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夜訪碑林 馬伯庸將揭秘《長安十二時辰》前世今生

2020-12-04 金臺資訊

「在東十字街西北角,有一座上懸十字的石構圓頂大殿,正是景寺的所在。張小敬等人來到景寺門前,門口正站著十幾個身著白袍的景僧,個個笑容可掬,向路過的人贈送小小的木製十字架和手抄小軸經卷……」

小說《長安十二時辰》的這段描寫隨著同名網劇的熱播被人們耳熟能詳。但你知道嗎,這部小說跟西安有著怎樣的淵源呢?

明朝天啟年間,1623年,有人在西安發現了一塊唐代的石碑,叫「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正面是漢文,旁邊還有古敘利亞文,記載了景教,也就是傳入中國最早的一支基督教聶斯託利派在中國的傳播過程。這一座立在碑林博物館的國寶石碑,引起了初到西安的年輕作家馬伯庸的注意,也為他後續創作小說《長安十二時辰》提供了諸多思源。

8月25日,中國傳統七夕節當天,一場名為「十二時辰長安秀」活動將在古城西安正式拉開帷幕。當日寅時(3:00-5:00),作家馬伯庸和陝西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於賡哲將再次走進碑林博物館,摒除喧囂,以碑刻為線索,探訪國寶石碑的前世今生,重現文物背後的故事,讓觀眾在新穎的模式和神秘的氛圍中感受一次歷史的溫度。

「西安每年也會來,也沒有特定的目標,就想來這個地方坐一坐,待一待,就覺得很舒服。坐在碑林博物館的石碑面前,一呆一下午,仔細看著石頭上那些字啊,想一想那些事啊,感覺特別能磨人心境。」馬伯庸還揭秘他的小說《長安十二時辰》中的很多文化元素都來自於「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如「十字蓮花」和「景僧伊斯」等。「在碑林每次都去看『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因為這塊碑本身是一個多元文化的象徵,裡面有敘利亞文、中文,講的是基督教傳入中國過程,能夠體現出長安風貌。」

「碑林」一名始於清代,意為「碑石叢立如林」。碑林始建於公元1087年,距今已有900餘年的歷史了。碑林博物館收藏了從漢到清的各代碑石超3000餘件,分布在七個陳列室,八個碑廳和六座碑廊之中,是我國保存古代碑石最多的地方。其中有唐初著名書法家歐陽詢書寫的《皇甫誕碑》、顏真卿書寫的《多寶塔碑》和《顏氏家廟碑》等。

西安碑林裡的文物每一件都有自己的故事,每一件都那麼與眾不同。夜色深沉,城市寧靜。讓我們走入碑林博物館,夢回大唐,尋找碑林的前世今生。

「十二時辰長安秀」,是一場全國首創的24小時不間斷大型城市秀活動,藉助網劇《長安十二時辰》IP原型,基於陝西文化特色和全國市場消費需求,深度融合文旅、脫貧、商業、美食、消費等主題,以文化賦能消費,秀出精彩西安,秀出大美陝西,秀出活力中國。活動由陝西省委宣傳部指導,西安市委宣傳部、人民網人民視頻、陝西廣電融媒體集團共同主辦,西安電視臺、曲江新區管委會、陝文投雲創科技、娛躍文化聯合承辦。

