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文電影中二元的女性形象:蕩婦與神女

2021-01-09 澎湃新聞
所愛非人往往是姜文電影裡性感女神的共同悲劇,這似乎在引導我們,以肉慾為基礎的愛情關係的不可靠。相比較而言,周韻飾演的往往是摒棄掉肉體歡樂的「偉大」女性,似乎只有她才能獲得電影裡英雄的心。在姜文的「北洋三部曲」裡,他從來沒有塑造出一個讓人信服的女性形象。相比於男性的豐富樣貌,他電影裡的女性往往只是功能性和符號性的人物,並且只有單一的兩種向度:一種是蕩婦,一種是神女。

一、

《邪不壓正》是一部富有爭議的電影,但是這部電影就像姜文的其他作品一樣,即使再不認同它們的人也很難忽視姜文的作者性。作為一部頗具野心的大製作,這部電影展開了作者對政治和歷史個人化想像的廣闊圖景,在這片充滿了夢境和符號的想像世界裡,我們不難發現這部電影繼承了姜文電影一貫的性別觀念。

不論是開篇就毫不留情的暴力血腥還是後半段的色情隱喻,姜文的電影幾乎是不加掩飾的任由雄性荷爾蒙噴薄。姜文的電影一方面毫不節制地展現電影裡女性的肉體,另一方面炫耀男性的優越感。這種優越感在他塑造的一個又一個不管是身體還是智力上都很優越的男性英雄上都可以體現。

《邪不壓正》劇照中的周韻 

不少輿論分析認為《邪不壓正》塑造出了健康的富有力量的女性形象,認為這部電影塑造出真正有行動力的女性。這種看法的根據來自姜文電影裡對女性一貫的審美的確不同於主流,他更偏好成熟豐滿的樣貌,也因為這部電影展現了女性的性慾望。然而,經過周韻和許晴塑造的兩位女性形象,我想姜文對女性的態度可以說是昭然若揭的。儘管他一再表示自己仰視女性,但是他這種比喻意義上仰視顯然把女性當成了沒有行動力的雕塑來崇拜,這尊姜文塑造出的女神像是被姜文絕對意義上的男性目光所投射的。 

周韻飾演的關巧紅是一個可疑的獨立女性的形象,儘管電影裡一再表現她的神秘和強大,她有自己的裁縫事業,同時還經營一個秘密組織籌劃復仇。但是實際上,這個角色並沒有強大的行動力。她依舊是一個等待彭于晏飾演的李天然救贖的角色。身體上,她渴望作為大夫的李天然醫治;心理上,她需要李天然完成復仇給予自己力量。

《邪不壓正》劇照中的許晴

許晴飾演的唐鳳儀是電影裡性解放了的女性,她似乎可以主宰自己的欲望。但是當她的胸部和屁股被銀幕特寫放大十倍甚至數十倍的時候,當她做出自以為是的風情萬種吸引電影裡的男主角和觀眾的時候,當她說出:「你不碰我就是對我最大的冒犯。」這樣臺詞的時候,這種女性慾望的自覺就變成了男性目光的消費品而已,她所表現出的性感並不具有主體性,那是一種男性對女性的幻想而已。唐鳳儀顯然是一個被高度物化了的女性,她去醫院打不老針,是為了留住愛人。而當她的情人警察局長和其他當權者在六國飯店討論唐鳳儀屁股上的章子是誰蓋的時候,她還在考慮對方是否願意娶自己。蓋章子本質上是男人佔有女人的一種權力證明,其實是對女性的高度物化。情人扇了她一巴掌,被法國侍者制止,臺詞是這樣說的:「我們法國人不允許打女人,請您出去。」唐鳳儀的回應卻是反手回擊了情人,解決了危機。這一幕簡直可以說是通過設置一種簡單粗暴的戲劇衝突完成了對男女平權觀念的嘲諷。

