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看長安十二時辰,了解唐朝女子服飾和妝容,為什麼這麼潮,以袒露為美。
影視劇《長安十二時辰》的故事背景發生在唐玄宗統治的天寶年間,這正是我國歷史上最為富裕和繁盛時代,劇中展現了盛唐時期女子服飾和妝容,她們穿著大膽,風格時常,款式繁多,特別是在女子妝容上,無論是眉形,唇形,髮式以及面部紋狀,絲毫不亞於現代的流行水準。那麼,盛唐女子都穿哪些服飾呢?都有哪些妝容打扮呢?筆者用這篇文章來簡要總結一下,獻給那些愛好美麗的女人。
唐代婦女服飾:唐代是一個開放的年代,受到胡服等影響,婦女服飾款式繁多,其中最主要發服飾有襦裙服,上身穿襦,下身穿裙,所謂的襦相當於現在一種短袖上衣(衫);下身的裙,通常為百褶裙,上身襦一般領口很大,袒露出雪白肌膚,而裙子很長,裙腰很高,一般都束至胸部,有一種線條美。女子穿襦裙,還要搭配披帛(披肩),披肩是一種半透明的紗巾,上面繡有花紋,起到裝飾作用。
唐代女子上身穿襦,下身著裙,並且在衣服外面還搭配著一件短袖衫,稱之為「半臂」,類似於現在的馬甲,半臂是襦裙服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其長度一般到腰部,對襟樣式,女子穿上後可用絲帶系扎。也有的少數半臂是從頭頂直接套入的,這種半袖領口寬大,呈袒露胸妝。除了半臂外,襦裙服還包括披帛,相當於現在的披肩,這種帛巾質地輕薄,上面繡有花紋,起到裝飾襦裙的作用。
女著男裝,就是女子穿男性化的服裝,這種服裝無論是宮廷帝後,還是平民百姓都非常流行,女子穿男性的服裝,主要是指男子的常服,身穿圓領缺胯袍,頭戴幞頭,腳穿六合靴,女子穿這種服裝秀麗的面孔中又增加一種瀟灑的風度;這種服飾便於獵遊出行,深受女子喜歡。
胡服盛行,除了以上兩種服裝外,唐朝女子還喜歡穿胡服,她們身穿小袖衣衫,頭戴渾脫帽,下身穿卷口褲,腰間用革帶繫緊,腳穿胡靴,外出時還佩戴帷帽。此外,還有回紇裝和妖服,回紇裝一般都是舞蹈時候穿,也有穿出去逛街的,這種服裝主要特點是,窄袖長裙,翻折領連衣裙,衣身很寬大,長度很長大都曳地。妖服,顧名思義就是奇形怪狀的服裝,唐代女子思想開放,追求新穎,穿著大膽,什麼樣的服裝都敢穿,於是就出現了不倫不類的妖服。
唐代女子妝容,由於唐朝各個時期,女子服飾和妝容都各不相同,都有不同的風格,筆者只講盛唐時期女子妝容。
一個盛唐時期美麗仕女是什麼樣子的妝容呢?盛唐時期的妝容很多,有不用胭脂的白妝,還有使面部紅暈的紅妝,醉妝,飛霞妝等;盛唐女子臉型一般都圓胖,雙頰豐滿,一副比較富態的形象;在化妝方面喜歡用脂粉塗面,非常流行大面積紅妝;盛唐女子的眉形通常是柳葉眉,闊眉,八字眉等幾種眉形並存;小巧紅唇在盛唐比較受歡迎;盛唐女子髮式非常繁多,一般都採用反綰式髮髻和盤疊式的高髻髮式,髮髻上還有不同材質的簪花,步搖等裝飾品。
唐朝女子還流行於使用花鈿裝飾臉部,所謂的花鈿就是用金屬製成的薄片,顏色有紅色、綠色、黃色等幾種,紅色最為多見,女子將這種小薄片帖子額前或者臉上,也可與髮簪一起同時使用裝飾頭部。除了花鈿外,唐朝女子還喜歡使用黃粉在臉上或者額頭上塗畫出小圖案,用於臉部裝飾,「對鏡貼花黃」貼的就是這樣的黃粉。
唐朝女子相對於我國各個封建朝代來說,穿著是最為時尚,最為大膽也是最潮的;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除了唐朝統治者開放的思想,受胡服影響外,婦女地位的提高也是其主要的原因之一,但是,筆者認為,唐朝女子穿著比任何朝代都袒露,這種以露為美的風氣,深受佛教思想的影響。
佛教對人的身體最為尊崇,以「肥白」「豐滿」為美,特別是追求袒露之美,大家看看佛像就知道了,袒露身體是非常正常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