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影法求異面直線之間的距離

2021-01-08 曹老師的高中數學課

特定方法對應特定題型,方法不是萬能,靈活才是王道。

異面直線之間的距離不是高考中明確要求要考的內容,課本上也沒有對應的內容,但與立體幾何有關的最值問題中卻經常出現,在一些難度中上的高二立體幾何同步課測試中也會出現,求異面直線距離的方法較多,羅列如下:

1.定義法,找公垂線

2.建系,用向量求

3.轉化法,線線距離轉化為線面距離或面面距離

4.等體積轉化法,也是轉化法中的一種,單獨歸為一類是因為很重要也最常用,以後會單獨出一篇關於等體積轉化法的內容。

5.公式法,太複雜,記不住

6.極值法,原理是異面直線之間公垂線最短,用函數的思想去解,屬於知道就可以型。

7.射影法,還算不錯的方法,簡單易懂

今天說到的射影法用到了上面的轉化法,若異面直線a,b,其中b∈平面β,且a//β,則a到平面β的距離即為所求異面直線距離,若a∈平面α,b∈平面β,且α//β,則兩平面之間的距離即為所求異面直線的距離。看下圖:

如上圖所示,若異面直線a,b在平面γ中的射影分別為點A和直線b',則點A到直線b'的距離即為異面直線的距離,從點A作AB⊥b',B為垂足,則AB即為異面直線之間的距離。

證明過程很簡單,直線a在平面γ上的射影為一點A,可知直線a⊥平面γ,若直線b不在平面γ上,且直線b在平面γ上的射影為b',則直線b和b'可確定一個平面β,且平面β⊥平面γ,因此直線a//平面β,AB即為直線a與平面β的公切線,因此AB也為異面直線a,b之間的距離。

我們知道一條直線在另一個平面內的投影是一個點或一條線,若兩條異面直線在同一個平面的投影為兩條平行的直線,那麼平行線之間的距離即為異面直線之間的距離,證明方法和上述類似,也可參照正方體來輔助理解,在此不提。

將異面直線AA'和B'D投射到底面A'B'C'D'上分別為點A'和B'D',從A'向B'D'作垂線,垂足為E,則A'E的長度即為異面直線之間的距離。

平面外的一條直線只要不與平面垂直,投影都會是一條直線,只有當直線與平面垂直時投影才是一個點,因此需要找到與兩條異面直線其中之一垂直的平面即可,然後把立體幾何轉化為平面幾何來解即可。

題目中為正四稜錐,因此取BC,AD的中點與S構成一個平面,這個平面與BC垂直,BC和SA在平面SEF上的投影分別為點F和SE,因此只需要求出點F到直線SE之間的距離即可。

以上兩個題目需要用的投影平面要麼幾何體中本來就有的平面,或者很容易通過輔助線找到的平面,若所需的平面不是很容易作時,這種方法的優勢就不見得有多強了,但話又說回來,不規則的幾何體在高考中也不會出現,即便是不規則的幾何體在高考中也能切割成若干個規則幾何體的組合體,在今年4月24號發的2020年太原理科一模中有一個這樣的題目,當時的解法是:

如下圖,將BF放到平面AEF中,此時AC//平面BEF,異面直線的距離即為點A到平面BEF的距離,用等體積法求高即可:

如果用射影法,先找到一個與AC或BF垂直的平面,顯然與BF垂直的平面很容易找,與AC垂直的平面就跑到外面去了,作輔助線如下圖:

可知與BF垂直的平面為平面AMNK,BF和AC在平面AMNK上的射影分別為O'和AO,在直角△AOO'中,異面直線AC和BF的距離即為從O'點出發到AO邊上的高線長度,因為OO'=1,AO'=√2/2,AO=√6/2,可求得O'G=√3/3

同學們可把本題目的兩種做法做一個對比,顯然射影法更簡單直接一些。

綜上所述:射影法求異面直線間的距離是常用方法的一種補充,對特定題目還是比較有效果的,但亦非通用方法,射影法不僅僅用在這裡,在求二面角夾角餘弦值和異面直線夾角時同樣能用到,是和射影定理,三垂線定理,三垂面定義同樣實用的幾何方法,希望同學們給以重視。

