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工業化時代以來,人類對溫室氣體的排放可以說是越來越強,所以導致全球變暖持續的發展,而產生的影響也就出現了。如今全世界的冰川都在加速融化,南北極地區產生的影響也更加的強。
在8月,根據紐西蘭科學報告指出,雖然全球變暖的趨勢不斷發展,應該科學研究團隊發出警告,紐西蘭的冰川融化已經出現了「超負荷」的模式,融化已經達到了一個新狀態。
其中紐西蘭的南阿爾卑斯山冰川在過去的大約400年裡,可能已經減少多達一半以上,也就是說已經出現了高達50%的冰川融化,這意味著未來紐西蘭可能會跟科學家們預測的那樣徹底消失,這對全球人類來說都不是一個好消息,也就是壞消息。下面我們來看看一個情況,似乎我們在2020年聽到的消息都不太好,無論是氣候變化,還是人類的影響,基本都是波及生命的影響。
北極升溫,海冰創新低
前面我們說的是紐西蘭冰川融化,紐西蘭冰川大量消融已經沒有多少的挽救餘地了,而對於南北極地區來說也是同樣如此。在2020年以來,聽到關於北極氣候變化的也不少。
例如:北極38度高溫,甲烷爆發,野火大規模燃燒等等,而北極的升溫主要就是影響這些情況產生。根據NOAA發布的新數據指出,北極海冰也創下了新低,海冰最低覆蓋率的時候已經是直逼2016年,成為了120年紀錄之中的第二高。
所以北極海冰新低是在不斷刷新記錄,根據NOAA在8月發布的2019年海冰報告之中顯示,在3月的時候,當北極海冰達到其年度最大程度時,第一年的薄冰佔所有冰的77%,大家可以想下,只有23%是以前的厚冰,而對於這些薄冰來說很容易就導致融化,所以只有23%的冰才可能處於穩定的模式。
而在1980年代的時候,薄冰只佔約為55%。由於更薄,更年輕的冰更容易在夏季融化,因此海冰年齡的這種變化導致最小冰範圍的減小趨勢。
所以說北極升溫,只會導致海冰持續創下新低,可能2016年的最低數據都保不住了,這就是全球變暖的威脅。
北極升溫還會帶來什麼影響?
北極升溫對地球的影響也不是一兩天了,帶來的影響肯定很多人也知道,除了導致大規模冰川融化,野火等等之外,還會繼續產生的「連鎖效應」。例如會導致海平面的上升,海平面上升的危機可以說更大。
無論是在2019年還是2020年,都相繼報導出很多海平面較低的島嶼被淹沒,例如日美,印尼等國都有,幸運的是這些島嶼沒有人,不然只能面臨遷徙。
所以北極升溫導致海平面上升也是一個「間歇性」的影響。當然北極冰川融化之後,還會讓我們地球失去「平衡效應」,因為地球的大氣環流「北極」起到的作用也非常大。
所以當北極冰川全部融化結束之後,那麼地球「大氣環流」也可能出現異常,甚至不排除出現崩潰的情況,這都是相應的,而這些的影響相對來說人類還是可以進行維護的,但是有些可能就是沒有辦法的。
北極升溫正在釋放遠古生物
根據2020年《科學與通訊》雜誌指出,隨著北極氣溫的升高,永久凍土的融化也加劇了,導致一隻具有46000年歷史的雌性有角百靈「重現」地球,引發了大家對氣候變化的擔憂,同時在先前還發現了18000年名為「 Dogor」的小狗,50000年歷史的山獅幼崽「 Spartak」和部分保存完整的猛獁象等等,這些具有上萬年重現地球,不僅是我們需要注意北極氣候的問題,還有就是它們所處在的永久凍土的一個大變化。
因為以前這些上萬年的生物都是被「冰封」在地球的永久凍土,如今我們將它們緩慢地釋放出來,肯定不是好事情,上面我們也看到了,具有50000年的生物都出現了,說明永久凍土已經「冰封不了」它們了,未來我們將可能看到更多的上萬年生物出現。同時在這些上萬年生物出現之後,還有一種人類最為擔心的東西出現,那就是病毒,這個是如今全球人類最擔心的。
因為科學家們發現,在冰川之中有大量的未知病毒出現,依照人類如今的技術來講,可能一旦它們爆發我們是很難抵禦的,因為大多數都是屬於未知的,所以這也提醒了人類需要高度注意氣候變化的嚴峻性。
不能再加強對地球的破壞了,不然最終給人類可能會因為氣候的變化而帶來生命上的危機,事實證明,氣候的臨界點可能已經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