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合人群:所有健身愛好者
內容標籤:類固醇 藥物 判斷 區分
作者:Christian Thibaudeau
編譯:陸肆壹
今日下午6點,群課程即將開講!
最後三小時入群倒計時
群友們正在等你加入···
課程話題:《增肌減脂的最佳訓練次數》
一個動作到底要做多少次才對?
這是一個新手問題
新手需要知道不同情況下做多少次動作才能更有效。
更是一個高手問題
因為細微的數量差別會造成身體完全不同的感受。
備課耗時1周
課中提供全部資料
梳理大量訓練記錄
覆蓋各水平訓練者錯誤
確保課程專業、易操作
2月19號 下午18點開講
掃下圖中二維碼添加入群,原價99元,轉發下圖,立減20元
-
正文
這篇文章沒人想寫
T-Nation的文案總監最近聯繫我:「Thib,我們剛剛在網絡上進行了一項辯論激烈的投票。
問題是:使用類固醇或相關藥物的健身專家,他們的建議值得相信嗎?
約60%的人表示,他們會質疑藥物使用者的建議。你想就此寫篇文章嗎?」。
好吧,這可能是一個沒人想寫的話題,寫了要麼樹敵,要麼被人稱為偽君子。
有些人認為我一定是類固醇猴子。
畢竟,我參加過健美比賽……我也曾使用類固醇,對吧?
好的,當然,我會寫這篇文章。
充分披露我自己(Christian Thibaudeau)
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我不得不提到我曾經使用過類固醇,我不是個偽君子。
對於我的那些讀者來說,這並不奇怪。
我在之前的一篇文章中提到,在我的大多數研討會上也討論這個問題。
我第一次使用類固醇是在2003年,我第一次參加健美比賽一敗塗地之後。那場比賽我是自然狀態,我認為我的知識足以讓我獲勝,但結果我大吃一驚。
我在四名選手中排名第三,而擊敗我的兩名選手分別比我重了18磅和25磅……且更低脂。
另一件讓我大開眼界的事是,我的朋友,在我們開始備賽的初期,他的體格比我差,但他贏得了他的級別冠軍和全場冠軍(猜猜我和他之間的方法有什麼不同?)
因為我想繼續參加比賽、想變得更有競爭力,所以我在接下來的兩場比賽中都使用了類固醇。順便說一句,這兩場結束以後我就不再參加健美比賽了,因為那讓我感覺自己像個廢物,也扼殺了我對訓練的熱情。
類固醇突破了我的自然限制,自然狀態下我似乎是215到218磅的低脂體重,減到拉絲時則是195到200磅。我曾在用藥時達到了228磅的精體重(非賽季最高250磅,但這不算在內)。我需要那個尺寸來「適應」健美運動,但我從未感覺良好。
這是否意味著我沒有資格成為訓練專家?
不,原因如下:
1.我在早年自然訓練時期就達到了個人巔峰力量水平:595磅的後蹲,485磅的前蹲,275磅的站姿推舉,315磅的抓舉。
我參加了奧運會舉重比賽,而在加拿大,作為參賽選手需要經歷相關部門隨時的突擊藥檢。我不想冒任何風險,即使我可能沒有足夠的能力贏得頂級比賽。
2.我在自然狀態下得到了我最瘦和最漂亮的形體。
我最近兩套照片是在連著六七年什麼東西都沒用的情況下拍攝的。雖然這比我用藥時小一些,但我的整體形態卻更好。
3.雖然我訓練過不少使用藥物的職業健美運動員,但我的客戶中超過90%是自然的。所有人都說,他們的力量得到了很大的增強,肌肉得到了良好的生長。
4.許多人都說我發表的文章給他們帶來了很大收穫。
5.最重要的是:我知道「用藥」和「自然」的區別。
順便說一下,我不是在強調自己有多偉大(儘管我確實還不錯),我只是不能拿其他人來舉例,那會變成說三道四評頭論足。
不同類型的類固醇使用者
並不是所有的類固醇使用者都一樣。
許多訓練中最聰明的人——那些真正懂得如何從訓練中獲得最大效果的人,也會使用類固醇,或者曾經用過。
使用類固醇並不妨礙他們徹底研究訓練和營養。
許多類固醇專家都有豐富的知識和成功訓練自然客戶的經驗。
我再重複一遍:很多你閱讀過的、或者最崇拜的健身專家都曾使用過類固醇。
有些人只是為了嘗試一下;有些人是為了達到某個一次性的目標;是的,還有些人在持續使用。
儘管他們可能標榜自己不用類固醇。
自然的欺詐
我鄙視那些聲稱「自然」的網紅「專家」,儘管他看起來像個國家級的健美運動員。他(或她)這樣做只是為了博人眼球、便於吸引那些迫切地想要改善自己身體的人。
「我是自然的,如果你買了我的計劃,我就會告訴你秘密,你很快就會變得和我一樣!」
但是,到目前為止,我們還沒發現任何一個可靠的計劃。
這些計劃幾乎都是你在20世紀90年代的《Muscle & Fitness》雜誌上看到的。
他們沒有任何關於「周與周之間漸進方法」之類的信息、也沒有真正的改善你的健身技術,只是羅列出一周的動作順序和組次。
任何一個有著幾年訓練經驗的人都可以編寫出這樣的「秘密計劃」。
他們是私底下用藥,然後用自然的名義撈錢罷了。
告訴你一個小秘密
幾乎沒有人可以在不藉助任何違禁藥物的情況下,看起來像一個國家級的健美運動員(甚至國家級的健體運動員)。
你可能會發現一些對訓練高度敏感的基因例外。
但他的方法是否與你,或者某些基因平庸甚至還不到平庸的人有關?