也許不僅僅如此,一定會有人質疑,這部電影「消費」的不僅僅是女性吧,男明星彭于晏也提供了自己的性價值。在我觀看的那一場裡,當李天然第一次脫掉衣服的時候,居然有觀眾發出噓聲並且鼓掌,這是明星性魅力的明證,他們是在為李天然這個角色叫好嗎?顯然不是,是明星彭于晏的魅力。那麼當我們在觀看這樣一部電影的時候,如果無法割裂明星和角色之間的聯繫,建立起一種對電影本身和角色的認同,我們究竟在觀看什麼呢?在這部充滿了歷史隱喻和華麗視覺的電影裡,設計了過多滿足觀眾欲望的橋段,這些設置其實一定程度上折損了這部電影的表達,我們觀眾的視點被明星牽引,儘管,姜文在訪談裡表達過他對講清楚一個故事並不感興趣。

甚至,彭于晏的男色被植入電影之中的時候,這個邏輯並沒有因為觀看對象的性別轉換就擺脫「直男癌」電影的嫌疑。按照波德裡亞的理論,只有打破男女之間的性別差異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性解放和平等。這部電影裡,男人特別的「男人化」,這種男性化具體為男主的古希臘式的人體和所謂的堅強勇敢;女性則非常的女性化,這種女性化表現為女性的第二性徵的濫用和嬌嗔的臺詞表達。這裡設計出的兩性之間的性別差異其實都是思維定式下的性別符號而已。也就是說,也許彭于晏的出現一定程度上滿足了女性觀眾的欲望,但是這種觀看本身依舊沒有跳脫出男性觀看女性的視角。這部電影對兩性的塑造都十分的單一和呆板,本質上,依舊是以男性為絕對主導的性別觀念。

本質上,姜文的電影裡只有兩種女性——玉體橫陳的性對象和永恆的母親。回到前面說的儘管姜文一再宣稱自己熱愛女性,崇拜女性。可是他真正崇拜的恐怕是母親,而對母親的崇拜,實際上也可以被解讀為一種弒父的衝動,甚至,更深層次地分析,這裡的母親若然不是中國古代傳統中無性別的母親,那就依然還是男性的性對象的另一種變體而已。在《邪不壓正》裡,唐鳳儀和李天然發生關係後,突然一改態度,當即表示要給男方生一個國家的孩子。而當李天然向關巧紅示愛之後,對方的表示是我已經有兩個兒子了。這些看似莫名其妙的臺詞其實都可以表現出姜文的女性觀,女人在兩性關係裡最重要的角色是母親。

二、

事實上,單論姜文電影裡的性幻想和性符號,其實大多比較老套,反映出創作者的這方面觀念的局限和想像力的匱乏。《陽光燦爛的日子》可以看做是一部半自傳體的電影,講述了一個男性成長的故事,擁有過於早熟身體的米蘭教會馬小軍長大。這部電影好幾處都使用了窺視視角,這裡馬小軍窺視米蘭,觀眾窺視女性的設定十分明顯。成熟女性的身體作為一種視覺元素和隱喻性的符號在姜文的處女作中就被大量使用。

《太陽照常升起》的敘事非常的複雜,人物關係像是一個環形結構,有著令人費解的時間線索。拋開這些不談,這部電影散落的一些片段中,姜文保持了對女性角色的一貫塑造。不論是陳衝飾演的醫生近乎於病態的展現對性愛的渴望,愛慕她的男人卻因此遭罪;還是男主角姜文的妻子出軌,丈夫用有象徵意味的長槍射殺情夫,這些片段裡都充滿著對物化女性和「厭女症」的表達。女人的存在似乎天然地引起男人犯罪的衝動,而女人身體的觸覺被形容成「天鵝絨」。

