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日藍色宣傳報導亮眼

2020-12-04 澎湃新聞

今年的6·8海洋日宣傳,是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特殊背景下進行的。中國自然資源報社提前策劃,周密部署,圍繞「保護紅樹林 保護海洋生態」主題,充分發揮報刊、網站、微博、微信、新聞客戶端等多媒體組合優勢,不斷提升報導水平,深化媒體融合,策劃了一系列直播、微博微信作品、新媒體創意產品、新媒體專題等,發動廣大網友積極參與,取得良好效果。

☞實現全平臺資源共享。海洋日期間,報網端微編輯、記者統一調度,常態協調,實現了全媒體一體統籌、一體策劃、一體製作、一體分發。

☞實現全國一盤棋。充分發揮報社優勢,邀請多家單位科學大咖開啟網絡直播,在「學習強國」學習平臺、自然資源部官方微博、i自然全媒體等平臺開展了主題直播。

☞網絡和新媒體產品量質齊升,觀看量、閱讀量增長,推出刷屏互動產品3個,微博主持話題閱讀量突破78萬,體現了自然資源報社融合發展向縱深推進。

☞紙媒作品創歷年海洋日之最。報紙提前組織策劃,加強議題設置,精準組織採訪報導,早發聲、先發聲、會發聲,突出重、快、融、新,彰顯首發效應,報紙累計刊發相關報導19篇,約2.6萬字,創造了自然資源報創刊以來海洋日宣傳新紀錄。

抓重點,做特點,成亮點

今年,報社根據部辦公廳的部署要求,對海洋日活動的宣傳報導進行了周密細緻的策劃安排,社長、總編輯靠前指揮、一線督戰,深耕報導內容,推出一批精品力作。

要聞版莊重大氣。一版推出《讓「生態長城」永葆健康》等深度報導,持續保持海洋日話題熱度。

評論版簡潔凝練。推出《我們為什麼要保護紅樹林》專題評論,深入分析解讀紅樹林保護的意義。

海洋版堅持專業視角。圍繞紅樹林保護主題,深入採訪,集群呈現,刊發《再造「海上森林」》《衛星鳥瞰:40年間我國紅樹林演變趨勢》《「南紅北移」的浙江答卷》《紅樹林,繪就北海生態底色》《打造生態旅遊新地標》等專業報導,集納推出反映各地各界及國際社會開展海洋日宣傳活動的報導,多視角、多形式的凝聚社會關愛海洋、保護海洋生態合力。

文化版強化視覺衝擊。刊發《光影中的藍色之旅》,向公眾講述人類如何在紀錄片中窺探海底的神秘與壯美。同時配以評論,呼喚更多提高民眾海洋意識,弘揚海洋文化的海洋題材紀錄片。

視覺版新穎美觀。集納設計浙江、廣東、廣西等自然保護區紅樹林風貌的專題圖片報導,讓讀者對紅樹林保護有直觀感受。四版則整版推出主題表達明確的公益海報,呼籲社會共同保護紅樹林,保護海洋生態。

抓聚合,搶落點,促融合

今年海洋日宣傳報導,報社通過總編會、編前會統籌策劃,不斷創新傳播手段和傳播方式,發掘新路徑,推出新創意,融媒體作品生產的積極性空前高漲,促進了報社各媒體平臺的深度融合。

互動類作品《海洋日,親手「種下」紅樹林吧!還有大獎拿!》,與自然資源部第四海洋研究所專家合作,在一組互動小遊戲中,引導讀者認知紅樹林的特徵、功能,並在線「雲」種植紅樹林。

手繪作品《特別繪製|聽!紅樹林有話對你說.....》則採用手繪的方式,以「紅樹林」的口吻,生動、簡潔地為讀者科普紅樹林的基本知識,提升了科普的可讀性、趣味性。

SVG互動頁面《有人欠我錢....》、紅樹林生態系統「九宮格」圖片等融媒體作品。通過文字、視頻、圖片、手繪、H5等方式相融合,深入淺出地為讀者普及紅樹林相關知識,傳達保護海洋生態理念,受到讀者的認可和喜愛。

