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修工:上下班開車時,不到這公裡的距離就等於毀了車

2021-01-12 活的開心就好zy

維修工:上下班開車時,不到這公裡的距離就等於毀了車!

現在在情況下知道汽車的需求在逐漸減少的情況下,我們仍然選擇買車的原因是我們想節省時間,讓上下班時更方便,但老實說,如果通勤距離不夠長,我們就開胡鬧。其實,都是關於用車的細節,問題又來了,我們離上班還有多少公裡適合有車族?

首先,我們需要知道,當汽車啟動時,汽油不斷燃燒,以提供他的動力,但是汽油並不意味著他馬上就會燃燒,只有當汽車保持在一種狀態時,汽油才能充分燃燒,如果燃燒不充分,我們會因為積碳而增加油耗。從開始到結束,使燃油充分燃燒的距離是10公裡。

也就是說,如果你想讓車輛的燃油在上下班時充分燃燒,這樣就沒有浪費,你需要連續跑10公裡左右。這公裡在科學上也是比較合適的距離,如果路程短些,我們就發動汽車去上班,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可能會遇到交通堵塞等一系列問題,交通堵塞中的情況下也會增加碳沉積的產生。

如果距離太短,可以選擇乘坐公交車或直接選擇自行車和摩託車等方式,既划算又有環保的出行方式。當裡程數小於這個數,你選擇繼續行駛時,不僅不方便而且會傷害汽車,我們所說的裡程數並不意味著你每次都能開得這麼近,因為汽車動力沒有充分發揮作用,也沒有給他足夠的駕駛時間,這會使車子容易出現加速老化。

考慮到時間問題,如果我們開車10公裡,大約10分鐘就可以到達那裡,而我們只能騎摩託車和電動車到達那裡20分鐘左右。維修工:上下班開車時,不到這公裡的距離就等於毀了車!但是在這段時間裡有很多事情會影響你,例如,我們可能會由於頻繁的交通堵塞而延長了這段時間,尋找停車位的難度也會增加開車時間,這一系列事故將增加我們開車上班的時間。

總之,最適合我們的距離是10公裡左右,如果比這個時間短,我們不妨選擇一條出去的路。我不知道人們是選擇開車還是其他方式工作?公司離家有多少公裡?