《讓子彈飛》中,女性形象具體為一邊是成熟性感的縣長夫人,另外一邊是個性十足的革命女性。儘管她們的都出身青樓,但是一個性感一個清純,形成了姜電影裡比較常見的對立的兩種女性形象。但是這部電影的敘事還是相對清晰的,姜文認為他在這部電影當中並沒有脫離傳統電影的敘事。可我覺得從剝削女星的性價值這點來說,這部電影展現身體的部分還是比較節制的。可是即使如此,我在這部電影裡也看到很多讓人感到不適的東西。比如黃四郎讓穿得過於輕薄的女僕跪在地上,比如強盜強姦民女的暴虐。這兩場戲當然是用來展現強權的邪惡的。可是,這種針對女性的暴力其實是可以激發觀眾快感的,那麼,如果作者的目的是批判,這種批判的力度顯然是可疑的。

到了《一步之遙》這部電影,姜文對身體的迷戀就開始泛濫。甚至這部電影不惜用半個小時的篇幅去展現「花國大總統」的選舉表演的過程。這個選舉本身就意味著女性一再被置於被評價和觀看的境地,女性的每一個行為隨時等待著被審視和檢閱。電影在視覺上極盡浮誇之能事,銀幕上充滿了女性身體的各種元素,女演員們幾乎是矯揉造作地讓自己的表演更加女性化一些,但是也許因為實在是和電影的敘事過於斷裂,這部電影並沒有產生宣傳所期待的效果,在藝術和票房上都是頗為失敗的作品。

電影的女主角之一是舒淇飾演的完顏英,她是電影裡絕對的性感女神,可惜這個女性只有一個願望,就是希望姜文飾演的馬走日娶自己,後來她被人殺死了,人們於是懷疑馬走日,馬走日開始了逃亡。這其實還是一個比較典型的犯罪片的開端,可惜,電影裡的幾個女性角色遠遠沒有樹立起來,看似頗有個性,其實都是男性的陪襯。馬走日遇到了想做中國的盧米埃的武六(周韻飾演),武六也愛上了馬走日,甚至不惜和家人對抗也要幫助馬走日……這個故事可以說是充滿了男性意淫式的自大了,作為電影的絕對中心,馬走日與李天然類似,幾乎吸引了電影裡所有異性的目光。

《一步之遙》的最後,姜文飾演的男主角馬走日即將走向生命的終點,他站在高處發表最後的個人演說,這本身就是在把這樣一個角色「神化」,他說:「完顏想要嫁給我,我不想娶她。我哪知道人就這麼死了,如果我知道她會死,我就娶她了。」這是把婚姻當作男性對女性的恩賜,這樣赤裸裸的言論伴隨著馬走日最後典型的好萊塢式的個人英雄式的死亡,反而頗具豪情。姜文在自己電影裡又扮演了一次大英雄,他用自己的死亡成就了英雄的華彩。

三、

所愛非人往往是姜文電影裡性感女神的共同悲劇,這似乎在引導我們,以肉慾為基礎的愛情關係的不可靠。相比較而言,周韻飾演的往往是摒棄掉肉體歡樂的「偉大」女性,似乎只有她才能獲得電影裡英雄的心。

在姜文的「北洋三部曲」裡,他從來沒有塑造出一個讓人信服的女性形象。相比於男性的豐富樣貌,他電影裡的女性往往只是功能性和符號性的人物,並且只有單一的兩種向度:一種是蕩婦,一種是神女。

熟悉姜文這三部電影的人一定都很清楚,他新近的幾部電影都沒能建立起很好的電影的敘事,這或許可以解釋為姜文的電影實驗。只是,他的電影裡大量鋪陳的美好肉體,讓敘事的斷裂變得十分可疑。姜文的電影裡,明星的美好胴體一而再再而三地被放大和展示,這種不加節制的鏡頭破壞了電影本就不連貫的敘事和節奏。明星身體的局部就像是一幅幅精美的PPT,用逐幀的速度入侵觀眾的眼睛。但是當這些帶著明顯色情意味的鏡頭過多反覆出現並且嚴重和劇情脫節的時候,其實也在消耗著觀眾的耐心。在當下色情和情色的視覺符號已經是過多而不是匱乏的時候,我們其實期待一部電影給予我們更多的想像空間,而不是把有可能性的空間堆滿。

