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這位上饒90後鄉村教師70公裡上班路!

2020-11-27 網信上饒

近日,一段江西省上饒市廣信區的90後鄉村教師上班搭乘多種交通工具的視頻讓網友們紛紛點讚。這位鄉村教師名叫吳貳楠,從她家到學校有70公裡的路程。她每周上班除了步行以外,還需要通過搭乘網約車、大巴車、摩託車才能到達學校。看到視頻裡吳貳楠獨自走在山路上的腳步,網友感嘆:感謝你在堅持這件偉大的事情!加油!


(來源:新華網)

相關焦點

  • 灰湯這位90後女教師,榮獲湖南省第三屆「汀汀教師獎」
    近日湖南省第三屆「汀汀教師獎」頒獎典禮在長沙舉行90後女教師劉暘作為寧鄉唯一的獲獎教師一起來看看她的故事吧~↓↓↓劉暘是一名中共黨員,出生於壩塘鎮的一個教師世家,從小便憧憬神聖的三尺講臺。2016年畢業時,滿懷著教育理想的她,主動申請到灰湯中心小學任教。她認為,年輕的教師就應該紮根在鄉村學校,為鄉村的孩子帶去新鮮的力量。
  • 6個「90後」鄉村教師組建辦公室樂隊,體育老師當主唱
    三湘都市報1月7日訊(記者 田甜 視頻 劉品貝)當90後成為....後,會是什麼樣子?近段時間,這個話題一度衝上了熱搜。湖南瀏陽,6位來自鄉村小學和鄉鎮中學的「90後」老師,成立了一個辦公室樂隊,語文老師彈尤克裡裡、數學老師彈吉他、體育老師當主唱......這就是90後成了老師後的樣子。今日,三湘都市記者聯繫了樂隊的主創人員之一林卉,聽她講述辦公室樂隊的故事。
  • 昌都市芒康縣小學教師曲海超獲馬雲鄉村教師獎
    原標題:昌都市芒康縣小學教師曲海超獲馬雲鄉村教師獎   三亞海棠灣,100位鄉村教師在這裡走上紅毯,成為舞臺上矚目的明星。1月6日晚,一年一度的馬雲鄉村教師獎頒獎典禮再度舉行,該獎項自2015年發起以來,每年的三亞之約已經成為馬雲公益基金會和鄉村教師們的不變約定。本報作為西藏唯一合作媒體應邀參會。
  • 全校唯一的鄉村英語教師,希望能有外教給「留守兒童」上堂課
    「基本上,每天上午後兩節課一直到放學,都有課。」從去年年底開始,曹瑞參加了一項針對鄉村英語教師的線上培訓項目——完全利用課餘時間和寒假,她不但學完了所有在線課程,還參加了在線口語班。在吳忠70名參加培訓的鄉村英語教師中,她成為完成進度最高的老師之一。
  • 「90後」記者眼中的「90後」扶貧幹部
    一個北大高材生為實現自己的抱負,隻身到距離家鄉400多公裡的小城工作,又一頭扎進鄉村,奮鬥在脫貧攻堅一線。這背後一定有故事,我相信自己的判斷。冬天的一個早上,終於見到了梁晨。來到了他生活3年多的地方,梁晨突然像孩子一樣,手舞足蹈地跟我講起村子的變化,說自己和村民從陌生到相熟的過程。說駐村工作的不易,說自己曾經在選擇面前有過的彷徨。我發現,原來他和我們一樣,是一個鮮活真實的年輕人。
  • 高級職稱來了,鄉村教師一片歡騰,縣城教師百感交集,調到村裡?
    不過,在這次教師職稱評審中,河北省的鄉村教師心裡肯定樂開了花。因為河北省針對鄉村教師首次實行「雙定向」政策,讓9000餘名鄉村教師從中受益,晉升了高級職稱。所謂的職稱「雙定向」政策,就是指「定向評價,定向使用」。首先,「定向評價」指的是,對在鄉村學校任教累計滿一定年限且仍在農村學校任教的教師,可不受崗位結構比例限制,晉升相應的專業技術崗位職稱。
  • 這位90後公交司機自考本科、評四星級駕駛員、成為一名預備黨員
    ▲90後公交司機袁鑫如今,自考本科已經合格了6科,如果順利,兩年內可以拿到文憑,駕駛技術和服務態度,得到了公司的認可。因為很努力,袁鑫在同事和朋友圈裡成為一個「紅人」,被朋友調侃為「奔跑哥」。當記者提問他,「為什麼這麼努力,這麼有鬥志?」
  • 教師工資待遇大匯總,河南教師太辛苦了,收入少壓力大
    河南南陽臥龍區2019年9月招教考上的教師工資,2398元,今年7月工資加了200塊鄉村補助,目前到手工資可以拿到2609了。河南小縣城,中學,特崗最後一年。我們河南開封去年給老師漲工資後,我一個農村教師教齡27年,打卡工資3812,找誰說理去,怪不得今年河南高考免費師範生都沒人報,工資低誰去幹啊。河南豫東農村老師,中高,教齡32年,每月到¥5300左右(這幾個月不知扣啥了)。
  • 湖北省羅田縣鄉村教師李蔓莉教過語文、數學、英語、物理等多門...
    李蔓莉參與學生討論。沿著湖北省黃岡市羅田縣勝利鎮228省道驅車北行70公裡,記者如約來到奇峰險峻的雁鳴寨下的落梅河中學,這裡地處鄂皖交界,是羅田最偏遠的地區。在這群山環抱的秘境之中,新年的第一場雪如約而至,琅琅的讀書聲並未因寒冷而停止,「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剛踏入學校,一陣讀書聲便已入耳,校長吳明遠介紹,這是教師李蔓莉在引導九年級學生誦讀文言文。
