法有何異議,只是覺得他們中有的人還太年輕。」

  確實,憐憫會抵消死者的價值,可是在死者為之神往的而又確是嚴酷的自然面前,人們又從何判斷他怎樣才算死得其時,死得其所?

  由於死亡,生命的意識覺醒了。而當生命以非同尋常的方式結束時,生命意識的強烈衝動便引發濃厚的哲學思考,這對一切人都是平等的。雖然結論可能各不相同。

  「一個人如果能猜到自己何時並以何種方式去死,該多好!」那位女記者說。

  井上治郎好象猜到了,宋志毅好象也猜到了。還有那位第一次參加登山的藏族小夥子斯那次裡好象也有預感。但這是真的麼?

  「我認為一個真正的登山者是不能迴避生死問題的。」1988年我在珠穆朗瑪,宋志毅曾眉飛色舞向我描述了他幾次從死神手中掙脫的經歷。我曾為之震驚,不知這究竟是種什麼心態。我曾與之相約,以後有機會再就這個問題好好聊聊。總以為還有時間,可突然間他們十七個人消失了。他們給生者留下了難以清理的沉重遺產,其中便包括「生與死」。

  登山活動之初,圍繞三號營地營址的選擇,曾發生過分歧。在建營的安全糸數與登山節省體力形成矛盾的態勢下,宋志毅堅持應該遠離山腳紮營,避開正面登山路線上的懸冰川。他察覺到頭上懸冰川中隱藏著的巨大危險。在爭議中,一向快人快語的宋志毅曾惱火地說:「要死也不是我一個。」

  營址的選擇,終於在爭議中後撤百餘米。但宋志毅的話還是不幸言中了。十七條生命被凍結在梅裡奶諾戈努冰川中。不能與宋志毅再聊「生與死」了。不過宋志毅自己的登山生涯卻表明,他雖然不想死,但在生死邊緣的山途中,他一直是正視著而不是背對著死神。

  兩次梅裡搜索,搜索隊員在艱難地搜索隊友的蹤跡時,也艱難地捕捉著也屬於自己命運主題的殘簡。這些形同讖語的信息大大強化了命運的詭譎色彩。

  「你問我還幹不幹這一行?不幹這又幹什麼?」一位登山者說。

  現代登山運動已有二百多年歷史,但歷史的長度似乎總在豐富問題複雜性和內涵,而不肯給一個「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就象世世代代的人總要自問愛情是什麼一樣,每一代登山者也都必須思考「我為什麼要登山」?

  當人們親身目睹死亡引起的悲慟,便覺得「未知生,焉知死」孔夫子這句名言應該反過來說才是。悲劇性的失敗造成的心理地震和影響比成功的狂歡顯然更經久。

  「看到那些悲痛欲絕的家屬,我覺得我必須重新考慮在對親人的責任與登山的志趣在我生活中的位置。」

  一切傷痛都會隨著歲月之河的撫慰而平和下來,當梅裡雪崩的衝擊波漸漸遠去,走著與悲劇中人物共同道路的、可能有著相同命運歸宿的人們,其內心的風暴仍在持續。

  「一個偶然的機會,我走上了這條路。一幹就是這麼多年,畢竟有了感情。我不願因此改變我的生活,我們畢竟是有自尊的人。」

  生活的實際情形往往如此。不是因為我們先有了一個什麼樣的哲學,然後才有什麼樣的生活,而是我們有了怎樣的生活,才有了怎樣的哲學,而隨著生活中每次重大事故和際遇,每個人的思想都不免重新組裝。