相關焦點

  • 上班單位距離遠,假如有車的話你是開車還是擠公交?
    家到單位的距離,已經從我們選擇工作的標準中慢慢的被忽略。每天擠1個多小時的公交車或者是開1個多小時車去上班已是司空見慣。近來,「從家到單位有20公裡,每天的停車費20元,假如有車的話是開車還是擠公交?」在網上引發熱議。
  • 買了車但一年跑不到3000公裡,是不捨得開嗎?老司機都知道為什麼
    現在很多年輕人,沒買車之前,總想著有車就好了,上下班不用擠地鐵,公交,一腳油門就到家,天天開都不是問題。可誰想到,買車一年,都沒開到3000公裡,特別是在大城市,很多車主一周只用一次。這到底是為什麼呢?下面是一些網友的回答。
  • 愛車送去補漆,維修工卻把車撞了,車主怒了:讓我先掏2萬?
    不過有時候開車出門也會遇到一些小麻煩,最令人頭疼的就是發生交通事故,因為懲罰比較嚴厲,還會耽誤用車的時間。今天小編說的這一件事情就是跟維修汽車有關係,車主表示,從來沒有遇過這麼讓人生氣的事。車主徐先生說自己在去年的時候買了一輛哈弗H4,因為車子比較新,平時開車的時候也十分小心注意。
  • 一年開車不到一千公裡,買車只是一時衝動,車主為何不肯將車賣掉
    因為出門的時候不常開車,這些人一年跑的公裡數非常有限,甚至有的人一年開車不到一千公裡,只是在走親訪友的時候才會開車。汽車放置在家中,每年都會有一定的貶值,還要承擔保險費用,一輛十萬元的車型開,前五年每年都會貶值一萬元左右,加上保險費用和保養費用,花費要在1.5萬左右。按照這個估算,如果將車輛賣掉,每年就能夠省下來1.5萬元。
  • 跑了10萬公裡的車,相當於人多少歲?網友:看完後悔把車賣掉了
    跑了10萬公裡的車,相當於人多少歲?網友:看完後悔把車賣掉了,現在大家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對新車的追求也自然變強了,以前大家都很難買車了,所以很多買車的人往往十幾年後開車廢車,跑了10萬公裡的車,到底是多少歲左右的人?無名氏:後悔把車賣了。
  • 上班5公裡路程還值得買車嗎?這幾個問題解決,3公裡開車都划算
    我有個朋友的媳婦在醫院上班,他家離醫院直線距離3.5公裡,開車的話7公裡不到。早高峰半小時,不是高峰期也就15分鐘路程。他媳婦先是開著家裡的老蒙迪歐,由於醫院停車位也緊張,不得不又買了一輛SMART。不過朋友跟我說了他們家的現實情況,讓我重新來審視了5公裡通勤到底需不需要開車這個問題,今天就來和大家聊一聊。公共運輸或許並不合適對於一二線城市的小夥伴們來說,早晚高峰若非必要選擇開車實在不是明智之舉。在上海,北京這樣的城市裡,地鐵雖然擠一點,但是是唯一能夠保證準時準點到達的唯一方式,也是上班族最節能環保省錢的通勤選擇。
  • 30000公裡換一次防凍液是謬論?維修工:記住這個數對你沒壞處!
    那你們知道防凍液3萬公裡換一次是不是正確的呢?小編採訪了幾位維修工看看它們是怎麼說的吧。可能大多數車主聽到的都是兩年或者3萬公裡更換一次,其實這個數據也是可以採取的,但當我們的車子出現一些毛病時檢查到是防凍液的問題,那就要及時更換了。還有一些車主喜歡用自來水來代替,但小編覺得可以用一些純淨水,因為自來水中含有一些比較複雜的物質,這種物質能對車子帶來一些影響所以儘量還是不使用為好。
  • 喜提比亞迪宋DM,開了不到1000公裡,車主:不後悔!
    宋是率先採用「龍顏」家族外觀的車型,該車定位為一款小型SUV,分燃料版,插件電混合版和純電動版車型,長度和寬度分別達到4600×1830×1700毫米,軸距達到2660毫米,之前有一輛車的車主,這個1.5TI雙離合智連的夏普模型得到了,現在這輛車不滿1000公裡,我們來看一下車主的用車體驗。
  • 這7個開車習慣最傷發動機,老司機:輕則加重磨損,重則毀車!
    這7個開車習慣最傷發動機,老司機:輕則加重磨損,重則毀車!汽車是一臺精密的機器,車身內部有著大大小小的零部件,它們的配合運作使得車子正常行駛,特別是發動機,它相當於人類的心臟,對車子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車主日常開車一定要及時檢查發動機的狀態,接下來就讓我們了解一下那些對發動機產生不良影響的開車習慣。第一個是不關空調就熄火。
  • ...上海,自行車,出行,上下班,廊道,潮汐,實名,押金,-上海頻道-東方網
    事實上,不少上海市民對於這輛橘紅色自行車已相當熟悉。自今年4月進入上海以來,摩拜單車已成為許多市民出行的好幫手。然而,二維碼損壞、公車私用等問題也伴隨著使用而不斷曝露。不僅如此,東方網記者在採訪中還發現,上下班「潮汐效應」致使一車難求、慢行交通系統仍不健全等問題也成為摩拜單車這一綠色共享出行推廣的「攔路虎」。
