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人均上班直線距離7.4公裡

2021-01-12 深圳晚報

深圳晚報記者 李其聰 王飛翔

一線城市人們距離上班地有多遠?他們出行有哪些特點?2月13日,騰訊企鵝智酷聯合騰訊位置服務發布了《城市出行半徑大數據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這份基於百億次定位大數據分析的報告梳理出了一些有趣的出行現象。

車公廟上班族通勤半徑最大

這份《報告》顯示,深圳市平均工作日出行半徑為7.4公裡,換句話說,深圳人離上班地的平均直線距離約等於蓮花山到世界之窗的直線距離。這在北上廣深一線城市中優勢明顯。

數據顯示,北京上班族最辛苦,平均通勤距離9.3公裡,其次是上海8公裡,廣州則以6.5公裡的數據排名第四。

《報告》還顯示,樣本數據中,有5%的北京人往返工作地一次要25公裡以上,相當於從深圳機場到深圳中心書城的直線距離。

從地圖上看,深圳的遠距離通勤人群主要集中在寶安區、龍崗區,還有少量分布在鹽田區,甚至香港。總體來說,深圳的遠距離通勤人群出行相對便捷,但由於區域集中程度高,勢必也會給城市交通造成不少壓力。

在關於深圳的工作日出行半徑分布圖中,車公廟的上班族以通勤半徑8.1公裡的「高分」成功領先南山區科技園、福田中心區、蔡屋圍以及人民南三個地區。其中,47%的車公廟上班族居住在5到10公裡之外的地方,而類似的數據對人民南來說是32%。

近半深圳人上班直線距離小於5公裡

《報告》數據顯示,深圳只有1.8%的人工作日出行半徑大於25公裡,49%的人工作日出行半徑小於5公裡;深圳市居民工作日出行半徑的中位數是6.1公裡,上四分位數為10.9公裡。

工作日出行半徑達到40公裡以上的人主要居住在東莞和香港。各工作區中,工作日通勤半徑小於5公裡的上班族,人民南比例最高;工作日通勤半徑大於15公裡,車公廟、蔡屋圍比例最高,遠郊進城、跨城工作導致了這兩地的長距離通勤。

對話騰訊

出行報告是這樣生產出來的

深圳晚報:此次出行半徑大數據的具體數據來源有哪些?

騰訊:數據來自騰訊位置服務定位大數據。騰訊位置服務定位日均調用量已突破500億次,為行業第一,與微信、手機QQ、京東、滴滴出行、新美大、藝龍和同程等諸多行業領先產品合作。

深圳晚報:這些數據匯總分析大概過程是怎樣的?

騰訊:我們利用近半年的數據,挖掘出人員變動的行為,並將其結合地圖信息,刻畫出宏觀變化。

深圳晚報:關於深圳地區的大數據人群數量?

騰訊:具體不方便透露,但是絕對可以稱之為「大數據」。

深圳晚報:職住數據的含義?

騰訊:職住數據是有關工作地和居住地位置信息的數據。

深圳晚報:是否有按照行業分類的出行數據,比如IT類?

騰訊:可以通過某個行業集中的區域或樓宇中人群來了解不同行業的出行數據。

深圳晚報:深圳樣本中,列舉了車公廟、科技園、蔡屋圍和人民南四個區域作重點分析,選取這四個地方的原因?

騰訊:我們選取每個城市的工作區時有四個標準:

①寫字樓聚集 ②上下班時間有大量的人湧入湧出 ③就業人群以白領階層為主 ④行業以金融和網際網路相關行業為主

之後通過查詢官方資料和當地調研,最終確定了這四個重點分析的工作區。

深圳晚報:這是企鵝智酷第一次發布類似報告嗎?明年是否還會繼續發布?

騰訊:是的,未來騰訊位置服務和企鵝智酷將會持續合作,依託位置服務的海量數據發布季度、年度出行報告。

市民聲音

地鐵發達後,跨區打的少了

大數據的背後,深圳市民的直觀感受又如何?來自河南的李師傅,在深圳開計程車10年了,「自從去年地鐵7、9號線開通後,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把各區都串了起來。深圳真正變成了個圈,方便太多了。」李師傅介紹,作為上班族的乘客大多在各地城中村上車,通往福田CBD、車公廟、羅湖國貿、南山科技園等商業區和辦公點。

這兩年來,他深深感受到了載客量和通勤半徑的變化。「載客少了,現在一天平均20個左右。以前有很多跨區打的士的上班族,最遠的跑20多公裡。到了上下班高峰期,的士完全不夠用的,現在根本沒有上下班高峰期的感覺了,一般跑的也不超10公裡。」李師傅認為,這和深圳的交通建設息息相關。

但家住龍崗布吉的陳女士卻忍不住抱怨,「上班路夠折騰呀。」陳女士介紹,她在福田市區上班,每天來回花約3個小時在交通上。「去上班坐公交車得要30個站,繞都繞暈了。單程就一個多小時,要是塞車那更折騰了。好在時間緊的時候,可以搭車轉乘地鐵,確保不會因為塞車遲到,但其實還是花了不少時間。」