  • 鄉村教師培訓不是小崔一個人的事
    愛飛翔鄉村教師培訓的志願者胖洪走過來,低聲對領導們說:「因為是孩子辦的(開班式),有任何不周到的地方請見諒。」一會兒,110位來自湖南的鄉村教師步入禮堂,三位「領導」起身帶頭鼓掌———負責策劃執行開班儀式的四中、十一學校的學生們把正中間的位置留給了鄉村教師。這是崔永元公益基金第六期愛飛翔·鄉村教師培訓開班儀式。
  • 上饒鉛山一位三輪車夫的打油詩!精彩!
    昨日下午3時,我從家裡出發去可以搭乘公交班車的黃岡山路口,這段路程大約一公裡左右,驕陽似火,我頂著烈日走了不到200米,從我身後過來一輛自裝馬達的電動三輪車,車夫頭髮花白,大概年過花甲。我招手上車,坐在有紅篷布的後座上,非常舒適,迎面風來,也不覺得暑熱難當。
  • 「福彩公益行」走進鄉村教師
    9月5日,教師節前夕,新餘市開展「福彩公益行•走進鄉村教師」活動。  由江西省福利彩票發行中心和信息日報共同發起的「福彩公益行•走進鄉村教師」活動,旨在感謝鄉村老師的堅守與奉獻,表達對教師的尊敬與愛戴,弘揚社會尊師重教的美德。據介紹,今年省福利彩票發行中心共向60位鄉村教師發放30萬元福彩公益慰問金,每人5000元。
  • 從象鼻蟲紀念碑談起——90後能否成為鄉村領頭雁
    國家已經認識到農村要振興,必須要走綜合之路,發揮鄉村的多功能性,不能僅把鄉村看成是農產品生產的地方、農民居住的地方,它還應該成為城市的後花園、城市居民旅遊觀光休閒和退休養老的地方。令人欣慰的是,在近期的兩會上,我們已經看到黨和政府的巨大誠意,全力以赴投身於鄉村振興。也只有將鄉村和城市看成一盤棋均衡發展,中國才會更美麗,中國才會更富強。
  • 彩色標線施工、青石板路鋪設……衢州柯城「四好農村路」鋪就鄉村...
    通訊員 吳怡婧 記者 邱丹晨近日,在衢州市柯城區溝溪鄉苦獅線至碗東村的村道上,約3公裡長的村道已完成瀝青澆築,與其他路段不同的是,這段路中間並非是傳統的黃線,而是紅黃藍三線。「白改黑」、彩色標線施工、青石板路鋪設,屬於溝溪鄉「四好農村路」範疇。
  • 鄉村教師方平爾
    影片中的獨立單元《最後一課》,講述了曾在大山裡支教的鄉村教師老範,晚年因患阿爾茨海默病,記憶混亂,甚至「認不出兒子」,但他依舊清楚記得支教時候,給孩子們上的「最後一課」。這個傳遞著師生間濃厚情感的故事,也給我們帶來了滿滿的愛與力量。
  • 鄉村教師隊伍擴量提質的鎮原探索
    提高義務教育質量,關鍵在教師。深處內陸西北,鎮原縣也面臨著貧困地區鄉村教師隊伍建設的共性難題。如何為鄉村教師樹起近處可學的榜樣,讓鄉村教師隊伍不僅有規模更有質量?如何在資源有限情況下,彌補教師結構性短板難題,開足、開好課?鄉村教師流動大,如何才能「留住」「留穩」?圍繞這些問題,鎮原縣開始探索寫出了自己的答卷。鄉村教師怎麼強?
  • 深圳人均上班直線距離7.4公裡
    深圳晚報記者 李其聰 王飛翔 一線城市人們距離上班地有多遠?他們出行有哪些特點?2月13日,騰訊企鵝智酷聯合騰訊位置服務發布了《城市出行半徑大數據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這份基於百億次定位大數據分析的報告梳理出了一些有趣的出行現象。
  • 威海西部環山路:一條有奔頭的「發展路」
    今天的《走千裡岸線 看攻堅突破》一起去威海西部環山路,看看它是如何打通市區、縣城及鎮村、旅遊景點之間的「脈絡」,成為一條特色鮮明的致富路、旅遊路和鄉村振興路!工程的起點在高區,全線6.8公裡。這兩天,走進初村鎮輦子橋路段的建設現場,這裡一派忙碌的施工景象。通過克服前期土地問題後,今年8月高區段正式開工,眼下這裡上足機械和人力,加班加點追趕進度。
  • 記者王桑:一位鄉村教師的「突圍」故事
    從此,他走上了鄉村中學的講臺,這一幹就是27年。    吳再柱公開出版發行3本專著《公民教育與現代學校》(清華大學出版社)《鄉村教師突圍》(清華大學出版社)《我教語文的感覺》(黃河出版社)。    2014年4月,隨著吳再柱的《鄉村教師突圍》一書出版和熱銷,吳再柱逐漸成為中國鄉村教師的一個代名詞。
  • 新青年 上封面|上學路從兩小時變為十幾分鐘 四川宜賓這名90後第一...
    這個雲霧裡大山村落的溫暖,來自一名在這裡駐村的90後第一書記王皓。王皓在辦公室勝景村位於洛表鎮最南部,距離縣城兩小時車程,海拔800—1200米。地形層巒疊嶂,兩山夾一溝,山大坡陡,土地貧瘠,屬典型山區地貌,曾是土地貧瘠的「窮疙瘩」。2018年5月,王皓到此擔任第一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