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巴辛有志事件跌宕起伏,是輿論自發走向還是有意為之?

2020-11-29 新浪VR

社會發展至今,戰爭經歷了冷兵器時代,火器時代,機械化時代,再到資訊時代。在人類的進步過程中,信息或者說輿論也逐漸化為了戰爭中的利刃。金融世界對於信息尤為敏感,歐洲金融家族鼎盛之時,幾乎壟斷了當地的報業,報紙帶來的輿論利益也不斷鞏固家族的地位。而如今的網際網路世界,輿論也成為了不少人利用的工具。

辛巴事件發展至今,一次又一次進入大眾的視野,背後操縱的痕跡未免過於明顯。起初有消費者在網上發布產品視頻,在未經辛巴方回應的情況下,便有一大批營銷號一擁而上,自發地對視頻進行剪輯並配文。積極程度以及步調統一程度讓人對他們的敬業感到讚嘆。

辛巴方回應後,原視頻發布者也出面澄清,表示希望大家尊重自己表達意見的權利,不要再剪輯自己的視頻,跟風蹭熱度了。本以為事情到此為止了,一位打假人的出現又將事件拉回了大眾的眼底。

該職業打假人表示辛巴直播間的燕窩不符合標準。但是根據財經網、新京報快評表示,目前我國燕窩行業並未出臺國家強制標準和行業標準,選取標準的差異則是打假人攻擊的關鍵點。大部分網友對標準不同引起爭議發表的意見,對標準的選用表示懷疑。

雙方的爭執,將公眾的目光再次聚焦到了燕窩功效的爭議上。加之辛巴這類熱門主播陷於其中,事情便更加複雜且具戲劇性。

事實上,當主播為自己的店導流時,他承載的便是一個銷售者的角色。根據有關法律的規定,因產品質量不合格造成他人財產、人身損害的,產品製造者、銷售者應當依法承擔民事責任。如果主播是引流到其他店鋪,那其擔任的便是廣告代言人的角色。回應中,辛巴自己也強調了,不涉及採購,只是廣告代言。

根據相關法律法規,直播中產出了歸屬於商業廣告內容的,電商主播需按照《廣告法》規定承擔廣告代言人的責任與義務。這個角色的責任要小一些,但責任也是明確的,需履行自己的審查義務,保留產品生產者的官方證明文件。

那麼為何打假人以及一眾營銷號的目光不是聚焦在產品上,而是產品代言者呢?除了辛巴自帶流量,想蹭熱度外,是否為有策劃的攻擊不得而知。

另外小編這幾天觀察到,針對辛巴的媒體進攻矩陣,已連續數日,除了白天的常規進攻,在晚上12點左右,還會有一波集成的自媒體攻勢。這又再次讓小編對這些媒體編輯的「敬業」感到敬佩了。

最後,引用清華大學學者的話結尾吧:「如果有資本藉助平臺壟斷地位幹預和操縱平臺信息流、影響公眾認知,則會惡化社會信息環境,破壞社會信任,降低公眾參與公共討論的熱情,還會導致所謂『後真相』思潮泛濫,放大社會分歧、加劇社會割裂。」願我等媒體工作者保持初心。

