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現在大部分上班族來說,每天幾乎要1~2小時花費在上班的途中。家到單位的距離,已經從我們選擇工作的標準中慢慢的被忽略。每天擠1個多小時的公交車或者是開1個多小時車去上班已是司空見慣。近來,「從家到單位有20公裡,每天的停車費20元,假如有車的話是開車還是擠公交?」在網上引發熱議。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
隨著經濟的迅速發展,城市化建設速度加快,環保節能是國家大力提倡的,要給大家一個乾淨,衛生,和諧的生活環境。因此,工業區、經濟開發區往往都是建立在城市的郊區,原來在市區的工廠也被迫搬遷。這些工廠、企業遠離居住區之後,居住區噪音減少了,路面變得乾淨起來,環境也比之前大有好轉。對於企業來說,土地租金變得便宜了,廉價勞動力也比較多。
網友們的友善建議
一、經濟的角度
有的網友算了兩筆經濟帳:
開車:家距離單位20公裡,那一來一回就是40公裡,我們先用普通的家用小轎車來計算,每公裡的油耗大概在4毛錢,那麼來回40公裡就是16元。如果是配置比較高,耗油比較大的豪車,每公裡油耗大概再5毛錢,那麼來回就是20元。加上每天固定的停車費20元,每天在車上面的開支大概在36元到40元之間,一個月有22個工作日,那麼一個月開車的費用也就是八百元左右。
坐公交車:現在做一次公交車一般都是2元錢,在不倒車的情況下,每天需要4元錢。如果需要倒車的話,一般倒一次就可以了,每天需要8元。也就是說每天坐公交車只需要花費4~8元,一個月有22個工作日,那麼一個月坐公交車的費用最多也就是176元。
從數據上來看的話,如果是坐公交車上班的話,每個月可以省下600元左右的費用,對於普通家庭來說也是節省一筆開支。經濟的角度考慮,坐公交車比較划算的。
二、時間的角度
有的網友算了一下時間成本:
上來班來回40公裡,如果是坐公交的話,加上等公交、轉車的時間,每天上下班途中所花費的時間不會少於3個小時。但是如果是開車的話,1小時足矣。即使遇到堵車的情況,1.5個小時也綽綽有餘。
如果每天開車上班,那每天就可以節省1.5個小時,一個月就可以節省30個小時,一年就是300個小時,如果利用這300個小時,你可以學很多東西,比如某個專業技能。通過不斷的學習,升職加薪或者跳槽實現工資翻倍都已不再是夢想,實現自己的價值,這每個月多花的費用可是相當的值。即使達不到這種理想的狀態,只要堅持給自己充電,在職場上也會不斷順風順水。從時間的成本上考慮,開車是比較明智的選擇。
三、舒適的角度
有的網友從自身舒適程度分析:
坐公交上下班,運氣好的話能有個座位,運氣差的話,不僅沒有座位,還得跟別的乘客擠1個多小時。人多的時候,車內通風不好,空氣肯定差。上班就應該有個良好的精神狀態,這樣才能有效的工作,在這種情況下,自己的工作狀態肯定會受到影響。下班的時候,工作了一天,身心都比較疲乏,如果遇到這種情況了,不用多說,身心都是抗拒的。這樣只會讓身體的疲勞感越來越強。
但是自己開車就不一樣了,不但空氣好,而且不用擠,上下班途中都很舒適,精神狀態都會很好,無論面對工作還是自己的家人都會是一個愉悅的心情。因此,從舒適的角度考慮,開車是最舒服的。
網友們從三種角度做了一個詳細的分析,比較全面,希望會對大家有所幫助。當然還有的網友提出「既然車都買了,幹嘛不開?!」的觀點,在這裡就不在細說了,總結一句話:「上班距離比較遠的情況下,先根據自己的家庭情況出發,在考慮方便程度」。小編還是比較提倡綠色出行的,但還是根據實際情況出發。如果是你,會怎樣選擇?歡迎大家留言交流。
(文/聖壇職場,轉載請註明來源百家號:聖壇職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