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報導 記者 楊璐】1月11日,由環球網、人民網海南頻道和《老楊會客廳》共同主辦的環球政經圓桌會專場會議在海南省海口市順利召開。
會議現場
會議圍繞不久前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以「展望2019:中國經濟發展路徑與海南使命」為主題,回顧了改革開放40周年以來中國取得的巨大成就,並對2019年中國經濟發展路徑及海南省未來規劃發展做了深度探討。
本次會議由老楊會客廳創始人、中國產業集聚研究專家楊建國老師擔任主持。邀請到中國公共外交協會副會長胡正躍、中國前駐坦尚尼亞大使呂友清、中國前駐東協大使、中國—東協中心前秘書長楊秀萍。以老楊會客廳傳統對話形式,主持人與大使們展開互動交流,共同探討當前經濟形勢並為海南省未來規劃發展提出合理建議,為海南省未來規劃發展提供強大智力支撐。
中國公共外交協會副會長胡正躍
中國公共外交協會副會長胡正躍在會上發言稱,中國改革開放40年的重要關鍵詞是「和平」胡會長認為,外國人到中國最大的感受就是「安全」。40年來,有的國家面臨內戰困擾,有的國家被外戰侵襲。但我們沒有,這就是中國的偉大之處。
胡會長還從GDP的增長、貿易、投資三個方面分析了中國的改革開放對世界經濟發展做出的貢獻。針對去年4月,中央決定海南全島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和探索建設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胡會長認為2019年或者說今後多年,海南會有一個很好的發展機遇,海南應該提出具體的奮鬥目標,牢牢把握戰略機遇期,加快推動高質量發展。
胡會長最後還表示,2019年,中國即將舉辦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也是「一帶一路」合作第二個五年周期的新起點。海南地處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要衝,應該明確自身定位,紮實推進重點國別合作和一批重點項目落地,全面融入「一帶一路」合作共建大局。海南應在加快與沿線國家和地區空中、海上互聯互通,加強與周邊國家的經濟和人文交流合作,利用好博鰲亞洲論壇平臺,唱響 「一帶一路」合作正能量等方面下大功夫。
中國前駐東協大使、中國-東協中心前秘書長楊秀萍
中國前駐東協大使、中國-東協中心前秘書長楊秀萍在會上表示,中國外交言必信,行必果——這就是40年外交生涯中留給她最大的感受。中國是一個愛好和平的國家,新中國成立以來一直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一貫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基礎上同各國發展友好合作關係。通過和平合作促進各國間相互發展,在實踐當中真正做到互利互惠。楊大使認為對於從事外交工作的同志來說,國家強大就是最好的實力與後盾。只有國家不斷發展,我們在國際上的話語權才會不斷提升。
在海南省應如何繼續發揮「一帶一路」橋頭堡作用這一議題上,楊大使認為,海南擁有很多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關鍵是海南應充分用好這些資源。海南應按照黨中央提出的要求去不斷發展,同時也要有時不我待的精神。要利用好博鰲論壇平臺,唱響「一帶一路」合作正能量。
楊大使表示,這些年來,海南省政府也做了大量實實在在的工作,我們也看到了海南的迅速發展。海南應根據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精神,明確自身定位,利用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制定切實有效的發展目標,讓海南全面融入國家「一帶一路」建設大局。她也相信海南一定會按照去年4月習總書記提出建自貿區、自貿港的要求,把海南建成高質量開放、鄉村振興、綠色發展等高質量發展內涵的標誌性高地。
中國前駐坦尚尼亞大使呂友清
中國前駐坦尚尼亞大使呂友清表示,改革開放成果巨大,開放合作是永恆主題。呂大使認為,沒有一個人能夠把世界上所有的事情做完,沒有一個國家會把世界所有的經濟都壟斷,所以最後還是要合作。國家的發展都是在開放的條件下取得的,我們要在發展的同時保持開放。我們在落後的情況下要合作,我們先進了還是要合作。
呂大使稱,改革開放有利於我們自身發展,但同時也給世界經濟發展作出了很大的貢獻。我國在對發達國家,譬如美國、日本、歐洲等國家開放,引進他們的技術資金髮展我們的同時,實際上也是為這些國家的資金和過剩產能找到了出路,使他們獲取了巨大的效益。雖然我們現在和一些發達國家仍有差距,但是我們既要承認差距,也不要害怕差距。要堅信我們現在的投資能力、資源的豐富程度、攻堅克難的條件也比40年前要好得多。同樣的,發達國家在產業和產品競爭力方面也有很多不如我們的地方。所以,我們既正視今天的困難,但也不怕今天的困難。
呂大使還表示,海南有得天獨厚的區位條件,有無與倫比的政策優勢,有全國人民做堅強後盾,因此海南也應該為新時代整個中國的改革開放趟出一條新路。海南省委省政府的任務雖然艱巨,但自貿區對海南、對全國乃至對於全球經濟的發展都是會起到重大作用的。要珍惜機遇,不辱使命,不負重託。一定要有雄心壯志,要把海南全體人民的創新創業熱情激發出來,共同努力做好自貿區建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