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坦堡
2016年的12月10日,對土耳其伊斯坦堡來說,是個難忘的日子,這天夜間在土耳其這座最大的城市,接連發生了兩起爆炸,造成29人死亡、166人受傷。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次日,懷著惴惴不安的心情,帶著31名遊客,乘上了土耳其航空公司的TK航班,從上海飛往伊斯坦堡。
伊斯坦堡
經過11個半小時的飛行,次日早晨飛機降落在伊斯坦堡機場。走出機艙,陽光明媚,氣候
宜人。再看機場周邊除了加強安保警力,不像報導中那麼緊張,所有陰霾暫時一掃而光。
接下來的行程便是環土耳其週遊一圈。頭尾10天的遊程,看點眾多,精彩紛呈,發覺每天都是亮點,細細梳理,其中端倪,兩大城市(伊斯坦堡和安塔利亞),兩大自然景觀(棉花堡和卡帕多奇亞),令遊人的觀感,一刻都不曾懈怠,從早到晚,都顯得興致勃勃、情趣盎然。
棉花堡,一聽這個名字,就充滿了詩情畫意。這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奇妙景觀,其景觀特徵有點類似我國四川黃龍的鈣化池。它是由35ºC的富含礦物質的地下水,從100米高的山上順流而下,經過長年累月,形成乳白色的鈣化臺地,層層疊疊,聚結成棉花狀的巖石,故稱棉花堡。
棉花堡
棉花堡
棉花堡中泉水的藥療作用,當然是不容低估的,可以用來治療心臟病、高血壓、神經衰弱、關節炎等疾病。我們捲起褲腿,赤腳漫步在棉花堡的水溝裡,感受著溫泉漫過腳下暖暖的愜意,興奮之餘,情不自禁地擺著各種「PUS」拍起了照片。
棉花堡
從棉花堡到安塔利亞,乘大巴約需4個小時。早在杭州舉辦G20峰會期間,我就關注到了這座城市。因為在杭州之前的一屆20國峰會就是在此召開的。
安塔利亞
安塔利亞
這座土耳其南方最大的海濱城市,地處安塔利亞海灣翠綠的沿岸平原,東面是秀美的孔亞阿特海灘,西面是一望無際的拉拉沙灘,南瀕清澈的地中海,北臨鬱鬱蔥蔥的託羅斯山脈。眾多優越的自然條件,造就了她「天生麗質」的絕佳顏值。
安塔利亞城市的山間小道深深地吸引了遊人的腳步,很多琳琅滿目的店鋪成了遊人的「最愛」,我們穿梭其中,懷著「尋寶」的心理,目光停留在土耳其的特色工藝品「藍眼睛」上。
只見這個玻璃製品,第一圈是深藍色的,第二圈是淺白相間的,最裡面的一圈嵌著一顆「黑眼球」,這就是土耳其人所說的「納扎爾」,中國人稱之為「藍眼睛」。人們喜歡它,一是作為裝飾物掛在牆上非常漂亮,二是當地人認為它能替主人驅魔避邪。
接下來的卡帕多奇亞之行,著實令人拍案叫絕。這是我見過的世界上最壯觀的「地表風化區」,觸目所及儘是被「吹殘」的天然石雕。
卡帕多奇亞
據考證,卡帕多奇亞石林的形成,大約在三百萬年前,由於火山噴發,熔巖及火山灰覆蓋該地,後經長期風化侵蝕,成為現在的特殊地形。目睹千姿百態的石頭,各種稀奇古怪的造型,令人懷疑是否真的來到了域外星球?由於風景獨特,美國的科幻大片《星球大戰》曾在此取景。1985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已將該地區列入「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遺產名錄。
卡帕多奇亞
坐熱氣球從高空俯瞰卡帕多奇亞美景,是當地的一個傳統項目。只見一些特大號的圓錐形巖層,有的像一根纖細的電線桿,有的則像一座巨大的碉堡。
卡帕多奇亞
有的成了圓錐形,有的則成了圓柱形和蘑菇形,有的上罩圓錐形石塊,像是頭上戴了頂帽子,這就是名聲在外的「精靈煙囪」。再看景色優美的山谷兩邊,到處的是大塊的石頭,石頭中間有許多密密麻麻的洞眼,那便是傳說中的「鴿子谷」。
卡帕多奇亞
卡帕多奇亞
快樂的時光總是很快的,一圈「憨」下來,又回到了土耳其西北部的伊斯坦堡。來到這座橫跨亞歐大陸的世界名城,這才使我們想起了大家還身處「險境」之中。所到之處的重要公共場合,都是遊行的人群,他們穿著統一的服飾,打著旗幟,舉著標語,情緒亢奮地喊著口號,仿佛在表達著什麼訴求!好奇的我們只能繞道而行。
伊斯坦堡地跨博斯普魯斯海峽的兩岸,分別為歐洲部分(色雷斯)和亞洲部分(安納託利亞),是世界上唯一地跨兩個大洲的大都市。
在漫漫的歷史長河中,曾經是羅馬帝國、拜佔庭帝國(東羅馬帝國時稱為君士坦丁堡)、拉丁帝國、奧斯曼帝國與土耳其共和國建國初期的首都。該市的歷史城區,在1985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千年帝國奧斯曼,橫跨亞歐土耳其。土耳其意譯「勇敢人的土地」,地理給予她獨特的位置,歷史賦予她太多的傳奇。
十天的土耳其之旅,出發前是提心弔膽,旅途中是英雄虎膽,回國後是渾身是膽,經歷了這樣一次「仙境和險境」的交織之旅,以勇敢人的膽識,見最美麗的風景,在人的一生中,也算是打上了一個難忘的印記了!
特洛伊木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