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萬諾維奇談《好萊塢計劃》:以女性視角出發的電影還是太少了

2021-01-09 沾沾自喜看電影

好萊塢的性別平權運動在21世紀得到了有條不紊的發展,不僅讓越來越多的電影人、演員以及影迷們加入進來,還讓作家看到了該領域的前途。暢銷書作者珍妮特·埃萬諾維奇非常關注美國影壇,她發行的書籍《好萊塢計劃》,就暢想了女性電影人在影壇受到重視之後的好萊塢盛況,當然還談到了她對2020年特殊時期內電影上映方式改變的觀點。在她第25次登上《紐約時報》暢銷書榜首之際,也就是北京時間11月13日凌晨,珍妮特·埃萬諾維奇接受了記者Lacey Rose的專訪,談到了她的暢銷作品《好萊塢計劃》:「女性電影人與演員的比例,我一點也不擔心。不過以女性視角出發的電影,還是太少了。」

為了表明這個「太少」,珍妮特·埃萬諾維奇就舉出了一個實際例子:就從2015年到今年的所有好萊塢上映的電影(包括一些線上平臺的劇集)來說吧,以女性視覺出發的電影有哪些?這位大作家只能舉出 《后翼棄兵》。可能有些影迷們認為,許多影片的女主角已經是第一主角了,她們的人物設定以及創作方式很出彩。不過埃萬諾維奇給出了不同的觀點——就拿《黑寡婦》來說,不少觀眾們認為這是一部女權性質的超級英雄系列,然而在大作家的眼中,斯嘉麗·詹森飾演的角色能體現女性力量。然而這位大作家認為該影片還是以男性英雄主角的框架,性別轉換一下成為了女主角,實質上還是男性視角出發。

當然埃萬諾維奇也談到,好萊塢以男性視覺創作拍攝影視劇已經百年了,把女性視角穿插進去需要有漫長的過程。而且在特殊時期當下,誰也不敢拿票房開玩笑,預計在後面兩三年內,男性視覺的作品還是會佔據主流,畢竟影視公司不敢太冒險,這是在《好萊塢計劃》中談到的重要內容。作為她與西蒙舒斯特達成的八位數出版協議的一部分,這位40次獲得《紐約時報》暢銷書的作家,渴望將她心愛的角色延伸到潛在的電視和電影特許經營領域。與她第一次嘗試不同的是,2012年的票房慘敗是基於她1994年的同名暢銷書,伊萬諾維奇這次完全有參與這一過程的意圖。所以在個人名氣提升的同時,她藉機會為更多女性發聲。

在《財富與榮耀》中,77歲的伊萬諾維奇同意通過電子郵件回答瑟爾的問題,她希望好萊塢更多女性電影人,能在一個充滿挑戰的行業中的持續成功,以及她作為一名暢銷女性的奮鬥歷程是的,還有那些她對該領域未來的規劃和暢想。如何解決女性視覺出發電影太少的問題呢?伊萬諾維奇這樣解答:「三十年來我一共發行了40多本書,我和我的讀者建立了一種獨特的關係,我漸漸感受到了一個問題——當她們發現這本書的作者是女性時,會感到非常驚訝,恰好我的讀者們就是以女性居多。」這就充分說明了即便是好萊塢的女性影迷,也習慣了以男性視覺看待電影,所以這位大作家認為要從根源上引導女性觀眾的自身價值。

筆者(沾沾自喜看電影)認為,這位作者有一句話非常正確:女性觀眾們需要能告訴好萊塢,你想要建立的世界是什麼?你是如何看待特殊時期內,各大影視公司處出於票房上的保守,還是以男性視覺創作電影?搞清楚這麼幾點,或許就能讓女性視覺作品真正在好萊塢迎來春天,而不是《后翼棄兵》這種明明拍攝質量很高,卻在專業評分網站上不太理想的作品。電影和電視劇對所有觀眾來說一直是非常重要的,珍妮特·埃萬諾維奇表示她無論喜歡哪部電影,離開電影院時,我被賞金獵人的想法迷住了,也就是說這些以男性視覺的電影有「洗腦」的地方。她做了大量的研究,花時間和這些吸引人的角色在一起。