相關焦點

  • 辛巴辛有志燕窩事件落下帷幕,輿論謠言卻還未休止!
    但從而也衍生出了很多麻煩,那就是網絡輿論,輿論不僅可以改變網民大眾的風評,還是一部分居心不良的人利益的載體。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辛巴燕窩事件出現的現象。  辛巴辛有志旗下的一主播在直播間銷售一款即食燕窩產品在網上引起眾議。隨後事情開始發酵長達一個多月之久,最後官方發布通告:責任主體為品牌方,辛巴辛選一方受到誤導導致了誇大宣傳。
  • 辛巴辛有志燕窩事件,切勿盲目跟風理性吃瓜
    談起辛巴辛有志,想必許多人都是在疫情期間才認識他的,辛巴為馳援武漢捐款一億五千萬。特別是南方人,有句話這麼說「北快手南抖音」。可現在不一樣了,現在辛巴估計已經被全國人民所關注了。
  • 辛巴辛有志事件解析:營銷號拼湊黑稿趁熱度,有底線嗎?
    辛巴辛有志事件經過這段時間的風波已經被大家熟知了吧。本次的燕窩事件沸沸揚揚地在網上維持了一個多月的時間,從一開始的粉絲質疑視頻開始,熱度就直線上升,多次上了熱搜榜,足以看出這件事情在網友們的關注度有多高。事件一直在不斷發酵,就算辛巴先行站出來替品牌方退一賠三,事件熱度還是沒有一絲衰減,這樣讓廣州市監管局介入調查。
  • 突發事件中主流媒體輿論引導的微信話語分析
    Van Dijk認為報刊中的隱喻對影響輿論起重要作用[12],Gamson將媒介話語分析用以探究美國公共輿論的走向[13],這意味著話語分析在輿論研究中大有可為。李戰子在比對話語分析與輿論研究的異同時就闡述了二者可互補之處,譬如輿論研究對事件的時段劃分與類型界定為話語分析提供了歷史與時間的維度,而話語類型中對於「國家(民族)」話語、公共話語、民粹主義話語和文化話語等的分類[14]則為輿情分析提供更高層面的概括[15];又如輿論研究中多元的言論主體所反映出的多元利益訴求可為話語分析中對意義的發掘「加持」,而對輿論中不同態度話語的解釋可發掘出輿論的偏見、「媒介對
  • 誠懇道歉、代為賠付、整頓升級,辛巴就燕窩事件發布聲明
    近日,辛巴燕窩事件引人關注。辛巴於今日正式發布聲明:經過檢測,發現所改款產品的燕窩含量低於品牌方的聲稱含量。這導致旗下的主播在售賣改款產品時,客觀上產生了誇大宣傳的行為。
  • 理論周刊|提升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輿論引導能力
    在這種形勢下,做好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政府信息公開和輿論引導,關係到能否取得抗疫最終勝利,關係到公眾對政府的信任、社會的穩定,也關係到中國的國際形象。對此,在總結我國抗疫經驗的基礎上提出以下建議。一是協調好中央與地方、科學與政治、公民與政府的關係。中央和省級政府應與地方政府做好協調工作,把信息公開的權力逐步向基層下放,理順信息暢通機制,提升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響應效率。
  • 對網絡輿論中群體極化現象的研究
    即群體是以何種性質存在的,比如是以民間還是官方的性質,以商業的盈利還是非盈利性質,自發的與被強制的,等等。四是注意研究群體的存在時間以及活動類型和活動強度、活動時間,這是在網際網路上是否稱之為群體的重要判別標準。五是在議題討論過程中有無意見領袖,意見領袖在其中起到了什麼作用。六是應該注意研究群體的最終走向,是最終走向解體,或是與官方意見達成一致,還是一直保留下來成為一種民間申訴權利代表機構。
  • 火影丨斑未能被「輪迴轉生術」復活,是失誤還是帶土有意為之?
    自從和初代火影在終結谷大戰之後,宇智波斑便從眾人的視線中消失~人們以為他已死,卻不知他卻在謀劃著一個驚天動地的大事,那就是「月之眼計劃」!為此,他在臨死之前,便將自己開眼的「輪迴眼」移植到漩渦一族的「長門」身上,本指望日後,被長門以「輪迴轉生術」復活,卻不想計劃出現了紕漏,宇智波斑並未被「輪迴轉生術」復活,反而是以「穢土轉生」來到這個世界,這到底算是失誤,還是帶土有意為之呢?
  • 能夠自發產生二次傳播的病毒營銷只有四種
    02 互動儀式鏈的核心機制促發病毒營銷自發產生二次傳播高峰病毒營銷以其自身的便捷性,娛樂性,新奇性等優點迅速贏得了用戶的心,在互動儀式鏈理論的基礎上,促成病毒營銷成為受眾喜愛的活動,它不僅為群體成員提供了焦點,激發了個體在參與中的情感能量,還不斷創造使用新的群體符號,在此基礎上自發產生二次傳播高峰!