  20世紀末,人類漸漸明智起來。人們開始謹慎地使用徵服的字眼,不再顢頇地誇耀對自然的勝利。

相關焦點

  • 魂兮歸來--記1991年梅裡雪山山難
    自1987年4月到1990年春,共有7支中、日、美登山隊去登梅裡雪山,他們從東、南、北幾個方向艱苦攀登,最高到達5800米,均無功而返。1990年12月,中日聯合登山隊再次到達梅裡雪山東南山脊腳下的笑農,建立起登山大本營。宋志義出任中方隊長,他1974年開始登山,功績顯赫,九死一生,是一員梗直悍的猛將。
  • 1991年梅裡雪山山難
    梅裡雪山 神不可攀  高度表 1999年十月13日 9:44 p.m.  梅裡雪山 神不可攀  地處橫斷山系的怒山山脈,是南北走向的龐大雪山群體。北段稱梅裡雪山,中段稱碧羅雪山,但習慣上將位於德欽縣境內的北段和中段,統稱梅裡雪山。
  • 留在雲南20年,尋找17位隊友的遺骨|梅裡雪山山難30周年
    1991年1月3日。這裡是雲南省的最高峰——梅裡雪山,海拔6740米。中日聯合登山隊在梅裡雪山的腹地聚集,為挑戰這座處女峰做最後的衝刺準備。雪在持續地下著。22點剛過,位於海拔5100米的三號營地和基地營開始了這一天當中的最後一次通訊。三號營地:「現在三號營地的雪很大,視線不良。積雪有1.2米厚。」
  • 梅裡雪山為何高不可攀
    1991年中日聯合登山運動隊遇難,以及前幾天發生的山難,都是雪崩造成的。  周行康先生介紹說,歐洲登山運動員為了避免遭遇雪崩,登山前往往派直升機投放炸藥以清除隱患。而我國目前還沒有這個條件。一是受經濟能力的限制,二是我國的山普遍比歐洲的高得多,直升機難以飛到那個高度。
  • 梅裡雪山,1991年事件後,成了死亡之地
    這就是著名的梅裡雪山。卡瓦格博峰高6740米,而隨著1991年登山隊探索的失敗後不久,正式成為了「人類禁地」,在21世紀初的時候更是直接頒布法律,使其成為了中國唯一禁止攀登的山峰。但正如我們之前所說的,隨著人們起初科技的迅速發展,使人們認為這都是封建迷信,這座山存在的意義就是為了讓他們這些登山者徵服。於是在20世紀90年代前後,一場關於卡瓦格博峰的登山活動就此展開。1987年,日本京都登山隊成功獲得了在我國攀登梅裡雪山珠峰卡瓦格博峰的申請,與我國登山隊員一起,組成了一支17人的登山小隊和無數後勤保障人員的巨大組織。
  • 梅裡雪山海拔6000米至上有一座寺廟?追憶撼動過全世界的91山難
    上一篇我們聊了梅裡雪山的最初的名字(卡瓦格博),所以,這一篇我們就不得不聊聊發生在梅裡雪山之上的,人類登山史上第二大山難事件,91山難。我們都知道,梅裡雪山被視為藏傳佛教的四大神山,國家明文規定任何個人及單位皆不得攀登梅裡雪山,故此,在可預見的未來,梅裡將依舊保持它不被人類染指的純潔姿態。
  • 梅裡雪山拒絕被登頂中日登山隊遭遇神秘山難
    出品,態度玩家聚集發聲地,給你一萬種野法(微信公號ID:jikexianfengdui)卡瓦格博是藏傳佛教的八大神山之首,藏傳佛教的朝拜聖地,在當地的文化裡,山有自己的生命然而就是為了所謂徵服,1991年中日登山隊在攀登時遭遇雪崩,17名隊員無一生還,成為世界登山史上的著名山難。1996年11月,中日聯合登山隊冉次攀登梅裡雪山,最後還是以神秘的原因失敗。
  • 雲南最高峰梅裡雪山,一座神秘的「處女峰」,山下有個世外桃源
    梅裡雪山以其巍峨壯麗、神秘莫測而聞名於世,早在30年代美國學者就稱讚卡瓦格博峰是「世界最美之山」。卡瓦格博峰下,冰鬥、冰川連綿,猶如玉龍伸延,冰雪耀眼奪目,是世界稀有的海洋性現代冰川。梅裡雪山在藏區稱為神山卡瓦格博,「梅裡」一詞為徳欽藏語mainri」漢譯,意思是「藥山」,因盛產各種名貴藥材而得名。
  • 關於梅裡雪山山難的一些往事
    「永遠,永不再」  ——《烏鴉》·愛倫坡  5年之後,中日登山隊再次來到卡瓦格博腳下。  5年前的那支登山隊中一共有11名日本京都大學登山隊員的成員。當面,京都大學拿到梅裡雪山的首登權,期限一共只有 5年。
  • 梅裡雪山為什麼禁止攀登
    梅裡雪山位於雲南省迪慶州德欽縣境內,剛好在滇川藏三省交界處,被稱為藏傳佛教的四大神山之一,也是世界自然遺產「三江併流」的重心地帶。其實梅裡雪山的海拔並不算高,但卻已經被禁止攀登了,這是為什麼呢?
  • 梅裡雪山風景區,風光秀麗,絕對是視覺的盛宴