報社微信點面結合,重點突出,以科普視頻、文章、漫畫,詳細介紹了我國紅樹林保護區、紅樹林生態系統以及東海區、南海區、北海區和各大海洋高校保護海洋生態情況,受到網友的廣泛好評和分享轉發。

據統計,海洋日宣傳期間,僅報社微博平臺發布的海洋日相關消息累計達閱讀量達78萬,有效向社會公眾宣傳了海洋生態保護意識,將海洋日宣傳報導推向了高潮。

促合作,重整合,抓落實

為做好海洋日宣傳,自然資源報社精心備戰,各部門組織精兵強將,主動作為,連續奮戰,整合新資源,挖掘新優勢,深化新合作,共同增強報社傳媒矩陣傳播效果。

發揮行業優勢。報社與海洋四所合作開發互動小遊戲,與北海局、衛星海洋環境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等多家海洋單位合作,在「學習強國」學習平臺、自然資源部官方微博、i自然全媒體等平臺開展的「你好,海洋」「海洋生態圖鑑」等4場海洋日主題直播,累計觀看量80多萬。

01

02

03

發揮媒體優勢。報社聯合「學習強國」學習平臺開設海洋日專題,與大自然保護協會、《海洋世界》雜誌合作組織海洋日答題、專項展示海洋圖片、海洋日徵稿等系列活動。

發揮整合優勢。各部門、各地記者站協同作戰,積極擔當,聯合推出了各具特色、內容豐富的海洋日報導。尤其是《親海特刊》根據自身定位,繪製海洋日主題漫畫海報,推出海洋新知介紹海岸衛士紅樹林,發起內陸沿海互動問答。該活動徵集了76個新疆、山東、江蘇、河南、江西、湖北等地的內陸學校孩子提出的問題,邀請沿海地區的孩子對應作答。「親海」公眾號還採訪了北京、福建、山東、江西等地的62位小讀者,以視頻互動的形式,宣讀海洋日活動主題以及表達衷心祝福,與主報形成報導合力,向孩子們倡導保護紅樹林,保護海洋生態的理念。

喜歡本文,就點擊右下角「在看」

本文由中國自然資源報社微信公眾號「i自然全媒體」獨家編輯。未經授權,謝絕媒體(包括公眾號)轉載。轉載請在醒目位置標註來源:i自然全媒體。i自然投稿郵箱:izrqmt@126.com。電話:010-68024627。