  • 深圳人均上班直線距離7.4公裡
    車公廟上班族通勤半徑最大 這份《報告》顯示,深圳市平均工作日出行半徑為7.4公裡,換句話說,深圳人離上班地的平均直線距離約等於蓮花山到世界之窗的直線距離。這在北上廣深一線城市中優勢明顯。 數據顯示,北京上班族最辛苦,平均通勤距離9.3公裡,其次是上海8公裡,廣州則以6.5公裡的數據排名第四。
  • 120邁/時到底等於多少公裡/時?
    小編一把扶起女神來回搖晃,撕心裂肺地叫道:WTF,120碼等於120邁?你跟我開什麼國際玩笑啊!這都分不清,還說我快……那麼問題來了,這個「邁」和「公裡」有什麼不一樣呢?要知道,在中國很多人都把「邁」等同於「公裡/小時」!
  • 交警模擬實驗:開車刷手機,時速60公裡剎車距離多出8.5米
    首席記者吳永功攝□首席記者吳永功生活日報11月28日訊開車時操作手機,成了很多司機習以為常的陋習,這一陋習也成了安全上路的極大威脅。11月28日,在122全國交通安全日來臨前,濟南交警做了個模擬實驗:開車時操作手機,會給剎車距離帶來什麼影響。
  • 一輛車開多少年多少公裡最合適?大家都應該知道具體的數據
    一臺車開多久或多少萬公裡賣出,能最合算。在以前的文章和問答中回答過。車輛賣出時的價格受4個因素影響,年限、公裡數、車況、市場保有量。其中最重要的是年限,一般計算方法:3年的車(3×365天),不是第三年,而是滿三年,折舊在55%左右,這個55%,是裸車購車價的55%,不包括購置稅、保險、加裝精品等。
  • 掌握這幾個開車竅門 新手開車不再慌
    日前,他駕著載滿貨物的「微面」高速通過一段顛簸路面,繼續行駛幾公裡後車完全癱瘓在了路上。救援人員趕到現場發現發動機已經完全燒毀,而且無法修復。愛車剛剛行駛了不足6000公裡,怎麼發動機就完全報廢了呢。經過檢驗發現,造成事故的原因是,因油底殼被尖銳石頭撞裂,小吳在機油完全洩漏的情況下仍行駛了三四公裡,導致發動機完全燒毀。
  • 實際上六千公裡保養和一萬公裡保養,對於很多車沒啥區別
    特殊時期,出行也受到了限制,有的車主從春節之前就已經放假在家,車輛也停放在家裡,滿打滿算有兩個月沒怎麼開車了,除了要擔心車輛電瓶會不會虧電,還要擔心保養問題。常規情況下,車輛按照保養手冊給出的保養周期就可以,但是有的車型往往出廠時就設置了保養提示,一般在5千公裡上下或者半年的時間亦或者一萬公裡一年。特殊時期不少車主的保養計劃就被延誤,想保養但是沒地方去,很多4S店鋪和維修網點也沒有營業,像小編年前就提示保養了,但是疫情影響到現在都沒去,這樣的車主絕對不在少數,難免會有車主擔心超公裡數保養會不會對車輛有影響?
  • 記者調查:時速60公裡 低頭看手機3秒等於盲開50米
    記者調查:時速60公裡 低頭看手機3秒等於盲開50米 社會新聞來源:央視網 2016年09月26日 10:06 A-A+   有關數據顯示,開車時速60公裡時,低頭看手機3秒,相當於盲開50米!一旦遇到緊急情況,剎車至少需要20米。
  • 加200元的汽油能開多少公裡?老司機:超過這個數,才是真的省油
    汽車雖然給大家帶來了很大的便利,但是買過車的車主也能深切的感受到汽車帶來的成本,俗話說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溼鞋,經常開車難免會發生一些大大小小的磕碰,一旦磕碰維修起來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開車的時候小心一點可以避免這種事情發生,但是也有一些必須要支出的費用,比如每年的保險,還有汽車定期的保養以及平時使用的油費等等。
  • 比亞迪漢5000公裡用車小結:舒適性遠超預期,一公裡不到2毛錢
    9月下旬入手了比亞迪漢EV超長續航版尊貴型,已經過去了一個半月,車子開了5000公裡,現在給大家分享一個簡單的用車小結,也許對各位想要入手這款車的朋友一點幫助。 首先說說舒適性,個人感覺舒適性遠超預期,完全可對標寶馬5系、奧迪A6L、奔馳E級這種級別的豪車。
  • 開車跑高速,一個人連續開車1000公裡以上,究竟是一種什麼體驗?
    有駕照的人當然都會有這種獨自上高速的經歷,不過有多少人能夠開車能夠連續跑1000公裡以上的人,應該不會太多。1000公裡相當於十幾個小時的駕駛時間,應該會非常辛苦。那麼,開車跑高速,一個人連續開車1000公裡以上,究竟是一種什麼體驗?車主一:開車時注意力集中,一旦停下來才感覺會很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