必須要指出的是,電影當中,男性審視和觀看女性並非姜文的電影獨有,蘿拉·穆爾維在1975年發表的著名論文《視覺快感與敘事電影》中就已經指出父權社會的無疑是如何構建了電影的形式。她認為男性的視覺快感在主流電影中處在支配地位,女性作為被觀看和展示的客體存在。這些電影中的女性往往淪為男性凝視欲望的對象。儘管蘿拉的理論也被後人質疑,認為她忽視了女性觀眾的欲望和可能性。《邪不壓正》為代表的姜文電影創作其實很好的回答了這些質疑者的問題,儘管這部電影不僅僅放大了女明星的第二性徵,還有男明星的身體展示,但是這些觀看和欲望的方式依舊是男性的。誠如穆爾維指出的:「直到現在,在主流敘事電影中,女性主體只是凝視的客體而非凝視的主體,仍是不證自明的……同樣不證自明的是,這些電影建構出來的女性主體,在話語中也被否認具有任何積極的作用。」

寫到這裡,我倒是想起了幾年前看過的姜文的一個訪談,訪談裡他說他幾乎沒看過誰在電影裡表現1930年代的上海。這當然是不對的,我於是想起了吳永剛的《神女》,這部電影裡,彼時的大明星阮玲玉塑造了一個集合蕩婦和神女的角色,被生活所迫成為妓女的角色。這部電影裡,吳永剛幾乎是無限理解地拍攝出中國默片時代的高峰。我們看見女主角的性感,也看見她的母性光輝,阮玲玉塑造的角色依舊十分動人。這種動人就在於角色的複雜性,在於女性身上多種身份和氣質的混雜,實際上,電影的名字雖然是「神女」,可是高明就高明在導演塑造是活生生的人,而不是想像出的女人的模型。七十多年過去了,我們的電影導演可以一再公開說自己認為女人是神,女人比男人更接近上帝。雖然這也僅僅是他話語中的比喻,可是筆者仍要說,女人和男人一樣,如果真的有上帝,那麼兩性之間距離神的距離應該是一樣遠和一樣近的。如果一部電影只有神,看不見真的人,這實在讓人感到沮喪。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女神」與「神女」有什麼區別?讚美女性用錯詞語,容易鬧笑話
    不過「女神」這一稱謂並不是現代人創造出來的,上古創世神話中便有了「女神」這個詞語,是對神話中「女性神祗」的稱呼。而「神女」這個詞語,因春秋戰國時期的辭賦家宋玉的《高唐賦》、《神女賦》而與「巫山雲雨」相關聯,經常出現在李商隱、蘇軾等唐宋文人的作品裡,現在文化內涵複雜。
  • 淺論中國十七年電影中的女性知識分子形象
    摘 要:本文以《青春之歌》《早春二月》為文本,試圖通過中國十七年電影中女性知識分子的形象,來分析知識分子這一形象在十七年大的政治文化意識形態背景中的表現。電影《青春之歌》中的林道靜、《早春二月》中的陶嵐都是典型的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形象,她們敢於衝破封建社會的束縛尋找屬於自己的道路和自我價值的實現,從而獲得女性自身的話語權力,獨立並且不受制於男性。本文通過對十七年電影女性形象的分析來認識女性在五四運動接受新思潮的影響後對自我意識的認知和自我價值的追求。
  • 太陽太亮,月亮太暗——姜文電影的前世今生
    因此僅以1994年以後的時代而言,姜文和賈樟柯,這兩個不能被「第幾代導演」歸類的人,無疑是當代文化場景中最重要的兩位導演。  時代性的回應  偉大的電影猶如偉大的文學或音樂,一定是對時代的深切回應。即有一個超越性的主題,但這個主題一定是在一個具體的年代中「道成肉身」。然後被把握、被描述,被掩埋在族群記憶的深處。
  • 寧靜的泳裝,陶虹的巧笑,姜文的隱喻,組成了《陽光燦爛的日子》
