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軍為什麼又重新裝備了古老的擲彈筒武器,是不是一種倒退呢

2021-01-09 利刃號

二戰塑造了諸多戰鬥英雄的同時也刺激了優秀武器的發展,各種新式武器層出不窮,其中就誕生了日軍在中日戰場上最喜愛的單兵支援武器——擲彈筒。這種經典而又古老的武器曾被我國仿製,後退出現役,但後面為何又被我軍重新裝備呢?這是不是一種倒退呢?這要先從其來歷說起。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塹壕戰,給日軍留下了陰影,再加上之後對俄作戰的失利,更加堅定了日軍認為塹壕戰的重要性。而後為了滿足擴張的準備也為了應付可能要面對的塹壕戰,日軍決心研發一種射程比手榴彈遠,同時可以像迫擊炮一樣打擊障礙物之後目標的步兵輕型支援武器,可以快速機動便於支援。

擲彈筒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產生的,它可以直接支援小隊、班一級步兵作戰。在威力與射程上正好填補了手榴彈與迫擊炮之間的空白,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擲彈筒的應用確確實實加強了日軍的支援能力,讓對方的軍隊吃了不少苦頭。日軍對擲彈筒的設計和使用,也走在了世界各國的前面。

其實擲彈筒從根本上說就一門重量減輕的迫擊炮而已,從威力和射程上遠不如迫擊炮,但是在中國戰場上卻是它的用武之地。在和裝備較差的中國軍隊的交手中大佔上風,在太平洋和美軍的激戰中,擲彈筒由於特殊的彈道,可以躲在塹壕裡向外發射,也是美軍頭疼不止的武器。在中日戰場上,日軍為支援小隊配備了50毫米的擲彈筒,主要型號有:"十年式"擲彈筒、"八九式"擲彈筒。

日軍的擲彈筒主要有輕便易攜帶、射程較遠(相較於手榴彈等)的優勢,其中「八九式」擲彈筒性能最為優異,發射榴彈時,有效射程可達500米,殺傷半徑可達8-10米。使用特殊榴彈可以將殺傷半徑擴大。擲彈筒的射角大,彈道彎曲,射程較近總重不到三公斤,攜帶者甚至可以跟隨步兵衝鋒,這一點在緊急支援是太重要了。主要殺傷躲藏在工事和隱蔽物後的敵人或者在遠距離殺傷敵人有生力量,殺傷效果好,操作方便,甚至可以伴隨衝鋒的部隊由單兵攜帶移動。由於單兵攜帶且可以隱蔽在障礙物後發射,它的隱蔽性很強。在應對沒有重武器的中國軍隊時,擲彈筒發揮的作用相當大。喪心病狂的日軍還利用擲彈筒和迫擊炮發射化學彈頭,其中就有劇毒的糜爛性毒氣芥子氣和路易氏氣,造成了中國軍隊的大量傷亡。

日軍的毒氣部隊正在使用迫擊炮發射毒氣彈

由於特殊的彈道和輕便我軍也看上了它,我軍於1940年進行了仿製工作,1941年仿製成功,定型量產共計40門,在之後的戰役中屢立奇功。在抗戰勝利後又參與了多次戰鬥,不過由於它的特殊發射方式,手持發射時受後座影響精度略低加上威力不足,再加上之後的單兵武器的火力加強,擲彈筒也就退出了我軍的裝備序列。但是在武器已經快要全部走向現代化的當代為什麼又重新裝備擲彈筒呢?

讓我們一起走進我軍裝備的擲彈筒。我軍現裝備的是QLT89式50mm榴彈彈射器,簡稱89式彈射器,是一種由單兵手持的曲射面殺傷武器,主要殺傷200~800m距離內的敵有生目標,壓制摧毀敵火力點、輕型土木工事等。最大射程800m,殺傷彈可產生800多片殺傷破片,殺傷半徑大於16m。QLT89式50mm榴彈彈射器和抗日戰爭時期的擲彈筒屬同一類型武器,二者的結構和原理都很相似,在發展上具有傳承關係,在彈藥上可以發射榴彈、照明彈、煙霧彈、燃燒彈等還根據特殊要求可以配置防爆彈藥(催淚彈等等)。

2004年駐港部隊的開放日,解放軍戰士演示擲彈筒發射方法

我軍主要還是在駐港部隊進行了試裝,之後就很少在公眾面前出現。由於特殊的彈道輕便易攜帶,在城市作戰較多的建築物的情況下可以進行火力支援,不過由於我軍近幾年各型支援武器的發展,榴彈發射器、10式下掛槍榴彈發射器、單兵80毫米火箭筒、下放到班的大威力120火箭筒等等,這些都逐漸掩蓋了擲彈筒的光輝。曇花一現的擲彈筒也就沒有大批量裝備,不過在高山叢林城市作戰時它的優勢還是相當明顯的,說不準哪天就會重新出現在我軍當中。

艱苦的抗戰我們飽受苦難,我們在困境中反擊並把侵略者趕出了國門,我們也在困境中逐漸壯大了我們的軍工,之後的我們也從仿製走到自製到如今的強大。我們不能忘記艱苦環境下前輩們的努力,也不能忘記侵略者曾留給我們的痛,銘記歷史,我們才能走得更遠。(利刃/木子雙月)

