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朋友們,從今天起我們福林堂紅木將陸續從福林堂紅木對紅木家具認知的角度開啟一次全面起航的介紹,敬請關注!!!
說到紅木,到底是什麼紅木?以前什麼是紅木?今天我們福林堂紅木就先講一點簡單紅木樹材的基礎知識、和傳說。
籠統的介紹一下,可以從紅木家具用材的兩科五屬八大類說起。
「紅木」一開始就與某一樹種沒有多大關係,只是明清以來對一些樹芯呈紅褐色的優質硬木的統稱。最早在我國「紅木」是江浙一帶以及黃河以北名稱,廣東一帶俗稱"酸枝木"。使用這些材料製作的家具,人們無意去辨別它們是什麼樹種時,便以一種約定俗成的習慣去稱呼它們為「紅木家具」。
紅木材質的使用在我國始於唐代,當時由於紫檀木等紋理細膩、高雅深受宮廷女性的喜愛,大多是做一些精美的小物件於是就有了紫檀木製作的工藝製品了;到了宋朝宮廷裡面開始用黃花梨和紫檀木製作案、凳、幾、屏風等小件家具;真正意義上的紅木家具始於明代,歷史上鄭和七下西洋,曾到達越南、印度尼西亞的爪哇和蘇門答臘、斯裡蘭卡、印度和非洲東海岸,給外國人帶去了中國的絲綢和瓷器,而帶回來的,主要就是紅木,因為紅木份量重,正好做壓艙之用。原材料的供應解決了,就出現了大件的床、櫃等比較簡潔的紅木家具,現代人稱他們為「明式紅木家具」;到了清朝,手工藝人們把雕刻藝術融入到了家具製作裡面去,形成了「清式紅木家具」同時也將木雕藝術提高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發展至今已經形成了一個將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生活理念融為一體的紅木家具文化產業。
紅木在我們國家是有標準的,2000年我們國家實施的一個標準,開始了紅木家具用材五屬八大類33個樹種的輝煌;經歷了市場蓬勃發展的幾年以後的2017年我們國家就又出來了一個新的標準,自此開啟了紅木家具用材的兩科五屬八大類29個樹種時代。我們今天的紅木,就按這個國家標準來說。
紅木不是一種木頭,它有八大類。這些我們相信大家都有所了解,八大類,每一類下面又有若干種。說到類,木頭來自於樹,樹是一種植物,植物是生物,生物都有一種親緣關係。
現在科學在研究生物的時候喜歡用界門綱目科屬種來區分每一種生物所處的生物鏈位置。
舉個例子,我們人也是這樣。大家來看,我們人屬於靈長目,你會發現跟猴子是一個目的,我們跟猴子很近,跟狗差的太遠了,就是這個標準,找親緣關係。
了解了這種分類認知的方法,我們同樣以紅木家具小葉紫檀為例來看看,我們發現道理是一樣的。比如經常有朋友說,我發現黃花梨很像酸枝,或者是酸枝很像黃花梨,你這樣說就對了,我們一起來看看下面兩張圖片。
界門綱目科屬種關於紅木家具的用材一覽表,我們可以輕鬆的看到某個樹種與另外一個樹種的親疏關係。這就是為什麼有的人說,我這個花梨蠻像紫檀的,這個酸枝又比較像紫檀,這個非洲花梨木和緬甸花梨木怎麼區分不出來。這就對了,它們本來就是是親兄弟,當然像了;也有人說這個小葉紫檀和大葉紫檀怎麼一點都不像,這個更加對了,他們本來就離得十萬八千裡,靠不到邊的,只是名字有點像,下面我們福林堂紅木慢慢點開紅木家具用材的生物密碼。
紅酸枝有點像黃花梨?因為,它們是黃檀屬的親兄弟;
烏木和條紋烏木,不好區分,以為他們是柿樹屬的親兄弟;
我們在認知紅木家具用材時,可以依據上表的「科」級單位為一個大家庭。同科的材料總是有難以區分的,那麼同屬的呢,他們是親兄弟,甚至有少數孿生兄弟,初學者搞不清楚是正常現象,不急,慢慢來,對誰都有好處。
紫檀屬、黃檀屬、崖豆屬、鐵刀木屬都是是一個大科,豆科的;柿樹屬就屬於柿樹科。這就是紅木家具用材的五屬;
紫檀木類、花梨木類屬於紫檀屬;香枝木類、紅酸枝木類、黑酸枝木類屬於黃檀屬;雞翅木類根據產地的不同分屬於崖豆屬和鐵刀木屬;烏木類、條紋烏木類同屬於柿樹屬。這個就是紅木家具用材的八大類。
29個樹種比較複雜,今天下面摘幾個重點的說說,不全面展開了。需要了解更多的加我們福林堂紅木專業微信2293652832來再次溝通。
實際上來講,這就是我們一般人聊天講的,到底什麼是紅木?你就可以跟他講,紅木就是5屬8大類,人家就知道你懂。
