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稱推導太陽系年齡公式有誤 需要重新計算

2020-11-22 搜狐網

太陽系仍處在嬰兒期


太陽系幾顆星體的對比圖:其中2003 UB313有望成為第10顆行星,其他的為小行星「賽瑞斯(Ceres)」和幾顆太陽系衛星

  【搜狐科學消息】據《連線》網站報導,近日,美國科學家稱,需要改寫推導太陽系年齡的公式。最新測量數據顯示,公式中的一個假定是錯誤的:即某種鈾的同位素在隕星中出現的相對值總是相同的。

  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的格雷戈裡稱,「自上個世紀五十年代以來,甚至更早,無人能夠探測到鈾數量的差別,現在我們能夠測量出其微小的差異。」以前估計太陽系年齡大約是40.5億年,這個數字不夠精確,顯示不出100萬年的差別,但最近科學家進行了更詳細的計算,結果得出太陽系年齡大約是45.672億年。按照這個比例,100萬年仍舊是一眨眼的瞬間,代表了45.66億—45.67億年之間的差別,但是這點差別對於理解嬰兒期太陽系非常重要。

  這項研究還發現了支持這一觀點的證據,即在太陽系誕生之前附近有一顆低質量的超新星爆炸了,為行星的形成提供了重元素。地球化學家通過測量大量放射線同位素來得知巖石的年齡,放射性同位素是有著不同原子質量的同一元素的變體,隕星中的部分被稱為富鈣富鋁難熔包裹體。這些包裹體被認為是最初的固體,它們濃縮了產生太陽和行星的冷卻氣體雲。

  因為放射性元素以特殊的衰變速率從母同位素衰變至子同位素,科學家能夠通過比較每個同位素的含量來判斷巖石的年齡。目前可接受的太陽系年齡計算得自於兩種同位素的比較,即隕星中的鈾238同位素衰變成鉛206,鈾235同位素衰變成鉛207。這種比較依賴於鈾238和鈾235的比率。早期比率的計算提出了相同的數字:137. 88。這種比率是常數的假設使計算簡單化,允許科學家將兩種鈾值結合成一個單一數字,從公式中排出了變量。利用高精度計算使得鉛同位素測量比鈾同位素測量更容易,所以僅以鉛值為基礎進行太陽系年齡測算被認為是極度精確的。

  懷疑鈾比率是常數有兩個原因。一是沒有理論支持這個假設。二是根據不夠精確的鈾同位素測量得出的結果與根據鉛同位素測量的結果不一致。格雷戈裡說,「說真的,我們知道太陽系年齡是根據巖石年齡計算出來的,這是最基本的,我們都同意。」

  為了驗證鈾比率是不是常數,格雷戈裡和同事們從艾倫德隕星中提取富鈣富鋁難熔包裹體樣本,並測量鈾235和鈾238 含量。先進的技術使得他們的測量結果比以前的測量更加精確。格雷戈裡實驗室和另外一名德國合作者實驗室的測量結果都顯示出,樣品中鈾235同位素過量。這意味著在確定早期太陽系物質年齡前,未來的地球化學家不得不首先測量鈾235和鈾238的含量。

  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的地球化學家安巴爾表示:「並不是說測定太陽系年齡的過程不再有效,但如果你想利用這個同位素系統去得到真正精確的年齡,我們突然意識到,你需要考慮這個變量。」該研究小組還發現,額外的鈾235來自於放射性元素鋦的痕量,放射性元素鋦存在於早期太陽系中,並僅僅形成於某種類型的超新星爆炸。

  芝加哥大學的安德魯·戴維斯教授稱:「這是人類前進中的重要一步。過去已有許多不成功的試驗,但這次是成功的。我認為這將成為解決難題的重要依據。」(尚力)