相關焦點

  • ...城市交通「體檢報告」 道路的總長度相當於北京到廣州直線距離
    【道路篇】鄭州道路的總長度相當於北京到廣州直線距離最新的統計數據,截至2016年年底,鄭州「井+環」的城市快速路系統基本建成,全市道路規模為1932公裡,相當於從北京到廣州的直線距離。較2010年增長約45%。幾年時間,鄭州軌道交通已告別空白時代,形成了由3條線、93.6公裡構成的基本骨幹線網。
  • 回龍觀到上地將建自行車高速路 直線距離只有6.3公裡
    原標題:回龍觀到上地將建自行車高速路  直線距離只有6.3公裡,每天卻要在路上堵1個小時——這就是從回龍觀到上地通勤的現狀。記者昨日從市規劃院獲悉,北京已經選定回龍觀到上地一段,試點建設一條自行車高速。目前,從回龍觀經上地至中關村一段的自行車高速路規劃已經列入本市出行環境示範改善項目,並正在編制方案。
  • 上班5公裡路程還值得買車嗎?這幾個問題解決,3公裡開車都划算
    我有個朋友的媳婦在醫院上班,他家離醫院直線距離3.5公裡,開車的話7公裡不到。早高峰半小時,不是高峰期也就15分鐘路程。他媳婦先是開著家裡的老蒙迪歐,由於醫院停車位也緊張,不得不又買了一輛SMART。不過朋友跟我說了他們家的現實情況,讓我重新來審視了5公裡通勤到底需不需要開車這個問題,今天就來和大家聊一聊。公共運輸或許並不合適對於一二線城市的小夥伴們來說,早晚高峰若非必要選擇開車實在不是明智之舉。在上海,北京這樣的城市裡,地鐵雖然擠一點,但是是唯一能夠保證準時準點到達的唯一方式,也是上班族最節能環保省錢的通勤選擇。
  • 珠海到深圳直線距離50公裡,竟然要走2個多小時!
    2021-01-09 11:35:26 來源: 京看世界 舉報   珠海到深圳福田
  • 南通新機場二甲場址敲定,距市政府直線距離約23公裡
    南通新機場二甲場址敲定,距市政府直線距離約23公裡 澎湃新聞記者 姚曉嵐 綜合報導 2021-01-13 18:45 來源:澎湃新聞
  • 深圳人均GDP接近三萬,那趕上了曾經的「亞洲四小龍」了嗎?
    應該說80到90年代,香港,臺灣,韓國以及新加坡這些曾經的「亞洲四小龍」是投資深圳以及珠三角的主力軍,在深圳早期的經濟發展中發揮了很大作用,「亞洲四小龍」就是深圳前進中的標杆。經過30年的高速發展,深圳人均GDP已經接近公認的發達國家標準,那麼與曾經的「亞洲四小龍」相比,深圳目前處於什麼水平?深圳趕上了這四個經濟體了嗎?
  • 中國最複雜的省界劃分,畫一條短短200公裡的直線可穿過4個省份!
    各省基本都是如此,有一處地方,在地圖上畫上短短的200公裡直線,可以穿行4個省份,5次省界。如此複雜的地理劃分,在中國版圖上,也是無出其右了。 從河南省周口市鹿邑縣往東,不到20公裡即進入安徽省亳州市地界,再向東依次會到達河南省永城市,安徽省淮北市、江蘇省徐州市再到山東省棗莊市。這片地區,可以最短畫出不到200公裡的直線即可穿行四省6次。 這片區域恰恰就是傳說中的淮海省區域。從清末張謇提議建立淮海省再到如今的淮海經濟區,蘇魯豫皖四省交界處實際上一直處於緊密的聯繫中。地理上,淮海片區幾乎自成一體。
  • 射影法求異面直線之間的距離
    異面直線之間的距離不是高考中明確要求要考的內容,課本上也沒有對應的內容,但與立體幾何有關的最值問題中卻經常出現,在一些難度中上的高二立體幾何同步課測試中也會出現,求異面直線距離的方法較多,羅列如下:1.定義法,找公垂線2.建系,用向量求3.轉化法,線線距離轉化為線面距離或面面距離4.等體積轉化法,也是轉化法中的一種
  • 投影法求異面直線之間的距離
    異面直線之間的距離不是高考中明確要求要考的內容,課本上也沒有對應的內容,但與立體幾何有關的最值問題中卻經常出現,在一些難度中上的高二立體幾何同步課測試中也會出現,求異面直線距離的方法較多,羅列如下:1.定義法,找公垂線2.建系,用向量求3.轉化法,線線距離轉化為線面距離或面面距離4.等體積轉化法,也是轉化法中的一種,單獨歸為一類是因為很重要也最常用
  • 四川這個縣,直線距離成都100公裡,卻是唯一不與成都直通的大縣
    縣境直線距離成都城區約100公裡,距離綿陽城區約65公裡,距離南充城區約45公裡,距離重慶主城區約150公裡。在位置上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也是四川傳統的樞紐大縣。但是,鮮為人知的是,如今的射洪,卻也是成都周邊唯一不與成都有道路直通的強縣。射洪的發展也因此受到極大的限制。
