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萊塢的性別平權運動在21世紀得到了有條不紊的發展,不僅讓越來越多的電影人、演員以及影迷們加入進來,還讓作家看到了該領域的前途。暢銷書作者珍妮特·埃萬諾維奇非常關注美國影壇,她發行的書籍《好萊塢計劃》,就暢想了女性電影人在影壇受到重視之後的好萊塢盛況,當然還談到了她對2020年特殊時期內電影上映方式改變的觀點。在她第25次登上《紐約時報》暢銷書榜首之際,也就是北京時間11月13日凌晨,珍妮特·埃萬諾維奇接受了記者Lacey Rose的專訪,談到了她的暢銷作品《好萊塢計劃》:「女性電影人與演員的比例,我一點也不擔心。不過以女性視角出發的電影,還是太少了。」
為了表明這個「太少」,珍妮特·埃萬諾維奇就舉出了一個實際例子:就從2015年到今年的所有好萊塢上映的電影(包括一些線上平臺的劇集)來說吧,以女性視覺出發的電影有哪些?這位大作家只能舉出 《后翼棄兵》。可能有些影迷們認為,許多影片的女主角已經是第一主角了,她們的人物設定以及創作方式很出彩。不過埃萬諾維奇給出了不同的觀點——就拿《黑寡婦》來說,不少觀眾們認為這是一部女權性質的超級英雄系列,然而在大作家的眼中,斯嘉麗·詹森飾演的角色能體現女性力量。然而這位大作家認為該影片還是以男性英雄主角的框架,性別轉換一下成為了女主角,實質上還是男性視角出發。
當然埃萬諾維奇也談到,好萊塢以男性視覺創作拍攝影視劇已經百年了,把女性視角穿插進去需要有漫長的過程。而且在特殊時期當下,誰也不敢拿票房開玩笑,預計在後面兩三年內,男性視覺的作品還是會佔據主流,畢竟影視公司不敢太冒險,這是在《好萊塢計劃》中談到的重要內容。作為她與西蒙舒斯特達成的八位數出版協議的一部分,這位40次獲得《紐約時報》暢銷書的作家,渴望將她心愛的角色延伸到潛在的電視和電影特許經營領域。與她第一次嘗試不同的是,2012年的票房慘敗是基於她1994年的同名暢銷書,伊萬諾維奇這次完全有參與這一過程的意圖。所以在個人名氣提升的同時,她藉機會為更多女性發聲。
在《財富與榮耀》中,77歲的伊萬諾維奇同意通過電子郵件回答瑟爾的問題,她希望好萊塢更多女性電影人,能在一個充滿挑戰的行業中的持續成功,以及她作為一名暢銷女性的奮鬥歷程是的,還有那些她對該領域未來的規劃和暢想。如何解決女性視覺出發電影太少的問題呢?伊萬諾維奇這樣解答:「三十年來我一共發行了40多本書,我和我的讀者建立了一種獨特的關係,我漸漸感受到了一個問題——當她們發現這本書的作者是女性時,會感到非常驚訝,恰好我的讀者們就是以女性居多。」這就充分說明了即便是好萊塢的女性影迷,也習慣了以男性視覺看待電影,所以這位大作家認為要從根源上引導女性觀眾的自身價值。
筆者(沾沾自喜看電影)認為,這位作者有一句話非常正確:女性觀眾們需要能告訴好萊塢,你想要建立的世界是什麼?你是如何看待特殊時期內,各大影視公司處出於票房上的保守,還是以男性視覺創作電影?搞清楚這麼幾點,或許就能讓女性視覺作品真正在好萊塢迎來春天,而不是《后翼棄兵》這種明明拍攝質量很高,卻在專業評分網站上不太理想的作品。電影和電視劇對所有觀眾來說一直是非常重要的,珍妮特·埃萬諾維奇表示她無論喜歡哪部電影,離開電影院時,我被賞金獵人的想法迷住了,也就是說這些以男性視覺的電影有「洗腦」的地方。她做了大量的研究,花時間和這些吸引人的角色在一起。
於是這位大作家創造了一個強壯,有缺陷,有趣和脆弱的女性賞金獵人,與一個複雜的愛情生活命名為史蒂芬妮普拉姆。珍妮特·埃萬諾維奇是一個浪漫主義作家,當她寫第一本史蒂芬妮·梅爾姆的書《為錢而寫》時,實際上她沒有這方面的經驗。也就是說在女性視覺的作品中,作品的母體才是中心點,這時此類影片在市場上的突破口。埃萬諾維奇與其他好萊塢編劇合著的《福克斯》和《奧黑爾》,都是專門為電影和電視改編而設計的女性視角作品,考慮到好萊塢以女性視覺出發的作品還是太少,她希望這些現在還只是以文字形式出現在觀眾面前的故事,能班上大熒幕影響更多女性挖掘自身價值,這也是好萊塢平權運動的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