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播劇《長安十二時辰》走紅 穿越唐朝 你的一天怎麼過

2020-11-30 三秦網

三秦都市報—三秦網訊   很少有人會想到,當你站在西安廣濟街和朱雀大街的路口,排隊買臘牛肉的時候,你正站在一個1400年前城市中軸線的起點——這裡是韓愈詩中的「天街」,曾是唐長安城中最寬闊的街道之一。

電視劇走紅,吸引了不少遊人前來參觀唐長安城模型    記者  李宗華  攝

近日,一部講述盛唐長安故事的熱播劇《長安十二時辰》刷爆朋友圈,劇中按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時辰來推進,既突出了劇情的緊張感,又有濃濃的傳統文化烙印,無論是服飾、儀制、器物,還是宮城、集市、裡坊,無不讓人有一種夢回大唐的衝動。

一個生活在唐長安城的人,一天都是怎麼過的?三秦都市報記者帶你將時針撥轉到公元8世紀的唐玄宗時期,以時間為坐標軸,揭秘一個普通唐朝人的日常。

凌晨3點:鼓聲中 108坊的門漸次打開

唐代的長安城,是當時世界上最大、最繁華的國際大都市,是世人都嚮往的天朝上國。不少來自高麗、百濟、新羅、日本等國的商人、使節與朝貢者慕名前來長安城。

五更時分(凌晨3點到5點),宮城內的鼓聲隆隆傳來,分布在長安城108坊的街鼓,應聲而響。

街鼓要擊打900多下,敲敲停停,分好幾次,一直到天色微亮。在鼓聲中,長安城東西兩側的裡坊,漸次開門。

唐仕女的形象儼然成了網紅    記者  李宗華  攝

《長安十二時辰》中,排練整齊如棋盤一般的裡坊,是長安城最鮮明的建築特色之一。裡坊左右非常對稱,位置及其形制、面積的大小,都是彼此對等,所謂「千百家似圍棋局,十二街如種菜畦。」

長安城以朱雀大街為中軸,一直向南到明德門,將城市分為東西兩大塊,路東為萬年縣,路西為長安縣。

今天,西安博物院文物專家楊宏毅向記者介紹道,唐長安城由外郭城、宮城和皇城三部分組成,東西長9.6公裡,南北寬8.6公裡,面積約84平方公裡。

值得一提的是,遍布城中的108個坊,恰好對應寓意108位神靈的108顆星曜:南北排列十三坊,象徵著「一年有閏」;皇城以南東西各四坊,象徵著「一年四季」;皇城以南,南北九坊,象徵著《周禮》一書中所記載的所謂「王城九逵」。

早上6點:買塊芝麻胡餅墊墊肚子

起床洗漱後,你該出門了。在唐朝,所謂的「床」,不僅僅是指臥具,也指坐具。陝西歷史博物館文物專家、全國著名壁畫修復師楊文宗告訴記者,考古人員曾在唐韋氏墓墓壁上的「仕女圖」中,看到過一種可以垂足而坐的小板凳,唐人稱它為「胡坐」。遊牧民族還為長安帶來了另一種坐具「胡床」,實際上就是北方人說的「馬扎」。

出門前,你可以用一塊雕刻精美的銅鏡,整理一下妝容,還可以隨身攜帶幾顆香囊。

早餐吃什麼?你可以從胡人師傅那裡,買一塊芝麻胡餅來墊墊肚子。「胡餅」是個舶來詞,大抵指的是波斯人和粟特人帶到長安城的食物,金黃酥亮、又香又脆,有點類似現在的饢。

上午11點:西市、東市開始營業

上午11點,西市、東市這兩個「商圈」開始營業,你可以來這裡逛逛,淘淘寶貝。

《長安十二時辰》第一集,描寫的就是胡人商隊抵達西市的場景,商賈雲集、商鋪林立,「點數貨箱,呼喚同伴,異國口音的叫嚷聲此起彼伏。」

和各個裡坊一樣,西市、東市都有圍牆,並有專人守衛。楊宏毅告訴記者,東市位於如今的陝西日報社、西安鐵路局、樂居場一帶,賣的大都是本國物品。西市就在現在的大唐西市一帶,是一個大型的國際商品交易市場,有許多外來貨。外國商人來到長安,都會到西市交易,因而這裡也被稱為「絲路起點」。西安博物院收藏的許多唐三彩駱駝俑,背負著重重的包袱,有時甚至還馱著猴子和兔子。