相關焦點

  • 思維訓練10.投影法求異面直線之間的夾角
    所以從上述過程中可以得到兩條異面直線之間的夾角與各自與第三個面的夾角以及在第三個面內投影之間的夾角的關係:將兩條異面直線投射到底面上,設正方體的稜長為2,線段AM和CN與底面夾角的正弦值很容易求得,注意到AM在底面上的投影為AB,CN與底面的投影為BC,且AB⊥BC,所以兩條投影之間的夾角的餘弦值為0,所以計算異面直線夾角的餘弦值直接就等價於兩條異面直線與底面夾角正弦值的乘積
  • 射影法求異面直線之間的距離
    異面直線之間的距離不是高考中明確要求要考的內容,課本上也沒有對應的內容,但與立體幾何有關的最值問題中卻經常出現,在一些難度中上的高二立體幾何同步課測試中也會出現,求異面直線距離的方法較多,羅列如下:1.定義法,找公垂線2.建系,用向量求3.轉化法,線線距離轉化為線面距離或面面距離4.等體積轉化法,也是轉化法中的一種
  • 直線、平面之間的相對位置——相交
    由於直線與平面、平面與平面投影的重疊而相互遮擋,規定用虛線表示直線或平面的被遮擋部分(或不畫出),交點或交線是可見部分與不可見部分的分界點(線)。直線與特殊位置平面相交例:求直線MN與鉛垂面△ABC的交點K並判別可見性。
  • 高考高頻考點之異面直線的夾角問題!常用方法平移法,向量法!
    平移法用平移法求異面直線所成的角的步驟(1)一作:即根據定義作平行線,作出異面直線所成的角;(2)二證:即證明作出的角是異面直線所成的角;用向量法求異面直線所成角的一般步驟(1)選擇三條兩兩垂直的直線建立空間直角坐標系;(2)確定異面直線上兩個點的坐標,從而確定異面直線的方向向量;(3)利用向量的夾角公式求出向量夾角的餘弦值;(4)兩異面直線所成角的餘弦等於兩向量夾角餘弦值的絕對值
  • 直線、平面之間的相對位置——垂直
    直線與平面垂直    直線與平面垂直,則直線垂直於該平面上的所有直線。反之,如果直線垂直某平面上的任意兩條相交的直線,則直線垂直於該平面。分析:若直線垂直於一平面,則直線的水平投影必垂直於該平面內的水平線的水平投影。直線的正面投影必垂直於該平面內的正平線的正面投影。作圖:(1)在△ABC內作水平線AE和正平線BD。
  • 機械製圖之二點與直線
    直線投影的繪製1、點的投影規律:1)點的正面投影與水平投影的連線垂直於OX軸2)點的正面投影與側面投影的連線垂直於OZ軸3)點的水平投影與側面投影具有相同的Y坐標2、兩點間的相對位置:指空間兩點之間的上下、左右、前後的位置關係
  • 點到直線間的距離你會算嗎?直線之間的距離你會算嗎?
    一、前言作者之前已經為大家講解了直線的斜率,與如何建立直線的方程,那麼知道了直線的方程,就需要去研究直線的性質。二、兩條直線的交點坐標若給出兩條直線,如何求交點坐標?如果說上述的方程組有唯一解,則兩條直線相交;若方程組無解,則說明兩條直線平行。
  • 兩直線的相對位置
    平行:交在一個投影面上投影是直線,一定共面,另外一個投影面又是平行,因此一定是平行線。垂直相交:•兩條相交直線相互垂直,如果其中一條平行於投影面,則在該投影面的投影垂直;                  •CD平行於V面,在V面上投影垂直,兩直線垂直。
  • 神秘的異面直線挑戰你豐富的空間想像
    異面直線是高中數學《空間幾何》中非常重要,而且抽象神秘的一個基本概念和一個基本考點,考生對異面直線的有關考題往往因為考慮問題的角度比較單一(考慮不周),認知水平比較膚淺(知表不知本),所以時常以至於在高考中大量失分,甚至考生見到異面直線壓軸型小選填考題就恐懼與恐慌,或者逃避。
  • 距離公式的應用——點到直線的距離平行線的距離
    (一)平行線間的距離M、N是兩條平行直線之間上任意一點,它們之間最短的距離就是該平行線之間的距離。利用平行線間的公式就可以求出。平行線間的距離應用(二)點到直線的距離直線的傾斜角為三十度,與圓交於y軸,根據點到直線的距離公式,以及勾股定理求出直線與圓相交的弦長,從而得出A點是AE的中點,根據平行線性質DC的距離恰為EC的中點,根據三角形知識即可求出CD的距離。