相關焦點

  • 《長安十二時辰》:講述「大唐反恐二十四小時」
    備受期待的電視劇《長安十二時辰》自開播以來,迅速成為觀眾熱議的話題。有網友評論稱,該劇以「24小時的爭分奪秒」令人「腎上腺激素爆表」。這部緊張刺激的熱劇改編自知名作家馬伯庸的原著同名小說。隨著劇集的播出,《長安十二時辰》原著小說亦再次受到讀者的熱烈回應。 據該書出版方介紹,馬伯庸以每半個時辰為一章,一共二十四章,即一天時間、十二時辰,創作出了這本《長安十二時辰》。在小說中,作者精準描摹了唐天寶年間長安城的生活細節,突破真實與虛構的界限,揭秘不為人知的「十二時辰」,打造令人窒息的歷史懸疑巨著。
  • 長安十二時辰小說故事內容梗概 劇情發生在什麼時期哪個朝代
    由雷佳音和易烊千璽主演的古裝劇《長安十二時辰》(各個人物簡介分析及關係圖)已經開播,《長安十二時辰》是根據馬伯庸著作的一本小說改編,可能還有很多人沒看過這本小說,那這次就順便為大家講講《長安十二時辰》小說故事內容梗概,還有長安十二時辰劇情發生在什麼時期哪個朝代。
  • 胡風、和風、西風各歸其位,《長安十二時辰》擺正了大國文化心態
    《長安十二時辰》的故事雖然發生在古代,但是它的人物特質更加符合現代人的認知。馬伯庸筆下這個發生在唐朝長安城的故事,很容易被現在的觀眾「翻譯」成更為流俗的版本:一群在中東戰場患上PTSD(創傷後應激障礙)的美國大兵,退伍後逐漸滋生了反政府的意識,他們和潛入紐約的恐怖分子合謀,準備大幹一場。
  • 《長安十二時辰》動畫脫離歷史,網友:你這是王者榮耀版長安吧?
    嗶哩嗶哩在國創動畫發布會上公布了12部改編動畫,其中就包括去年大火的《長安十二時辰》。 《長安十二時辰》講述了張小敬和李必在十二時辰之內解決長安危機的故事,動畫版名《長安十二時辰之白夜行者
  • 與馬伯庸相約長安 華為閱讀·DigiX讀書會重構閱讀體驗
    「長相思,在長安」,千年前的盛世唐朝曾為我們勾勒出無數經典,唐朝的文化、軼事、霸氣與柔情引無數後人懷念。而千年後的西安,沉澱著濃厚的文化底蘊,全民閱讀的「書香之城」讓人流連忘返,仿佛所到之處都能探尋到盛世長安的身影。
  • 《長安十二時辰》可媲美美劇《24小時》
    該劇改編自馬伯庸的同名小說,講述了犯了死罪的張小敬(雷佳音飾)與靖安司司丞李必(易烊千璽飾)要在十二個時辰之內,緝拿混入長安的可疑人員,解救黎民百姓的故事。電影質感的鏡頭畫面,細節考究的服裝道具,一眾演技在線的主演配角共同上演了一出節奏緊湊、情節跌宕、懸疑燒腦的「長安版《24小時》」。
  • 華為閱讀·DigiX讀書會西安站現場火熱,馬伯庸暢聊大唐長安
    在10月25日,以「閱讀,重構華彩長安」為主題的華為閱讀·DigiX讀書會在西安·曲江書城落下帷幕。在讀書會現場,曲江書城為讀者營造了極具文化內涵的閱讀氛圍,不僅有百人詩朗誦獨特的開場,還有特邀嘉賓馬伯庸關於《長安十二時辰》及唐朝文化典故的趣味分享,更有杭州分會場觀眾通過華為智慧屏與馬伯庸隔空對話。現場互動頻頻,文化氛圍濃厚。
  • 《長安十二時辰》:所有的人都孤注一擲,做到了極致
    處於「死地」時,痛苦和絕望的情緒會將人包圍,越是難以接受,就越是無法擺脫。美國心理學家洛克曾經說過:當你面對無法避免的打擊與挫折時,最好的辦法就是接受它。《長安十二時辰》中的主角們所處的就是一片「死地」,而他們所有的人全都孤注一擲,做到了極致。
  • ...馬伯庸談《長安十二時辰》——「第三屆新內容探索者大會」在北
    在這樣的背景下,專欄作家潘採夫、著名作家馬伯庸、娛躍文化CEO林寧和閱文集團內容運營總經理楊晨,圍繞「網文IP影視化」展開了討論。復旦大學新聞學院教授陸曄、《這!就是街舞》總導演陸偉、笑果文化CEO賀曉曦和《奇遇人生》製片人李翔在「綜藝節目的新探索」的議題下,探討了他們對小眾綜藝破圈、明星素人的選擇、「綜n代」等話題的看法。
  • 奧比島七夕絕版搜集令 前世今生全解攻略
    導 讀 奧比島七夕絕版搜集令,前世今生全解攻略!不少玩家都在問奧比島七夕怎麼收集三世搜集令,集齊套裝。
  • 《長安十二時辰》首播好評,鮑小強換上唐裝依舊出彩