商人們來自各個國家,最多的,當然是粟特人,「四方珍奇,皆所積集。」

逛街的同時,你也可以看看雜技,聽段相聲。西安博物院裡有幾件館藏的戴竿雜技俑和參軍戲俑。參軍戲是一種古代的戲曲形式,大致從南北朝開始流行,盛於唐,被稱為「相聲之祖」。

逛累了,該找個茶館歇歇腳。唐朝人喝茶,主要是煮茶。掰碎茶餅,放在容器裡烤,再把烤好的茶葉,倒進專用的茶碾裡,碾得越細越好。西安博物院有一件名為「寶相花銀唾盂」的展品,就是專門用來吐茶屑的器具。

楊宏毅講解以肥為美的由來    記者   李宗華   攝

既然與西域交往密切,那麼另一種營養健康的選擇就出現了,那就是乳製品——酸奶酪,它的味道可是一絕。

下午3點:看看雜技 聽段相聲

下午3點,一場盛大的歌舞表演,正在曲江池畔進行,人們精細裝扮著、享受著、吟誦著。曲江池,興於秦漢,盛於隋唐,歷時千年,是中國古代風景園林之經典。

長安城既是唐王朝政治經濟的中心,也是唐代人豪邁自信、積極樂觀情懷的寄託和具體體現。你眼中的場景是,幾位胡人男樂手和幾位漢族女樂手分列左右,他們手中持有的樂器,也是東西混合:有箏、琵琶、排簫、尺八等等。

《長安十二時辰》中,舞者許鶴子的出場造型,就真實還原了唐代的「彩繪雙環望仙髻女舞俑」,這個女舞俑是陝西歷史博物館藏品之一。

楊宏毅告訴記者,唐朝人愛跳舞,逢宴必舞。唐代仕女俑大多都面龐圓潤、體態豐腴,這是盛唐時期政治穩定、經濟繁榮、國力強大的背景下,出現的一種以健康、豐滿、開放為美的新風尚,這就是所謂的「以胖為美」。

下午5點:喝葡萄酒 吃生魚片

在曲江池畔,你可以喝一杯產自歐亞的葡萄酒。唐朝時,酒精度數最高的酒,也不會超過20度,味道偏甜,並不辣。喝葡萄酒的酒具,多是玻璃、水晶製成,詩人們常用「夜光杯」來比喻,最著名的是王翰《涼州詞》中所寫的「葡萄美酒夜光杯」。

你也可以吃一種名為「酥山」的食物,這種食物,類似於現在的冰淇淋,「酥」是一種乳製品,加熱融化後,在冰窖冷藏,呈山石狀,即為「酥山」。

你還可以吃魚鱠,也就是生魚片,史書裡有大量神乎其技的切鱠高手的記載,市面上還有《砍鱠書》這類手冊,介紹「小晃白」「大晃白」「舞梨花」等刀法。

楊文宗告訴記者,當時的長安城,最風靡的舞蹈是「胡姬舞」「胡旋舞」和「柘枝舞」,也有西域馴獸師表演的絕活,「沿長安城東邊正中的『春明門』往南,就是胡家酒肆聚集的道政坊,李白詩中『笑入胡姬酒肆中』描寫的胡姬,就會表演正宗的胡旋舞。」

唐朝自開國皇帝提倡馬球運動後,300年間馬球運動久盛不衰。馬球,是騎在馬上,持棍打球,古稱擊鞠。

唐玄宗愛馬球,軍隊裡盛行以馬球練兵,長安城內也遍布球場:大明宮、宮城、十六王宅、坊間大戶都有。

被稱為西安博物院鎮館之寶的是一座唐三彩騰空馬,展示的就是一匹四蹄張開的駿馬造型,這匹馬臀部肌肉發達,脖頸寬厚,強壯有力,不同於漢唐之前藝術品中馬的形象。

晚上7點:長安城進入宵禁時間

打馬球,是唐朝上層人士最喜歡的娛樂活動之一,此外,他們還可以時不時地去野外狩獵。陝西歷史博物館章懷太子墓壁畫《狩獵圖》中,騎手們鋪天蓋地帶著豹和鷹奔馳在前方衝鋒,儀仗人員手舉旌旗,兩峰輜重駱駝奮力在後。狩獵,顯然是件比打球更複雜和隆重的事。