  • 畫法幾何學基礎:投影的類別
    將投影面π平行移動所得到的投影會放大或縮小,投影中心到物體的距離以及投影面的位置(在物體前或後)也會影響到投影的大小。用中心投影原理畫出的圖形,比較直觀,然而不能準確反映物體的大小尺寸。若平面ε平行於π,則得到相似的圖形,且角度.,分段比例,線段比例都保持不變。
  • 從零開始GIS(Ⅴ)— 投影
    比如一張航海地圖需要準確表示角度方向,就需要採用等角投影;一張社會經濟地圖或者土壤地圖圖上需要準確表示區域面積大小,就需要採用等積投影。而等距投影常常用於對投影變形要求適中或者區域面積較大的地圖,比如科學參考圖、教學地圖等。其次根據投影面不同可以分為:圓柱投影、圓錐投影和方位投影。
  • 快樂說數:空間中直線與直線之間的位置關係
    現在我們來看今天要學的內容,先看下邊空間中直線與直線之間的位置關係的思維導圖:接著我們針對空間中直線與直線之間的位置關係展開來講,首先是知識梳理:知識點一 空間中兩條直線的位置關係知識點二 公理4(平行公理)
  • 位置向量、投影向量、方向向量、法向量與直線的點法/向式方程
    那麼,直線是否也有法向量呢?接下面我會為同學們具體解釋,但在解釋之前,還需要把位置向量、方向向量、投影向量、法向量這個4個基本概念進行介紹,以便同學們形成對法向量的對比認識。 首先是位置向量,位置向量是針對點而言的,因為兩個不重複(或不一樣的)點唯一確定一條直線,所以談論直線的基礎就是點。
  • 高中數學知識點空間異面直線距離公式
    高中數學要知識點:空間異面直線  1. 空間直線位置分三種:相交、平行、異面。 相交直線共面有反且有一個公共點;平行直線共面沒有公共點;異面直線不同在任一平面內[注]:①兩條異面直線在同一平面內射影一定是相交的兩條直線。
  • 淺談地圖投影及其選擇與應用
    相應地我們根據變形性質把投影分為等角投影、等面積投影和任意投影(包括等距離投影)三類,它們之間是相互聯繫相互影響的,其關係是:•  在等面積投影中,不能保持等角特性。 •  在任意投影中,不能保持等面積和等角特性。
  • 平行投影、中心投影、正投影的五種常見應用,你學會了嗎?
    先給大家複習一下知識點:1、平行投影的投影線是平行的,在同一時刻物體的影長與物高成正比;中心投影的投影線相交於一點,在同一時刻物體的影長與物高不一定成正比。2、平行投影在同一時刻的影子總在同一方向;中心投影在同一時刻的影子不一定在同一方向。3、正投影是投影線垂直於投影面的平行投影。
  • 曲面立體的投影
    迴轉面是由一條母線(直線或曲線)圍繞軸線迴轉而形成。迴轉面上任一位置的母線稱為素線,母線上任一點的運動軌跡均為垂直於軸線的圓,稱為緯圓。       由迴轉面或迴轉面與平面所圍成的立體,稱為迴轉體。一 圓柱1、 投影特性      在軸線所垂直的投影面上的投影為一圓周,另二個投影為大小相同的矩形。如圖示。
  • 2021教師招聘備考之中學數學-空間異面直線間距離的求法
    【導讀】華圖寧夏教師招聘考試網同步華圖教師發布:2021教師招聘備考之中學數學-空間異面直線間距離的求法,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如有疑問請加【2020寧夏教師招聘考試交流群匯總】 ,更多資訊請關注寧夏教師微信公眾號(ningxiajsht),寧夏教師招聘考試培訓諮詢電話:0951-6028571/6027571 18295188220,微信號:ht18295188220   異面直線之間的距離的計算是立體幾何重、難點之一。
  • 基於平面投影的起重機吊裝碰撞檢測方法
    因此,矩形之間需要交叉檢測來判斷,只要有成立的頂點,則2 個矩形發生相交。2)圓和矩形的相交檢測圖5 為圓與矩形相交的檢測計算方法,圓的中心為C 1,矩形的中心為C 2,直線為l L 和l W 經過矩形中心且分別與長和寬平行的直線。可以計算得到圓中心到兩條直線的距離分別為d L 和d w,圓的半徑為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