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大學嘉庚學院教師王中佾。(受訪者提供)
9比16畫幅、科幻題材,從導演到演員、後期製作,全是一個人完成,這部《守衛地球》從題材、形式上都顯得有點「特立獨行」。但在第3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頒獎盛典系列活動「新影像·手機電影論壇」暨首屆新影像·手機影片競賽表彰儀式上,這部短片卻斬獲最佳實驗影片獎。
近日,記者聯繫上《守衛地球》的青年導演——廈門大學嘉庚學院「90後」教師王中佾(yì),為大家揭秘這部影片的創作故事和他眼中的手機電影。
王中佾任教於廈門大學嘉庚學院的人文與傳播學院,主講視頻製作等課程。「這部短片很簡單,就是想從個人視角出發,以比較輕鬆的方式看待疫情防控。」王中佾說,他沒有預設宏觀的主題。簡單來說,就是一個和女友約好次日結婚的準新郎,不巧因為疫情加入了隔離大軍的行列,轉而被一心想「毀滅地球」的外星人盯上「附體」,並展開了一系列「破壞」地球的計劃。但最終因隔離未能成功,守衛了地球。
「觀眾也許看不懂,但看完會被主人公逗得會心一笑,我的目的就達到了。」王中佾說。因為疫情,他很難找人拍攝,所以前期策劃影片內容就很關鍵,他光構思影片內容就耗費了2個多月,最終藉助一部手機,用一周的時間進行拍攝,並完成後期製作。
「影片的時長受限,沒法做出很大的場面和特效,如何表現外星人的行動就成了最難、同時也是最有趣的地方。」身為「科幻迷」的王中佾說,為了展現外星人間交流的方式,他參考了《星際迷航》等多部電影,最終選四指兩兩分開並彎曲的問候手勢,代表外星人與總部正在連線。
談到此次獲得最佳實驗影片獎,王中佾坦言,作品入圍他都覺得不可思議,後面他才意識到,創意被主辦單位看到並認同是件多幸運的事。
【連結】
王中佾看手機電影:
有故事性還很親民
是值得探索的全新領域
對於手機電影,王中佾有著自己的看法。他說,手機電影具備電影完整的故事性,而且手機短視頻更具有親民的傳播性,是有待開發和探索的全新領域。手機隨用隨拍、侵略性低、不需追焦換鏡頭的特點,也讓熱愛生活的人有了記錄生活更為便捷的方式。
不過,王中佾認為手機電影最重要的還是完整的敘事性。「用什麼拍都可以,形式和拍攝工具是其次的,更重要的還是敘事性和使用工具的人。」王中佾說。
王中佾還是一位擁有180萬粉絲的美食博主。「今年6月份才開始發布相關的美食視頻,沒想到半年內就有百萬粉絲關注了。現在還有不少粉絲來諮詢我情感問題。」生活中的王中佾常常用手機拍攝記錄,128G的手機和10多個硬碟裡存滿了美景和美食的視頻素材。
廈門晚報記者 張玉榕 見習記者 蒙 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