相關焦點

  • 關於汙泥回流比計算公式的推導!
    目前關於汙泥回流比計算的公式目前有兩個:   1、基於汙泥濃度(MLSS)的:   R=MLSS/(RSSS-MLSS)   2、基於汙泥沉降比(SV)的:   R=SV/(100-SV)   對於這兩個公式,看著很簡單
  • 信號功率計算公式推導步驟
    打開APP 信號功率計算公式推導步驟 發表於 2018-03-13 11:24:23 它對通信系統的性能有很大影響,決定了無線系統中發射機的電壓和電磁場強度。
  • 內側小箍筋長度計算公式推導
    圖2今天的文章,我們來推導一下箍筋2、箍筋3、箍筋4(也是單肢箍)的計算公式。圖10根據圖10,我們可以推導出內側豎向箍筋按中心線計算的公式如圖11所示。 圖14三、單肢箍按外皮長度計算單肢箍長度計算原理,與2*2封閉箍筋長度計算原理是一樣的,只是少了一條邊,下面我們就了推導單肢箍按外皮計算的公式。我們先把計算圖拿過來,如圖15所示。
  • 電功率的計算公式及推導過程
    電功率的計算公式及推導過程 2019-01-15 19:56:08 來源:高三網   電功率的計算公式有哪些  在純直流電路中:  P=UI P=I2R P=U2/R  式中:P---電功率(W),U---電壓(V),I----電流(A), R---電阻(Ω)。
  • 第一宇宙速度是多少,第一宇宙速度推導公式
    其實所謂的宇宙速度就是從地球表面發射飛行器,飛行器環繞地球、脫離地球和飛出太陽系所需要的最小速度,分別稱為第一、第二、第三宇宙速度。這個物體相對太陽的軌道是一條拋物線,最後會脫離太陽引力場飛出太陽系。在這裡我們另外強調一下一些特殊的軌道速度,例如環繞速度、逃逸速度等有的時候也被分別稱為第一、第二宇宙速度。科學家估計當這個速度達到110-120公裡/秒時,物體將脫離銀河系,於是又有科學家把110-120公裡/秒叫第四宇宙速度。
  • 外媒:科學家為狗設計出新的年齡換算公式
    據法新社7月9日報導,一條眾所周知的換算法則認為,狗的年齡乘以7,即可換算成人類成長周期相對應的年齡。但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7月9日發表在《細胞系統》雜誌上的一項研究稱,針對狗一生中基因組生物學變化的研究發現,隨著時間推移,實際年齡換算比率會發生變化。狗和人類,實際上包括所有哺乳動物,都經歷著相同的成長曆程:出生、嬰兒期、少年、青春期、成年和死亡。
  • 萬有引力公式推導過程(一):比耐方程的推導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我知道你知道萬有引力公式,但是我也知道你不知道萬有引力公式的推導過程。當年牛頓推出萬有引力公式的方法主要是利用歐幾裡得幾何內容以及利用牛頓他自己創立的流數法(即微積分)。而我是採用現代數學知識給大家講萬有引力公式的推導方法,其中會涉及到一個著名的Binet's Equation,這是一個描述物體受中心立場作用下的軌道狀態。
  • 宇宙年齡是怎麼計算出來的?哈勃定律立功了
    隨著近100多年來對宇宙的逐步深入觀測,人類對宇宙的發展演化越來越有全新的認知。關於宇宙的年齡問題,是在對宇宙膨脹認識的基礎強推導演算而來。上個世紀20年代,美國天文學家哈勃通過長時間的天文觀測,發現距離地球遠越遠的星系,其天體發出電磁輻射的可見光譜線,向紅端移動的幅度就會越大,由此提出了星系距離與紅移成正比的哈勃定律,從而證實了宇宙在逐漸膨脹的事實。
  • 科學家是如何知道地球年齡的?用啥方法計算出來的?
    所謂的地球年齡,指的是地球從原始太陽星雲中不斷積聚物質,形成一顆行星的時候開始計算,一直到今天的全部時間,按照目前科學家們所得出的結論,地球誕生至今的時間一共是45.5億年左右,那麼,地球的年齡科學家們又是如何知道的呢?他們都是通過哪些方法來計算地球年齡的?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漲知識!
  • 地球的年齡是如何計算出來的?兩個令科學家恐懼的物理量。
    目前公認的地球年齡是45.5億年,那麼長的時間跨度是怎麼計算出來的?如果想準確計算出地球的年齡則需要一個速率恆定、量程極大的物理量,兩者缺一不可。在人類歷史上,地球年齡的計算曆程也是一波三折。「量程極大」這個條件很多物體都能滿足,比如地殼中巖石的形成、遠古細菌的風華過程等,但「速率恆定」的條件使許多科學家為之痛苦不堪。看來計算地球年齡的計劃陷入了僵局,就連計算的基礎都沒能奠定何來計算之談?