    日照金山:梅裡雪山又稱雪山太子,由十三座山峰綿延而成,卡瓦格博是梅裡雪山的最高峰,為「藏區八大神山之一」,在朝陽的光芒下,神山金光普照,猶如山神現身,著名的「日照金山」絕景令無數遊客心嚮往之。梅裡日落:經過梅裡雪山迎賓臺霧濃頂十三白塔觀景臺遠觀梅裡十三峰,這裡可以觀看梅裡神峰的經典日落,風景如畫,充滿了草原、雪山、峽谷、森林等美景,絕對是視覺的盛宴。普達措國家公園內有兩個美麗的淡水湖泊——碧塔海、屬都湖,素有高原明珠之稱,從這裡你將會領略到原始森林的神秘,雲杉林海蒼翠,綠色廣闊野花盛開,水美草豐的牧場,百花盛開的溼地,風景異常的優美。
  • 梅裡雪山超自然事件,17名遊客遇難,村民:神明顯靈了
    文/不二姑娘相信大家都知道梅裡雪山就坐落在西藏地區,是西藏的神山,看上去純潔無瑕,神聖無比。這座山在藏民們的心目中如同於神明一般,是藏傳佛教的神山,這座山峰的海拔高度高達6700多米。最令人感到奇怪的是,珠穆朗瑪峰這樣的高峰都有許多人登頂,梅裡雪山卻沒有一個人登上過,這到底是為什麼呢?而且在1991年的時候,梅裡雪山還發生了一個超自然的現象,17名遊客犧牲在了梅裡雪山。而且在搜救人員搜救的過程之中,還發生了不可思議的一幕。別看梅裡雪山的海拔高度沒有珠穆朗瑪峰高,但是想要挑戰它,並非是一件易事。
  • 無數登山員喪生於此,至今仍是「處女峰」的梅裡雪山成未解之謎
    1988年,美國克倫奇登山隊,攀登路線:明永冰川路線,攀登高度:4350m1989年9月-11月,中日梅裡雪山聯合偵察隊,攀登路線:雨崩方向,攀登高度:5500米1990年11月-91年1月,中日梅裡雪山聯合登山隊(第二次攀登),1991年1月1日-3日梅裡雪山連降大雪,中方隊員6
  • 藏傳佛教的朝覲聖地:迪慶梅裡雪山
    梅裡雪山是藏傳八大神山之一。(圖片來源:鳳凰網華人佛教 攝影:盧海林)大多數人到了德欽,最大的願望就是能看到梅裡雪山。來過的人都說,看到梅裡雪山,任何人都會受到強烈的震撼,這種震撼來自心靈深處。
  • 神秘的梅裡雪山,相傳它是去往神界的一條通道,你了解梅裡雪山嗎
    我要實現年初時答應過自己要給自己一場美麗的旅行,來到雨崩村這段日子, 雪山深處的小村莊的美景給深深吸引住了, 這裡是風景宜人的藏族村落,這裡好像是詩中說的世外桃源。這裡是一個徒步旅行的聖地,到這裡有山有水有佛塔,這個村莊風景優美、民情淳樸、四周都被大山環繞著。別人說這裡就是陶淵明詩中所寫到的世外桃源,也有人把這裡比作是香格裡拉的。
  • 衛星地圖上看中國最大的5座雪山,梅裡雪山、玉龍雪山哪個最美?
    【ALENG 自媒體】7月31日午間專稿,炎炎夏日來臨,很多人開始嚮往雪山草地的戶外生活了。然而忙碌的現代人卻不容易出去實現自己的夢想,因此,小編在這裡準備了幾幅來自谷歌地球的衛星照片,看看這些美麗的雪山,也能夠給這個炎熱的夏天帶來些許涼爽吧。圖一,貢嘎雪山。
  • 未解之謎:梅裡雪山為什麼沒人攀登成功?
    然而,人類雖已徵服了世界最高的珠峰,但梅裡雪山的主峰卡瓦格博峰至今仍無人成功登頂!梅裡雪山,是位於西藏察隅縣東部與雲南迪慶藏族自治州德欽縣的雪山群,最高峰卡瓦格博峰海拔高度為6740米,是雲南省最高的山峰。
  • 人類至今無法企及的神山,梅裡雪山主峰——卡瓦博格!
    梅裡雪山,是位於西藏察隅縣東部與雲南迪慶藏族自治州德欽縣境雲嶺鄉西部的一座南北走向的龐大的雪山群,全長有150公裡,它在藏區稱卡瓦格博雪山。梅裡雪山是一座神山,和西藏的岡仁波齊、青海的阿尼瑪卿山、青海的尕朵覺沃並稱為藏區四大神山。
  • 眺望聖潔神秘的梅裡雪山 卡瓦博格峰是人類登山挑戰的禁區
    梅裡雪山是一座龐大的雪山群,它一邊在西藏察隅縣,一邊在雲南迪慶自治州。梅裡雪山,與岡仁波齊,阿尼瑪卿山,尕朵覺沃,並稱四大神山,是雍仲苯教聖地。梅裡雪山,最高海拔6740米,超過了玉龍雪山,是雲南最高的山峰,最高峰卡瓦博格峰。
  • 太子十三峰—梅裡雪山,最後的淨土,萬分珍惜
    據傳說緬茨姆峰是卡瓦博格山神之妻,當時卡瓦格博隨格薩爾大將出徵惡羅海國,從緩兵之計來看,惡羅海王假裝把女兒訂婚給卡瓦博格,但意外的是兩人一見鍾情,成了生死相伴,所以他們兩個都偎依在雪國的宮殿,坐著海枯石爛,天荒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