這些網紅「專家」幾乎都有相似的經歷:
他們一開始都是瘦骨嶙峋,嘗試了很短的時間來鍛鍊肌肉和力量,但沒有成功。
要麼是因為缺乏知識,要麼是因為缺乏耐心。
然後他們用藥,在照片上看起來很棒。
他們原本的瘦體型會形成審美上的優勢:關節細小,腰和髖部較窄,四肢長。
一旦安裝了肌肉,就會形成一個非常令人愉快的體格。
然後他們出售「秘密計劃」來快速營銷。
你不應該聽這些網紅談論訓練。
聰明的類固醇使用者
如前所述,很多訓練界裡「最聰明」的人都使用類固醇。
我不會點名,因為:
(1)一定會被人噴;
(2)類固醇是非法的,袒露某某人使用藥物總是不太明智。
但聰明的類固醇使用者在使用之前,就已經練就了大量的肌肉和力量。
他們也具備豐富的經驗和知識,培養大量的自然客戶。
他是有能力的,而不是靠嘴。
你可以成為訓練世界中最博學的人,但你無法繞過自己的自然生理和遺傳極限。
如果你的目標是成為一名頂級健美運動員呢?
或者是臥推/深蹲的紀錄保持者?
你的自然極限可能會阻止這些目標。
這時候,確實,世界上所有的訓練知識對你來說都是不夠的。
對我來說,用藥並不意味著沒有資格成為專家。
畢竟你只要有錢,有膽子,就能用藥,這不算什麼本事。
而有錢,並不能讓你成為真正的知識專家。
所以,高水平的運動員,無論是否用藥,他們都是高水平的。
而那些嘴炮或者鍵盤俠,無論是否用藥,都是loser。
理解它們之間的區別
類固醇的問題是嚴重存在的,但是職業運動員需要它們彌補很多自然缺陷,至少在「恢復」方面是這樣。
類固醇在預防神經疲勞相關症狀方面作用不大,但它們可以讓你從更多的肌肉損傷中恢復,並抵消過多皮質醇帶來的副作用。
類固醇也允許你在飲食上有更多的錯誤空間。
當你暴飲暴食時,你不會那麼容易發胖;當你過度節食時,也不容易失去肌肉。
這些阻礙到自然運動員的事情,在科技化運動員的身上可以僥倖逃脫。
好的,壞的,醜陋的
使用類固醇並不妨礙一個人成為好的教練或專家。
如果他們花了大量的時間在自然狀態下取得成果,那麼他的建議是值得信賴的。
但有些人是「徹頭徹尾的藥物」——他們無法在自然狀態下獲得任何東西,也不知道什麼是真正有效的,他只是借用類固醇來走捷徑。
那麼他們的建議毫無價值。
下面是一些辨別的好方法:
1.他們的大部分「計劃」都可以在網上找到,並且只能簡單的告訴你每天練什麼、練幾組
2.他們把體型作為賣點,而不是知識水平。
3.他們發布的內容更傾向於視覺效果,而不是教學效果。
4.即使沒人問他們,他們也會一遍又一遍地說自己「很自然」……儘管他們的體型可能確實自然就能達到。
5.他們經常蹭熱度。當生酮飲食流行的時候,他們變成生酮飲食專家。當素食很酷的時候,他們會變成(或者假裝)素食主義者。
這些人毫無信用可言。
我並不是說他們不努力健身,他們中的一些人確實很努力地訓練。
但他們經常做的事情:
太高的訓練量,太多花哨的知識,太多的次要/迷你型動作,在困難的槓鈴基本動作上沒有足夠的努力,沒有真正關注漸進負荷或訓練計劃進階科學......藥物可以幫助他們彌補這些缺失。
你絕不應該聽這些傢伙的意見。
《增肌減脂的最佳訓練次數》
掃碼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