  • 地球的年齡是如何計算出來的?兩個令科學家恐懼的物理量
    目前公認的地球年齡是45.5億年,那麼長的時間跨度是怎麼計算出來的?如果想準確計算出地球的年齡則需要一個速率恆定、量程極大的物理量,兩者缺一不可。在人類歷史上,地球年齡的計算曆程也是一波三折。不久,有學者提出利用熱力學知識計算地球從炙熱的狀態變為冷卻的時間,而這個時間跨度就大致是地球的年齡。這個大膽地想法乍一聽很有道理,不過在後來對地殼的研究中發現從地心到地面的熱力逐漸遞減,地球內部溫度並不是統一的,這個物理量依舊沒能滿足「速率恆定」的條件。那麼什麼物體的變化是「速率恆定」呢?
  • 球的表面面積如何計算,公式如何推導
    今天要解決的問題是:球的表面積公式是如何推導出來的?接下來,為大家介紹兩種推導球體表面積公式的思路!🌹🌹🌹🌹🌹🌹🌹🌹🌹🌹🌹🌹🌹🌹🌹🌹第一種思路🌱把圓球分割成若干個圓柱體,求每個圓柱體的側面積,然後把每個圓柱體的側面積相加,相加後就得出了球體的表面積。
  • 以簡明物理法重新發現巴耳末公式
    為了破除這個迷團,消彌學習障礙,有不少人士因此試著提出各種見解,甚至還搬出另一種神奇數字來推導經驗公式,但推導手法都不夠簡明,也欠缺物理圖像,這就是為何需要以物理直觀進一步探討的緣由。本研究方法乃以未知數並運用物理基本概念,於計算不同波長比例時,保留物質元素內稟表徵,只要不被約分消掉,其本性自然顯露出來,就能推導出經驗公式以及推導巴耳末基數,手法一切簡明,因果相扣邏輯合理。
  • 太陽真實「年齡」46億歲,科學家是如何計算出來的?
    太陽是太陽系中最大的天體,體積是地球的130萬倍。地球位於太陽系的「宜居帶」,在太陽光的照耀下,地球逐漸開始出現生命,並且延續至今。人類科學發展初期,科學家發現太陽系中天體的形成時間十分相近,整個太陽系都起源於原始星雲。後來原始星雲發生坍塌,大量的物質匯聚在一起,並且形成了太陽。其他的物質就匯集成了現在的八大行星,還有小行星和衛星。
  • 【物理教學小妙招】如何推導熱量計算公式
    【物理教學小妙招】如何推導熱量計算公式嶗山七中  郭加興
  • 科學家:提出一種數學公式,計算外星人的機率
    根據科學家們的研究和發現,在我們生活的宇宙中,地球是目前人類所知唯一一顆有生命存在的星球。對於宇宙當中是否有外星人的出現,在我國的春秋戰國時期民間就有了嫦娥奔月的傳說,漢代學者張衡也曾提出過「宇之表無極,宙之端無窮」的無限宇宙概念。
  • 關於平流式沉澱池集水槽計算公式的推導
    前兩天看了一套平流沉澱池的圖紙,在看到關於指型集水槽計算公式時,比較好奇,那一大堆公式是怎麼來的呢?
  • 【施工計算】八字牆翼牆(牆身)砼用量精確通用計算公式推導
    *註:因為常用平均面積法、切分法、稜台算法等計算法計算翼牆體積(砼用量),在長大翼牆計算過程中會隨著長度增長誤差也隨著增長,若求精確故不可採用。以下計算公式,均能精確到0.01m3左右。一、牆身體積計算公式如下圖所示的涵洞翼牆令翼牆的頂寬為K、牆背坡為B、填土坡為T、牆高為X、(註:高的一端為X高 、低的一端為X低)、翼牆低端基礎寬J、基礎的厚度為 H, X變量從翼牆的低端變化到翼牆的高端(如圖中從1米變化到3.82米),牆長與填土坡T相關,它隨牆高增高而增長
  • 大氣壓強新公式的推導
    上一章介紹了可用p=ρRT/M和P = 1/2n^2ρυ^2這兩個公式來計算大氣壓強,本文要看看這兩個公式有什麼樣的關係,探索它們之間的推導過程。由於p = ρRT/M這個公式是已知的,所以我們就研究如何用它推導出P =1/2n^2ρυ^2這個壓強公式的。
  • 搞清太陽系的年齡需要幾步?
    這也從側面說明,如果能搞清楚地球的年齡,太陽系的年齡也就不遠了。鈾鉛法的難點在於拿到一塊樣本後如何確定它當中有多少鉛是從鈾衰變而來的。為此我們需要回答這樣幾個問題:這個樣本在形成初期含有多少鉛?之後有沒有受到外界鉛的汙染?衰變產生的鉛有沒有流失掉?想要回答第一個問題就很困難,但有一個方法可以規避這個問題,就是找到某種在形成初期幾乎不含鉛的樣本。這時候就輪到鋯石(ZrSiO4)出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