於是這位大作家創造了一個強壯,有缺陷,有趣和脆弱的女性賞金獵人,與一個複雜的愛情生活命名為史蒂芬妮普拉姆。珍妮特·埃萬諾維奇是一個浪漫主義作家,當她寫第一本史蒂芬妮·梅爾姆的書《為錢而寫》時,實際上她沒有這方面的經驗。也就是說在女性視覺的作品中,作品的母體才是中心點,這時此類影片在市場上的突破口。埃萬諾維奇與其他好萊塢編劇合著的《福克斯》和《奧黑爾》,都是專門為電影和電視改編而設計的女性視角作品,考慮到好萊塢以女性視覺出發的作品還是太少,她希望這些現在還只是以文字形式出現在觀眾面前的故事,能班上大熒幕影響更多女性挖掘自身價值,這也是好萊塢平權運動的計劃。

相關焦點

  • 從安徒生童話走進迪士尼,8.4分好萊塢動畫電影,感人的姐妹情!
    去年年末上映了一部好萊塢動畫電影《冰雪奇緣2》,這部影片相比之前的《冰雪奇緣》,票房好評有所下滑,但整體觀影感一如既往的震撼。圖片來源於網絡《冰雪奇緣》系列動畫電影來源於安徒生童話故事《白雪皇后》,世界動畫工廠迪士尼出品3D的動畫電影,匯集了好萊塢頂級配音演員,克裡斯·巴克、珍妮弗·李執導,克裡斯汀·貝爾、伊迪娜·門澤爾等配音。
  • 又一部被低估的電影,絲毫不亞於好萊塢大片,國產《恐怖遊輪》
    又一部被低估的電影,絲毫不亞於好萊塢大片,國產《恐怖遊輪》縱觀電影排行榜,大部分的電影都是外國生產,去路邊隨便抓一個人問看過什麼經典電影,脫口而出的就是《肖申克的救贖》、《這個殺手不太冷》、《盜夢空間》等等。
  • 金融海嘯「逼」好萊塢電影轉型
    1987年奧利弗·斯通的《華爾街》堪稱是好萊塢經典的金融題材電影,「貪婪萬歲」是影片裡股票大亨戈登·蓋柯的人生座右銘。故事的背景還是紐約,布希奈爾將紐約形容為一個這樣的城市:「一樁樁動輒數十億的金融交易在這裡完成,就連街道上的塵土都閃著金光。」但如今,這個故事急需改寫。   在好萊塢,突然間,股市不再是受歡迎的話題了。「一夜之間,好像所有的劇本都很過時。」Lifetime電視頻道電影部門的副總裁阿爾圖羅·因特裡安說。
  • 諾蘭,「好萊塢最後一位電影作者」的崛起還是終結?
    今天,是電影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50歲生日。被美國影評人稱作「好萊塢最後的電影作者」的諾蘭,毫無疑問是頹敗之中的好萊塢電影工業僅存的支柱性導演之一。自2010年《盜夢空間》上映以來,他執導的每一部電影都在世界範圍引發觀影狂潮和闡釋狂熱。而就在昨天,華納宣布諾蘭新作《信條》中國內地過審,確定上映。
  • 蘋果與好萊塢磋商電影租賃計劃 最快比影院上映晚2周
    【TechWeb報導】8月19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知情人士稱,蘋果正在與好萊塢電影公司磋商,希望在新電影在影院上映幾周之後就提供數字租賃。蘋果與好萊塢磋商電影租賃計劃 最快比影院上映晚2周華納兄弟、環球影業等大型電影公司正在與蘋果公司、康卡斯特等公司磋商,希望即便在沒有院線參與的情況下推進這項計劃
  • DC數字系列《超凡雙子》計劃開拍,注重超級英雄在好萊塢的新定位