    文 | 程靈素隱喻是當今電影常用的修辭手法之一,幾乎所有知名導演都涉及過這一領域。作為鬼才導演的姜文,在電影導演中他突破了外在形式,利用物像作為隱喻的載體與途徑,向觀眾們傳達出更深層次的對人性生命的思考,也留給觀眾們更多的自我感知空間。
  • 上影節放映阮玲玉經典默片 《神女》重返上海灘
    阮玲玉25歲即因情自殺離世,一生之中參與過29部電影的演出,迄今得以流傳的僅有9部電影,她所飾演的銀幕角色瑰麗多變,從大家閨秀、女教師到女工、妓女、乞丐、老太婆,均為當時代各階層女性之縮影,演技生動而天然,那種孤楚中帶著堅韌的氣質,仿佛與生俱來,是中國默片時代最閃亮的一顆明星。
  • 《邪不壓正》:姜文為什麼要請廖凡吃7個餃子?
    《邪不壓正》是姜文執導的第六部電影,也是「北洋三部曲」的收官之作。姜文電影的女性之美,還在於她們不依附男人,堅強、獨立、自主的活著。惡趣味與小心思。如果你仔細觀察就會發現,這四樣元素在姜文的電影作品裡經常出現,主角們喜歡登上高高的房頂或是樹枝,眺望遠方、也喜歡與天空中的鳥兒作伴、而火車則總是朝著看不見的前方,一路遠去...
  • 《邪不壓正》中的「復仇女神」:男性話語下女性的自我認知和選擇
    原創 文史君 浩然文史 收錄於話題#民國1#中國近現代史50姜文的電影從不吝嗇對女性的崇拜與讚美。
  • 姜文帶著他的新電影又來了,這部片被影迷稱為至高無上的期待
    姜文很狂,但他有狂傲的資本。導演姜文的那些作品陽光燦爛的日子28歲那年,姜文遇上了王朔的《動物兇猛》,正式解鎖了封印體內的「導演之魂」。他不知不覺地開始把小說「翻譯」成電影,把文字變成畫面。六萬字的小說,被姜文寫成九萬字的劇本——這就是導演姜文的電影處女作《陽光燦爛的日子》。
  • 探究網絡評論中的二元對立框架與形象塑造
    本文採用案例分析法,試圖通過對近五年來在自媒體中熱傳的網絡評論,探究這些文章中敘事手法,並就受眾對類似話語陷阱的解讀、淡化社會誤解提出相關建議。 【關鍵字】 形象塑造;二元對立;情緒宣洩;階層對立 【正文】 當科學技術積累到一定程度時,社會生產和生活模式必定會迎來一場革命。
  • 究竟什麼是好電影?姜文4年磨一部《邪不壓正》口碑卻兩極化
    姜文導演4年磨一劍,「民國三部曲」最後一部《邪不壓正》如期上映,但觀眾口碑卻出現兩極化,在豆瓣上,它的評分高達7.2分,對於別的導演來說,這已經算是很高的分數了,但對於姜文來說,這個分數足以讓很多觀眾和影評人內心糾葛,因為它是姜文拍的
  • 克里斯多福·諾蘭的電影,《盜夢空間》中,二元對立關係的展現
    克里斯多福·諾蘭的電影,《盜夢空間》中,二元對立關係的展現通過對克里斯多福·諾蘭當電影中的敘事文化進行剖析不難發現,在他的作品中,傳統的經典的電影敘述方式己經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改造。這種改造既體在諾對於電影中人物身份和道德邏輯的顛覆,也體現在其所創作的各種故事中所暗藏的碎片化、不確定性和非原則性等特點上,而這些特點恰好也是後現代主義文化的主要特徵。
  • 1933年影片"神女"修復版上映 採用數字轉碼(圖)
    4月22日,北京,中國電影資料館,拍攝於1933年的經典影片《神女》在此上映。沒有對話、又極少字幕,阮玲玉在大銀幕上的舉手投足、一顰一笑讓一切「盡在不言中」。但放映現場並非悄寂無聲,中國愛樂管弦樂團全程現場伴奏,音樂幾近完美地配合著故事情節的推進,如果刻意忽略臺前的樂隊,如同影片「原配」。