相關焦點

  • 韓戰裝備對比,數字震撼人心,我軍是靠什麼勝利的?
    韓戰裝備對比,數字震撼人心,我軍是靠什麼勝利的?沒有蘇聯支援,抗美援朝戰爭能贏嗎?在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之中,我軍的裝備和美軍相比,極其落後。期間,蘇聯對我們進行了援助,美軍也知道了這一點。關於中美兩國當時的軍事裝備,國防大學教授、少將金一南在他耗費30年心血的著作《為什麼是中國》裡面,講述的大體如下:1.美軍裝備震撼人心,我軍裝備令人痛心在朝鮮戰場上,美軍一個軍擁有坦克430輛,而我志願軍最初入朝作戰的6個軍,一輛坦克都沒有!
  • 「金政委」稱我軍使用特種裝備驅趕印軍,次聲武器軟殺傷效果驚人
    「政委」口誤,使用的應該是「次聲波驅離武器」。  為了奪回領土又不至於讓印度傷亡慘重,像6月份那樣太難堪,我軍使用大功率「次聲波驅離器」,將暫時盤踞在兩個高地的統統驅離,一槍未發重新將兩處高地奪回。
  • 二戰時期,日軍自豪的擲彈筒到底有多厲害?老兵:遠比機槍可怕
    二戰時期,日軍的大多數士兵,會攜帶一種裝備,這種裝備的名字叫做擲彈筒。 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軍憑藉著擲彈筒,給美軍造成了不小的傷亡。即便是實力強橫的美軍都吃了虧,可見擲彈筒的作用有多大了。實際上這種武器,也是日軍引以為傲的一件裝備,今天我們就來聊聊,二戰日軍所使用的擲彈筒到底有多厲害。
  • 為什麼抗戰時期日軍那麼難打?看一下日軍編制和武器裝備就知道了
    每挺輕機槍編制四人(指揮官、射手、兩名攜彈藥的副射手),每具擲彈筒編制兩人。小隊人數在50到70之間。到1945年,步兵小隊僅有一挺輕機槍與一個擲彈筒。步兵炮小隊,兩門70mm步兵炮。 二、中隊——步兵中隊轄三個步兵小隊,人數在194到250人之間。
  • 中越戰爭中,我軍為什麼不戴頭盔?
    到了中越戰爭,我國完全有能力讓士兵戴上頭盔上戰場,但是在中越戰爭中,我國士兵還是沒有戴頭盔上戰場,這到底是為什麼呢?首先我們要了解一下頭盔在戰場上的作用,有很多人認為頭盔是可以擋子彈的,其實頭盔是不能正面擋子彈的,頭盔在戰場上的作用,主要是擋一些爆炸物產生的破片,還有就是流彈等東西。
  • 電磁脈衝武器一擊就讓對手「倒退百年」?
    一聲巨響過後,所有的計算機系統、信息化武器裝備都將瞬間被「燒焦」,所有電氣化引擎都無法發動,電網全部癱瘓,整個城市會瞬間倒退上百年……這不是科幻片中的場景,而是電磁脈衝炸彈爆炸後的可怕景象。  美國《國家利益》雙月刊網站近日發文稱,即便是低當量的初級核武器也會構成嚴重的電磁脈衝威脅。朝鮮等國家很可能傾向於使用核武器來發動電磁脈衝襲擊。
  • 我軍又一個裝備99A的合成旅曝光 陸軍合成化信息化加速推進
    我們的裝備就是這麼精良99A坦克,我軍最新式的重型坦克,防護力強,火力猛,機動性高。注意車號為4營2連12車,這意味著該旅裝備了14車連04A步兵戰車,擁有較強的火力和防護力,極大加強了步兵班的戰場生存能力和攻擊能力。
  • 殺傷200美軍,一發摧毀坦克,日軍擲彈筒發射方式被神劇扭曲了
    對此,稍有抗戰以及武器常識的人都會看到這種情況已徹底脫離史實。 對自動武器數量不足的日軍步兵而言,擲彈筒的意義十分重大 二戰中的日軍步兵武器整體而言和歐美發達國家存在明顯差距,但素有袖珍大炮稱號的擲彈筒卻獲得了各方的一致好評
  • 解密:電磁脈衝武器一擊就讓對手「倒退百年」?
    一聲巨響過後,所有的計算機系統、信息化武器裝備都將瞬間被「燒焦」,所有電氣化引擎都無法發動,電網全部癱瘓,整個城市會瞬間倒退上百年……這不是科幻片中的場景,而是電磁脈衝炸彈爆炸後的可怕景象。他介紹,電磁脈衝武器主要包括核電磁脈衝彈和非核電磁脈衝彈。核電磁脈衝彈是一種以增強電磁脈衝效應為主要特徵的新型核武器。為了避免核爆炸帶來的汙染,人類又開發出非核電磁脈衝彈,即利用常規炸藥爆炸壓縮磁通量的方法產生高功率微波的電磁脈衝武器。而非核電磁脈衝彈使得電磁脈衝武器的使用範圍更加廣泛。很多人恐怕都記得電影《黑客帝國》裡一瞬間癱瘓烏賊機器人的武器。這就是電磁脈衝武器。
  • 我軍地方守備部隊訓練照曝光 武器精良 訓練有素