晚上7點,皇城內敲響了日暮鼓,街鼓緊隨其動,擂鼓800聲,城中坊門漸次關閉,行人禁行,長安城進入宵禁時間。此時,你該回家了。

長安城實行嚴格的宵禁制度,所謂「六街鼓歇行人絕,九衢茫茫空有月」。宵禁之後,有騎卒巡街,各個裡坊,只會留下幾個人值班。如有公事或者緊急的事,必須持府縣或者本坊的「文牒」才能出行。

一年之中,只有在上元節燈會時,才會臨時解禁3天,宮城、皇城各門,郭城門以及裡坊門大開,允許市民百姓出門觀燈,所謂「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1400年來,歷史車輪激起的滾滾煙塵在唐長安城飛揚、落下和沉積。如今,行走在這座古城,無論是燈柱上印刻的唐詩、步行街邊唐朝侍女的雕塑,還是街道上熙熙攘攘的國內外遊客,都會讓人感覺穿越回了大唐。

     歷史和現實早已在這座古城融為一體。

唐長安城1400年,變了的是時代,不變的是繁華、包容與開放。

                      三秦都市報記者 宋雨 實習生 王雨樂

相關焦點

  • 你關於長安十二時辰的疑問,這裡有答案
    近日熱播劇《長安十二時辰》,又引發了觀者一波「穿越潮」~本期聚珍君說叨說叨,其中的那些知識點。一、十二時辰制具體如何?每個時辰還對應著應景的別致之名:夜半 雞鳴 平旦 日出食時 隅[yú]中 日中 日昳[dié]晡[bū]時 日入 黃昏 人定子時·夜半23:00-01:00夜半,又名子夜、中夜,乃十二時辰的第一個時辰,夜色最深重之時。
  • 《長安十二時辰》已過子時,剩下十幾集該怎麼拖?
    《長安十二時辰》的細節對歷史文化有多麼考究這些點我都不用再贅述了,能吹的大家都吹過了,今天我們就來談談,《長安十二時辰》這十二個時辰「該」是怎麼度過的。我們回顧一下,《長安十二時辰》自6月27號開播至今已經過去整整一個月了,如果我不在這裡說這部劇是6月份開播的,你可能都感覺不到,就好像感覺《長安十二時辰》才剛開播沒多久一樣,這說明了什麼問題,說明觀眾對這部劇的時間概念很模糊。觀眾在看這部劇的時候最直觀的感受中是沒有時間這個概念的,不信?
  • 《長安十二時辰》24個小時,我卻好像看到了一生
    答案毫無疑問:《長安十二時辰》《長安十二時辰》講述的是唐朝上元節前夕,長安城陷入危局,長安死囚張小敬臨危受命,與李必攜手在十二時辰內拯救長安的故事。十二個時辰,用現在的時間計算就是二十四個小時。我們看過太多劇,它可能講述一個青春,描繪一種人生,也可能講述一個傳奇人物的人生。但講述一個二十四小時內的故事,講真的,還是國產電視劇的第一次。
  • 《長安十二時辰》終於更新了,想二十四小時玩轉西安,看這裡!
    口碑炸裂的網劇《長安十二時辰》終終終……於又更新了四集,專門充錢買了會員的小編等得花兒都謝了!這部神作近兩周來牢牢佔據各類話題榜顯眼位置,要說原因,除了流量小生易烊千璽+「前夫哥」雷佳音的強強聯手,還得感謝劇中像畫卷般精美的每一幀畫面,讓千百年前的長安盛景浮於觀眾的眼前!
  • 長安十二時辰,古時候十二時辰分別是現在的什麼時候?
    最近熱播古裝懸疑劇《長安十二時辰》是由曹盾執導,雷佳音、易烊千璽領銜主演。長安十二時辰劇情改編自馬伯庸的同名小說,講述了唐朝上元節前夕,長安城陷入危局,長安死囚張小敬臨危受命,與李必攜手在十二時辰內拯救長安的故事。