  • 豆瓣9.2,被禁20年,姜文最好的一部電影,比《讓子彈飛》還經典
    很多人評價說《讓子彈飛》是姜文作為導演在華語電影史上拍得最成功的商業片作品。如若單從電影取得的票房成績來看,確實,2010年由姜文執導,周潤發、葛優主演的電影《讓子彈飛》最終以6.61億的票房成功轟動了當時的中國影壇。
  • 「古籍中的靈異故事012」巫山神女的一夜情緣
    但楚懷王、楚襄王父子在夢中與巫山神女歡會的故事影響太深遠了,不僅僅誕生了「巫山雲雨」這一成語,而且巫山神女那似真似幻的形象、飄忽不定的行蹤和在故事中浪漫離奇的情節,讓歷代文人雅士不斷歌詠,詩文數量之多,其他任何一種文學形象都不能望其項背。但是——就怕說著說著有個但是——楚王和巫山神女的相會只是在夢中完成的,尤其楚懷王還是「晝寢」,當然做的就是白日夢了。
  • 一本小說改3部電影,其中一部是姜文導演的處女作
    這還不算什麼,王朔有一本小說被改編了三部電影,而且都是大名鼎鼎的電影,這三部電影分別是《陽光燦爛的日子》、《私人訂製》、《甲方乙方》。《陽光燦爛的日子》改編的是《動物兇猛》的第一部分,人物、場景、故事都是一樣的,改編的部分很少,這部電影是姜文導演的處女作。
  • 彭于晏的臀和許晴的騷,也壓不住姜文的倔強
    英達說,剛接觸姜文,就覺得他長得像個「大馬猴」。英達和姜文同在北京72中念書,兩個「臭味相投」的小頑童很快成為鐵哥們。他們和院裡其它孩子經常坐在房簷上抽菸、彈吉他、唱蘇聯歌曲,談論喜歡的女生……這也是後來的電影《陽光燦爛的日子》的故事原型。
  • 姜文作品《邪不壓正》「衝奧」 競爭對手高手如林
    整部影片依然是姜文大鳴大放的典型風格,有愛恨情仇,有陰謀詭計,有民族大義,有笑點,有燃點,也有缺點。如此風格化的一部電影自然是「很挑觀眾」,此前上映後觀眾口碑趨於兩極化,喜歡的人覺得「酣暢淋漓」,不喜歡的人則吐槽「過於任性」。  自1947年設立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以來,共有7部華語電影入圍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 閻瑞生案:姜文的一步之遙
    導語:  雖然自1995年來姜文只導演了5部電影長片,但幾乎每部電影誕生都攫盡了公眾的眼球。本月,姜文新片《一步之遙》,無論是未能如期公映,還是壓線過審,都轟動一時。這幕戲,將在2014年12月18日隆重登場。
  • 電影自提庫十,重磅發布!|姜文|尼古拉斯·凱奇|克裡斯蒂安·貝爾|...
    前言  自提庫是電影分享會的專屬片庫,由分享會精選的優質電影都在這裡。從公眾號「資源」進入即可看到。我們提供的電影都可直接觀看,最好的方法是將公眾號放置手機桌面,或者加上星標。
  • 女神節日談神女:中國古代詩歌中的女神,看看你知道哪些?
    今天是三八國際婦女節,被當代稱為女神節,是因為時代使女性的美表現在容貌氣質當中。每個女性都是女神,都值得愛慕和崇拜。當然最重要的是自我愛慕和崇拜。唐朝李商隱《瑤池》在上古的神話中,西王母是一個在西方天宮的女神。她住在瑤池之上,瑤池上頭,有很多奇花異果,是中國傳統最高的女神,掌管著生育,手裡有不死的神藥。她在古代神仙當中擁有崇高的地位,因為神仙們每年都會去她那裡,最大的好處就是吃那些可以長生不老,增強法力的仙花仙果。她的相貌端正威嚴又慈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