再講一下紅木的名稱。紅木它是一種文化現象,它當然也是一種歷史現象,歷史的東西就複雜了。所以紅木的名稱是非常複雜的,因為名稱跟我們人的名字一樣,它分為好多種,比如紅木家具用材,它有俗名,有學名,有商品名。
紅木家具用材的第一種名稱叫做「俗名」。什麼是俗名?俗名就是我們人的外號、綽號、乳名。今天,紅木家具用材俗名存一個問題,就是名稱不統一。這樣就容易造成同一種木材有不同的名字,同一個名字表示不同的木材。
第二種名稱,學名。全世界打交道,你總得有一個標準統一的名稱吧?那就是學名。現在的學名是用拉丁文表示的,全世界都通用。語言的選擇和使用跟這個語言、文字的地區、國家的經濟實力、政治實力、軍事實力無關,就是為了統一識別而不約而同的選擇了拉丁文。
還有一個名稱是商品名。商品名是把木材進行一個歸類,類似的木材歸為一類,起一個名字。其實我們木材裡的八大類,全部都是商品名。
下面我們再說說幾種木材的文化傳承吧。他們分別是小葉紫檀和大紅酸枝;大葉紫檀和小葉紫檀;緬甸花梨木和小葉紫檀。
首先,我們看看大紅酸枝和小葉紫檀。小葉紫檀很早就被宮廷、貴族推崇,至清雍正年間幾近損耗殆盡。於是有人在東南亞發現了一批木頭,跟它蠻像的,可以替代它,當然完全假冒它很難。這種木頭就是今天的交趾黃檀,俗稱大紅酸枝,現在最準確的俗稱應該是寮國大紅酸枝。
這個木頭剛鋸出來的時候有一個酸味,所以早年間廣東人把這個木頭叫酸枝;這個木頭有一部分是紅顏色的,紅紅的,當然就叫紅酸枝了,於是蘇州地區的人就把它叫紅木。所以紅木的這個概念,應該最早是蘇州人叫出來的。後來這一類的木頭進來的越來越多了,以至於後來進來的什麼白酸枝、花枝,也都屬於這一類的,這類木材最大的共通點就是跟紫檀有點像,可以在經濟利益方面去追求更大效益。
後來又有一種木頭賣的很貴,也叫做紫檀。由於商業機密等原因,很長一段時間以後,我們才知道來自於馬達加斯加。於是大部分紅木人就知道了,但是知道了馬達加斯加之後,很多人到那裡去採購原材料,當然還是把它叫紫檀。為什麼還叫紫檀呢,經濟利益的趨勢唄。同樣是經濟利益的趨勢,原來那些賣真正紫檀木的商家就不服氣了,說你馬達加斯加的紫檀跟我這個印度紫檀沒法比,完全是兩碼事。你爭我奪的,為了市場份額打的不可開交。我們知道,木頭是由細胞組成的,細胞裡有細胞腔,用我們老百姓的話說叫毛孔。賣印度紫檀的說賣馬達加斯加紫檀的木材毛孔比印度的毛孔要粗,自此提出來兩種紫檀的銷售區分標準,正宗的孔小,不正宗的孔大。我們知道,毛孔在玩古玩的人那裡叫眼,所以我這個叫小眼紫檀,你那個叫做大眼紫檀。慢慢的講著講著,就成了小葉紫檀和大葉紫檀,這兩個名稱和它們樹木的葉子大小一毛錢關係都沒有。
看到了吧,玩紅木就是體會紅木文化,很多紅木家具用材的「俗稱」,實際上都是商家的鬥智鬥勇,從歷史的角度來講,慢慢的開始形成了。
我們再來講講「老紅木」和「大紅酸枝」的歷史沿革吧。歷史的積澱,紅酸枝叫紅木了,酸枝的叫法也很經濟。近代白酸枝、花枝也叫酸枝了,那他怎麼辦?於是出現了大紅酸枝的叫法。賣大紅酸枝的商家用這種方法告訴賣白酸枝、花枝的商家我是老大,名稱的文化形成一點都不玄奧,就這麼簡單。
後來,2000年以後五屬八大類三十幾個樹種都開始叫「紅木」了。由於最早紅木這個名稱是專屬交趾黃檀,也就是大紅酸枝的專屬名稱。現在這個名字被大家通用了,八大類全叫紅木了。怎麼辦呢?賣大紅酸枝的商家就聯合起來給交趾黃檀正名為「老紅木」。加個「老」字表示與別人手裡的紅木家具用材相較,精貴些。所以現在我們講的「寮國大紅酸枝」、「老紅木」實際上是一回事,都是交趾黃檀的「俗稱」,這就是文化,專屬於紅木家具的文化。
花梨的演變也是類似的。從花梨到黃花梨、海南黃花梨、越南黃花梨、緬甸花梨木、非洲花梨木、非洲黃花梨等等,今天,用上面幾種花梨木製作的紅木家具價格是天上地下。我們福林堂紅木會在今後的專屬章節來逐一介紹,解密紅木家具之花梨傳奇。
在這個蓬勃發展的文化產業大潮當中,我們福林堂紅木審時度勢,專一選擇了緬甸花梨木這個樹材,在傳統燙蠟工藝和生漆工藝的基礎上加入二次燙蠟的技巧形成了現在行業內獨有的四遍燙蠟技巧及工藝,走出了一條屬於福林堂紅木的發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