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看了一套平流沉澱池的圖紙,在看到關於指型集水槽計算公式時,比較好奇,那一大堆公式是怎麼來的呢?
式中:h2為集水槽末端水深,m;Q為槽內流量,m3/s;v為槽內流速,一般0.4-0.5m/s;B為槽寬度,m;h1為集水槽起端水深,m;hk為臨界水深,m;i為槽的底坡;L為槽的水平長度,m;α為超載係數。
先列下公式推導的假設條件:1)渠槽是寬度為B的矩形集水槽;2)水在槽內運動不計摩擦阻力;3)沿長度方向流入槽內的流量是均勻的;4)槽內的水面曲線為二次拋物線;5)槽底坡在5°以內,即不大於0.087。
上式的推導主要採用的是動量定理進行推導的,即液體所受的外力等於動量對時間的變化率。
槽內水量在始端到末端逐漸增多,可以近似理解為始端斷面流速為0,對於始端和末端水體斷面(沿水流方向)進行受力分析:
1)起端:斷面水深形心點受到向右的壓力,其大小為:
2)末端:斷面水深形心點受到向左的壓力,其大小為:
3)對於起端與末端斷面圍合而成水體而言,重力沿水流方向向右的分力為:
4)沿水流方向的合力為:
5)動量對時間的變化率為:
6)故:
7)重點是求得上述水體的體積,構建XY軸可以求得拋物線的方程為:
8)對上述方程在[0,L]範圍進行積分可求得拋物線與XY軸圍合的面積為:
9)水體總面積為:
10)將面積代入上式可以得到:
11)由於臨界水深為:
12)將臨界水深代入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