  • 我國距離「最短」兩個省會,直線距離只有150公裡,沒太大存在感
    中國廣闊的土地在世界所有國家中處於領先地位,這960萬平方公裡的土地又被河流和湖泊山川脈分為34個省市區,這樣平均下來,各省平均佔地近30萬平方公裡,因此,一些聖徒之間的距離也變遠了,要想往返於中間,只能依靠飛機或火車,但是,由於我省和市的區分不是平均的,所以一些省會城市之間的距離總是比較近,
  • 奇葩城市,兩地之間直線距離100多公裡,乘坐高鐵卻需要十個小時
    下兩個城市的直線距離只有100公裡,但是坐火車一天就可以到達目的地,高鐵也要十個小時左右,這是怎麼回事?列車每小時90到120左右,這是普通列車的速度,和高速公路上的車差不多的速度,100公裡的距離一般兩個小時就可以到,為什麼這趟車要一天?
  • 點到直線的距離150題及解析
    A. 4個 B. 3個 C. 2個 D. 1個【分析】本題考查了直線、線段的性質,點到直線的距離,兩點間的距離的定義,是基礎題,熟記性質與概念是解題的關鍵..根據直線的性質,兩點間的距離的定義,線段的性質以及直線的表示對各小題分析判斷即可得解.
  • 距離公式的應用——點到直線的距離平行線的距離
    (一)平行線間的距離M、N是兩條平行直線之間上任意一點,它們之間最短的距離就是該平行線之間的距離。利用平行線間的公式就可以求出。平行線間的距離應用(二)點到直線的距離直線的傾斜角為三十度,與圓交於y軸,根據點到直線的距離公式,以及勾股定理求出直線與圓相交的弦長,從而得出A點是AE的中點,根據平行線性質DC的距離恰為EC的中點,根據三角形知識即可求出CD的距離。
  • 深圳人均碳排放強度低於新加坡
    原標題:打造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深圳模式」   自11月1日起,深圳輕型汽車開始執行國六標準,在全國率先對標國際最嚴格的排放標準。這是深圳為改善環境質量,高起點謀劃、高標準要求而推出的又一創新舉措。   今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
  • 成都地鐵1號線首末站距離36.4公裡,可能是中國軌道交通的記錄
    成都軌道交通可能保持著記錄:由於成都地鐵1號線是中國軌道交通當中最為筆直的線路,因此這條線路雖然全長不到40公裡(不算支線),但兩個終點站之間的距離卻有36.4公裡。在中國各地的軌道交通當中,如果以兩終點站之間的距離來計算,可能沒有超過成都地鐵1號線的36.4公裡,而且成都地鐵1號線還是完全在地下運行的線路。
  • 上班單位距離遠,假如有車的話你是開車還是擠公交?
    對於現在大部分上班族來說,每天幾乎要1~2小時花費在上班的途中。家到單位的距離,已經從我們選擇工作的標準中慢慢的被忽略。每天擠1個多小時的公交車或者是開1個多小時車去上班已是司空見慣。近來,「從家到單位有20公裡,每天的停車費20元,假如有車的話是開車還是擠公交?」
  • 兩點直線距離最短?那可不一定!別被手機地圖欺騙咯!
    首先我們手機打開某德地圖APP,選擇測距工具,起點上海東方明珠電視塔、終點拉薩布達拉宮,如下圖所示:兩點連成一個直線,就是我們熟悉的"直線距離",也是我們認為的所謂"最短距離"。但今天告訴你,這是錯的,且不論裡程和真實距離誤差多少,這個線路的路徑就不是真正的直線。下圖是通過手機端看到線路中段經過的區域。
  • 2020年首個進入深圳500公裡的颱風將在7月上旬
    &nbsp&nbsp&nbsp&nbsp原標題:2020年颱風影響預計較2019年重&nbsp&nbsp&nbsp&nbsp首個進入深圳500公裡颱風將在7月上旬&
  • 深圳發布颱風預警!第7號颱風24小時內生成!暴雨+大風即將殺到!
    要說有什麼比周一早高峰上班更令人「藍瘦香菇」的估計就是下雨天通勤了最近深圳的天氣很不友好今天小編在上班的路上預計第七號颱風明天生成中央氣象臺8月17日10時繼續發布熱帶低壓預報:菲律賓呂宋島北部近海熱帶低壓的中心今天(17日)上午8點鐘位於廣東省湛江市東偏南方大約1250公裡的海面上,目前距離深圳約736k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