  • 看《長安十二時辰》,唐朝有哪些名貴香料?麝香、龍腦香、乳香
    導語:看《長安十二時辰》,唐朝有哪些名貴香料?麝香、龍腦香、檀香、安息香、乳香《長安十二時辰》就是一幅唐人生活的畫卷,無論是衣著服飾,飲食習慣,社會交往,還是胡人貿易,歌舞盛宴,宗教活動都是歷史真實再現。
  • 胡風、和風、西風各歸其位,《長安十二時辰》擺正了大國文化心態
    《長安十二時辰》的故事雖然發生在古代,但是它的人物特質更加符合現代人的認知。馬伯庸筆下這個發生在唐朝長安城的故事,很容易被現在的觀眾「翻譯」成更為流俗的版本:一群在中東戰場患上PTSD(創傷後應激障礙)的美國大兵,退伍後逐漸滋生了反政府的意識,他們和潛入紐約的恐怖分子合謀,準備大幹一場。
  • 長安十二時辰小說故事內容梗概 劇情發生在什麼時期哪個朝代
    由雷佳音和易烊千璽主演的古裝劇《長安十二時辰》(各個人物簡介分析及關係圖)已經開播,《長安十二時辰》是根據馬伯庸著作的一本小說改編,可能還有很多人沒看過這本小說,那這次就順便為大家講講《長安十二時辰》小說故事內容梗概,還有長安十二時辰劇情發生在什麼時期哪個朝代。
  • 《長安十二時辰》:講述「大唐反恐二十四小時」
    備受期待的電視劇《長安十二時辰》自開播以來,迅速成為觀眾熱議的話題。有網友評論稱,該劇以「24小時的爭分奪秒」令人「腎上腺激素爆表」。隨著劇集的播出,《長安十二時辰》原著小說亦再次受到讀者的熱烈回應。 據該書出版方介紹,馬伯庸以每半個時辰為一章,一共二十四章,即一天時間、十二時辰,創作出了這本《長安十二時辰》。在小說中,作者精準描摹了唐天寶年間長安城的生活細節,突破真實與虛構的界限,揭秘不為人知的「十二時辰」,打造令人窒息的歷史懸疑巨著。
  • 對話《長安十二時辰》導演:如何避免拍成「美劇24小時」|鈦度專訪
    以前的劇組可能就一二百人兩三百人,《海上牧雲記》的時候是800人,《長安十二時辰》的時候不算群眾員,峰值的時候是一千多人。那麼怎麼讓這麼一個團隊來合理有效的工作,這也是一個需要經驗才能完成的事,這個經驗肯定是來自於《海上牧雲記》。沒有做過那個實驗,現在突然給你一千人,你都不知道該怎麼使,別說別的。第二,《海上牧雲記》有些嘗試,後來觀眾對我提出了批評說節奏過於緩慢等。
  • 《長安十二時辰》導演曹盾:我給易烊千璽打100分
    《長安十二時辰》爆了。 作為國產劇,豆瓣8.6的分數不低。《長安十二時辰》還有什麼臺前幕後的故事? 《中國電影報導》採訪到了導演曹盾,讓我們聽聽他怎麼說!
  • 《長安十二時辰》:所有的人都孤注一擲,做到了極致
    美國心理學家洛克曾經說過:當你面對無法避免的打擊與挫折時,最好的辦法就是接受它。《長安十二時辰》中的主角們所處的就是一片「死地」,而他們所有的人全都孤注一擲,做到了極致。而在危險終於解除,塵埃落定的時候,整個長安都看見了他破爛的衣衫和周身血痕,但是他心裡傷卻沒有人看得見——親手殺了暗樁小乙的傷,親手殺死兄弟龍波的傷。為了守護這個長安,他把自己傷到了極致。03長安的這十二個時辰,是最緊張刺激的十二個時辰,身處其中的人怕是此生都無法忘記。在這十二個時辰裡,每一個人都拼盡了全力。
  • 看長安十二時辰,了解唐朝女子服飾和妝容,為什麼以袒露為美
