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比中國行政地圖和美國行政地圖,最大不同可能就是省界(州界)的劃分,與美國各州橫平豎直的省界分界劃分形成鮮明對比的就是中國省界蜿蜒曲折,犬牙交錯!各省基本都是如此,有一處地方,在地圖上畫上短短的200公裡直線,可以穿行4個省份,5次省界。如此複雜的地理劃分,在中國版圖上,也是無出其右了。
最複雜的省界劃分
這裡就是蘇魯豫皖四省交界處,傳說中的淮海省地界!從河南省周口市鹿邑縣往東,不到20公裡即進入安徽省亳州市地界,再向東依次會到達河南省永城市,安徽省淮北市、江蘇省徐州市再到山東省棗莊市。這片地區,可以最短畫出不到200公裡的直線即可穿行四省6次。
這片區域恰恰就是傳說中的淮海省區域。從清末張謇提議建立淮海省再到如今的淮海經濟區,蘇魯豫皖四省交界處實際上一直處於緊密的聯繫中。地理上,淮海片區幾乎自成一體。與各自的省會都有較遠的距離。文化上,屬於典型的北方文化區,飲食習慣以麵食為主,語言和心理習慣都是北方的,大大不同於吳儂軟語,魚米之鄉的蘇南、皖南地區。片區內的徐州、淮北、亳州等江蘇、安徽這些南方省份的城市,反而是典型的北方城市。與周圍幾個城市從文化認同到生活習慣幾乎一樣。
曾經規劃的淮海省
造成這樣局面的原因,還是要從我國省份劃分的歷史談起,現有我國省域基本沿襲於元代,並未大的改變。在古代,中央大一統王朝為了防備地方割據勢力的產生,把許多生活習慣,文化相同的地方拆散重編,造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如中說話飲食和四川一致,和陝西還有秦嶺的分界線,但卻把他劃入陝西。信陽,從地理上和文化認同上明顯都更偏向湖北,但卻屬於河南,河南名為黃河以南,卻在黃河以北還有五座城市。蘇北、皖北也是一樣,江蘇、安徽的主體都在南方,卻也擁有蘇北、皖北這些北方城市。
徐州
再看片區經濟實力,雖有淮海經濟區之名,但基本上屬於各省吊車尾集團組成的拼湊軍團。淮海經濟區已成立30餘年了,如今情況有何大的改觀?商丘、周口,向來有豫東塌陷之稱,連一向與豫東兩省齊名的豫南三省近年來也漸有起色,豫東兩市卻毫無改觀跡象,被省內各城越拉越遠,人口流失數量高居國內前列。皖北諸市也被皖南諸市遠遠拋在腦後,人均產值只有一半左右。就是淮海經濟區內的中心城市徐州,雖然稱雄淮海,但在有蘇大強之稱的江蘇內部,經濟總量甚至不如蘇州的零頭。棗莊、菏澤等市在山東省內也屬邊緣化角色,濟、青兩市均鞭長莫及。
縱觀全國,蘇魯豫皖四省交界處這片總人口過億的片區竟是成為四不管地界的難兄難弟集合!
徐州市
淮海經濟區亟需振興,也許從行政區劃調整開始,打破這犬牙交錯的人為省界,加強各市交流,整合片區資源,打造明星城市,是淮海經濟區振興的有效之路。
直轄市?國家中心城市?給低調的徐州一個機會,帶領這幾個兄弟走出陰霾,共創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