    馬伯庸是善於利用歷史題材裡邊角碎料來施展字的想像力的高手。《三國機密之潛龍在淵》能夠將漢獻帝的最後生平改編成一出李代桃僵的懸疑劇,文筆與構思堪稱鬼畜。而《長安十二時辰》則是馬親王向自己喜歡的劇集《24小時》致敬的鬼點子,把那個滿世界擺平恐怖主義威脅的鮑小強,穿越回我國最為輝煌燦爛的大唐時代,用古裝加反恐為主體題材,加宮闈權力爭奪為輔助,成就了另一場看不見硝煙的暗戰!急,前夫哥變堡小強,複製24小時唐裝劇馬親王的原著小說洋洋灑灑,在鋪陳氣氛的字句上花費了大量的力氣,而電視劇需要複製出來的東西就更加多元化。
  • 《十二時辰LIVE·長安秀》活動介紹書
    為促進後疫情時代區域經濟平穩運行與增長,打造消費復甦新樣本,人民網人民視頻聯合雲創科技、娛躍文化,共同打造十二時辰·長安秀直播盛典。項目將藉助網劇《長安十二時辰》IP原型,基於陝西文化特色和全國市場消費需求,開展一場全國首創的24小時不間斷大型城市直播盛典活動。
  • 對話《長安十二時辰》導演:如何避免拍成「美劇24小時」|鈦度專訪
    在以往,影視公司將電視劇版權分銷給給電視臺或網絡平臺,大多數是按集算錢,因為動輒七八十集注水的劇越來越常見,然而生活節奏在加快,2.0倍速觀看甚至成為常態。這一次,《長安十二時辰》從籌拍到最後製作完成,只有25集。劇情緊湊帶來的弊端是,一些觀眾也開始抱怨說有些不懂。但曹盾沒有擔心觀劇門檻的問題,「小說那麼多知識點都能看懂,為什麼到戲看不懂,所以我並不是擔心看不懂。」
  • 長安十二時辰,古時候十二時辰分別是現在的什麼時候?
    最近熱播古裝懸疑劇《長安十二時辰》是由曹盾執導,雷佳音、易烊千璽領銜主演。長安十二時辰劇情改編自馬伯庸的同名小說,講述了唐朝上元節前夕,長安城陷入危局,長安死囚張小敬臨危受命,與李必攜手在十二時辰內拯救長安的故事。
  • 十二時辰長安秀丨陝西日報社詩朗誦《生命樹》:黃河與大海的真情...
    十二時辰長安秀丨陝西日報社詩朗誦《生命樹》:黃河與大海的真情摯愛!一片雲,也許是雪和雨,河與海相生相戀的前世。黃河發源於青藏高原。在巴顏喀拉山上,雪融為水,成為黃河的源頭。星宿海裡的淚滴般的哀怨,黃土高原上漫漫黃沙的拖曳,都擋不住她匆匆的腳步,黃河決絕崑崙,咆哮龍門,穿越千山萬壑,萬裡迢迢,向著大海,為愛追尋,一路執著前行。在渤海灣,雨落海中。
  • B站大舉動:拿回《子不語》版權,唐探、長安十二時辰IP達成合作
    B站這次可是有備而來,將策劃已久的重大操作一口氣託出:8個續作、13個原創項目、12部改編動畫、4部國產動畫電影,你準備好迎接了嗎? 在這近四十個項目中,有兩個知名影視IP的動漫化尤為引人注目,那就是《長安十二時辰》
  • 《長安十二時辰》中的時間細節:計時官、計時法以及計時工具
    《長安十二時辰》講述了唐長安城24小時的故事,從天寶三載正月十四的巳正開始,到正月十五的巳正結束。這是故事所需要的「一日」,那古代一日始究竟開始於幾點呢?現在我們所使用的24小時制,將零點作為一天的起始,但是在古埃及、古巴比倫曾使用過的太陰曆中,從日落到下一個日落為一日,也就是說一天是從日落開始的。在猶太歷中,同樣以日落為一天的起始。
  • 《長安十二時辰》導演曹盾:我給易烊千璽打100分
    《長安十二時辰》爆了。 作為國產劇,豆瓣8.6的分數不低。《長安十二時辰》還有什麼臺前幕後的故事? 《中國電影報導》採訪到了導演曹盾,讓我們聽聽他怎麼說!
  • 《長安十二時辰》:史實與故事,你分得清嗎?
    最近,改編自馬伯庸同名小說的古裝懸疑劇《長安十二時辰》大火,這是個復仇和反恐、個人恩怨和國家大義相互交織的故事,嫁接進唐玄宗天寶三載(公元744年)上元節那天,並濃墨重彩地描寫了由盛轉衰的大唐。
  • 《長安十二時辰》24個小時,我卻好像看到了一生
    答案毫無疑問:《長安十二時辰》《長安十二時辰》講述的是唐朝上元節前夕,長安城陷入危局,長安死囚張小敬臨危受命,與李必攜手在十二時辰內拯救長安的故事。十二個時辰,用現在的時間計算就是二十四個小時。我們看過太多劇,它可能講述一個青春,描繪一種人生,也可能講述一個傳奇人物的人生。但講述一個二十四小時內的故事,講真的,還是國產電視劇的第一次。