    雖然在好萊塢影院還未完全開放的情況下,華納旗下不少電影暫停拍攝、延期上映,不過這家老牌電影製片廠還在繼續著自己的計劃。北京時間11月25日上午,好萊塢記者Graeme McMillan通過華納工作人員確認,DC數字系列《超凡雙子》計劃開拍。
  • 劉慈欣謝絕卡梅隆邀請,好萊塢電影很好,但《三體》最好中國人拍
    要知道能被卡梅隆大導演看上的作品那已經是極高的讚譽了,能夠進入好萊塢這個大片製作基地那更是許多導演、編輯都夢寐以求的機會,但劉慈欣最終還是很有禮貌的拒絕了,這是為什麼呢?後來在上海的一次機會中,劉慈欣對於「《三體》為什麼不能給好萊塢拍?」這個問題給與了回應,他提出了兩個理由。
  • 好萊塢電影大師班把脈「網大」 《紅章魚》獲MPA大獎
    、北京國際電影節-電影市場(BFM)攜手主辦的「好萊塢電影大師班」在北京國際飯店會議中心報告廳隆重舉行。  每年的好萊塢電影大師班高峰論壇,都將集中探討時下中外電影產業最重要、最熱門的行業現象與話題。今年的好萊塢電影大師班,包括一場由華納兄弟與美國電影協會共同主辦的第一屆「全球著名影視傳媒企業發展論壇」, 以及兩場網絡大電影行業論壇,倍受期待的大師班「MPA大獎」由《紅章魚》捧獲,另一個重要獎項「MPA亞太特別合作獎」則頒發給了《森山之霧》。
  • 電影《星球大戰7:原力覺醒》:四十年如一日,願原力與你同在
    暫且撇開一切亮眼的成績不談,星際大戰七的成就究竟該歸類於優異的商業操作還是本身在故事的原脈絡下有更廣泛、深入地延伸?對往後的電影投資與拍攝會帶來何種影響,或許是一個鮮少被討論的重要議題。這些例子是對於好萊塢電影的批評。眾所皆知關於好萊塢電影的批評是價值觀太單一、情節太相似;在此簡單複述商業電影的手法;由於現下電影的製作費日益增加,在資方的立場必然期待投資能得到盈餘,但電影不像期貨,要如何預測電影能否賣座?
  • 姜文電影中二元的女性形象:蕩婦與神女
    這種優越感在他塑造的一個又一個不管是身體還是智力上都很優越的男性英雄上都可以體現。《邪不壓正》劇照中的周韻 不少輿論分析認為《邪不壓正》塑造出了健康的富有力量的女性形象,認為這部電影塑造出真正有行動力的女性。這種看法的根據來自姜文電影裡對女性一貫的審美的確不同於主流,他更偏好成熟豐滿的樣貌,也因為這部電影展現了女性的性慾望。
  • 楊瀾李少紅共話女性電影,呼籲創作應更有勇氣
    新京報訊(記者 周慧曉婉)11月26日,以《女性電影,困境與夢想》為主題的第33屆金雞獎女性電影論壇在廈門舉行。本屆女性電影論壇齊聚多位影視界大咖,大家紛紛發表了自己的觀點,聚焦女性題材電影,關注女性電影人成長,讓女性在電影的這一方沃土上自由發聲。
  • 週遊電影:周黎明看2017好萊塢年度十大熱點事件
    主要是網飛Netflix,也包括亞馬遜、Hulu等,他們大量購買好萊塢內容,自己砸錢拍原創電影和劇集,完全是一派買買買的景象。 西班牙導演阿莫多瓦代表傳統派,認為電影必須在電影院裡觀看;而美國影星威爾·史密斯則為網飛辯護。在另外場合,英國導演諾蘭也怒噴網飛,說他堅決反對同步發行,並強調院線是他唯一感興趣的平臺。不過後來他私下跟網飛道歉了。但他拍的電影確實更適合大銀幕。
  • 電影導演跨界美劇:是流媒體的勝利還是好萊塢走下坡路的前兆?
