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人被《長安十二時辰》這部劇圈粉,劇情講述了大唐上元節前夕,長安城陷入危局,死囚張小敬臨危受命,與少年名士李必攜手,在十二時辰內拯救長安的故事。整部劇無論是從用光構圖、服飾禮儀,還是場景配樂,都是妥妥的電影質感,每一句臺詞都精雕細琢,每一個動作都反覆斟酌,因此所表現出來的長安城的風情民俗,大唐的繁華盛世都盡收眼底,足以可見劇組團隊的一絲不苟。
《長安十二時辰》美術概念圖
除了緊湊的劇情,宏達的畫面以及精良的拍攝製作之外,這部劇的配色也是廣受好評,導演曹盾是美術出身,因此對畫面製作的整體把控以及細節上的美學追求都很有用心。整部劇一改過去中國古裝宮廷劇豔麗流俗的畫風,而是以近幾年來流行的莫蘭迪色為主,畫面冷靜高貴,朦朧迷離;同時結合中國的大唐元素,使得每一幀畫面都精美絕倫,讓人恨不得每一張都拿來做壁紙。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中國傳統美學的崛起吧!
紅+綠
還記得《紅樓夢》裡對王熙鳳初次出場的人物描述:「頭上戴著金絲八寶攢珠髻,綰著朝陽五鳳掛珠釵,項上戴著赤金盤螭瓔珞圈,裙邊繫著豆綠宮絛,雙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著縷金百蝶穿花大紅洋緞窄襖,外罩五彩刻絲石青銀鼠褂,下著翡翠撒花洋縐裙。」這種大紅大綠的誇張搭配總讓人覺得「大俗」。其實不然,紅磚綠瓦,是中國古建築的縮影,紅配綠,其實也可以「大雅」。
紅+藍
「自古紅藍出CP」,在光的三原色RG B中,紅和藍的波長分別為700nm和400nm,是可見光中波長的兩極。因此,當紅色遇上藍色,巨大的撞色感會給人強烈的視覺衝擊。雖然它們在視覺表現上相互對抗,卻在人們的情感和認知上相互補充,因此紅色元素和藍色元素是經典的搭配。
黃+綠
黃色和綠色是比較相近的顏色,這兩種色調都是屬於大自然的顏色:綠意盎然的夏天,金風送爽的秋天,繁密茂盛的森林,一叢金黃的田野……這一組配色相對來說更容易協調搭配,遵循莫蘭迪色的原則,降低飽和度,保持明度一致,形成一種自然的大地色系,歸屬感較強。
藍+綠
藍色和綠色清爽而不單調,清脆而不張揚,給人一種充滿希望的生命感,讓人感受到平靜、放鬆。藍色和綠色的搭配也更具層次感,能打破居室的沉悶,產生流水草地般絲絲涼意。
中國傳統色的美,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美,穿越千年而來,依然美好如斯。領繡將沉澱了時光故事的傳統色沿用於家居,在日常生活中,便能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