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本文前,請您點擊晌面關注,這樣可以繼續收到我們的最新文章了,你的關注是小編前進的最大動力。
壹 | 土耳其地理位置和地緣政治戰略意義極為重要
土耳其地處歐亞非三大洲交界處,是連接歐亞的十字路口,北臨黑海,南臨地中海,中國一帶一路必經之地,地緣戰略位置極其重要。同時,身處多個文明交界處,北方的斯拉夫東正教文明,東方的伊斯蘭文明,南方的阿拉伯文明,西方的基督教文明,任何文明想要向其他方向發展,都繞不開這個地方。
土耳其海峽被稱為「天下咽喉」,是黑海通往地中海的唯一出口,是亞歐兩洲的分界線,兩岸主權均屬於土耳其。同時是保加利亞、羅馬尼亞、、烏克蘭、喬治亞等國唯一的出海口。
尤其是對俄羅斯非常關鍵,是俄羅斯前往中東地區的必經之路,黑海艦隊每次出國門都需要和土耳其報備,黑海艦隊的作戰能力受到了明顯的制約,尤其是艦隊的出海速度。如果土耳其封鎖了海峽,黑海艦隊只能待在黑海了,可想而知土耳其對俄羅斯的重要性。
這種獨特的地理位置,使它無論在過去、現在或將來,都將是兵家必爭之地。
土耳其國土面積78.36萬 km ,和我國的青海省面積差不多,人口8300萬,這個面積和人口都算地區大國了,畢竟世界上人口超過5000萬的並不多(27個)。
而且軍事實力在北約裡常年保持第二,第一當然是美國,有做地區霸主的實力。
土耳其歷史上也曾經闊過,當年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橫跨歐亞非三大洲,黑海是內海,地中海也差點成為奧斯曼土耳其的內海,歷史上闊過的國家,大都懷有一顆壯志雄心,總統埃爾多安多次表示要重現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雄風。
2019年土耳其紀念國父凱末爾逝世81周年,總統埃爾多安稱,將致力於在建國一百年(2023年)的時候讓土耳其晉級全球「大國俱樂部」。在奧斯曼土耳其攻陷君士坦丁堡600年(2053年)的時候,把土耳其建成全球性大國,實現奧斯曼土耳其的偉大復興。
貳 | 四面出擊
近幾年,美國全球戰略轉移到了東亞,退出了中東,土耳其看到了奧斯曼土耳其偉大復興的希望,開始左右逢源,四面出擊。
向南,三度出兵敘利亞,一度迫使美軍撤離。
以打擊恐怖分子之名,消滅了敘利亞庫德武裝,打消了國內庫德人建國的希望。
庫德人總人口3000萬,主要分布在四國交界處,在土耳其境內有1400萬,一直爭取建立獨立國家,在敘利亞,庫德人趁敘利亞內亂自顧不暇,建立庫德武裝,意欲建國,土耳其多次派兵進入敘利亞,打擊庫德武裝,撲滅了庫德人建國的希望,境內的庫德工人黨也失去了要求自治權的能力。
向西,和希臘爭奪東地中海油氣資源。
土耳其和希臘是世仇,就像印度和巴基斯坦、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兩國的那些事需要專門寫一篇文章才能說清楚。
土耳其的領海非常小,土耳其和希臘同位於愛琴海邊上,但愛琴海大部分區域都歸希臘所有,土耳其的領海被限制在了3公裡之內。之所以這樣,因為土耳其在一戰是戰敗國。
東地中海擁有大量油氣資源,作為能源緊缺的土耳其,心裡痒痒的,以前只能眼睜睜看著希臘、賽普勒斯獲取該海域的石油,隨著敘利亞局勢穩定,土耳其終於騰出手,開始向西出擊。向希臘提出重新討論地中海的歸屬問題,多次在地中海勘探,雙方摩擦不斷。
向東,派僱傭兵進入亞塞拜然,參與納卡地區爭奪。
歐洲南部天然氣走廊是從亞塞拜然到歐洲的天然氣管道網絡,一旦全面投入運營,每年為歐洲供應310億立方米天然氣。這個管道網絡對於歐洲的能源安全,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十幾年來各國一直努力建設南部天然氣走廊。管道經過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爭議地區納卡的北面,最近的只有二十多公裡,為了保證油氣管道安全,亞塞拜然發動了這次戰爭。
對於土耳其,如果南部天然氣走廊建成,土耳其將成為連接亞洲和歐洲的能源樞紐,既可以收過路費,又可以增加要挾歐洲的砝碼,所以土耳其這次異常活躍。
向西,針對歐洲的指手畫腳,拿難民問題相要挾。
敘利亞連年戰亂,民眾民不聊生,紛紛出國逃難,形成了新的國際問題:難民。土耳其作為難民逃往歐洲的中轉站,歐盟非常依賴土耳其,將土耳其視為阻擋難民的守門人,土耳其控制了難民的通道,經常要挾歐洲各國。
今年2月,土耳其再次尋求歐盟的幫助,由於歐盟遲遲沒有反應,土耳其總統在電視講話中宣布:我們已經打開了邊境大門,土耳其無法承受來自敘利亞的難民,允許難民進入歐洲。
此方法百試不爽。
叄 | 還能走多遠?
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的每一步都恰到好處,看著瘋癲實際上粗中有細,美國搞他他就投俄,俄國搞他他就投美。左右逢源,縱橫捭闔,頗有政治手腕。
很多人說,對於埃爾多安,卡大佐就是前車之鑑。不敢苟同,卡大佐只是個表演藝術家,而埃爾多安卻是個優秀的政治家。
中國有句俗話:三十六雷總打秋...
後語:希望您在閱讀後在右下方點讚,以示鼓勵,多多評論,大家相互交流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