    品質與票房倒置,難不成好萊塢電影真的藥丸?難倒美劇真有偏房轉正,在文藝鄙視鏈上再晉一級之勢?外因:特效奇觀挖下敘事型電影的墳墓要回答這兩個問題,不妨先回到本世紀初。2001年好萊塢最擅「吸金」的電影導演史匹柏打破了「落魄導演才搞電視」的偏見,以監製的身份讓10集的高製作迷你劇《兄弟連》落了地。
  • 美國國慶節裡說美國電影:好萊塢不是全部
    到今天,年輕的美利堅才建國236年,而電影的發明則有120年的時間,也就是說,美國的一半歷史與電影相伴,世界上再沒有第二個國家能夠像美國這樣,通過具象的電影而不是抽象的文字紀錄下有關本國的一切(甚至包括幻想中的「未來」),進而,電影也就成為這個國度最重要又最受歡迎的出口物資。  ——當我們談到美國電影的時候,我們談的是什麼?
  • 新年的好萊塢電影女主都很能打
    原標題:新年的好萊塢女生都很能打由於北美電影檔期一早就定好,且較少出現臨時更改的情況,所以不少電影公司都會提前做好宣發部署,而影迷也能第一時間知道新片的進度。2020新年伊始,好萊塢各大電影公司自然不會錯過這個時機,一開年就有30多部大片發布新劇照。
  • 好萊塢電影的債權融資模式研究
    銀行貸款在好萊塢電影債權融資中,往往處於必要但不充分的一環,需要一整套融資方案的配合。好萊塢電影融資除了項目股權融資,往往還以電影預售和政府激勵為主要融資渠道,這些豐富了電影的成本回收途徑,但是相對於電影的製作周期,其資金到帳又有時間差,這就凸顯了銀行貸款的必要性。
  • 中國電影應該擁有與好萊塢不同的價值
    繼《功夫熊貓》後,好萊塢再走「中國路線」,推出帶有明顯中國元素的大片《木乃伊3》。雖然在中國市場口碑不怎麼樣,但一個多月下來,全球票房已突破3億美元大關。中國元素何以在這兩年迅速成了好萊塢電影的賣點?    9月11日,著名電影理論專家、北京大學比較文學與比較文化研究所教授戴錦華,接受本報記者專訪。
  • 中美將合拍電影《MONKEY》 現代視角介紹中國神話
    好萊塢權威媒體《VARIETY》(《綜藝》)獨家報導截圖  好萊塢權威媒體《VARIETY》(《綜藝》)於當地時間9月4日獨家報導,來自中國的時代天驕與好萊塢ABSTRACTENTERTAINMENT公司於當天共同宣布,雙方將共同構建一個全新的「中國--好萊塢」聯盟,希望改變傳統的將智慧財產權由「西方輸出到東方」的潮流,一個全新的中美娛樂文化產業合作模式浮出水面。
  • 談談美國新好萊塢電影與美國新好萊塢電影文化
    20世紀五六十年代的好萊塢式舊電影機制分化瓦解,向新的方位變革轉型的時期,好萊塢電影界自身的權利結構、導演群落、表演方法、觀眾群體、電影理論等方面都開始了新陳代謝。20世紀70年代美國好萊塢電影經過變革重組,確立了新的電影機制。20世紀80年代以後,美國電影進入了多元發展的新時期。
  • 2020年好萊塢這8部科幻電影,哪一部會是科幻迷的最愛?(上)
    當下對科幻電影的定義已經越來越寬泛。《星球大戰》這樣的太空歌劇,仍可以歸屬到科幻電影的範疇。漫威、DC這樣的超級英雄電影,雖然也少不了科幻元素,可將之歸入科幻片就顯得有些牽強。很多科幻迷對科幻電影的要求甚至更為嚴格,所謂的硬科幻才是他們的心頭好,連國產電影《流浪地球》這種都可能覺得不夠「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