i自然全媒體

記者:趙曉光

視頻:陳野

原標題:《海洋日藍色宣傳報導亮眼》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6月8日世界海洋日暨全國海洋宣傳日
    世界海洋日的由來2008年12月,第63屆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決定自2009年起,將每年的6月8日定為「世界海洋日」。設立海洋日的目的是,希望世界各國作出特別努力,通過各種形式的慶祝和宣傳活動向政府和公眾宣傳海洋,提高人們的海洋意識,強調海洋在造就和維持地球生命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強調保護海洋資源與環境的重要性,保持海洋的持續發展和海洋可再生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加強海洋國際合作。2009年,我國將原有的7月18日全國海洋宣傳日調整到6月8日,更名為世界海洋日暨全國海洋宣傳日。
  • 2012年「世界海洋日暨全國海洋宣傳日」主場活動
    但是我想,人類社會發展到今天,我們也長大成人,我們也在想海洋母親是否也需要我們的關照呢?2012-06-08 16:43:10主持人李艾: 就像每年我們會過母親節一樣,其實我們也應該有海洋的節日。所以2008年開始確定世界海洋日,在6月8日正式設立世界海洋日暨全國海洋宣傳日。
  • 廈門開展「全國放魚日」「全國海洋宣傳日」系列科普活動
    6月6日上午,在美麗的廈門下潭尾濱海溼地生態公園,廈門市海洋發展局牽頭聯合自然資源部東海局、自然資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廈門大學、集美大學、廈門海洋預報臺、廈門市中級人民法院生態庭、廈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等單位,開展了一次盛大的廣場活動,開啟了2020年廈門海洋科普系列宣傳暨「6·6全國放魚日」「6·8全國海洋宣傳日」廈門活動。
  • 首個全國海洋宣傳日我市百餘人到南沙撿垃圾
    7月18日是我國首個海洋宣傳日,當天上午市海洋與漁業局、普陀區海洋與漁業局,及浙海院、浙江傳媒學院學生志願者共百餘人,在朱家尖南沙舉行了以「擁抱綠色奧運,呵護藍色海洋」為主題的海灘清潔及保護海洋宣傳活動。   據了解,今年適逢「國際海洋年」十周年,國家海洋局決定,從今年開始啟動「全國海洋宣傳日」活動,時間定在每年的7月18日。
  • 今年世界海洋日暨全國海洋宣傳日活動主題確定
    6月8日是第12個「世界海洋日」和第13個「全國海洋宣傳日」。記者日前從自然資源部獲悉,今年的活動主題是「保護紅樹林保護海洋生態」。宣傳活動期間,自然資源部將圍繞紅樹林的海洋生態功能、當前的問題及近年來的保護措施等內容,組織開展系列線上活動。
  • 2020年世界海洋日暨全國海洋宣傳日海報來了
    2020年世界海洋日暨全國海洋宣傳日海報來了 2020-06-03 17: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保護紅樹林 保護海洋生態——世界海洋日暨全國海洋宣傳日
    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暨全國海洋宣傳日。今年的主題是「保護紅樹林 保護海洋生態」關於紅樹林,你應該知道哪些?來了解一下吧!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暨全國海洋宣傳日。今年的主題是「保護紅樹林,保護海洋生態」。這一天,一次關於紅樹林的隨堂測試正在進行……我國現有紅樹植物37種,其中真紅樹25種,半紅樹12種。
  • 【多彩「三下鄉」 獻禮「七十年」】藍色:宣傳海洋保護 助力水產養殖
    中國青年網北京8月15日電(記者 王龍龍 左橙 實習生 楊晴 徐健聰)正值暑期,在不少地方會看到這樣的場景:有大學生在沙灘上搭起帳篷宣傳海洋資源保護,放流珍貴海洋生物;有大學生傾聽河長介紹河流保護舉措,進行水資源取樣;有大學生考察水產養殖戶,助力養殖產業發展……這些青年學生利用參加2019年「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的契機,走近藍色海洋,宣傳河長制湖長制,助力水產發展
  • 大連市自然資源局舉辦2020年世界海洋日暨全國海洋宣傳日活動
    2020年6月8日是第十二個「世界海洋日」和第十三個「全國海洋宣傳日」,今年的活動主題是「保護紅樹林 保護海洋生態為了宣傳海洋生態文明建設,普及海洋環保知識,營造良好的海洋文化氛圍,增強建設海洋中心城市的自豪感和使命感,由大連市自然資源局策劃,大連市自然資源局、大連海洋大學共同主辦,共青團大連市委員會、市文旅局、市精神文明辦作為支持單位,共同開展本屆「海洋日」線上宣傳活動。
  • 2020年世界海洋日暨全國海洋宣傳日主題海報來了!