  • 韓春雨事件:科學的疑問讓科學去回答
    如同兩個月前一般,一則圍繞同一人物的新聞又一次引發了輿論熱潮。兩個月前被稱為「諾獎級」的論文《NgAgo DNA單鏈引導的基因編輯工具》作者韓春雨,如今由於一些人認為實驗無法重複而被懷疑造假。一項轟動世界的驚人研究,如今卻險些要成為一件令人所不齒的事情。
  • 輿論討論模型視角下的輿論演化——以twitter上佔領華爾街運動為例
    研究發現:通過文本分析和結構化時間序列方法,本文將輿論的討論模型轉化為一個可以計算的理論框架,主要研究重新形式化地表達並證明了以帕克和布魯默為代表的芝加哥學派關於社會運動相關輿論演化的理論洞見。其中,最主要的理論是從公共議題(publicissues)的形成與解決為主線,例如普賴斯(Price)將輿論事件的過程總結為問題階段(problemphase)、建議階段(proposal phase)、對策階段(policyphase)、執行階段(programphase)、評估階段(appraisalphase)[ ]。
  • 後真相時代的輿論反轉
    一條新聞剛出來時,輿論迅速把矛頭指向某一方,隨後公布的細節又使新聞事實突然發生逆轉,輿論態度立刻隨著新情節情緒化地擺向對立的另一個方向,如重慶萬州公交墜江事件。「教師體罰事件」是一起典型的反轉新聞。 隨著事件進展不斷更新與官方通報的發布,僅僅一天時間,受眾在發現家長的爆料有很多都是謊言,而且有炒作的嫌疑後,其關注的焦點向家長轉移,譴責她的造謠行為,輿論也直接反轉。
  • 群體智慧還是群體極化:於歡案中的輿論變化及引導
    雖然製作者沒有交代它所統計的「信息」範圍,但是其走向趨勢可以印證海納研究院的說法。  檢索《今日頭條》媒體實驗室從2017年3月20日到3月31日對於「於歡」一詞的「熱度指數」,3月20日至24日一直為0,3月25日突現為3628.8k,26日達3926.9k,27日下落到185.8k。這個指數是反映《今日頭條》推送內容的點閱數量。
  • 「後真相」時代的網絡輿論
    當調查情況尚未查明時,有些新聞媒體、社交平臺為了追求熱度和關注,忽視事件的真偽,不以事實為依據,轉載未經核實的東西,發文稱該事故的原因是 "女司機逆行",導致輿論迅速,網上大批網民當時女司機的攻訐,直到萬州警方官方微博通報:重慶公交墜江事故的原因是公交車突然越過道路中間的雙黃線,撞向正常行駛的小轎車,繼而撞斷護欄墜入江中。輿論立即反轉。有網民表示"心疼女司機,呼籲抵制不實信息,拒絕網絡暴力。"
  • 知乎、果殼、B站等崛起,網絡輿論「外圍地帶」不可不察
    在其後的輿論紛爭中,知乎也一直是重要陣地,網民不無驚訝地發現,知乎上問題提出的角度以及答案的排名,在某種程度上可以引領輿論走向,它仿佛成為這場網絡較量中新的「兵家必爭之地」。幾位知乎「大V」甚至因涉嫌為當事企業「洗地」而被封號。其後的「雷洋案」,發酵之初的帖文《關於人民大學雷洋同學意外身亡的情況說明》《願以十萬贊,喚回一公道》,也來自於知乎。
  • 辛巴辛有志事件不斷反轉 背後的始作俑者居心叵測
    辛巴的燕窩事件可以說是一波三折,從開始惡意剪輯視頻,發布到網上掀起輿論,辛巴進行回復,再到曝光產品成本,在網上公布檢測結果,辛選送去檢測。這段期間辛巴好像不止一次被「送上熱搜」。要知道評價產品的標準並不在於蛋白質,而是唾液酸,從網上公布的檢測結果來看,產品裡面是含有唾液酸的,並不像媒體所報導的那樣就是一碗「糖水」。
  • 辛巴辛有志燕窩事件,理智吃瓜,切勿輕信謠言
    在27日辛巴發布了燕窩事件的致歉聲明,給燕窩購買者一個解決方案以後,大家的注意力本應轉向直播和燕窩行業將如何進行整改上面,但最近總能在各大平臺或媒體上看到緊咬辛巴犯錯,甚至堅持評論其存在售假行為的輿論。
  • 「學思平治」易滌非:塑造輿論、建構意識形態,要適應信息網絡化的...
    按照事件發生的性質,可以將其劃分為自發事件(包括突發事件、積發事件)和計劃事件。自發事件(如汶川地震)事出突然,各方都有準備不足、情況不明、難以決策的困難。針對這類事件展開的輿論爭奪,打的是遭遇戰。誰能快速掌握情況(部分)、發布確鑿信息(部分),誰就更能掌握輿論主動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