    導語:看長安十二時辰,了解唐朝女子服飾和妝容,為什麼這麼潮,以袒露為美。影視劇《長安十二時辰》的故事背景發生在唐玄宗統治的天寶年間,這正是我國歷史上最為富裕和繁盛時代,劇中展現了盛唐時期女子服飾和妝容,她們穿著大膽,風格時常,款式繁多,特別是在女子妝容上,無論是眉形,唇形,髮式以及面部紋狀,絲毫不亞於現代的流行水準。那麼,盛唐女子都穿哪些服飾呢?都有哪些妝容打扮呢?
  • 古時候的十二時辰是怎麼來的?多年的疑問終於解開了
    電視劇《長安十二時辰》熱播,你看了嗎?很多人都說感覺回了一次唐朝。因為這個故事,是在上元節前夕,長安城陷入死局,主人公們必須在十二時辰內拯救長安。於是,我們仿佛跟著他們,從早到晚,走過長安一百零八坊,走過那個盛世最好的模樣。
  • 《長安十二時辰》伊斯上演高難度追逐動作戲
    原標題:《長安十二時辰》伊斯上演高難度追逐動作戲   目前,《長安十二時辰》正在熱播中,該劇改編自馬伯庸同名小說,憑藉懸疑吸睛的劇情、精細考究的道具以及生動真實的人物收割眾多好評。
  • 看《長安十二時辰》,了解唐朝觀賞植物,崇尚牡丹、柳枝審美文化
    導語:看《長安十二時辰》,了解唐朝觀賞植物,唐人為何崇尚牡丹花、柳枝和蓮花等植物審美文化!《長安十二時辰》真實再現了唐朝人生活場景,無論是建築造型,室內裝飾,還是女子服飾、妝飾甚至插花藝術都是原型再現,將民間生活展示的身臨其境的感覺,人物身上的配飾,棺材店鋪裡的唐三彩,工匠刀具,倒出來的紅酒無不彰顯著盛世繁榮,風土人情,萬國來朝之瑰麗美。
  • 《長安十二時辰》可媲美美劇《24小時》
    該劇改編自馬伯庸的同名小說,講述了犯了死罪的張小敬(雷佳音飾)與靖安司司丞李必(易烊千璽飾)要在十二個時辰之內,緝拿混入長安的可疑人員,解救黎民百姓的故事。電影質感的鏡頭畫面,細節考究的服裝道具,一眾演技在線的主演配角共同上演了一出節奏緊湊、情節跌宕、懸疑燒腦的「長安版《24小時》」。
  • 700元一人闖關《長安十二時辰》密室,值嗎?
    來源:新京報原標題:700元一人闖關《長安十二時辰》密室,值嗎?《長安十二時辰》密室場景。密室逃脫與影視IP合作後,推出各類沉浸式密室。玩家每人需要花費數百元,例如《破冰》兩個小時人均368元,《長安十二時辰》三個小時人均花費688元。相對較貴的價格也會令一些人望而卻步。
  • 《長安十二時辰》首播好評,鮑小強換上唐裝依舊出彩
    而《長安十二時辰》則是馬親王向自己喜歡的劇集《24小時》致敬的鬼點子,把那個滿世界擺平恐怖主義威脅的鮑小強,穿越回我國最為輝煌燦爛的大唐時代,用古裝加反恐為主體題材,加宮闈權力爭奪為輔助,成就了另一場看不見硝煙的暗戰!急,前夫哥變堡小強,複製24小時唐裝劇馬親王的原著小說洋洋灑灑,在鋪陳氣氛的字句上花費了大量的力氣,而電視劇需要複製出來的東西就更加多元化。
  • 泰頤春十二時辰,關愛時刻在線
    熱播劇《長安十二時辰》引發了人們對古代計時法「十二時辰」的關注。古人將一天分為十二個時辰,每個時辰名,或描繪了天地間一景,或是闡明起居作息的道理。 晝夜輪值,黑白往復,當十二時辰遇上泰頤春,又會講述怎樣的故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