    2020年世界海洋日暨全國海洋宣傳日主題海報來了!政務 為便於各地區各單位結合自身特點開展海洋日宣傳活動
  • ...發布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海洋食品博覽會和第二屆黃河三角洲高效...
    [2011年7月29日10:05:04]宋軍繼:為廣泛宣傳「兩區」的發展優勢和建設成果,集中推介對外招商合作項目,開展技術合作交流,拓展經貿合作領域,經省政府同意,省「兩區」辦和煙臺市政府、濱洲市政府共同研究確定,今年9月在煙臺市舉辦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海洋食品博覽會(以下簡稱海洋食品博覽會),在濱州市舉辦第二屆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經貿洽談會(以下簡稱黃三角經洽會)。
  • 2009年全國海洋宣傳日主場活動在廣東珠海舉行
    新華社珠海7月18日電(記者 魏蒙 胡浩 劉萬利)2009年全國海洋宣傳日主場活動18日上午在廣東省珠海市舉行。本次活動主題為「海洋中國60年」,重點回顧新中國成立60年來在海洋規劃體系、海洋法制建設、海域管理、海洋生態環境保護、海洋經濟以及海洋科研調查等方面的發展和成果。
  • 青島海洋國家實驗室:中國海洋領域的「藍色矽谷」
    :中國海洋領域的「藍色矽谷」 來源:山東衛視山東新聞聯播   齊魯網訊 據山東衛視《山東新聞聯播》報導,"藍色矽谷"核心區的核心項目--青島海洋國家實驗室是中國海洋領域唯一的國家級實驗室,建成後將成為全球第七大海洋科研機構,有力提升我國海洋自主創新能力。
  • 聚力海洋攻勢打造國際海洋名城「青島版」海洋日主題海報新鮮出爐
    半島記者 李紅梅在6月8日第12個「世界海洋日」暨第13個「全國海洋宣傳日」到來之際,為進一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海洋強國」戰略思想和關於山東要「更加注重經略海洋」重要指示精神,落實青島市委關於發起「海洋攻勢」的部署要求,展現青島海洋城市特色,營造「海洋攻勢」氛圍,提升市民認識海洋、關愛海洋、保護海洋意識,青島市海洋發展局根據
  • 藍色「母親」不堪重負——世界海洋日談海洋汙染
    新華社青島6月8日電(新華社記者 張旭東)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和全國海洋宣傳日,海洋與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進程息息相關,她不僅是全球氣候「調節器」,還為人類提供各類水產資源,承載三分之二以上國際貨物運輸。
  • 世界海洋日:減少塑料垃圾,清潔藍色家園
    隨著人類活動向海洋深度推進,這片藍色空間正在悄然化身為「塑料海」。6月8日,2018年世界海洋日,海洋生態保護、塑料汙染的議題再度成為社會關注的重點。   6月8日,全國高考進入第二天,2018世界海洋日也如期而至。為保護海洋生態,2009年,第63屆聯合國大會將每年的今天確定為「世界海洋日」,旨在呼籲人們保護海洋生態,促進海洋可持續發展。
  • 老報新說:歷史上的今天 2009年6月8日世界海洋日 保護海洋家園
    2008年7月18日首次開展的海洋宣傳日在全國掀起了關注海洋、保護海洋的熱潮。2008年12月5日第63屆聯合國大會通過第111號決議,決定自2009年起,每年的6月8日為「世界海洋日」(World Oceans Day)。2009年聯合國將首個世界海洋日的主題確定為"我們的海洋,我們的責任"。
  • 【美國動態】美國頒布《藍色地球法案》以促進對海洋的理解
    據Ocean Leader ship網站2月3日消息,美國頒布《藍色地球法案》(BLUE GLOBE
  • 四川防震減災宣傳報導工作
    多年以來,四川新聞廣電部門組織協調全省報刊出版單位、廣播電視播出機構,採取有力有效措施,通過多種形式,紮實開展地震災害預防和防震減災宣傳工作。印發《關於做好防震減災宣傳報導的通知》,要求省內報刊、媒體協同當地宣傳部門將防震減災宣傳納入宣傳工作內容整體推進,充分發揮網絡、APP客戶端、微信等新媒體傳播渠道作用,通過門戶網站、重要新聞網站等進行廣泛宣傳。
  • 《藍色星球2》令人震撼的海洋世界
    正如原作藍色星球在十六年前所做到的那樣,藍色星球2以其令人嘆為觀止的畫面與視角讓我們領略了大海的魅力與演化的奇妙。然而,與前作相比,本作給我們帶來的更大的震撼來自於人類行為對海洋生態環境的影響。一方面,藍色星球2讓我們看到了人類短視與貪婪的惡果,從赤道到北極,從浮遊動物到巨鯨,氣候變化、塑料汙染和過度捕撈所造成的影響滲透進了海洋的每一個角落。但同時,藍色星球2也讓我們看到了保育工作者和科學界的努力,並清楚地展示了只要我們給海洋一個喘息的機會,她的堅韌會讓我們每一個人都感到驚訝。看完這部作品,作為一個普通人或許會感到一些無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