    中廣網24日報導,廣東崇左軍分區部隊近期進行了基礎科目比賽,從比賽現場圖片來看,這支擔負地方守備任務的部隊已經完全換裝了新型國產輕重武器,甚至比很多野戰部隊更早裝備了重型35毫米榴彈機槍等新型武器。這表明我軍建設重點從首先提升拳頭部隊戰鬥力過渡到全軍謀實戰,求打贏,是中國國防力量全面提升的標誌。
  • 我軍電磁武器技術將用於野戰火箭炮裝備
    馬院士和他們的團隊通過幾十年的不斷鑽研,使我們國家在國產艦艇全電化技術領先美國15年,在相繼突破了電磁彈射器和電磁炮難關後,近日以他的電磁理論為基礎開發的一款新型武器又獲得了重大突破
  • 千門大炮何處而來 揭秘解放戰爭時我軍武器來源
    然而經歷過戰爭歲月的人都知道,「小米加步槍」只是解放軍以劣勢裝備戰勝優勢裝備之敵的一個比喻。真正打起仗來,戰略戰術固然重要,武器更是不容忽視的條件。人民解放軍之所以能贏得遼瀋、淮海、平津三大戰役的輝煌勝利並解放全中國,與在東北解放區建立的相當規模的軍事工業體系,有著密切的關係。
  • 二戰期間,為什麼木柄手榴彈還被德國所青睞呢?
    在很多抗日影視劇中,常常出現我軍將士拉響一根根手榴彈向敵軍投擲的畫面。那個時候,日軍的武器裝備十分先進,並且數量眾多,而我國因為工業水平低,無法生產出先進的武器,導致我軍的裝備十分落後,對作戰物資極度缺乏。由於木柄手榴彈的製造過程比較簡單,並且容易使用,所以木柄手榴彈就成了我軍的主要作戰武器,為我軍戰勝日本貢獻了不少力量。
  • 我軍新型手拋無人機亮相|圖說
    10月18日至22日,我軍新疆軍區在天山地區舉行了大規模綜合實彈演習。包括單兵手拋無人機、新型遠程火箭炮和裝甲架橋車等新型武器裝備悉數登場。為什麼靠手扔就能飛起來呢?彩虹-802無人機(圖源:caav-casc.com而我軍裝備手拋無人機的歷史也相當久,2006年,我軍就已經列裝了
  • 我軍「鐵掃帚」是什麼武器?曾一炮報銷越軍40名軍官
    而這麼快取得勝利所依靠的就是我方56萬的兵力和優良的武器裝備。而武器裝備中最為突出就是一種有著「鐵掃帚」之稱的迫擊炮。「鐵掃帚」本名並不是鐵掃帚,它的真名其實是「56式160毫米迫擊炮」,是在蘇聯專家的幫助下仿製在蘇聯M-160式160毫米迫擊炮出來的。軍人們之所以將其叫作鐵掃帚,其原因是由它發射的炮彈能夠將前面的目標像掃帚掃垃圾一樣全部掃走。
  • 俄軍加速武器裝備更新換代 「北極熊」再造大國利劍
    在高新技術的強力推動下,這場全方位、深層次的世界新軍事革命覆蓋了戰爭和軍隊建設全領域,直接影響到國家的軍事實力和綜合國力,搶佔未來軍事競爭戰略制高點,把握高精尖武器裝備發展趨勢,才能牢牢掌握打贏未來戰爭的主動權。   習主席指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是我軍裝備建設的戰略機遇期,必須把裝備建設放在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
  • 兩山輪戰我國一種武器,彈藥庫庫存能用10年:可拉裝20000火車皮
    在1879年的對越自衛反擊戰中,實際上是兩軍之間的武器比拼,越軍有一種武器對我軍威脅很大,就是蘇制14.5毫米高射機槍,射程遠,子彈口徑大,火力兇猛,對我步兵殺傷很大,我軍也是吃夠了武器不足的虧。
  • 新軍服——我軍又走過了一個新的裡程碑
    2004年12月1日後,隨著新式士兵常服的下發,我軍士兵一般只在節假日和非作戰等時間穿著常服,穿常服要搭配製式皮鞋。隨著我軍軍服的多次改革,軍服的發展也經歷了一個由品種性能單一,到品種系列化、功能綜合性的演變過程。  日前,解放軍總參謀部、總後勤部對新式士兵常服換發後,常服、作訓服的穿著方法進行了重新調整規定。
  • 比氫彈更恐怖的武器:一秒鐘讓人類倒退五十年
    試想,一枚炸彈爆炸,上百公裡內的所有雷達關機,計算機關閉,所有電器統統停電——若是有誰遭受這種了這種攻擊,高科技裝備瞬間完蛋,一秒鐘回到五十年前。電磁脈衝彈最初是在核爆炸中發現的,蘇聯人在火地島測試核武器時,引發了數千公裡外的電力系統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